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喝采推薦】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吳經國/國際奧林匹克委會員委員、國際奧會文化暨奧林匹克傳承委員會主席
陳怡安/兩屆奧運跆拳道金牌得主、中華奧會執行委員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電子商務專家
(依姓名筆劃順序)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在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見識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對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過了半個世紀,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之後,東京再度拿到2020年奧運的主辦權。於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出生的劉善群,在爬梳東京奧運史料時,從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昂首向前走〉歌詞形容的一樣,56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以此精神贏得全球的掌聲,2020年也將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仍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成功辦出一場令國際驚豔盛讚的東京奧運。
奧運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息息相關。兩屆東京奧運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劉善群以30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7屆奧運和其中4屆的現場採訪與轉播經歷,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歷史與人文】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原爆之子、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從昭和到令和/「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新日本人/全球矚目的焦點──東京奧運開幕典禮/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創意與創新】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創意設計番外篇—浮世繪保險套
【科技與未來】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機器人/帶你去看流星雨/奧運居,大不易!/黑科技──人工智能、評分系統、全新的轉播技術/5G在東奧、即時翻譯、新替代能源:氫
作者簡介:
劉善群
1964年東京奧運當年出生於台灣宜蘭
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碩士
世新三年制編輯採訪科
曾任:
民生報體育記者
台視體育主播
台視首任駐北京特派員
鴻鷹動畫策略總監
中天電視協理兼發言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暨時報資訊總經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公共事務處處長兼發言人
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總經理、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
奧運經驗:
參與七屆奧運會採訪作業(1988-2016,2004除外),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2008北京及2012倫敦等4屆奧運現場採訪、轉播。
章節試閱
楔子:下町.筷子.晴空塔
寫這本書的動機來自一雙筷子。
三年前買了一雙要價日幣一萬元的筷子,它來自日本東京下町的「江戶大黑屋」。朋友剛聽到時都覺得我太奢侈了,不就是一雙平凡的木筷,花了台幣三千多塊,值得嗎?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吃飯所用掉的筷子都要不了三千元。
但是,當我在Facebook說出這雙筷子的故事之後,朋友們都說它值。媽媽到台北家裡指名要看這雙筷子;好友台視前主播戴忠仁送了我一個價值不菲的古董筷架,還說寶劍必須配英雄。
到底這雙筷子魅力何在?
筷子的材質是黑檀木,頂端為六角形,中段收斂為三角形,到了筷尖又變為四角形,單就製作工法來說,有著獨特的匠人技藝和人體工學設計。使用起來,中段三角形好拿,長度、重量稱手,四角形的筷尖夾東西穩固不易掉。不過,這些並非這雙筷子最大的價值。
賣這雙筷子的地方就在東京的下町,當地有目前日本東京最出名的地標──晴空塔。整個東京包括下町這個地方,在日本古代都隸屬於「武藏」國,這雙筷子的全名為「下町武藏箸」。「武藏」的日文發音為「MUSASHI」,巧合的是,日文六三四(ムサシ)的發音正好和「MUSASHI」相同,筷子的六角形、三角形和四角形創意,完美地嵌入「武藏」的古名。
但更具巧思的是,東京新地標晴空塔的高度,正好就是六百三十四公尺。買了這雙筷子,令我這輩子都能牢牢記住東京晴空塔有多高。
一雙筷子,結合了東京都的古名、工藝和新地標,精準地傳達東京的人文、創意和設計。這和日本人舉辦二○二○年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完全一致。
「更快、更高、更強」(拉丁文“Citius, Altius, Fortius”)是傳統的奧林匹克精神,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和二○二○東京奧運,兩屆奧運會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晴空塔六百三十四公尺的高度,是日本東京都心的最高點,從這個頂點開始,這本書將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PART 1 人文篇
Phase 1 前塵往事
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會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劃時代的歷史大事。如何從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的頹喪、貧困中振作,用舉辦奧運結合城市重建,讓全世界都看見日本人堅毅向上的決心。
二○二○年日本再度承辦東京奧運,日本政府更要在這個舉世矚目的大舞台上,從經濟、科技和文化上華麗轉身,領先全球走進嶄新世代,同時也展現日本雄厚的軟實力和硬實力。
二○一一年讀賣新聞舉行「昭和時代的象徵」民調,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高票當選第一。在第一篇的人文篇裡,前半段我們就從五十六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談起,看看日本人如何把這屆的聖火藏了二十年,為什麼挑了一個十九歲的大學生來點聖火。另外,也談了台灣在這屆東京奧運會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故事,鐵人楊傳廣被下毒。
後半段的跨越世紀篇,我用「從昭和到令和」談了日本三位天皇與奧運的關係;也談了當代建築設計大師畏研吾如何「火中取栗」,如何從英國女設計家札哈.哈蒂被取消奧運主場設計案後,接下這顆燙手的火栗子。
另外,也從人文角度來看東京奧運會的三大重頭戲,開幕典禮表演的策劃團隊、位於傳統和未來之間的奧運選手村以及長達一百二十一天的奧運聖火傳遞。
二十年不滅的奧運聖火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有太多的第一。這個第一次由亞洲國家主辦的奧運盛事,開幕典禮的準確時間是十月十日日本時間下午兩點,由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比賽正式展開。第一位非歐洲籍的國際奧會主席布倫.達治(Avery Brundage, 1887-1975,美國籍)在現場見證歷史。
透過美國所發射的同步衛星「Syncom-3」,東京奧運成為史上頭一個提供全球電視直播訊號的開路先鋒,奧運受世人關注的程度自此更上一層樓。奧運史上首度有彩色電視轉播也出現在東京奧運。從東京到新大阪的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也在這屆奧運會提供服務。
象徵奧林匹克崇高精神的聖火,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奧運發源地——希臘的奧林匹亞引燃,隨即在亞洲和日本境內展開盛大的聖火傳遞活動。但這一屆的奧運聖火也創造了有趣且傳奇的世界紀錄,它延續了整整二十年才完全熄滅。但在說這個故事之前,先來說說這把聖火如何從希臘到東京。
由於是奧運史上第一次由亞洲國家主辦,當年傳遞的亞洲國家及地區包括土耳其伊斯坦堡、黎巴嫩貝魯特、伊朗德黑蘭、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印度新德里、緬甸仰光、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菲律賓馬尼拉、香港和中華民國台灣台北,再經由當時還是由美國看管的琉球(一九七二年才交回日本治理),最後在九月九日空運至日本本土鹿兒島。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聖火,是台灣迄今唯一有過奧運聖火到訪傳遞的紀錄。當年的九月六日,奧運聖火由日本航空專機由香港送到台北松山機場,沿途經由民權東路、敦化北路、南京東路、中山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西門町、寶慶路,介壽路、信義路、敦化南北路,夜宿台北市立體育場(今為台北田徑場)。隔天東京奧運聖火按原路線逆向傳遞至松山機場送往琉球。
為了迎接東京奧運聖火,政府特地複製打造中華歷史名器毛公鼎,做為奧運聖火在台北的停留之所,地點就在台北市立體育場正門口。如今這座仿古毛公鼎,仍矗立在台北田徑場的大門口。一九六四年擔任將東京奧運聖火在毛公鼎中的引燃代表人,為知名排球國手林竹茂。當年林竹茂為師範大學學生代表,負責跑從復旦橋到台北體育場這一段。八十二歲的林竹茂在接受訪問時說,他以在台北引燃東京奧運聖火為一生重大的榮耀。他回憶說,當時非常緊張,深怕奧運聖火在自己手中弄熄。林竹茂十多年前已自師大體育系教授退休,至今仍非常關心奧林匹克活動和台灣體育事務。
聖火從台北傳到琉球後,琉球當時仍為美國託管地,能不能出現日本國旗是個棘手問題。日本政府無人出面和美國方面交涉,已卸任的日本奧會主席田畑政治帶著六百多面小國旗,利用琉球剛裝好電視微波電纜,和NHK轉播配合下,讓聖火為期三天的傳遞畫面都看得到日本國旗。美方礙於電視轉播情況下,並未對太陽旗加以干涉。
歷時五十一天的東京奧運聖火傳遞,路線全長二六○六五公里,途經十二個國家和地區,五千二百四十四人參與。日本境內的傳遞路線兵分四路,共八十四公里,參加聖火傳遞的全部都是十六歲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每個傳遞隊伍包括一名主火炬手,二名副火炬手、二十名火炬陪跑員,總共兩萬人,最後由早稻田大學十九歲大一學生坂井義則在東京霞丘國立競技場正式點燃。
至於一把奧運聖火燃燒了二十年,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根據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章程規定,每一屆的奧運聖火都必須在閉幕典禮中熄滅,為賽會劃下圓滿句點。但偏偏在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會的聖火,發生了「監守自盜」的意外插曲。
一位名叫竹內的會社經理,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時曾擔任聖火台的守衛。利用職務之便「近水樓台先得月」,乘著他在當班期間,將奧運聖火引入金屬製的手提燈,悄悄地帶回自己在鹿兒島的家中。竹內取得奧運聖火後相當低調,只有至親好友及鄰居知道這個祕密,加上當時訊息傳遞不如現在的網際網路發達,才得以讓聖火還存在的事實前後持續了二十年之久。一直到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開幕前夕,竹內的家人在打掃時不小心將聖火給弄熄了,東京奧運聖火還燃燒著的消息才因此曝光。
經過確認,竹內所盜的聖火的確來自第十八屆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聖火台,但因為行為違反國際奧委會規定,竹內延續的聖火被認定為「非法聖火」。但竹內表示,他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違反奧運會規定,但他的動機很單純,就是想讓鹿兒島家鄉的孩子們看到這把地位崇高、意義不凡的神聖之火。
先前曾提到,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的聖火,進入日本本土第一個地方就是鹿兒島,除了竹內之外,鹿兒島也出現另一把奧運聖火火種。東京奧運會結束後,鹿兒島有一個地方一直保存著這把神聖之火。盜聖火的竹內也來自鹿兒島,這個聖火是否是來自竹內,有待考證。但是這把聖火也鬧出了「贗品聖火」事件。
東京在二○一三年取得二○二○年奧運主辦權,日本舉國歡騰,鹿兒島保存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聖火的地方,接獲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請求,希望引這把意義非凡的聖火迎到當地,做為各項慶典活動的主角。然而在三年後的二○一七年的十一月十六日,鹿兒島保存奧運聖火地點的主管告訴法新社記者,這把聖火並非當年東京奧運會的聖火,真正的聖火早在東京再次取得奧運會主辦權的兩個月後就熄滅了。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主管表示,他親眼看見東京奧運聖火在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熄滅,但為了不破壞大家慶祝再次取得奧運主辦權的喜悅和興緻,他什麼都不能說。後來捱不過誠信的煎熬,才在四年後將事實說出來。
鹿兒島政府官員後來也證實東京奧運聖火熄滅是真的,並說明後來的火種,是隔月在一個露營地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引燃的。有趣的是,如果這名官員口中所說熄滅的東京奧運聖火是真的,豈不是在竹內家中奧運聖火熄滅後的三十年才發生,那麼東京奧運聖火延續時間應該長達將近五十年而非二十年。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度考究的議題。
目前在鹿兒島保存一九六日年東京奧運聖火的地方,已立下告示牌告知觀光客,這把聖火是「贗品」。
原爆之子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日東京奧運開幕典禮當天,來自希臘奧林匹克發源地的聖火經過在亞洲地區巡迴傳遞後,終於在霞丘國立競技場點燃(即二○二○年東京奧運開幕式新國立競技場原址)。擔任最後一棒的火炬手人選,事前許多人預測擔任這個榮銜的人,可能會是亞洲第一位在奧運會贏得個人金牌的織田幹雄(1905-1998),或是曾經締造三級跳遠世界紀錄的南部忠平(1904-1997);也有人猜是被喻為「日本馬拉松之父」,第一位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會(一九一二年斯德哥爾摩奧運)的選手金栗四三(1891-1983)。沒想到最後答案完全出乎大家意料,擔任這項神聖任務的人,是一位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十九歲男學生。
這位名叫坂井義則(1945-2014)的早稻田大一學生,他是一名田徑選手,最擅長的項目是四百公尺,不過他在一九六四年日本國家代表隊選拔賽只拿到第四名,未能取得國家代表隊的資格。正在他遺憾未能參加東京奧運之際,他的生日卻讓他榮獲東京奧運會開幕典禮點燃聖火的榮銜。來自廣島三次市的坂井,他出生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正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當天。根據詳細考察,坂井出生的時間在原子彈爆炸後的一個半鐘頭。
當年東京奧運組委會挑選坂井義則擔任聖火點燃者,就是要記取侵略、戰爭的慘痛代價,強調唯有和平才是人類和諧共生的最大價值,並由年輕新生代帶領日本走向新世代。當時剛卸任的日本奧會主席田畑政治(1898-1984),從一開始就肯定這個以和平為出發點的創想,並利用脈絡和關係爭取官方的支持。
對於這項選擇,日本國內一片贊同,認為據有劃時代意義。不過當時美國政府對這項決定相當不悅,主流報紙則批評坂井是「原爆之子」,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倖存者,質疑選坂井點燃奧運聖火,是不是有悼祭亡者的意味?
坂井義則入選東京奧運聖火點燃者的消息,在當年還引發了一場媒體大戰。當有位自稱是朝日新聞的記者捷足先登,到坂井廣島家要他一起去東京一趟,涉世未深的坂井不疑有他,就搭上前往東京的火車。但坂井一搭上車就發現事情不對勁,車上一直廣播「來自廣島的坂井義則先生請您下車」,但朝日新聞的記者說什麼也不讓他下。
後來所有日本的媒體都堵在大阪車站要攔截坂井,但朝日新聞記者卻在大阪前一位就和坂井下車,並搭專車前往大阪的朝日新聞總社(一八七九年一月二十五日於大阪創刊)。在大阪坂井看到大街小巷都在散發著「坂井義則最終火炬手」內定的號外,顯然朝日新聞在這則新聞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接著朝日新聞又用專機將坂井送往東京,為避免消息走漏,朝日新聞在箱根的一家旅館把坂井「軟禁」三天,一直到帶他到東京霞丘國立競技場拍攝一組照片後才放了坂井。坂井曾回憶說,這簡直是一場「綁架事件」。他在被「放」了後看到NHK的午間新聞,頭條就是他行蹤不明的消息,當時在日本造成極大轟動。
坂井並沒有因為這則「擄人事件」對新聞工作起反感,一九六八年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坂井進入富士電視台擔任體育記者。
至於先前提到的織田幹雄和南部忠平這兩位日本奧運英雄,他們在東京奧運的開幕典禮上也看到日本人對他們的尊崇。
織田幹雄代表日本參加過一九二四年、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三二年三屆奧運會,其中一九二八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運會上,織田以十五公尺二一的成績贏得男子三級跳遠的冠軍,並且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摘下個人金牌的亞洲選手,在日本被喻為田徑之神。一九三一年,織田幹雄更以及十五公尺五八的佳績改寫了三級跳遠的世界紀錄。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開幕典禮上,國際奧會的五環會旗被升起的高度正好是十五公尺二一,就是為了對織田幹雄在一九二八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摘金的偉大成就致敬。
楔子:下町.筷子.晴空塔
寫這本書的動機來自一雙筷子。
三年前買了一雙要價日幣一萬元的筷子,它來自日本東京下町的「江戶大黑屋」。朋友剛聽到時都覺得我太奢侈了,不就是一雙平凡的木筷,花了台幣三千多塊,值得嗎?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吃飯所用掉的筷子都要不了三千元。
但是,當我在Facebook說出這雙筷子的故事之後,朋友們都說它值。媽媽到台北家裡指名要看這雙筷子;好友台視前主播戴忠仁送了我一個價值不菲的古董筷架,還說寶劍必須配英雄。
到底這雙筷子魅力何在?
筷子的材質是黑檀木,頂端為六角形,中段收斂為三角形,到...
作者序
如果問我,體育賽會採訪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場比賽,我會毫不考慮回答說,一九九一年東京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這一年的東京,讓初出茅廬的小記者大開眼界,看到人類體能極限的突破,看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看到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
正因為如此,日本舉辦二○二○年東京奧運會,我以這個三十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七屆奧運報導,其中有四屆現場採訪、轉播的經歷,從人文、創意和科技三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九六四年和二○二○年兩屆東京奧運會的人、事、物。
一九九一年是我生平第一次到日本,也是第一次採訪世界大型的運動賽事,比賽從內到外,都令人讚歎不已。
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奧運會,美國跳遠名將包伯.貝蒙(Bob Beamon, 1946-)在海拔二二四○公尺的墨西哥城跳出被稱為史上「最完美一跳」(The Perfect Jump)的八公尺九○世界紀錄,驚豔全球體壇。人類從進入二十世紀開始,跳遠的世界紀錄總共被打破十三次,平均每次增加六公分。但貝蒙這驚天一跳,一口氣將世界紀錄推進了五十五公分,從此被喻為「貝蒙障礙」,幾乎被認為這項紀錄到二十世紀結束都不可能被打破。但是,神奇的事就在東京發生了!
美國選手麥克.包爾(Mike Powell, 1963-)在連續四屆奧運跳遠金牌得主卡爾.劉易士(Carl Lewis, 1961-)激烈競爭下,騰空飛躍超越「貝蒙障礙」的八公尺九五世界新紀錄,我何其有幸能在現場目睹這「世紀一躍」,東京霞丘國立競技場滿場觀眾的驚呼聲和鎂光燈,令我激動和震撼,至今深深難忘。全球在現場採訪的媒體如何搶發這則全球體育大頭條,也讓我頭一次體驗到什麼叫做全球大事的現場媒體大作戰。
這次比賽,劉易士也以九秒八六刷新了男子百公尺的世界紀錄。不過就在比賽舉行期間,世界上也發生了政治大事,蘇聯最高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 1931-)發生了「八一九黑海政變」,這件事導致後來蘇聯的解體,世界政治版圖大洗牌。當年還代表蘇聯參賽的撐竿跳名將「鳥人」布卡(Sergey Bubka, 1962-),雖然贏得金牌,但被媒體問的都是蘇聯政變的事。在這個事件我也學到一件事,新聞工作者視野不能窄,一定要什麼事都要涉獵,一旦事件發生才能派得上用場。這一課對我日後工作影響甚大,包括寫這本書。
一九九一年東京世界田徑錦標賽,比賽的場地霞丘國立競技場,正是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典禮和田徑比賽的主場地。另外,做為主新聞中心的東京體育館,以及周邊的代代木競技場、日本武道館等設施,也都是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時所留下的體育遺產(Sport Legacy)。雖然前後相距二十七年,仍然維持相當完整而良好,特別是場館間的動線安排,著實能讓人體會到當初日本規劃人員的深謀遠慮。
半個世紀過後(1964-2020,五十六年),東京再度舉辦奧運,這些體育設施都還能派上用場,代代木競技場是手球競賽場地,武道館則是柔道和空手道,為東京市政府和東京奧組委省下不少建設預算。霞丘國立競技場則是拆除,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和團隊負責,原址重建「新國立競技場」,做為二○二○年東京奧運會的主場地。這些半世紀間發生的故事,書中都會描述。此外,也會全面談到日本人為東京奧運所做的創意與巧思。
我出生在一九六四年,正好就是第一次東京奧運那年。記得在政大商學院上吳靜吉教授一堂「領導與團隊」課程時,他要每個人把自己從出生那年開始,將國內和世界發生的大事和自己做連結,仔細省視成長背景。結果發現,我出生那年全球最重要的大事包括東京奧運會、蘇聯政變赫魯雪夫下台、中共第一次試爆原子彈成功、The Beatles崛起、戰後嬰生潮進入尾聲和X世代的起算年。其中我對東京奧運會特別感興趣,一直持續做深度探索。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書中除了運動賽會之外,這些主題的故事,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東京奧運,都有一些罕為人知的精彩內容。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前一年,有一首日本歌紅遍全球,間接為東京奧運會做了宣傳。這首歌的歌名叫「昂首向前走」(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外國人實在不太會念出日文,索性有人把歌名改成「Sukiyaki」(壽喜燒),歌詞也做了修改。這首歌曾經在美國告示牌排行榜連續三周排名第一,也在錢櫃排行榜連續四周高居榜首,當時銷售量突破一百萬張。會提到這首歌,是因為它原本的歌詞太有意義,也象徵著日本人勇往直前的做事精神和態度。
歌詞中提到,當你難過要掉眼淚的時候,請把頭抬起來看看天空,不要讓眼淚流下來。幸福就在雲彩和晴空之上,讓悲傷躲在星星和明月之後,一個人繼續向前行。日本三一一東北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大牌明星和歌手特別錄了這首歌,凝聚災後民心,鼓勵大家要樂觀向前行。還有,與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時前相關的作品,例如由宮崎駿企劃改編的動畫片《來自紅花坂》、晨間電視劇《雛鳥》、《小豆豆的故事》等,只要是昭和四十年前後的作品,都常引用這首歌和旋律。
寫這本書的過程,一再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和歌詞形容的一樣。五十六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就是用這種態度贏得全球的掌聲;二○二○年東京奧運,日本人同樣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舉國上下為全力辦好奧運的目標齊步向前行。我深深認為,二○二○年東京奧運會成功,也用這本書告訴大家為什麼。
感謝我服務過的媒體,聯合報系民生報、台灣電視公司、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中天電視和中時電子報,因為你們熱愛體育運動,願意投資把我送到世界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採訪、報導和轉播運動賽事,我才能累積相關知識和經歷來寫這本書。也感謝這三十年間幫助過我的長官、同事和朋友們。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如果問我,體育賽會採訪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場比賽,我會毫不考慮回答說,一九九一年東京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這一年的東京,讓初出茅廬的小記者大開眼界,看到人類體能極限的突破,看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看到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
正因為如此,日本舉辦二○二○年東京奧運會,我以這個三十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七屆奧運報導,其中有四屆現場採訪、轉播的經歷,從人文、創意和科技三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九六四年和二○二○年兩屆東京奧運會的人、事、物。
一九九一年...
目錄
推薦序
東京──與時俱進的奧林匹克城市/吳經國
5G賦予東京奧運五環新時代意義/盧希鵬
東京奧運──想看開幕的流星雨,想嘗金牌的滋味/陳怡安
自序
東京,總是讓我打開眼界的地方
楔子
下町.筷子.晴空塔
PART 1 歷史與人文
Phase 1 前塵往事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
原爆之子
夢幻奧運
被下毒的鐵人
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
Phase 2 跨越世紀
從昭和到令和
半世紀間,日本和東京改變了什麼?
「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
新日本人
傳統與未來之間──奧運選手村
全球聚焦的演出──東京奧運開幕典禮
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番外篇】
熊本熊被拒絕參加東京奧運聖火傳遞的原因──未成年
PART 2 創意與創新
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
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
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
來自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
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
不會吧!東京奧運讓選手睡紙做的床
【番外篇】
浮世繪保險套
浪人的斗笠
消暑神發想
PART 3 科技與未來
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
豐田e-palette無人車
ZMP無人車
機器人
吉祥物機器人
仿真機器人T-HR3
遠端交流輔助機器人T-TR1
生活輔助機器人HSR和DSR
田徑投擲項目專用機器人FSR
黑科技
人臉辨識
AI人工智能
AI體操裁判與智能評分系統
AR、VR及3D全息投影
全新影像轉播技術
5G在東京奧運扮演重要角色
即時翻譯技術
新替代能源:氫
【番外篇】
帶你去看流星雨
奧運居,大不易!去住貨櫃屋或船上吧
附錄
奧運場館介紹
奧運賽程表(含場館、票價)
聖火傳遞路線表
歷年赴日觀光人數表
參考資料
推薦序
東京──與時俱進的奧林匹克城市/吳經國
5G賦予東京奧運五環新時代意義/盧希鵬
東京奧運──想看開幕的流星雨,想嘗金牌的滋味/陳怡安
自序
東京,總是讓我打開眼界的地方
楔子
下町.筷子.晴空塔
PART 1 歷史與人文
Phase 1 前塵往事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
原爆之子
夢幻奧運
被下毒的鐵人
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
Phase 2 跨越世紀
從昭和到令和
半世紀間,日本和東京改變了什麼?
「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
新日本人
傳統與未來之間──奧運選手村
全球聚焦的演出──東京奧運開幕...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