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懷想望,體制卻殺人如麻。」
他們是免洗奴隸。
這些比底層還底層的人以靈魂搏鬥,
以血肉之軀與殘暴現世抗衡,
直到命懸一線,被用完即丟。
>>揭露島上人吃人的社會,一個現代版的血汗奴隸世紀<<∥莘蒂,20歲,沒有足夠的職前訓練,就要硬著頭皮上陣操作沖床機。
她失去了右掌,療程未結束,仲介、雇主就找上門,逼她簽立和解書。
∥帕瓦,境外漁工,過勞工作又遭船長打罵,憤而夥同船員殺害船長,
成了轟動一時的海上喋血案主謀。一行人入了獄,還未看過新臺幣。
∥伊登,受過高等教育的牧師,工廠倒閉欠薪、無休假、被迫做許可外工作。
因繳不出高額仲介費而失去工作機會,又因「太聰明」而屢屢求職失敗。
他一再問天: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空喊人權的外衣底下,是以人為奴的體制,和不把人當人看的荒謬<<
好不容易湊齊高額仲介費,卻出事了才第一次見到仲介。懷著夢想離家,卻一再落入惡劣的工作環境,遭受不人道對待……赤手空拳來臺的東南亞移工,沒日沒夜做著多數島民嫌惡的工作,來不及禱告,下一場惡夢又迎面襲擊。
在臺灣,每四十人就有一名移工。都說寶島最美的風景是人,被制度踩在腳下的移工只能無語。對他們來說,現實比惡夢殘忍,人性是遠超想像的魔幻。
本書作者姜雯深入田野蹲點,與移工訪談、書信往返,甚至探監,而後帶著一股悲憤,以極具文學性的筆法寫成這本觀察筆記。種種荒謬、不真實的情節,卻是移工無盡的日常。
作者簡介:
姜雯
1989年出生於江蘇蘇州,荷蘭漢恩大學主修國際商業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碩士,離開家鄉十年有餘。生性散漫又不安分,路總是走到哪算哪。
書寫東南亞移工,源自本身的離散、流動和勞動經驗。希望透過文字,可以從個體生命深入到體制結構,擁有文學性美感的同時,也更加有政治性的力度,並還原出一個人的樣貌,個體的多元,而非只是一群生產線上的廉價勞動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聯合推薦】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立青|作家
柯裕棻|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重磅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如果讀者平日就關注在台灣的移工和遠洋漁工的處境,那麼從序曲的魔幻到正文的寫實裡,許許多多的片斷情節,都會讓人似曾相識,卻又驚駭莫名。
或許有批評認為,這類書寫裡對「移工=純真、善良、受害者」、「雇主=算計、刻薄、加害人」的區分太刻板、太標籤。但當前的台灣,法規傾斜本地雇主、仲介的情況仍然嚴重,執法者「為移工維權」的意識也顯得淡漠。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部從移工視角書寫的作品仍然有值得推薦的價值。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這本書記錄著台灣最深沉的歧視以及偏見。在這個台灣自詡為亞洲人權燈塔而驕傲的時代,這本書有台灣人不願面對的種族歧視、人權恥辱以及虐勞真相。每一篇章節,都揭穿台灣社會中虛假的面貌,每翻一頁,我都深深地感到羞慚。因為這證實了奴隸制度只是改了一個名字,更精巧、更系統、更不自覺且理所當然地存在於台灣。
──林立青(作家)
許多台灣人稱台灣是「鬼島」,的確是。台灣有很多像書中提到的王女士那種欺凌弱勢者的傢伙,讓我們不止一次對人性失望。幸虧,台灣也有像TIWA和作者姜雯這樣願意與弱勢者站在一起的力量。因為這樣溫柔而堅定的力量,讓我們對台灣保有希望。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這是一本血淚斑斑的報導文學書,閱讀的過程有些傷心又有些磨人,並不是因為書中每位東南亞移工主角的遭遇而已,因為這樣的故事,我在拍紀錄片的歷程中已耳聞不少,但透過作者敏銳細緻的見證式書寫手法,我更清楚地領會這些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淘金的移工心境,也更確信這一切的苦難可能不會終止。
除非不文明的階級壓迫與種族歧視能在這個自詡人權至上的國家消失,除非這個移民之島的華人後裔們,真正體會到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和自己的移民工祖先並沒什麼不同──當你任意踐踏外來移民工的基本權益時,你就是在踐踏自己的祖先顏面,與身而為人的尊嚴。
──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名人推薦:【各界聯合推薦】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立青|作家
柯裕棻|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重磅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如果讀者平日就關注在台灣的移工和遠洋漁工的處境,那麼從序曲的魔幻到正文的寫實裡,許許多多的片斷情節,都會讓人似曾相識,卻又驚駭莫名。
或許有批評認為,這類書寫裡對「移工=純真、善良、受害者」、「雇主=算計、刻薄、加害人」的區分太刻板、太標籤。但當前的台灣,法規傾斜本地雇主、仲介...
章節試閱
莘蒂是二○一四年九月來台灣的,在家鄉除了父母,還有一個九歲的弟弟。高中畢業後沒錢上大學,於是到了婚配年齡,還沒嘗過戀愛的滋味,便受父母之命結了婚。婚後丈夫也一直在國外工作,兩人之間並沒什麼感情,丈夫也不拿錢回家,為了負擔家計,莘蒂在兒子剛滿四個月時就隻身來台工作。對於二十歲的女孩來說,能出國又能賺錢,世界彷彿真的美好得不像話。
家裡東拼西湊才有了十萬台幣付仲介費,原本要去工資比較高的工廠,不料卻被仲介帶去做許可外工作,到雇主家幫忙照顧四個孩子,打掃全家衛生,與當初簽的契約完全不同。明明付了比較高的仲介費才得到去工廠的機會的,而且工廠工資高一些,也有工時限制和《勞基法》保護,家務工卻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待命,全無保障。二十歲初來乍到的莘蒂在異鄉語言不通,無親無故,別無選擇下,只好接受。
她向台灣仲介求助,仲介不管,最後向勞工局申訴,才得到轉換新工廠的機會。這是一間家庭企業,整個工廠只有四個人,除了她以外,還有兩名男工和一個主管。莘蒂的工作是操作沖床機,將長長的金屬板放進機台,用腳踩下開關,機器「砰」地壓下來,堅硬的金屬板便立刻被壓製成模具。主管只操作一次給她看,便要求她上工。
雖然操作沖床機很危險,但莘蒂哪有說不的權利?想著小心一點就好,出來工作總是辛苦一點,賺錢改善家計比較重要。因為這樣,老闆娘讓莘蒂加班,莘蒂就加班,她不會,也不敢拒絕。用爸爸的話來說,「一個才二十郎當歲的小女孩,沒有工廠經驗,對機台還有整個生產,都沒有充分了解,整個職前訓練都是匱乏的。」
即便加班費有時候算起來不對,莘蒂也不抱怨,繼續工作就對了。生產線上的人如同機器,機器不停,人也不能停。加完班疲憊極了,碰到枕頭只想睡覺,作為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禱告根本無法完成。不加班時,和家人視訊聊天是莘蒂最大的休閒和安慰,即便印尼網路訊號差,兩頭總是隔著「時差」。
那天晚上,老闆娘說要趕訂單,工作了一整天的莘蒂只好留下來繼續加班。
雙手把金屬板放進機台,腳踏開關。
「砰。」
第一塊完成,可以把家裡的債務先還清。
模具拿出來,置入第二塊,腳踏開關。
「砰。」
第二塊完成,弟弟上學的費用有了著落。
莘蒂想著,盼望著,好讓自己打起點精神。
她拿起下一塊金屬板放進機器,手很痠,甩了一下,用右手把板子扶正。
第三塊,也許可以給兒子寄些台灣的玩具和零食。給自己買件新衣服也不錯,放假時看到櫥窗裡花花綠綠的時裝,和印尼的衣服到底不一樣……
每塊板子都承載著莘蒂不同的希望,二十歲的人生正要逐漸伸展開來。
「砰!」
真主,你是不是怪罪我沒有禱告?
「白白的,沒有出血,只有幾滴血。都是白色,全部沒有了。」這是機器抬起來的瞬間,莘蒂看到的,自己的右手。
莘蒂嚇傻了,呆呆地站在機器旁,直到同事扶她坐下,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右手被沖床機壓碎了。「好痛,感覺整個身體的筋都崩掉了。」她哭了起來,然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
做起噩夢的人,好像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想醒也醒不過來。在醫院的十天,莘蒂不知道是怎麼過的,也不敢和父母說,心情複雜又難過。老闆娘照顧了她兩天,仲介來看過她一次,後來便再也沒來過。更糟糕的是,仲介和雇主在她還在治療期間,就遞來一紙和解書,逼她簽字,並威脅她不簽字就要中斷她的治療。
和解書上,白紙黑字赫然寫著:「發生意外,產生所有醫療費用由公司支付,並拿出誠意協助申請勞保傷病給付,及口頭上已告知主治醫師盡量協助我們,通知我們捐贈腳、手指接回手術的手續。雇主拿出十萬元慰問金,達成和解,此立和解證明書。」「外勞專用章」就放在旁邊,蓋下紅手印,就形同一張賣身契,十萬塊換一隻右手。
莘蒂自知簽下和解書就意味著放棄一切權利,許多移工在受傷後都會被雇主以各種理由遣送回國,又談何後續治療?她當然不願意。雇主說給她兩天時間思考,莘蒂隨即向勞工局和T I W A尋求協助。
莘蒂的個案負責人舒晴說,那時趁雇主不在的期間去醫院看望莘蒂,莘蒂整個人還處在受傷的震驚中,和她解釋權益的時候也只是點頭,或者答「不知道」、「好」或「不好」。沒有多餘的話,也沒有聲淚俱下的控訴,安靜而沉默。
勞動檢查處去現場調查,認定雇主沒有在機器上安裝安全設備才導致意外發生,而且在操作這麼危險的機器前,也沒有提供完整的職前訓練。誇張的是,竟然是勞動檢查處叫雇主快和勞工簽和解書。Susan知道後非常生氣,「這個工人受傷這麼嚴重,醫療都還沒終止,才剛開始治療,你就讓她簽和解書,這案子怎麼可以這麼處理?」勞動檢查處的人說,我們只是建議啊。「那如果雇主接受,你不是會害死這個工人嗎?!」Susan說。
事實上,很多雇主在申請到移工後,就急忙趕鴨子上架。不安裝安全設備又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發生職災就和仲介聯合速戰速決,把這燙手山芋丟回母國,完全不考慮勞工以後的生活保障。Susan說,從前政策沒有完善前,遭遇職災的工人,雇主可以隨意遣返,或者,只要對雇主稍有抱怨,白天發生的事,晚上仲介就把勞工押去機場送走。「外勞引進前十年,這種強迫遣返的事情,不知道多少人被這樣對待,連救都來不及救。」
我遇過的一個仲介也曾得意地告訴我,以前外勞都怕他,因為怕被遣返,「但現在就不行了。」人力仲介永遠都有好用的廉價勞動力,利潤永遠大於生命。
爸爸也一再強調「勞工教育」和「職前訓練」的重要性。外籍勞工來台灣工作,常常是欠缺職前訓練,對生產線,對機台的操作、原理、注意安全事項都認識不夠,生手就直接上陣,因為資方只要便宜、好用的勞動力。很多外籍勞工因為沒接受過勞工教育,也不知自己的權益在哪,不知道職災被檢定幾級傷害後就能得到勞保補償。《勞基法》規定,工人受到職災傷害,雇主也要給付薪水,但台灣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善盡雇主的責任,往往會在勞工還沒充分完成整個療程時,就想方設法和解。
更絕的是,庇護所曾有一個菲律賓廠工,被機台噴出的高溫氣體燙傷右手,做完手術在宿舍休養期間,仲介卻和雇主聯合謊報他逃跑。後來警察是在宿舍帶走這勞工的。勞工氣憤地說:「我人在宿舍啊,我怎麼算是逃跑呢?!」而謊報逃跑是雇主、仲介慣用的伎倆,這並非只是個案……
──摘自本書〈十萬元的右手〉
莘蒂是二○一四年九月來台灣的,在家鄉除了父母,還有一個九歲的弟弟。高中畢業後沒錢上大學,於是到了婚配年齡,還沒嘗過戀愛的滋味,便受父母之命結了婚。婚後丈夫也一直在國外工作,兩人之間並沒什麼感情,丈夫也不拿錢回家,為了負擔家計,莘蒂在兒子剛滿四個月時就隻身來台工作。對於二十歲的女孩來說,能出國又能賺錢,世界彷彿真的美好得不像話。
家裡東拼西湊才有了十萬台幣付仲介費,原本要去工資比較高的工廠,不料卻被仲介帶去做許可外工作,到雇主家幫忙照顧四個孩子,打掃全家衛生,與當初簽的契約完全不同。明明付了比較高...
推薦序
【推薦序一】
照照鏡子,台灣最醜的風景也是人◎郭力昕(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二○一八年七月上旬的一個下午,我走進姜雯的口試教室,準備進行她在政大傳播學院碩士畢業製作的最後口試,我是她的指導老師。她的兩位口試委員已經提早到場坐定。姜雯簡述了她的作品《囹圄城──東南亞在台移工報導文學書寫》之後,校內口委柯裕棻老師先發言:「這份作品寫得太好了,我沒有任何問題要問。」說完了!
我沒有預期會聽到這樣意見的心理準備,在我參與的學生口試經驗裡,還沒有碰過口委對一個作品是如此滿意、欣賞,以至於認為還要硬找問題並無必要,而裕棻對學術研究與文字寫作一向是標準嚴格的老師。稍感不知所措之際,我也瞄了一眼姜雯。她顯然力圖鎮定,但我知道她內心會是多麼激動。柯裕棻是她在文學寫作上仰之彌高的女神,因為太過崇拜,竟不敢請她指導這篇作品,退而跑來找我這三腳貓。
坐在教室裡,時間倒帶快轉回到兩年前的夏天,曾在碩一時選修過我一門小課的姜雯,來敲我研究室的門,希望我指導她的這項寫作計畫。我推薦了她兩位院內遠比我合適指導此計畫的老師,她基於不同的理由,不太敢拜託他們。我看過她先提供的幾篇描述荷蘭唸書時生活經驗的短篇小說,文筆與敘事能力極好,感染力強;我當然沒有能力指導姜雯的文學寫作本身,最多幫著提醒一下,避免過度經營文學表達而凌駕了現實。
對於以文字或影像等藝術形式描述現實、尤其是再現外籍移工等弱勢族群時,我會比較在意敘事者的口吻或觀點,是否無意間剝削了其所再現的對象或題材。姜雯一介陸生,在台無親無故,她要寫東南亞移工的題目,田野工作需要特定的管道與協助才容易進入,我建議她先去認識「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的朋友。TIWA的創辦人、我敬重的多年好友陳素香,後來成為她這份作品的校外口委。姜雯很幸運,我因此也不需要擔心她的書寫觀點和文字拿捏了。
一位蘇州青年,為何關心台灣外籍移工的處境?姜雯跟我描述了一點她在荷蘭唸書、餐館打工時經歷過的被歐洲人歧視的經歷,也淡淡地提了作為陸生在台灣受到的異樣眼光,與台灣政府政策性歧視陸生的諸多法規。她對東南亞移工為改善家人經濟而來異地打工所受到的歧視對待與漂泊無助,感同身受,覺得自己也是他們的一分子。
在很長時間的田野接觸、與書寫對象建立關係、大量的訪談、探監等等工作中,姜雯通過這些成為兄弟姊妹的移工朋友,以及協助她進入各種移工現場的TIWA的朋友,不僅慢慢地深入了在台移工的複雜現實情境,也慢慢變化著她自己的思想、感情與生命狀態。姜雯是位聰明伶俐、擁有文字才華的青年,在移工朋友與TIWA團隊從志工生活上近兩年裡帶給她的學習、成長和變化,是姜雯在台灣的豐收,也是台灣能給予姜雯最美好的禮物。
現在這份書寫,以《奴工島》在寶瓶文化出版,這是姜雯回饋台灣的禮物。在這些動人、椎心、不忍卒讀的故事裡,姜雯克制著她的筆,平實地、感情深厚地讓這些被奴役、被摧殘的移工人物的不堪處境,躍然紙上。能跟隨在藍佩嘉、顧玉玲、張正等她特別敬重的前輩作家之後,出版關於移工的書寫,姜雯的欣喜可想而知。
我則心情複雜:一方面對於姜雯的畢製作品能出版感到與有榮焉,替她驕傲;另一方面,《奴工島》作為一面新的照妖鏡,再度赤裸的映照出,我們今日竟仍然容許這座「美麗之島」上的各種對人的奴役,與制度性歧視的存在。那麼,台灣究竟有何資格接受「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樣的美譽?
【推薦序二】
託付與回禮 ◎陳素香(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台灣自一九九二年開始引進東南亞移工後,至今已經二十幾年,累計來台的移工人次已超過五百萬人,目前停留在台灣的人數也接近七十萬人。不論從時間軸或是空間(全台各角落)以及數量來看,東南亞外籍移工都已經是台灣社會不陌生的存在,但是他/她們的存在,究竟帶給人們什麼樣的生活經驗呢?人們又怎麼理解這些飄洋過海到異鄉討生活的外籍移工呢?
本書作者姜雯的書寫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位置和角度。姜雯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生,成長於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在某種全球化價值的驅動和機會下,高中畢業後前往荷蘭讀大學,畢業後也在荷蘭短暫工作過。留學生拮据、無依的生活經驗及華人在白人社會的階序差異,讓她體會了離散者的飄零心境,而帶著這樣的離散者經驗,使她來到台灣就讀研究所後,目光自然而然地關注充斥台灣各個角落的東南亞移工。
作為一個陸生,她在台灣社會的角色與位置也是尷尬的。政治上,兩岸關係帶來的某些排斥和緊張,時時提醒她的身分終究不是台灣社會的一分子,但是同文同種的相似性,又讓她如魚得水地優游於台灣的生活環境,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情感交流。因此她在關注在台的東南亞移工時,擁有一個獨特的視角,又裡又外,既能抽身俯瞰,又能近身同感。
二○一六年十月,姜雯在指導教授郭力昕的引介下,進入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實習,她先在庇護中心當中文老師,慢慢與移工發展關係,她的個性熱情奔放,且與移工年齡相近,很快地獲得移工們的喜愛和信任。但是她進入TIWA的田野,畢竟是帶著論文書寫的目的性,因此有關研究倫理,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書寫者與被書寫者)的權力關係,取與給如何公平,這是幾乎無條件對她開放田野的TIWA十分在意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觀察每個以協助弱勢者之名,前來研究、訪問、要求協助的學者、學生、文化人等等,可以稱之為嚴苛的審核過程。
姜雯當然也被放在這個嚴苛的審核標準下,被觀察了一陣子:「她這麼積極地接近他/她們,一直問他/她們的故事,會不會太目的性了?」這個問題在初期確實頗讓人疑慮。但是姜雯以她的行動力和情感投入,化解了這些疑慮。她協助庇護中心遭受職災又意外懷孕、生產,卻又情感生變的印尼勞工莘蒂,雖然語言不通,但總是陪伴著她。她參與關懷移工受刑人的計畫,為他們募集印尼書籍,定期到監獄探視他們。不善煮食的她,在前往探視的日子,還特地下廚,為受刑移工準備家鄉口味的印尼食物。
她在TIWA辦公室有一張臨時、簡陋的小桌子權充辦公桌,她經常在那張辦公桌上手寫大量的書信,分寄給不同的受刑人,而她的付出也得到受刑人熱情的回應,每週辦公室總會收到好幾封從台北監獄寄給她的信件。無人知曉這些看似簡單的探視與書信,對身陷異鄉囹圄的的受刑人具有什麼意義。一個陌生人隔著鐵窗探視另一個陌生人,當四目對望,話筒裡傳來問候聲時,是什麼在鐵窗內、外的兩人心中流動著?
我看到姜雯與這些受刑人的牽絆日深,受刑人期待她的探視,而這些期待也形成她難以割捨的情感,她成為關懷移工受刑人的主力成員,直到現在,她已完成學業,返回中國大陸,但仍與受刑人維持通信。
她書中書寫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關懷的個案當事人或與當事人相關的人,若非情感真切地存在,難以筆若有情。我閱讀姜雯書寫的初稿時,幾次動容落淚。我想這些人、這些故事必然觸動了她什麼,因而產生了情感與生命的共鳴。
看著姜雯從來到TIWA實習,到本書文稿的完成與出版,有三點感想與作者及讀者們分享:
一,所有文化行動或生產,都應該直面該文化行動或生產所涉及對象的現實處境,不能迴避剝削與壓迫的問題,且必須朝向改變現實中存在的壓迫結構。
這些年來,政府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文化展演因而形成一個熱潮,但是在推動所謂多元文化、認識東南亞文化歷史之際,若是無視將近七十萬名的東南亞移工在台灣所面臨的,政策上的壓迫與困境,這樣的文化行動或展演,只是成就台灣社會或文化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虛假進步性。
二,永遠不要忘記你書寫的人。她/他們將生命故事交付於你,是何等莊重的信任與託付,即便此生難再相見,但時時記取他們的託付及自己書寫的初衷,這是文化人/書寫者對彼等託付的回禮。
三,人與人的關係和情感聯繫,超越政治、國族、種族等人為設下的籓籬。姜雯是中國大陸學生,來台灣就學,關注在台灣的東南亞勞工,這些跨越政治、國族、種族的人的交流與情感聯繫,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樂觀夢想的可能,對困於政治與國族糾葛的台灣,有一點啟發作用。
【推薦序一】
照照鏡子,台灣最醜的風景也是人◎郭力昕(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二○一八年七月上旬的一個下午,我走進姜雯的口試教室,準備進行她在政大傳播學院碩士畢業製作的最後口試,我是她的指導老師。她的兩位口試委員已經提早到場坐定。姜雯簡述了她的作品《囹圄城──東南亞在台移工報導文學書寫》之後,校內口委柯裕棻老師先發言:「這份作品寫得太好了,我沒有任何問題要問。」說完了!
我沒有預期會聽到這樣意見的心理準備,在我參與的學生口試經驗裡,還沒有碰過口委對一個作品是如此滿意、欣賞,以至於認為還要硬找問題...
目錄
【推薦序一】照照鏡子,台灣最醜的風景也是人 ◎郭力昕
【推薦序二】託付與回禮 ◎陳素香
【聯合好評】看見真相,是人權之路的第一步
【序曲】魔幻觀音山
庇護之家
十萬元的右手
千里尋夫記
上帝遇到體制
老人怨
囹圄城中城
【推薦序一】照照鏡子,台灣最醜的風景也是人 ◎郭力昕
【推薦序二】託付與回禮 ◎陳素香
【聯合好評】看見真相,是人權之路的第一步
【序曲】魔幻觀音山
庇護之家
十萬元的右手
千里尋夫記
上帝遇到體制
老人怨
囹圄城中城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