本書是「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這部「女版」宮史,有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
作者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講述明朝帝后嬪妃的愛恨情仇,刻畫後宮女性群體的悲喜人生,描寫后妃「外家」大起大落的波折命運,同時也揭露宮廷內部激烈殘酷的爭鬥與衝突。其中牽出了好幾個明宮大案、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尤為值得關注。
歷史到底有多少純粹的真實,有多少徹底的謊言?在一片迷霧中,本書將帶領讀者去觀察紅牆如林、重門深鎖的宮闈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隱祕故事,盡可能接近和還原歷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胡丹
網名「皇帝不稱朕」,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明、清史及歷史文化傳播。長期活躍在中國史研究的科研一線,同時致力於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所著「明宮揭祕」系列白話歷史作品,在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發表後,立即以其扎實的史學功底、犀利幽默的筆法、豐富的想像力、厚重的歷史感和隨處綻發的新見吸引了大量讀者。作者亦被多家媒體譽為令人期待的新銳歷史作家。著有《大明王朝家裡事兒》、《大明後宮有戰事》、《明代宦官史料長編》等書。
章節試閱
以下摘自本書【第20章】殉葬也有人情講
建文帝辦完祖父的喪事,即給孝陵殉難者(此處我用殉難兩字代替殉葬)的父兄都加了官, 但他沒有追封那些可憐的女人,贈其妃號名位,以榮其哀。莫非他是為了掩蓋這件於聖德有虧的醜事?若真如此,則建文帝倒還知道以人殉葬不是一件美事。
殉葬從此成為明宮的一項成例,從此入宮為妃,成為一齣悲劇的開演,那些粉白黛綠的女人們,以生命銷一時之榮華,終將走向悲慘的結局──不是活個半截子自己死了,就是末了被死鬼皇上逼帶了去。
《大明會典》載:「長陵十六妃,俱從葬。」
明成祖朱棣埋骨於十三陵的首陵長陵,長陵在這裡代稱其本人,下文的獻陵(仁宗朱高熾) 景陵(宣宗朱瞻基)亦同此例。《大明會典》說,朱棣的十六位妃子,都從他去了。從他幹啥去了?可不是買菜逛超市上遊樂園玩去了,這趟過去,再也回不來了也!
這些命苦的妃子中,有一位是我們確知的,她是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入朝的朝鮮「處女」韓氏,很蒙朱棣寵愛,封為麗妃。可她伴君不過七年,就被迫死去了,死後追謚「康惠莊淑」。朝廷詔書給她的評語是:
麗妃恭事先帝,允稱賢淑,及六御升遐,隕身以從。既加封謚,以旌賢行。
「六御升遐」是說皇帝駕著六匹馬拉的寶車升天了,「隕身以從」,即是殉葬。韓妃殞命時,她的乳母金黑就在現場,目擊了整個過程。她親眼看到:「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此皆為宮闈祕史,從未為外人知曉,直到金黑在宣德十年(一四三五年)回到朝鮮,這一內幕才得以公開,並記錄在朝鮮《世宗實錄》裡,從而保存了一段苦史的真相。
其實,朝鮮人早就聽說「天朝」在行人殉之事。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十月,朝鮮君臣在論禮時還提到,成祖死後以宮女殉葬,並對這種做法私下表示了不齒,說:
且中朝之禮,有不合於古者多矣。至於葬禮,雖童稚猶知「作俑無後」之語,而今太宗皇帝(朱棣)之葬,殉以宮女十五人,反虞之日,動樂娛屍。如此者,雖中朝不足法也。
他們認為天朝上國這種「娛屍」的做法是不合古禮的(不過中土的習俗,死了人是該請來樂隊,大吹大擂一番的),連童子都知道孔子「始作俑者」的語錄,朝廷卻還在行野蠻的人殉;由此得出結論:中朝之法,許多是「不足法」,不值得模仿和學習的。
《大明會典》還記載了為仁宗從殉的情況:「獻陵七妃,三葬金山,餘俱從葬。」
金山在十三陵側,是專門埋葬夭折皇子與妃嬪的地方。仁宗一共七個妃子,有三人葬在金山,據萬曆時任京縣宛平知縣的沈榜,在《宛署雜記》所記,她們是李賢妃、趙惠妃、張敬妃, 皆非從殉者。如果「餘俱從葬」,則應為四人。
洪熙元年七月,宣宗(朱瞻基)上大行皇帝仁宗尊謚,同日給郭貴妃、王淑妃、王麗妃、譚順妃、黃充妃五人贈謚。這些女子在身分上是宣宗的「皇庶母」,她們都不是仁宗皇帝的新歡, 早在仁宗還是皇太子時就已侍奉東宮,是仁宗在「潛邸」的舊人。如順妃譚氏,湖廣湘潭人,《 長沙府志》存有她的簡傳,說她父親曾任浙江道御史,永樂二十一年(一四二三年)選入東宮, 仁宗崩後,自縊而亡。府志明確記載,譚順妃是殉葬死的。顯然,與之同列的郭貴妃等,都是為同樣原因丟了性命,才每人得到兩個字的追謚的精神獎勵(如恭肅、貞惠等)。
王淑妃以下四妃,可能都沒有生育。但地位尊貴的貴妃郭氏,卻生了三個皇子,滕懷王、梁莊王和衛恭王。
仁宗去世時,他的皇后張氏還在,張皇后是宣宗的母親,當然不會殉葬。仁宗的妃子亦不止這五人,是什麼原因挑中了她們,去頂這苦差?明人沈德符就此提出疑問,他說,宣宗登基時, 所封有貴妃郭氏、賢妃李氏、惠妃趙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其中唯郭貴妃、王淑妃二人殉葬,李賢妃、趙惠妃、王昭容三人為何不殉?那麼由此產生的疑問是:擇定殉葬者的條件與依據是什麼?
仁宗未崩前兩個月,封張氏為敬妃。張敬妃是太師、英國公張輔的女兒,封冊中對她讚美甚備,如此好女,仁宗如何捨得不把她帶走?
沈德符的解釋是:「蓋以乃祖、父勳舊特恩也。」說白了,就是張輔說了情,使他女兒免於一死。
可見,在選擇誰來殉葬上,有著較大的通融餘地。既然有人能通融活命,也就有人能挾勢威逼,使不想死、不當死之人也殉死了。沈德符懷疑郭貴妃就是一個受害者。因為郭貴妃生有三個皇子,妃之有子者,竟不蒙格外開恩,難道真是貴妃本人「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這當然是騙人的鬼話。好比明明是從死鬼於「地下」,偏偏說成從先帝於「天上」,這不是明擺著糊弄人嗎?誰信誰就是騙子一黨!
沈德符說:國初時,六宮之中,以貴妃為極貴,只下中宮皇后一等。直到宣宗時,才給孫貴妃加了「皇貴妃」的封號,孫妃不久正位中宮,做了皇后,從此諸妃中才以皇貴妃為最重。沈德符話說到這裡,戛然而止,他沒有把郭貴妃是被逼迫而死的懷疑說出來。但他說出了事實:地位僅次於皇后、極為尊貴、兼且生了三位皇子的郭貴妃,不當死而死,其中必有不可外傳的隱情 !
我很贊同沈老先生的意見,更聯想到兩件事:
其一,仁宗之后張氏,也就是後來的張太后,是個頂厲害的女人,她在其子宣宗暴卒、其孫英宗以幼沖即位的條件下,曾主持大政多年,有點垂簾聽政的意思。後人一說起所謂「仁宣之治」和英宗初政,總會把她推出來讚一讚。其實不過是些文人的馬屁,實在有些過譽。舉例來說, 正統年間有名的大太監王振,就是張太后用得慣熟的私人。歷史證明,往往只要太后主政,就會產生一個專權的大宦官,張太后也不例外。可後來大夥兒集中火力,一齊來罵王振,卻忘了張太后才是王太監的後台大老闆,王振正是張太后一手抬舉起來的。更有無聊之人,編出一個故事, 說張太后聽說王振專擅跋扈後,將他召來,忽一個眼色,兩旁女官齊刷刷拔劍,架在王振脖子上,要立取他性命,若不是英宗下跪力請,王振這個大禍害已經是死人了。
這故事騙了不少人,常見古今之人論史,一邊嘉許張太后是女中豪傑,一邊搖頭歎息,謂英宗不該來救,使王振活命,亂了正統之政。可他們怎不想想,如果張太后真要除掉王振,何必一定要殺他,將他貶斥出外不就可以了嗎?玩那些女官耍劍的把戲幹什麼!這一幕,我大膽發人所未發,將之定為一齣折子戲,名為《張太后偽斬王振》──實際上,此事在史上純屬子虛烏有。
張太后在朱高熾做太子、做皇帝時,在後宮就沒有競爭對手嗎?後宮女子所爭者,不外是正妃、皇后之位,對她們來說,固寵與床笫之歡,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郭貴妃生了三個兒子,顯然是仁宗非常寵幸之人。她位至貴妃,地位直逼張后,一定令張后感到極大的威脅,進而討厭郭妃這個人,心中嫉妒之火旺盛,你要在她胸壁裡貼塊麵餅,保證立刻熱乎乎出爐。
我們知道,仁宗朱高熾不是一個強勢的人,甚至可以說性格相當軟弱。他作為兄長,兩個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一個都不服他,作為男人,也沒能使妻妾間和睦戢寧。
仁宗時,後宮關係非常緊張,宮人之間鉤心鬥角,甚至傳出某妃欲暗害張后,誤中仁宗,導致他暴斃的奇聞。後宮鬥爭演變到這個程度,仁宗真可謂無能矣!
在那樣的環境下,張、郭很可能是兩個最大的對頭,而宮人們紛紛站隊,兩宮勢同水火。誰也沒有料到,仁宗即位僅一年即亡,張后之子宣宗即位,張皇后升為張太后,倚仗她的皇帝兒子,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於是她假借仁宗遺言,逼迫郭貴妃以及平日與郭氏親近的妃子們,全部殉葬,昔日仇懟,頓時報銷,何其快哉!
後宮之爭這齣戲可算落幕啦!然而,竟是那樣一個弱肉強食、令人苦悶的悲慘結局!
我想到的第二件事,與第一個懷疑有關。
郭貴妃的第二個兒子梁莊王朱瞻?,在宣宗諸弟中最受長兄寵愛。梁莊王葬在今湖北安陸, 他的墓地已經發掘,出土金銀珠寶等品物達五千多件,非常精美,其中有著大量出自宮廷的賞賜,這在親王墓中,是並不多見的。
宣宗為什麼對梁王這麼好?會不會是宣宗憐惜其母,而對弟弟的一種補償?
從仁宗妃子殉葬情況來看,誰殉誰不殉,可能有皇帝臨終時本人的意願(這一方面尚無證據,而我想朱元璋身後之事應屬此類),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活人手裡。好比仁宗特地交代,要張妃隨他去,但張家在朝勢力大,人面兒熟,再使些銀子,他家的女兒就不僅不必死,而且必不死了。而那些無依無靠的、政治上失勢落敗的,只好接受殉葬的悲苦命運了。
以下摘自本書【第20章】殉葬也有人情講
建文帝辦完祖父的喪事,即給孝陵殉難者(此處我用殉難兩字代替殉葬)的父兄都加了官, 但他沒有追封那些可憐的女人,贈其妃號名位,以榮其哀。莫非他是為了掩蓋這件於聖德有虧的醜事?若真如此,則建文帝倒還知道以人殉葬不是一件美事。
殉葬從此成為明宮的一項成例,從此入宮為妃,成為一齣悲劇的開演,那些粉白黛綠的女人們,以生命銷一時之榮華,終將走向悲慘的結局──不是活個半截子自己死了,就是末了被死鬼皇上逼帶了去。
《大明會典》載:「長陵十六妃,俱從葬。」
明成祖朱棣埋骨於十...
作者序
前言
胡丹(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本書是我的「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
二○一三年七月,「明宮揭祕」系列首發於「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塊,帖名曰「明宮鬧鬼」。我在書名中採入「鬧鬼」二字,絕非做「標題黨」,作炫奇之態以勾人。此書擬名,基於兩個理由:
其一,明宮裡真的鬧鬼!眾所周知,明代方士非常活躍,從天子到士民,都喜歡結交各路「大師」,還出了一位有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帝。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士最大的對頭是「鬼怪」,他們最主要的專業,是捉鬼。翻翻史書,不難發現,從洪武到萬曆時期,有許多宮廷鬧鬼的故事,只是前人較少注意。我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辦的《紫禁城》發表一篇專文,名字就叫〈明宮鬧鬼〉(二○一二年第十期)。此為一。
其二,古代專制王朝的後宮,本就是鬼影幢幢,難稱正大之地;宮廷生活和皇室關係中,充滿了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父子兄弟同氣連枝,卻宛如敵國。這世上本沒有鬼,人心裡戾氣積鬱太多,鬼胎就容易懷上。明代宮廷裡冷漠、決絕甚至是血腥的人際衝突與爭鬥,用「鬧鬼」來形容,不正中肯綮麼?人做鬼事,與厲鬼潛行,都是見不得陽光的。我做此書,將其揭出,彷彿鬼屋揭蓋,讓它們暴露於眾位看官的眼前。
此帖發表後,獲得較好的反響,並很快在大陸出版。然而,「古鬼」雖無害於今人,此書也不是真的寫鬼怪虛誕之事,但「鬼」這個字頗觸時忌,不可用於書名,故紙質出版物重新定名。
該系列第一部,叫《大明王朝家裡事兒》。依照我對「明宮揭祕」系列內容的分配,此書主角是大明「第一家庭」的「爺們兒」,也就是皇帝父子叔姪等男性成員。而您手中的這部,名叫《大明後宮有戰事》,作為前者的姊妹篇,則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借用當下時髦的話語來說,第一部是這部「明宮大戲」的「男版」,第二部則是它的「女版」。第三部我寫這個家庭的家奴──大明王朝的那些大太監們,大陸版即將推出,在此提前預告。
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朱元璋是如何充實他的後宮的。原來,「洪武大帝」也曾「遊龍戲鳳」,做出許多荒唐失德之事!他的女人來源甚廣,有些還是強取豪奪而來,並由此引發了皇子們的身世之謎,疑雲重重,頗富傳奇色彩。
第二部分,大明王朝已進入「後洪武時代」,後宮依然腥風血雨。忝在「偉大帝王」之列的明成祖朱棣,屢屢在後宮施行大屠殺,朝鮮妃權氏死亡疑案、內亂案、慘絕人寰的四朝妃嬪殉葬……令人眼亂咋舌,彷彿看一部後宮題材的連環驚悚劇。
第三部分,仁宣以後,大明王朝的後宮漸趨平靜,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肆意殺戮,但牽涉宮廷的大案、宮人之間的鉤心鬥角,暗潮湧動,從未平息。后妃們的命運與她們的娘家(又稱外家,即大明的外戚)緊密相連。這一時期,有四件大案與明朝政治緊緊糾纏在一起,它們是孝宗初年的「假冒皇親案」、孝宗末年至武宗初年的「鄭旺妖言案」、嘉靖朝的「張皇親案」與天啟年間的「真假皇親案」。許多外戚家族遭到皇帝的殘酷打擊,並不能阻止一些人削尖腦殼、打破腦袋,希望跟皇上家攀上親戚,然而禍福倏忽轉換,讀來令人扼腕。
過去我們一說「明宮案」,總說明末「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講的人太多,本書則避開。我要講的大案或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我將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將這幾個大案講得清楚透徹。
書稿殺青後,我重新瀏覽目錄,發現這部「女版」宮史,幾乎看不到什麼溫情、浪漫與兒女情長,全書按照時代的順序寫下來,居然由一個個宮廷大案串聯著!
難怪在詩歌裡,宮廷女人無不是絕望的;在戲劇小說裡,宮廷史幾乎等同於宮鬥劇。藝術創作以歷史為依據,而歷史呈現給我們的著實令人「步步驚心」。
現在電視劇總喜歡注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云何云何。而我要說的是,本書完全建立在紮實的歷史資料基礎之上,沒有任何的發揮(允許合理的想像),看官盡可放心閱讀。
在此,是不是應該附一個「掩嘴而笑」的表情呢?唯願朋友們讀罷此書,掩卷亦真一笑。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後記
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胡丹
同樣一本書,已經寫了前言,為什麼還要寫後記?讀者會不會覺得此公癖好「立言」,且性兼囉嗦呢?本書大陸簡體字版,是沒有後記的。
可是遠流責任編輯陳穗錚女士,囑我作一文,亦豈敢違命?反而思之,我由一名歷史學者,轉型寫一些通俗的歷史讀物,確實有感存乎胸臆之間。大概後記的作用,就是給作者一個機會,使他滿腹九轉之言,可以找到許多聽眾,有一個快意抒發的機會吧。故欣然鋪紙落筆。
「鋪紙落筆」,是過去常說的話,可紙在哪裡?筆在何方?莫說一個後記,就是此書厚厚一疊二十萬言,也沒一個字兒落在「紙」上呀。鋪紙已為老話,紙筆已作「故物」,足見這個時代在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上發生了何等的巨變!沒有這些變化,當下「草根寫史」以及通俗史文的繁榮,無論如何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在這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歷史著述,第一門功夫,就是傅斯年先生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材料即史料,是歷史研究和寫作的素材。歷史重構與解析只能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做到「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胡適先生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還是著落於充實的史料準備。一個歷史學家,必須成為一位力能引五車之人──所謂「學富五車」也。「五車」裡裝的什麼?全是史料。研究歷史很像做「書蟲」,在故紙堆裡爬來爬去,蝕字而樂(當然,史料的範圍不止書籍,還包括口碑材料與地上地下的文物遺跡等)。
歷史研究的特殊性決定了,寫史只能是據有特殊資源的少數人,如國史館官員和江南藏書家們的特權;一般人則難為無米之炊,只能以耳食之物、道聽途說之言,再穿綴若干條傳抄的材料,勉強敷衍成文。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史學民族,史學就是中國的宗教;自古「經史」並稱,史學的地位非常高。然而受制於傳統的知識傳播形態,可以說,二千年來,史學的成果與人們讀史、學史的興趣,始終處於不對等、不對接的狀態。人們對歷史的飢渴和求知慾,只能從戲曲、小說中得到滿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通過白話小說《東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了解「東周」和「三國」。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力倡「新史學」,批判了傳統史學的「四弊二病」,闡發了史學開啟民智的功能。但一直以來,歷史學依然門閥高深,令人望而卻步。想寫的寫不出,想讀的讀不到。這種狀況,直到進入網路時代,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網路時代是所謂「草根歷史寫手」的春天,帶來了通俗史文的繁榮。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路,為業餘寫作者提供了發表的平台,其門檻之低,讓所有願意一試身手者都可以隨時公開他的作品,而過去非專業人士幾乎是沒有可能發表歷史作品的;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為歷史寫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料,許多不易見的古籍和學術成果都有了自由流通的電子版;並且,網路語言的滲透和引入,使得通過網路傳播的歷史讀物富於趣味,沒有閱讀障礙,更易讓讀者親近。
於是一時間,網上出現了一大批卓富影響力的通俗歷史作品和歷史寫作者。有的作品,點擊率以千萬計!這樣的傳播效應,是任何一位史學大師都難以企及的。優秀的網路史文,很快從線上走到線下,轉換成紙質出版物,成為圖書市場的新寵。
坦白地講,我作為歷史學者,對此是心羨而動的。我於明史淫浸有年,掌握大量材料,研究成果豐富,但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作品,畢竟讀者有限,總希望自己對於歷史的一些認識能有更大範圍的傳布。可以說,網路時代也給了我同等的機會。這是我在兩年前寫作並在網路發表「明宮揭祕」系列作品的初衷。
作為一名受過嚴格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改轍撰寫通俗作品,無疑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材料如何處理、採用何等筆法及用詞等等;我對當下通俗史文的發展趨向,也有一點小見,願意一併說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通過兩年來的跨界實踐,我以為,專業歷史寫作與通俗歷史讀物寫作,主要有兩個不同:
其一,專業歷史文章,除了需要創新價值(也就是常說的「三新」:新材料、新觀點和新角度),再就是嚴格的學術規範。譬如,對所引材料和觀點,必須做出注釋;行文中,哪些是自己發揮的,哪些是借鑒前人成果的,都要逐一標注清楚,各歸其道,否則就有「學術不端」之嫌。而現在的通俗歷史讀物,沒有任何「標準」的限制,選題上炒現飯、重複撞車的多,標題炫奇古怪,筆法肆意汪洋,這是市場讀物媚眾的通病。
其二,史學論文的讀者,主要是數量有限的史學工作者──俗稱「圈兒裡人」,作者不必擔心讀者「不懂」;而對於一般讀者,學術論文就是難啃的骨頭了,讀起來「枯燥乏味」。與之相反,通俗史文面對的是廣大受眾,為了增加點擊率,它必須盡量下探大眾閱讀能力的底線,為此史文見不得古文,凡「古」必反(改文言為當代白話),行文須生動有趣,插科打諢,不一而足。
應該說,不是每個人文學者都能完美地向通俗作家過渡,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明星學者,就因為作品涉及抄襲(其實是用了某人的觀點而沒有出註)吃了官司。他辯解說,我寫的是通俗作品,不是學術論文,不需要加那麼多註!
那麼問題來了,通俗讀物固然不必像學術論文那樣遵守嚴格的規範,是否就默認了,其標準可以降低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歷史讀物,都不是學者所寫,往往出自從網路崛起的「草根」之手。他們的寫作就更無標準可言了,其水準如何保證?又由誰來評判?
許多史文作者,還都是快手,筆力極健,一天內寫出好幾千字不為難事(而一篇高水準的學術論文可能要積累好幾年才能寫出),而且東西兩萬里,上下五千年,沒有不能寫的。打開那些被稱為「小說」的通俗史文,繁文如盛夏之水,常常數十萬言,一個註也沒有,材料使用上隨意截取雜糅,讀者根本無法鑒別書中所用材料的來源及其真實程度。
學術研究制定那麼嚴格的規範,就是為了保證史料和觀點的源流清楚明白,不會在新的書寫中導致材料的異化和變形。而許多歷史寫手雜引二手、三手,甚至多手的材料(史學的標準是盡量引用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有的還利用百度、谷歌(Google)上搜到的材料,而對材料本身缺乏辨析力,並受制於學識,習慣發表狹隘偏激或已經過時的觀點,不能將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傳遞給讀者。現在關於歷史的一些激烈爭議,不少就出自這樣的通俗作品,網上聚訟,鬧得厲害,其實多為鑿空之論,發論者對他所議論的對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依靠幾條孤立的自以為是的「新史料」,就要推翻前人多年積累的研究成果和定論。
據我的觀察,也是許多出版界朋友的共識,認為當下所謂「歷史小說」(實非小說),已呈明顯的落潮之勢。
那麼,是讀者對歷史不感興趣了嗎?不是,是讀者對歷史作品的要求更高了。歷史作品要的是沉澱之深、積澱之厚、引徵之博,而不是喧囂之高、立論之奇。那些內容單薄,多靠文字遊戲和文采增其聲價的讀物,已無法滿足評鑒能力越來越高的讀者的需求。我們看一些歷史類榜單,不難發現,不少史學大家的成名之作,穩固地占據著暢銷和長銷的地位,正是其證明。
近十年來通俗歷史作品的大潮,對於滿足讀者讀史的興趣、培養大眾基礎的史學知識,不可稱無功。這十年也是讀者不斷進步的十年,現在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寫手作為「中介」的時代已告終結。
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那麼當由誰來引領新的大潮呢?我覺得,這應當是史學工作者的責任,希望更多的史學同仁,學有餘力的話,都能嘗試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大眾讀物。我們做文史工作的,「術業有專攻」,所攻者為何?當然不是搞個發明創造,或建座大樓,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斷創造優秀的精神產品,並用之去影響更多的人。
最後,還想對台灣的讀者朋友說一句「親熱話」。
我曾經在台灣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與台灣的史學同行也素有交流;今年春節前還曾有環島之行,美麗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善良和氣的台灣民眾,熱情的導遊阿榮,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我的女兒還經常提到台北的一○一大樓,相信不久之後我們會故地重遊……希望這本小書,先帶著我對台灣的祝福,飛越海峽。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
前言
胡丹(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本書是我的「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
二○一三年七月,「明宮揭祕」系列首發於「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塊,帖名曰「明宮鬧鬼」。我在書名中採入「鬧鬼」二字,絕非做「標題黨」,作炫奇之態以勾人。此書擬名,基於兩個理由:
其一,明宮裡真的鬧鬼!眾所周知,明代方士非常活躍,從天...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第一卷 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1章 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2章 男兒氣概不當家
第3章 重八之相,貴不可言
第4章 省級高幹朱姑爺的黃金時代
第5章 重八公也曾遊龍戲鳳
第6章 未嘗妄將一婦子──例外!
第7章 好個齊人之福!
第二卷 諸王身世之謎
第8章 生子也要爭第一
第9章 「假子」到底是假
第10章 暴君後宮的「託兒所」
第11章 燕王自證嫡子
第12章 大哥的身世四弟說了算
第13章 大明天子竟然「非我族類」
第14章 李淑妃白得了三個兒子
第15章 孝陵太監的導遊解說詞
第16章 永樂皇帝也著了道
第17章 老朱家是一個「大家庭」
第三卷 淒風慘雨明皇宮
第18章 「藍鬍子」朱皇帝
第19章 以青春的熱血去澆那具枯骨
第20章 殉葬也有人情講
第21章 「天使」高麗選美
第22章 親手剮人,皇帝發瘋了!
第23章 宮亂!宮亂!
第24章 娘,我去了!
第25章 朝鐘一聲響,天子換人了!
第26章 景帝的風流債
第27章 天子竟要賄買臣子
第28章 站腳須防牆倒
第29章 殉葬的絕響
第四卷 皇親國戚衰落記
第30章 與朱元璋簽合同最不可靠
第31章 凡外戚,不許掌國政
第32章 外戚預政的絕響
第33章 明宮狸貓換太子
第五卷 假冒皇親
第34章 宮中禁止吐痰
第35章 同穴而異路
第36章 一切,為了皇嗣
第3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萬
第38章 群騙招搖長安道
第39章 孝宗的愛情之湯特別濃
第40章 忠臣化作冤鬼
第六卷 張皇親覆滅記
第41章 張國舅成了謀反案的被告
第42章 「鄭旺妖言」案──武宗身世成謎
第43章 「鄭皇親」高調回歸
第44章 怪哉!伯父為爹,親爹為叔
第45章 邵太妃的悲喜人生
第46章 皇帝堅定地為母后站台助威
第47章 張皇親的大難到了
第48章 食腐者的盛宴
第七卷 最後的皇親
第49章 陳、王兩家爭認皇親
第50章 終是一筆糊塗帳
第51章 光宗「生產力」排名不低
第52章 少年皇帝落入婦人之手
第53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第54章 皇后是重犯之女?
第55章 魏閹垮台,皇親平反
□後記
□附錄:明朝皇帝世系圖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第一卷 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1章 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2章 男兒氣概不當家
第3章 重八之相,貴不可言
第4章 省級高幹朱姑爺的黃金時代
第5章 重八公也曾遊龍戲鳳
第6章 未嘗妄將一婦子──例外!
第7章 好個齊人之福!
第二卷 諸王身世之謎
第8章 生子也要爭第一
第9章 「假子」到底是假
第10章 暴君後宮的「託兒所」
第11章 燕王自證嫡子
第12章 大哥的身世四弟...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