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顚沛流離,就是我們的歷史,是大時代的縮影!
出身名門後代,卻成為流亡學生;用淬礪人生的力量,譜寫半輩子的離散生涯
大時代裡最不堪回首,卻又漾著最具生命力的堅忍奮鬥過程
王臨冬以凝練又樸實的筆觸,書寫其經歷的動盪時代。1949年,國權分隔的界線,戰事頻仍,風聲鶴唳,王臨冬自中國流亡至越南,再由越南到台灣。
她回憶過去、描寫生活,娓娓闡述顛沛流離的奔走經過,平淡的日子一夕轉變,儘管面對未來有著劇烈的無助與惶恐,仍樂觀地面對所遭逢的苦難。
王臨冬內心的深刻感受,在字裡行間留下了一個世代,為破裂的黯淡歷史補上暖暖的光芒。
本書自〈孤城南陽棄守〉開始,到〈無限欣喜回台灣〉結束,共分五十三節。綜觀作者在流亡過程中,不僅對事物觀察入微,異於常人,且國學根基深厚,文筆流暢,更能將水深火熱親受其害的艱辛過程寫出來,使讀者如親臨其境感同身受。
作者簡介:
王臨冬
父親是畫家王新光,1949年前流亡至越南,又從越南來到台灣,並嫁給了一起流亡的同學、研究英國歷史的專家劉岱,後來赴美國發展。流離失所,半生顛沛,終於塵埃落定,於新大陸度過安穩的生活。著有《歲月風華:憶舊.記遊.話古今》。
章節試閱
公姆山的一戰
山間的早晨沒有曙色,那縹緲著的流雲,把空間更遮得灰濛濛的,隊伍仍得繼續的行進。連日來和土共的槍戰,我們為了讓軍隊掩謢著走,男女同學都分別插在隊伍裡,兩位士兵中間插一個學生。這時大部分的同學揹著的東西都丟光了,但士兵弟兄們仍揹著他們那沉重的武器和彈藥,雖多次和土共有小型的遭遇戰,但陳振西團長帶領的這個二四六團,不曾損失一兵一卒。官兵對我們這群學生更是護衛備至,跟隨他們快一個月了,今晨大眾雖仍疲憊不堪,但每人面孔上稍露喜色,特別是那位身體胖胖的馮副官,指揮著伙夫傾全力給大家做了一個早餐。歡愉的原因是,今天再走一天就到達越南的邊界了,將不會再有槍戰,而且假道越南,我們就可去台灣了。這消息使全體官兵精神為之一振,隨著他們的振奮,我們每人那汙垢的臉上也裂開一絲希望的笑容,頓覺也多了些力量和勇氣。
要出發了,眼前橫陳著的仍是大山,據說這是廣西十萬大山最後的一座山了,下去這座山那邊就是越南,我們每人都排好在兩位士兵的夾縫中,緊緊跟著他們走,越接近這個山腳,越覺得這座山的高大,它的橫斷面和群山連接,左右看不到邊,往上看霧濛濛的,衝出雲霄和天都連起來了。一月多來全是爬山困難的經驗,面對著這座更高、更大的山,心底不無升起懼畏,但想想唯一的希望是在山的那一邊,何況後退又是無路呢!特別是夾在這揹著重武器的弟兄們之間,再者那炊食的伙夫還挑著擔子哩!被他們的激勵,我們更應當振作努力。
這座山原始得沒有任何小徑,蔓草、小樹、怪石,人人得做自己的開路英雄。登上了這座山腳,慢慢的我們看到除我們跟隨的這個二四六團外,四面上山的也有另外的隊伍,原來那是黃杰將軍帶領的第一兵團。有武裝部隊,有騾馬馱著物資的聯勤部隊,有被掩護著的軍眷,還有些難民。雖來自四方,但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除部隊的弟兄們外,婦孺、難民都顯得些許狼狽,但父母揹負著愛兒和要保有自己隨身所有的人,他們都似拚了命的在掙扎。接近一個人看到的都是流著汗、喘著氣,只有努力而沒有言語,奔向希望只有這樣吧!
開始上山時,太陽是在腳下,翻過山丘尚未到山腰,太陽似仍在山下,這不是太陽沒升起,而是它已快西沉。我們翻這山快一整天了,尚未下到山底呢!飢渴、疲憊可以想像,但前進才有希望,停頓、後退都是死路,只有憑著這些向自己的身體索取力量了。人人這樣的被煎熬著,行行重行行翻越這座山,滿心的只要翻過這座山就安全了,哪知就在這個片刻,山頭四面響起了槍聲,埋伏的共軍向我們這些人圍攻而射擊,我方部隊不僅是正在行軍,而且還在掩護著聯勤、軍眷、學生、難民在撤退。他們雖立即備戰舉槍還擊,可是天時、地利已被共軍占盡,更何況他們養精蓄銳在此等待,我方軍隊已跋涉多日而且筋疲力竭了。我方還擊後,他們的槍彈更密集,小型的砲彈也混合射來,山腰間一下子成了戰場。砲彈落下一堆七八個人肢體粉碎,隨著翻起的塵土碎石飛揚,機槍排射過來,很多人血肉模糊的倒地死去。零星飛射而來的子彈,多少人流著血疼痛的慘叫;馱著重物的騾馬中彈了,不支的往山下滾;丟失了的孩童遍處哭啕。槍聲、砲聲、哭叫聲響成一片,慘狀實不忍目睹。我腿癱軟得像沒有了骨頭,意識也全模糊了,呆坐在亂草和荊棘中,順著山勢往下滑。緊跟在我後面的是個左臂中了彈的婦女,血如注的流著,她的右臂緊摟著那個驚駭得哭叫的幼兒。「等一等,等一等」是我所能聽到她叫出的幾個字。我正覺無法伸出援手,我的左前方又滾下來一位男同學,他雙手抱著血淋淋的大腿,想是中彈已出了很多的血,他的臉已白得沒有了血色,有點奄奄一息了。我尚沒來得及再多看他一眼,空中又飛飄過帶著響聲的子彈,我伏下身想爬行,但頭一重腳一輕,我不自主的翻起筋斗來了,等我摔到一塊低凹處停著時,那位婦人幼兒和男同學,都在我的視線內消失了。我雖躲過了槍彈,滾動間的碰撞,我身上也傷得奇痛。特別是一雙手為了想抓著點東西,被亂草樹枝刺得全是血跡,山上不管你滾向哪裡,都會見到屍體,也會聽到哭叫的聲音。散開的被子、毯子、衣物、炊食用具到處都是,生死在一髮之間是此時的寫照。
我軍彈盡在先,他們的槍聲也停止了,戴著五星帽的共軍,持槍四面衝了上來,他們臉上是兇狠的獰笑,見了我們帶著譏諷的說:「你們還跑嗎?往哪裡去呀!」粗莽的人更帶著臭罵的說:「找你們洋爸爸去呀!」他們的譏諷真讓人切齒,他們一點憐憫和人性都沒有了。不少人更是冷笑加點得意的說:「我們在此等你們一週了,知道你們今天會到,正等著你們全部下山,聚齊了統統招待,你們是南方人我們準備的有米飯,北方人我們蒸的有饅頭。」其實這些言語是在加重對我們的諷刺,也是反面的甜言,不僅虐待還讓你自己感覺愚蠢,無情的戰爭,於勝利者的狂驕,和敗北者的悽慘,我入眼的全是殘忍。死的不能動了,活的他們不准你動,我們失去了最後一寸土,山河變色,我們全部都成了俘虜。
他們吼叫著讓那尚有餘力的人扛槍枝,揹物資,聚成隊像趕牛馬一樣的往山下趕,任何人稍有些遲緩,不是用槍托重重的搗一下,就是他們用盡全力的踢你一腳。走得動,走不動,都得走,你自己毫無選擇的餘地。天越來越暗,入夜了又下起細雨,跌跌撞撞不知摸索了多久,才進入山窩裡一個小村子,只看見幾點如螢火的光,其他地方全黑得伸手看不見五指,只有共軍們的叫罵聲,像鞭子一樣的劃破這夜空,低聲呻吟、嘆息、飲泣不絕於耳。我擠坐在這陌生的人群裡,左右一個同伴都沒有,頭上細雨如錐,地上越來越濕,腳腿都像被泡起來了。哪裡有他們說的米飯饅頭,連遮雨的屋子都沒有,飢寒交迫,全身顫抖得骨頭都要片片碎裂,牙不能自主的碰撞,舌頭像都咬出血了,胃空磨得隱隱作痛。這個夜有多銳利的筆也不能把它全部寫盡,唯一幸運的是我沒凍餒而死。
天漸漸的亮了,放開了視線,真沒想到這裡密密麻麻竟坐著這麼多人,全是濕淋淋的落湯雞,腳腿被水浸得白脹脹的成了半截浮屍似的,悽慘樣真讓人心寒。人群中零星還站著些馬匹,身上有馱著東西的,也有空著背的,牠們也是被雨淋,無奈得四隻蹄子亂跺,一堆堆沒有了主人的長槍,在雨地裡像堆亂柴,棉被、毯子、衣物被雨打、泥浸也都失去了原來的面目,散亂得到處都是。共軍們在這人群和滿地亂物中穿梭,還是不住的吼叫,突有一個怒目的共軍指向我說:「妳是學生嗎?」我忙起身點頭說:「是。」他又像連珠炮似的說:「出來出來。」隨著他的聲音,我對著他向前走了兩步,他好像只會用動詞,走走走,又是連珠炮。從他帶領的方向,遠遠我看到了那孤兒院的兩個女生程燕霞、張鳳雲,再走近又看到了李彩霞、周兆炎、張景珍。她們不知哪來的幸運,昨晚竟擠進了一間茅屋裡,彩霞、兆炎都是我們女中離家時的同伴。她們看到我濕淋淋、垂死的慘相,我們幾人相擁而泣,大有恍若隔世的感覺。那共軍不知何時離我們而他去了。
彩霞忙抱起地上那被柴煙全薰黑了的瓦罐子,原來那罐裡是一個共軍給他的糙米飯,我們幾個人全都用手抓食起來了,沒人考慮熱冷,那一把一把的糙米飯,只能用仙丹來形容了,在那一刻的美味,沒有任何人間煙火可比了。
彩霞只有十二歲,她是和家聯絡不上只好跟著走的,是我們群中最小的了,既瘦又矮,但她個性剛毅,一路上她都沒落過隊,沒想到她竟也翻過了山,衝出戰火而有活命,而且弄來了食物,救了幾個人的命。使我驚奇得成了讚佩,她身上那個小包包還在揹著,看著幼小的她,我兩眼滿是淚水,我晃晃她說「你真行」,就再也說不出什麼了。
天地都悲的早晨
雨停了,但天空的雲仍很濃重,灰暗得像要壓下來似的,地面上經無數人的踐踏,到處是爛泥濁水,天和地都像是兩張愁苦得展不開眉頭的臉。被俘的人們經一夜的折騰,筋疲力竭得誰都打不起了精神,只有那戴著五星帽的共軍,勝利給他們全身是勁,他們仍是持著槍在人群中怒吼疾走,囂張得一點憐憫和同情心都沒有了。軍人、老弱、婦孺和我們這些學生,人人都像洩了氣的皮球,任他們擺弄。只有一群群的人一會兒被指揮著坐下去,一會兒又要他們站起來,全是隨著持槍兵丁的吼叫聲無奈的動作。等這吼叫聲接近我們這一片坐著的人時,原來讓人坐下是他們來了採訪的人,要給大家照相。站起來是他們要一個個的端詳,看哪些年輕仍有體力,被他們看中的,就被他們一手猛力的抓出來,隨又由他們指揮著去撿起地上散著的長槍,每人三支或兩支的揹起來,此時你健康還有體力反成了罪孽,揹上槍等於是交上了厄運,因為必須跟著他們走。可憐我們的男同學被他們選上的不少,我一眼在那揹槍的隊伍中,看到了雀屏的哥哥,雀屏是王老師的女兒,他們是兄妹兩人跟著父親走出來的。廣西的山途中,王老師落過一次隊,土共不僅把他揹著的東西搶去,而且把他全身衣服脫得只剩下內衣內褲,所幸沒傷害他人,放了行。那晚我記得雀屏念著父親一夜,邊走邊在哭泣。天亮時王老師趕上了隊,他那只剩了短衫褲的悽慘相,人人為之鼻酸,他們父子女三人恍若隔世的相擁,一直仍在我腦子裡。
此時看著那幾支槍把雀屏哥哥壓成幾個彎的瘦弱身軀,我又像看到了王老師趕上隊時那一張發了青的臉,和那對深陷得像兩個凹的眼睛,他那低沉著聲音告訴雀屏的話:「跟上隊趕路重要,不要為了牽掛彼此,大家都落隊犧牲。一家人保一個是一個,特別是你們還年輕。」又在我身邊響起。今天王老師沒見趕上來,雀屏此時也不知在哪裡,他們這一家人將四散得無影了。我越看雀屏那個像未長成竹子嫩筍樣的哥哥,我越覺得可憐,可是一點也沒法子救他。
脫逃的驚險
有用的物資、槍枝全被他們選出的人替他們揹上了,他們要想做的全做到了。一聲惡令,要大家出發往回走,他們做急行軍狀,人人像飛奔,也吆喝著這些揹物的人,快速的跟著他們走,我想著那重重翻過的山路,看著他們要求快步的速度,心裡想如跟著他們往回走,怕只有死路一條。我們這些沒被抓出的人,本也就半殘廢了,全身都是傷痕斑斑,走起來也是一跛三歪的。他們是全部勝利後的急行軍,他們要的是那些有用的物資、槍枝和那些能替他們揹的人,漸漸的對我們這些殘廢的人失去了注意力。我看一些軍人和年長者,可能是胸有成竹;只有他們走走停停,如共軍注意了,他們就唉聲嘆氣的叫著傷處痛。共軍狠狠的咒罵一聲:「殘廢該死的!」也就不再理睬了,我們幾個人就跟著他們學樣,走走停停,我下意識的覺察到,他們一定故意在做些什麼。
尖頭部隊漸遠了,揹著重物槍枝的人也遠了,緊跟著過來的是那挑著叮叮噹噹炊具的伙夫。我們群中一個男人低聲告訴大家說:「伙夫隊過去就沒什麼危險了,希望大家振作精神,準備著往南跑,離這裡不遠就是越南邊境了。」聽了他的話我們幾個人相顧,心中暗自慶幸,不錯他們是有計畫的脫逃,於是我們就全神貫注的跟蹤著他們,寸步都不敢離開。大夥兒穿過一片竹林,連滑下幾處低坡,向著一條比較平坦的路,人人都飛奔了,誰都忘掉了身上的傷痛,精神的力量真是大於一切啊!越向南跑,越見更多位飛奔著的人。原來很多人從很多方向在設法脫逃,此時我看到了小學時代的同學劉岐玉,我似不顧一切的上前問他:「我們可以跟你一同跑嗎?」其實他雙腳的腳趾都破得在出血,跑起來也是一跛一跛的,只是此時他是個熟面孔的男生,我們覺得有點依仗。我們幾個人吃力的跑著,前面又出現了師範部的女同學陳壽仙,她邊跑邊哭成了淚人兒,見到我們又抽抽噎噎的說:「我妹妹昨天已跑散了,今晨找遍被俘的人群,也沒見到她,八成是死到山上了。」她喘息著聲音哭得更大了,她再接著說:「我能往這邊跑,是工友邵福祥攙著病了的白老師,師範部幾個女生都跟著,共軍罵我們想逃脫,趕著那幾個女同學走了。我緊跟著白老師,才沒往回走,但沒走多遠,白老師再也抬不起腳步了,他要邵福祥我倆快跟著向南的人群跑,我們怎麼也不肯,可是白老師憤怒的說:『你們不走,我立即在地上撞死。』我們只好跑了!」說到這裡,她哭得幾乎喘不過了氣,邊上的人催我們快跑,跑了才能活命噢!
為了走捷徑,我們看到前面的人往橫著的小河裡跳去,一批接一批的人也跟著下水,走近了,我們幾個人也先後跳下去,還算好這小河的水深僅及上膝,我們都平安的過來了,但沒跑多遠,小河一條又一條,第三條水深到我們上腰了,可是沒人敢遲疑的都往河裡走,水底的沙石凹凸不平,水面被風吹得又動盪著些浪頭,步步都有點身不能由己的感覺,一次次的因走不穩被催向下游一大段,更多少次都差點順流而去。小彩霞幾次的驚叫令人心都發痛,但是在這個每人都自身難保的情形下,誰也幫助不了誰,內心是最痛苦了。不管多艱難、多危險,彩霞就是不肯丟掉她那揹著的小背包,我回下頭看著幼小的她,在水中載浮載沉的掙扎,我真想仰天大叫,上蒼啊!我們究竟是遭的什麼孽呀!
濕淋淋的又跑了一陣,看到了這個書寫著蟹行文字的界牌,人人都癱軟得動不得了。有人在說,我們跑的這一段是三十五華里,我真有點不能相信自己,竟能做這麼大的衝刺,求生是人們最大的本能,我深深體會到了。
我們大家都聚齊坐下時,看不到了程燕霞,張鳳雲她們同是孤兒院的學生,她倆是從冀縣出來的學生中最後兩名了,鳳雲看她不在了,傷心得哭了,她哭出了聲,就驚動了那邊一位癱累倒地的婦女,她睜眼看看鳳雲,吃力的挪到我們的群中,抹著鳳雲說:「姑娘,我看妳這衣服的顏色,那個被水沖走的一定是妳的同伴。」聽著她說被水沖的話,我們大家都吃一驚,那婦人又接著說:「那女娃穿著件棕色大衣,兩手抱著件棕色大衣。」聽她這一形容,鳳雲、彩霞都知道了九成是程燕霞,她倆急得異口同聲的問:「她還穿著抱著那大衣嗎?」那婦人很慨嘆的說:「過到河中間時,大家都看到她抱著那件大衣,搖晃的站不著,穿的那件已把她墜得前後倒,誰都叫著讓她快丟掉,她就是不肯,大家話還沒停著,看著她倒在水中隨水而去,幾個人試著抓,都沒抓到她。」那婦人無力的摸著鳳雲,無奈得眼中全是淚,我們也都紅了眼睛垂下了頭,那婦人又挪邊上去了,她邊動邊狠狠說:「我們都遭孽喲!」
那婦人過去了,彩霞、鳳雲都低聲的說:「燕霞很孤僻,她不多說話,很少有表情,昨晚我們都坐在地上,凍得抖成一團,她把大衣舖一件蓋一件自己睡,我們拉一拉靠一靠她,都被她拒絕了。」沒想到昨晚暖了她,今天卻害了她,一路上同伴們被形形色色苦難摧殘、凋零,程燕霞又這樣去了。
公姆山的一戰
山間的早晨沒有曙色,那縹緲著的流雲,把空間更遮得灰濛濛的,隊伍仍得繼續的行進。連日來和土共的槍戰,我們為了讓軍隊掩謢著走,男女同學都分別插在隊伍裡,兩位士兵中間插一個學生。這時大部分的同學揹著的東西都丟光了,但士兵弟兄們仍揹著他們那沉重的武器和彈藥,雖多次和土共有小型的遭遇戰,但陳振西團長帶領的這個二四六團,不曾損失一兵一卒。官兵對我們這群學生更是護衛備至,跟隨他們快一個月了,今晨大眾雖仍疲憊不堪,但每人面孔上稍露喜色,特別是那位身體胖胖的馮副官,指揮著伙夫傾全力給大家做了一個早餐...
推薦序
祝福的心聲/徐榮璋、郭至卓
時代變遷快速,作者的流亡往事,儲藏至今,若依部分今人的看法,就變成了不被重視的過時廢話。但若在與大陸尚未開放探親交流前,就不一樣了,閱讀者雖不是自己親歷的逃亡潮,亦得深知流亡之苦。日前在大陸上,很多年輕人認為解放了,就解放了,哪還有一個學校、一些學生流亡到海外呢!因此引起了他們的重視。時轉勢移,兩岸現在文化交流密切深入,情勢已有所改變。《回首流亡路》所敘述之流亡故事,能讓你了解當時烽火煙硝,能提高你的閱讀趣味與喜愛。
平實而言,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戰爭真實逃難故事書。蓋書中所敘之苦難已逾人性承受痛苦之極限,命懸一線,沿途戰死、病亡、失蹤、失散、被中共遣返回鄉者不計其數。從五千餘人,到最後僅剩百餘人,死傷不知所終之慘況不敢直視。但你可視它為一部歷史小說,亦可視它為一部虛擬故事。總之,作者寫得真實、動人、細膩,可看性非常高。故敢請讀者細讀,一來欣賞作者寫的動人故事,二來可鑑別當年的人心向背。
作者王臨冬女士,係河南省南陽縣人,父親王新光,母親李成秀,國立豫衡聯合中學及台灣中興大學畢業。其夫劉岱係研究西洋史著名史學家,為豫衡學長,台大畢業,第一屆中山獎學金公費留學,並留美執教,曾回國任客座教授,執教台大、政大。夫婦育有二男一女。作者王女士除相夫教子,多以寫作為主,其早期作品,散見當時的《中央》、《聯合》、《中華》各報副刊。二○○一年集文為書,出版《歲月風華》一書,三百餘頁,十多萬字,為一極優良之散文集。作者在《歲月風華》書中,曾就其簡歷往事這樣寫道:「從出生到成長,中國人是遭逢著一個很不平常的時代,我像是一葉扁舟,在這個波濤翻騰的洪流中飄搖。身經兩次的戰禍,我有著一個不尋常的經歷,日本的轟炸和敵人的騷擾占去了大半個童年,勝利像曇花一現,很快又捲在內戰的烽火裡,故鄉宛城成了國共拉鋸戰的戰場,正當勝利復原後學校正上軌道,大家都做著兩年後升大學的美夢,我們學校是城裡的唯一私立女子中學,學生全都住校,設備好,師資好,管理嚴格,家鄉女子讀書還不是那麼普遍,所以能在女中讀書的,可說都是當時的天之驕子,多數人的未來目標和志願,都是畢業後考河南大學。不幸的內戰不僅破碎了我們的美夢,更把我們湧向了一條流亡的不歸路,我們沒有自主,亦步亦趨的隨著國家的命運流轉。」
回憶七十一年前,國共內戰熾烈,中原成為國共內戰的主戰場,自宛東會戰後,徐蚌會戰前,河南、安徽、江蘇等地情勢緊張,作者家園南陽一帶情勢更形險惡,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河南省南陽縣駐守國軍第十三綏竫區司令王凌雲將軍奉命撤退南調。南陽全城十四所公私立高、初中師生共五千餘人亦奉令南遷,辭別了父母、親人,每個學生揹著個小包包,隨國軍南下,開始走上逃難流亡之路。
祝福的心聲/徐榮璋、郭至卓
時代變遷快速,作者的流亡往事,儲藏至今,若依部分今人的看法,就變成了不被重視的過時廢話。但若在與大陸尚未開放探親交流前,就不一樣了,閱讀者雖不是自己親歷的逃亡潮,亦得深知流亡之苦。日前在大陸上,很多年輕人認為解放了,就解放了,哪還有一個學校、一些學生流亡到海外呢!因此引起了他們的重視。時轉勢移,兩岸現在文化交流密切深入,情勢已有所改變。《回首流亡路》所敘述之流亡故事,能讓你了解當時烽火煙硝,能提高你的閱讀趣味與喜愛。
平實而言,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戰爭真實逃難故事書。蓋...
作者序
劉綺君
多年之前,因父親自德拉瓦大學退休,與母親一起搬到新家,這本書的手稿因而跟著遷移,稿件幾乎有一英吋厚,整疊稿子就這麼被收藏在壁櫥裡。隨著時間更迭,稿紙逐漸泛黃脆化。每張稿紙雖不像宣紙那樣纖弱,但仍變得單薄易碎。幸運的是,二十世紀的八○年代中期,在一次重返台北的家庭旅行中,這將近十萬字的一堆稿紙,經由影印裝訂成一本書。直到二○一三年,全書稿才交付給聯經出版公司。
當我們三個孩子長大並且變得更加獨立之後,母親開始寫作。她長年對家人付出所有心血,經營一個家、烹飪美味的家常菜,縫製孩子們的許多衣服,並且開車載我們參加許多課後活動,終於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們都還記得她坐在我們餐廳裡那張大木桌旁。(如果沒有那場暴雨淹沒當地的列維茨家具倉庫,媽媽無法以清倉價格買下這些物品,我們也就不會有這麼漂亮的桌子,更不用說任何其他的好家具。這便足以證明即使家庭預算有限,她還是能夠聰明維持這個家!)
母親撰寫的散文投稿到《聯合報》和《中央日報》副刊並第一次獲得採用時,我仍然記得她很激動地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報紙上。之後,她投的每篇散文都被留用並且刊登。由於「真實」是母親的寫作風格,且能生動描述過往時光和生活中的人們,因而獲得多方讚譽。
我可以深刻體會到母親的寫作天賦,在二十世紀的八○年代,我曾將她的一篇散文〈別〉從中文翻成英文,以便讓我的兄弟和家族可以讀到她所經歷的生涯。我年紀很小時就隨著爸媽移民,離開台灣,在美國長大,我會說國語,但沒學過中文讀寫。對於已是成人的我來說,學習語言既漫長且耗時,但努力付出後的獎勵很棒—能夠以母語了解我的母親,無需依賴中間人的翻譯,我感激能有一個窗口看見她的情感和記憶。身為一名文學學生,我非常欣賞她以作家身分所使用的寫作技巧。
直到最近,我才問母親很久之前就應該問的問題:為什麼她願意坐著書寫成千上萬的字?我認為這書應是她的回憶錄。但母親糾正了我,她強調說自己並不打算寫一本「自傳」,會書寫是為了記錄所經歷的過往,並記錄了中國是她的家鄉,還有國家的善良百姓。這些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時代、社會和文化曾有過的記憶。母親留給我們一個關於中國的時間膠囊,而那些人事物早已隨風消逝。
我珍視母親以典型女性的語態,將那時代的混亂內戰、流亡、分離和失落等等,透過文字賦予永恆的生命。我們過去不時聽過那些人事物,他們的存在證實人類的精神能勝過逆境,以及為了生存下去而持有的意志。我曾問母親,她自己逃離中國共產黨將近五年,隨後被拘留在當時法屬殖民的越南難民營,為什麼還能夠繼續前進?她的答案既敏捷又簡單: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比她原來的處境更好。雙親遭受苦難,終能讓子女和孫兒們自由自在地活著,說明了機會遍布在生活周遭。
我一直認為母親的散文代表一個重要的聲音:一個人以行動代表意見,與國民黨一同前進,離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我總是半開玩笑地說,她寫的任何一本書,其書名應該是「長征,在另一個方向(Cross-Strait Relations)」。與她同個時代的難民裡頭,沒有太多作家講述人們逃離厄運,可他們沒有福氣能逃到台灣。相隔七十年,所謂的「兩岸關係」變化極大,母親的著作見證在何時、針對誰,並的確發生了些什麼。
劉綺君
多年之前,因父親自德拉瓦大學退休,與母親一起搬到新家,這本書的手稿因而跟著遷移,稿件幾乎有一英吋厚,整疊稿子就這麼被收藏在壁櫥裡。隨著時間更迭,稿紙逐漸泛黃脆化。每張稿紙雖不像宣紙那樣纖弱,但仍變得單薄易碎。幸運的是,二十世紀的八○年代中期,在一次重返台北的家庭旅行中,這將近十萬字的一堆稿紙,經由影印裝訂成一本書。直到二○一三年,全書稿才交付給聯經出版公司。
當我們三個孩子長大並且變得更加獨立之後,母親開始寫作。她長年對家人付出所有心血,經營一個家、烹飪美味的家常菜,縫製孩子們的許多衣服...
目錄
前言 劉綺君
序 祝福的心聲 徐榮璋、郭至卓
孤城南陽棄守
離校的片刻
踏上流亡道
偶遇
宜都的點滴
過年
仍有鄉愁
乘船往零陵復校
欣逢喜慶
一個四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米天米地稻穀香
湖南煮米飯的方法
一則喝米湯的事
一則笑料
吃飯
記不起名字的學校
在蝦子身上睡了一晚
再過洞庭
柳暗花明話零陵
香椿鴨蛋塞翁失馬
領窩、小郎中
悔恨不該的惡作劇
加讀英文課
娛樂活動
信件漸漸的少了
再遷移
前往零陵城內
我決定繼續往前走
火車成了空想
廂外乘客
有驚無險成笑料
桂林的美一分也沒收入眼底
奇遇
宋老師落入了山谷中
公姆山的一戰
天地都悲的早晨
脫逃的驚險
黃髮碧眼人
熱愛祖國的華僑
初入蒙陽
征服法國兵的結果
金蘭港
重拾書本
法國少校
種菜
成立小學部
月夜
夢
第一次的信息
悲慘的吳德穆同學
寫血書
富國島
無限歡喜回台灣
後記 徐榮璋、郭至卓
附錄 不堪回首話播遷 甯長信
前言 劉綺君
序 祝福的心聲 徐榮璋、郭至卓
孤城南陽棄守
離校的片刻
踏上流亡道
偶遇
宜都的點滴
過年
仍有鄉愁
乘船往零陵復校
欣逢喜慶
一個四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米天米地稻穀香
湖南煮米飯的方法
一則喝米湯的事
一則笑料
吃飯
記不起名字的學校
在蝦子身上睡了一晚
再過洞庭
柳暗花明話零陵
香椿鴨蛋塞翁失馬
領窩、小郎中
悔恨不該的惡作劇
加讀英文課
娛樂活動
信件漸漸的少了
再遷移
前往零陵城內
我決定繼續往前走
火車成了空想
廂外乘客
有驚無險成笑料
桂林的美一分也沒收入眼底
奇遇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