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只要有商業頭腦,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夕之間成為令人豔羨的成功創業者。白手起家的故事比比皆是,這些如今的大人物曾經的小人物如何從出身卑微到成為億萬富翁,這其中的奧秘值得每個人探究,他們挖掘第一桶金、引爆財富點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第一桶金”是一個充滿神奇而富有懸念的創業概念,創業是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能動性實踐,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創業者。要想無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就需要一定的技術與策略。
本書通過眾多成功創業者的致富故事,從贏在起點、敢想敢做、勇為人先、敏銳的商業嗅覺、獨特的創業理念、堅忍不拔等多個側面,詳盡地闡述了一個成功創業者開掘第一桶金的心路歷程。希望讀者能從他們生動的創業故事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發,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身邊隱藏著的各種機遇,在時代的洪流中,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
作者簡介:
景 山
青年創業導師;參與創辦多家互聯網企業,並通過其互聯網創新模式指導初創型企業快速發展,擅長將文學創作和創業心得融為一體,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與讀者分享成功的秘密,在業內贏得“創新型創業導師”的美譽。
章節試閱
第一桶金是創業成功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當你雄心勃勃地開始創業時,你就不能只是簡單地想到辦公用的桌子、筆或者電腦、影印機、傳真機等。此時你要考慮的是如何行之有效地賺取到第一桶金。那第一桶金對於一個創業者意味著什麼?第一桶金是創業者營利的象徵,也間接地證明了其最初開創事業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是有利可圖的。其實第一桶金具有的引領意義不止於此,當你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後,你也就獲得了在市場上大展拳腳的“資格證”。第一桶金就如同剛長出的第一棵幼苗,在創業者的精心培育下,最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對於創業者來說,找到進入市場的切入點很重要。選擇正確的時機進入市場,更有利於創業者快速賺取第一桶金。這裡體現了第一桶金的重要性,它作為敲門磚,其重要的作用就是抛磚引玉,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只有在事業規劃之初定好位,把事業的基石夯實,才能在萬千創業者中脫穎而出,進而把事業做大做強。
王永慶領導的台塑集團資產超過百億美元,而他本人也和香港的李嘉誠、馬來西亞的陳必新一樣,被稱為世界最著名的華人鉅賈。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王永慶的成功是靠著二百塊錢的大米生意開始的。
那時王永慶十六歲,他靠著父親從別人那裡借來的二百塊錢,在嘉義開了一家米行,那個時候嘉義已經有了幾十家米行,同行之間的競爭非常厲害,所以王永慶的米行開張之初,根本就沒有什麼人來買米。每天王永慶打開米行的門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天祈求,希望這一天的生意能夠好一點,可惜生意依舊冷冷清清,更談不上什麼好轉。
沒有辦法,王永慶決定送米上門,他開始揹著大米挨家挨戶地推銷。可是一天下來累得半死,卻推銷不出去多少大米。因為大米不像其他的生活用品,那時候每家每戶都是按月定時購買好大米,放在家裡,誰家也不會等到沒有米了才跑去購買,所以遇到上門推銷大米的王永慶,大家都以自己家還有餘糧而拒絕。
坐地賣糧沒有效果,上門推銷又不見成效,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王永慶的一位鄰居上門來買米,見王永慶放在角落裡的一袋米十分乾淨,一點秕糠、沙子都沒有,於是指著這袋米說:“我就買這袋,這袋米好。”王永慶說:“這袋米當然好,我是挑出了所有的秕穀、沙子準備給自己吃的。”鄰居馬上說:“如果你把所有米都弄成像給自己吃的米一樣,還愁生意不好?”
王永慶一聽,心裡一下子豁然開朗,因為當時的臺灣,農業還處在手工業的狀態,由於稻穀收割和加工的技術落後,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裡。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王永慶想,如果自己賣的米真的能夠像現在賣給鄰居的那袋米一樣,挑出所有的秕穀和小石子,那麼還用發愁生意不好嗎?
說幹就幹,從第二天開始,王永慶就和他的兩個弟弟動手把每一袋米裡的秕糠、沙石都一點一點地全部揀出來,然後再用風車吹,一直把米弄成像自己吃的一樣乾淨之後才出售。就這樣,嘉義的主婦都知道王永慶家的米行賣的米好,不但乾淨,而且再不用自己去挑揀秕穀、小石子了。
一傳十、十傳百,王永慶米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生意好起來了,王永慶並不覺得滿足,因為從這件事情當中,王永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麼生意都要當成做給自己的生意,只有把客戶放到自己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得更好,而馬虎了客戶也就是馬虎了自己。於是他在把米賣給客戶時,主動把米送到客戶家裡,而且並不是單純地把米放到客戶家裡完事,王永慶還會主動看一看客戶家裡的陳米還有多少,並且問明客戶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子,每人的飯量如何,再記下客戶買米的時間,這樣一到時間,他就能夠主動地把相應分量的米送到客戶的家裡。
就這樣,第二年王永慶就擁有了自己的碾米廠,第三年就有了自己的加工廠……王永慶的生意越做越大,因為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當中懂得了做生意的真諦,那就是做什麼生意都要當成給自己做生意!
後來在王永慶問鼎臺灣首富之後,許多人都說王永慶是經營之神,他的經營之術是如何的神奇,如何讓人無法想像,如何讓人叫絕,但王永慶卻說:“其實我的經營之術就是:賣給自己吃,賣給自己用,賣給自己看……只有把客戶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才能明白做事馬虎不得,一馬虎就會害了自己。”
王永慶的“給自己做生意”的理念,為他賺取了第一桶金。如果當時他一如既往地跟大多數同行一樣賣米。那他或許一生只能守著一家小米店,聊以糊口罷了,或者被湮沒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其創業最後以失敗告終。但王永慶沒有這樣,而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把客戶的需求放在心上,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並努力做到最好,把這些轉變為自己的優勢。這樣贏得了客戶的好口碑,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獨自或集結幾個朋友的力量,擬訂一套計畫,並通過團隊的努力,逐步實現創業,最終讓夢想成真。這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對財富、對未來簡單美好的憧憬。偉大的事業都萌發於最初的夢想。夢想不足以使我們到達遠方,但到達遠方的人一定有夢想。
◆淘金點評◆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開朗外向,左右逢源,善於行銷公關,而有的人沉默內向,不苟言笑,卻精於謀劃創造。很多人都試圖通過研究成功者的創業史,來總結什麼性格的人創業會成功,成功創業是否有其固有的規律可循。很遺憾,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就是因為存在著各種可能性,如果萬事萬物都被程式化,那麼人們也就失去了在開拓探索過程中享有的樂趣。任何人創業都是如此,充滿冒險和不確定性。如果一定要苛求成功者的所謂成功秘訣,那麼只有一種:這世界上沒有現成的“果實”,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
創業時步步為營,擴張中小心謹慎
投資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一旦把大把的銀子投進去,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所以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有一句老話叫做“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靠山山倒,靠人人倒”,就說明了選擇的重要性。如果在創業初始階段選錯了項目,即使再努力,恐怕成功也是遙不可及的。
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壯大,就要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如果把創業比作挖金礦,那麼創業者選擇一個好項目,就是要找到金礦的礦脈,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那麼在選擇項目的時候,究竟是選最賺錢的項目,還是做最熟悉的項目?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選擇。對於初次創業的人來說,受資金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最熟悉的項目為好。
開始創業的時候,安全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創業時選擇項目的首要原則,應該是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領域,這樣才最穩妥。如果你有創業夢想,那麼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又有發展前途的行業,找一個比較好的公司去打工,有目的地去學習和積累。不僅要學習所在公司和企業的管理知識、產品知識和行銷知識,還要充分利用公司或企業的平臺,廣泛結交和積累社會資源。熟悉以後,可以嘗試利用現有的知識做點事,打好自己的事業基礎,等各方面條件充分成熟以後,再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此積累之後再選擇做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就不太容易失敗。
創業者都希望自己能夠從事高利潤行業,這樣可以一本萬利,順利實現發家致富的願望。但是到底哪些行業、哪些地方創業的機會多,成功的把握大呢?哪些創業機會屬於自己?要想成功創業,這些問題都是繞不過去的。
像世間萬物一樣,高利潤行業也有自己的規律。一個行業到了成熟期,就要衰敗,所以要多學習,多瞭解社會、行業動向,在成長期的時候就要進入,在衰退期的時候就要勇於退出。如果不認真瞭解市場,等自己進入的時候,高利潤行業也許變成了“雞肋”了。就如當年股市大熱,好多人就大舉進入,結果大漲之後迎來大跌,許多人被牢牢套住,無奈中調侃說:“寶馬車進去,自行車出來。”
對於小本創業的創業者來說,有些行業的進入門檻比較高,所以在創業的時候不要脫離自己的實際情況,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尋找適合自己的行業,力爭以小促大、以小謀大、由小做大,同樣可以做出一番事業。即使同一行業,不同時間成功的機率也不盡相同。說到底,創業機會的把握仍要取決於創業者本身。
一個企業只有將每件事情都做好,把最基礎的東西做牢靠,才能有好的發展。如果基礎都沒有打好,不考慮自身特點就盲目追求快速擴張,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秦池酒廠的前身是一九四0年成立的山東臨朐縣酒廠,一直只是小型國有企業。二十世紀八0年代至九0年代初,秦池酒廠一直經營不善,連年虧損,處於倒閉的邊緣。
一九九二年,姬長孔臨危受命,接任秦池酒廠廠長。
一九九三年,姬長孔一方面抓好成品酒品質,另一方面親自北上,在瀋陽市場,通過一系列廣告、公關戰略,成功地樹立了秦池酒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當年秦池酒成為瀋陽市場頭號熱銷酒,姬長孔大獲全勝,同時也對酒廠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的信心。
一九九四年,姬長孔乘勝追擊,成功打開整個東北市場的局面,在東北三省,秦池酒的良好品牌形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池再獲成功。
一九九五年,秦池向全大陸推廣成功經驗,先後進軍西北、中原、華南市場,大獲全勝,銷售業績連續三年翻倍。同年底秦池集團成立。
一九九五年,秦池的銷售業績可以說上了一個臺階,但是秦池發展的基礎仍是脆弱的,它依靠的只是暫時的廣告因素帶來的成功。與其他大廠相比,秦池酒一沒有全國範圍內的品牌美譽度,二沒有可以與老廠相比的品質,應該看到,秦池的成功只是暫時的成功,它的基礎還很不穩固。與此同時,雖然秦池成立了集團公司,但是工廠設備、造酒工藝並沒有發生實質性大的改變。
秦池選擇了一條充滿風險,同時又滿懷希望的道路:爭奪一九九六年中央電視臺廣告標王。
一九九五年,秦池酒產量九千六百噸,實際銷售九千一百四十噸,當年銷售收入一億八千萬元,利稅為三千萬。而據測算,一九九六年標王估價在六千萬元以上,也就是說,如果秦池最終中標,那麼一九九六年秦池必須保證年產銷量要達到兩萬噸,銷售收入必須突破三億六千萬元,否則等待秦池的將是巨額虧損。在這種重要決策關頭,姬長孔和秦池人沒有退縮,毅然走上了這條驚險的征途。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八日,秦池以六千六百六十六萬元的最高價擊敗眾多對手,勇奪一九九六年中央電視臺廣告標王。
成為中央電視臺廣告標王,為秦池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聲譽。經新聞界的一再炒作,秦池在全國一夜之間由無名小輩變成公眾明星,產品知名度、企業知名度大大提高,使秦池在白酒如林的中國市場成為名牌。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地商家紛紛找上門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佈滿全國的銷售網路。在有利的條件下,秦池的價格、物流資金等都有了更大的迴旋空間,單產利潤也提高了,秦池迅速形成了遍佈全國的宏大格局。
秦池在一九九六年度廣告投入巨大,經營上的業績充分體現了標王的巨大宣傳作用。一九九六年秦池銷售額比一九九五年增長五倍以上,淨利增長六倍。秦池完成了從一個地方酒廠到一個全國知名企業的大轉變。
一九九六年,秦池取得了決定性的絕對成功,可是到了年底,秦池最突出的矛盾已不是市場開發能力的不足,而是秦池酒的生產能力的不足,即面臨著改進生產工藝,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秦池酒內在品質的迫切問題。這時的秦池集團,本應在一九九七年標王爭奪中急流勇退,將經營管理的重點回轉,利用一九九六年的資金積累,真正在提高秦池酒的競爭力方面下工夫,要改進生產工藝、擴大或增加生產線、培訓熟練技術工人等,同時在中央電視臺保持適度廣告以維持市場。但是出於短期的經濟利潤思維,秦池進行了爭奪一九九七中央電視臺廣告標王的豪賭,自己把自己送上滅亡的道路。如果當時秦池的決策層和領導者有更敏銳的經濟頭腦,真正為秦池的長遠發展而深思熟慮,今日大陸的白酒業將多一個響亮的品牌。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秦池集團以三億二千萬元的天價衛冕標王。與首奪標王的反應截然不同的是,輿論界對秦池給出了更多的質疑,要消化掉三億多元的廣告費用,秦池必須在一九九七年完成十五億元的銷售額,產銷量必須在六萬五千噸以上。秦池準備如何消化巨額廣告成本?秦池到底有多大的生產能力?廣告費會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和理論界都充滿了疑問。
一九九七年初某報編發了三篇通訊,披露了秦池的實際生產能力以及收購川酒進行勾兌的事實。這篇報導被廣為轉載,引起了輿論界與消費者的極大關注。由於秦池沒有採取及時的公關措施,過分依賴於廣告效應,因此在新聞媒體的一片批評聲中,消費者迅速表示出對秦池的不信任。秦池的市場形勢開始全面惡化。
一九九七年,儘管秦池的廣告仍舊鋪天蓋地,但銷售收入比上一年銳減了三億元,實現淨利下降了六千萬元。一九九八年四月,秦池酒廠的銷售額比一九九七年同期下降了五千萬元。一九九六年底和一九九七年初加大馬力生產的白酒積壓了二百車,1997年全年只賣出一半,全廠多條生產線停產,全年虧損已成定局。曾經輝煌一時的秦池模式成為轉瞬即逝的泡沫。
如果產品取得市場是靠宣傳,而非產品性能品質,如果企業所造就的“名”與它的“實”反差太大,如果企業沒有實實在在的行銷策略,沒有紮紮實實的內部管理機制,沒有務實苦幹的一個團隊,特別是沒有一個品質優良的好產品,企業想長盛不衰,無異於癡人說夢。
創業者在掘得第一桶金取得初步成功之後,自信心往往就會高度膨脹,所訂目標就會愈來愈高,常常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求大求快,最終導致問題不斷,最終失敗。
針對二十世紀五、六0年代經濟界和企業界出現的“成長熱”,“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認為:“目前快速成長的公司,就是未來問題成堆的公司,很少有例外。”其實合理的成長目標應該是一個經濟成就目標,而不只是一個體積目標。他認為長期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極為脆弱,不是一種健康的現象,有著緊張、脆弱以及隱藏的種種問題,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釀成重大危機。
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從來都不缺少。創業不能沒有激情,但更需要學會內斂。與其在一味高速前進中遺留一大堆問題,不如在平穩發展中一步一個腳印。
所以創業者在進行創業的時候,務必要穩紮穩打,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這樣才能夠做大做強。切忌不會走,就急著跑,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自掘墳墓。
◆淘金點評◆
李嘉誠就說過:“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對風浪一定要挺得住。”做企業,謀求的是發展,但是過快的、不切實際的發展,往往會導致失敗。很多企業並非敗在謀略或競爭上,而是輸於自己草率的計畫與實施。所以做企業,尤其是在創業階段,穩健比激進更重要,要“先站穩,再站高,最後才看遠”。
讓產品說話:品質致勝,行銷先行
好產品才是硬道理。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是圍繞著產品進行的。創業者如果想順利地獲取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那麼企業必須要有品質可靠、適應市場需求,並且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好產品。
有些人總認為只要廣告做得好,自然就能賺個盆溢缽滿。其實好的產品比廣告更重要。
廣告的作用是把產品告知給消費者。產品不好的時候,有可能靠廣告的作用也能增加銷量,但是廣告一停,銷量立刻會直線下滑,甚至再用廣告轟炸,也不能夠說服客戶購買。
而好的產品即使不打廣告,靠消費者的口碑,也大有市場。當然,如果廣而告之讓更多的客戶知道,銷量就會更為可觀。
換句話說,產品就像一家企業的生命線。創業者選擇的產品,如果品質良好,經營成功的希望就大,反之則失敗的可能性就大。
創業者一定要有好的產品,好產品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但好產品只有賣出去,才能為企業贏得利潤,才能為創業者快速積累第一桶金。這時產品的包裝以及廣告的市場覆蓋,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桶金是創業成功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當你雄心勃勃地開始創業時,你就不能只是簡單地想到辦公用的桌子、筆或者電腦、影印機、傳真機等。此時你要考慮的是如何行之有效地賺取到第一桶金。那第一桶金對於一個創業者意味著什麼?第一桶金是創業者營利的象徵,也間接地證明了其最初開創事業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是有利可圖的。其實第一桶金具有的引領意義不止於此,當你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後,你也就獲得了在市場上大展拳腳的“資格證”。第一桶金就如同剛長出的第一棵幼苗,在創業者的精心培育下,最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對於創業者來說,找到...
作者序
“第一桶金”是一個跟創業有關的概念,它是人們在創業過程中獲得的第一筆財富。或許對於部分起點高的人而言,能夠通過各種管道迅速找到創業的突破點,掙得第一桶金,但對於僅憑滿腔熱血赤手空拳的普通創業者來說,賺取第一桶金幾乎難如登天。正如一齣戲所唱的:“一文錢買雞蛋,蛋變雞,雞變蛋,能變個沒完。”但大多數人就差那一文買蛋錢。
創業是一種冒險,是一種風險很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少創業者一開始並沒有做好創業的心理準備,貿然踏上這條艱險之路,結果遇到一點障礙,就半途而廢。更多的情況是創業者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還具有比較強的拼搏進取精神,也比較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但等創業到一定程度,企業有了一點成就之後,由於不願再承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很多人會產生小富即安、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心理,有的甚至被小小的勝利沖昏頭腦,變得忘乎所以,從此失去了剛剛創業時的那種敏銳和憂患意識。而真正的危機恰恰就在這時降臨。有人說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年,根源也在於此。比爾.蓋茲經常對員工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其實他是用這種方式告誡自己的團隊: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居安思危,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進取和創新。
創業就是發現市場需求,尋找市場機會,通過投資經營企業滿足這種需求的活動。創業需要機會,機會要靠發現。在茫茫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要想尋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需要創業者具備一定的素質。世界上並不缺少商機,缺少的是發現商機的眼睛。只要我們能夠發現商機,就能夠取得成功。
很多人認為創業成功是要有許多先天能力的,但實際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對於創業者來說,不可能在創業前就具備成功所需的“十八般武藝”,而需要在創業過程中歷練成長。能否儘快掌握這些“武藝”,關鍵取決於創業者是否具備獲取這些能力的意識和願望,而且在長期的創業歷程中堅持這些意識和願望。
創業者的經歷、環境、素質和所從事的行業領域各不相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也不相同,必須要靠當事人的創新與突破,才能開闢一方新天地。任何的創業,都是一種探索,一種冒險,絕沒有一勞永逸的成功秘笈,也沒有預先畫好的地圖。一切都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異。
離開創新和創造,創業就是一句空話。如果以為僅模仿前人成功的經驗做法就能創業成功,那簡直是異想天開。因為如今的世界,資訊瞬間萬變、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需求永無止境,唯有不停地創新、創造,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異常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
創業經營是來不得半點形式主義、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來不得半點耍花招的,如若犯之,必敗無疑。任何一個高遠的理想和目標,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去實現,否則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成功的創業者,無一不是最務實的。無論做什麼事,都講求效果的最優化與效益的最大化。創業者們制訂任何計畫、宣導任何理念,最終都會實實在在地落實。即使是看似空泛的企業核心理念或口號造勢,也都有助於真正目標的實現。
在本書中,我們探究創業者成功的背後,發掘他們賺取第一桶金的秘密,並講述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成功的榮耀是相同的,但每個人成功的方法和歷程卻千差萬別。從這些故事中,每個人都會找到成功創業者的素質標準,然後在創業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朝著成功一步步地前進。
“第一桶金”是一個跟創業有關的概念,它是人們在創業過程中獲得的第一筆財富。或許對於部分起點高的人而言,能夠通過各種管道迅速找到創業的突破點,掙得第一桶金,但對於僅憑滿腔熱血赤手空拳的普通創業者來說,賺取第一桶金幾乎難如登天。正如一齣戲所唱的:“一文錢買雞蛋,蛋變雞,雞變蛋,能變個沒完。”但大多數人就差那一文買蛋錢。
創業是一種冒險,是一種風險很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少創業者一開始並沒有做好創業的心理準備,貿然踏上這條艱險之路,結果遇到一點障礙,就半途而廢。更多的情況是創業者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還具...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贏在起點,快速挖掘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創業成功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創業時步步為營,擴張中小心謹慎
讓產品說話:品質致勝,行銷先行
習慣建造素質,素質助力成功
第二章 敢想敢做,勇敢邁出第一步
王 石:膽識兼具方能掘得第一桶金
張朝陽:依託風險投資,瞄準商機創搜狐
王傳福:挑戰無極限,比亞迪的超越之路
沈南鵬:抓住市場營利點,大顯身手
鄧 鋒:拒絕安逸,艱辛創業寫輝煌
潘石屹:拒絕平淡,精彩人生自己做主
史玉柱:大起大落築“巨人”
第三章 勇為人先,做行業的領頭羊
馬雲:“互聯網教父”的網路王國
陳天橋:演繹自己的熱血“傳奇”
李書福: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
丁 磊:網易讓網路生活變得更容易
福 特:從流水線生產到八小時工作制
施正榮:中國光伏產業的“金色陽光”
李曉華:搶佔先機,超前別人一步
第四章 保持敏銳商業嗅覺,把握有利創業契機
江南春:等電梯等到的商機
張 茵:白手起家創造巾幗傳奇
孫正義:時刻保持“前瞻性和敏感性”
胡 潤:機會是靠自己發掘出來的
李彥宏:眾裡尋他千“百度”
楊致遠:走進市場才能發現創業機會
傑夫.貝佐斯:開啟網路商業世界亞馬遜
第五章 創業理念先行,打造特色產業模式
蔣建平: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能成就大事業
陳士駿:分享中誕生的創意靈感
譚傳華:小木梳裡的文化生意經
張近東:服務是蘇寧的唯一產品
馬化騰:小企鵝的感情行銷策略
王中軍:打造中國“好萊塢”
霍華德.舒爾茨:去星巴克體驗“咖啡之道”
第六章 堅忍不拔,創業者在逆境中成長
陳安之:停下來是為了更有力量地前行
郭俊峰: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林志鵬:心懷希望方能柳暗花明
郭少明:迎難而上,危機變轉機
比爾.鮑爾曼:壓力是企業進步的動力
黃 鳴:困境中成長的中國“太陽王”
第七章 打造企業優勢,增強競爭能力
戴 爾:獨有的PC大規模訂製化
海耶克:唯一不變的是我們一直在變
俞敏洪:新東方獨特的“勵志”教育
吳海軍:“價格屠夫”的筆記型電腦爭奪戰
池宇峰:砍掉糟粕,最精華的才最有市場
戈登.摩爾:解決問題只需要一個方案
第八章 創新探索,做永不止步的開拓者
楊開漢:傘並非只能遮陽擋雨
金.坎普•吉列:小剃鬍刀上累積大財富
拉裡恩:瑕疵中也有超越完美的創造力
何永智:創新讓企業發展一路領先
本田宗一郎:不斷創新,擊敗汽車老霸主
英格瓦.坎普拉德:顧客的需求就是宜家創新的靈感
華德.迪士尼:在不斷創新中誕生的迪士尼樂園
第九章 與時俱進,安於現狀就是退步
牛根生:勤懇老牛創造的“蒙牛速度”
任正非:居安思危才能與時俱進
南存輝:自我革命延續民營企業生命力
徐冠巨:放遠眼光,傳化科技發展之路
柳傳志:變革中推動聯想品牌化戰略
第十章 務實堅持,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蔡永龍:小螺絲組合成巨無霸
王振滔:務實誠信是企業立身之本
鄒國營:品質是造就名牌的根基
鄧中翰:中國“芯”用實力贏得世界
嚴介和:踏實做人,務實做事
馮 軍:草根英雄創造IT傳奇
俞敏洪:像蝸牛一樣爬上金字塔
前 言
第一章 贏在起點,快速挖掘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創業成功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創業時步步為營,擴張中小心謹慎
讓產品說話:品質致勝,行銷先行
習慣建造素質,素質助力成功
第二章 敢想敢做,勇敢邁出第一步
王 石:膽識兼具方能掘得第一桶金
張朝陽:依託風險投資,瞄準商機創搜狐
王傳福:挑戰無極限,比亞迪的超越之路
沈南鵬:抓住市場營利點,大顯身手
鄧 鋒:拒絕安逸,艱辛創業寫輝煌
潘石屹:拒絕平淡,精彩人生自己做主
史玉柱:大起大落築“巨人”
第三章 勇為人先,做行業的領頭羊
馬雲:“互聯...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