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臺灣人的商周史
穿越3000年!
商周時代,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國,
是他一輩子奮鬥想回到的黃金年代。
曾經邊緣的「小邦周」,吸取「大邑商」的優點,
結合本土文化和制度,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上古文明的商與周,離臺灣那麼遠,又那麼近。本書以商周史為本,
結合最新出土史料與考古新發現,
撰成有趣又紮實的異聞錄。
中研院院士 杜正勝審訂‧推薦
「我可以坦誠告訴讀者,本書作者提供很多新資訊,以具體而有情節的人、事、物為主角試著講生動的故事,不像一般印象中的史書,只是乾巴巴的框架而已……本書寫作多利用出土資料,化繁為簡,行文興趣,兼帶詼諧,多少可以把時間隧道遠端朦朧的人和遙遠黃土地發生的不相干的事與你連繫在一起,值得一讀。」~~杜正勝教授
顛覆你的「商周印象」,
邊緣力量才是歷史走向的決定者!
從殷商到周朝的異聞錄,
全新解讀西元前十一世紀到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精神生活。
投映當代政治社會,令人不禁含笑思索。
「談起古文明,大家會興奮地說起埃及、希臘、馬雅等奇事異聞。但同樣是上古文明的商與周,對多數人而言卻很陌生。遙遠的商朝與周朝,大概除了酒池肉林跟睡覺夢見的周公之外,就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了。但在古書單薄的記載之外,我們何其有幸能從考古專家手上拿到當時人們留下的第一手資料:他們的紀念獎盃、祭禱文書、占卜文字,甚至是打贏官司的判決書。他們留下了憑證,我們看到了歷史。」~~ 野蠻小邦周
本書以商周史為本,結合最新的出土史料與考古新發現,選錄有趣的題材與異聞,寫出一本適合臺灣人閱讀的商周史。作者野蠻小邦周用接地氣的方式闡述截然不同的上古史,讀者評其「論述紮實,卻又淺顯易懂;言談幽默又不失知識之傳遞」,讓人讀得開心又具有滿滿的知識量,是史上最萌的商周史。
搶先爆料~~
*與神同行、別讓祖先不開心——商人信仰大解密
商朝人拜上帝!上帝與他的歡樂夥伴五介臣和商朝人有著什麼樣的糾葛?而商王又為什麼要拜別人家的祖先,是仁心愛民還是高明的籠絡手段?看商王怎麼用「拜拜」來廣結善緣,凝聚向心力。很熟悉吧?逢選舉必上宮廟拜拜的臺灣政治文化是否也是如此?
*西周也吹厭世風——西周貴族的超前部署
古代人也懂超前部署?讓西周貴族來示範面對國家災難時,如何做好超前部署!金錢應該往哪存?物資應該怎麼屯?還有,不動產要如何處理才完善?就讓周人來教你最安全跳船策略。
*商代也有奇皇后——婦好傳奇
古裝劇看太多,以為皇后只會裝賢慧或內鬥嗎?商代奇皇后——婦好告訴我們,有實力最重要,認真練武比裝可愛有用,女人撐起的不只半邊天。
開懷推薦~~有梗‧有料‧有意思
宋彥陞|時空偵探、專欄作家
金哲毅│「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之一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蔡佾霖∣PTT馬雅人(Mayaman)
作者簡介:
野蠻小邦周
從上古穿越來現代的五顆星星,為了想找到回去的方法,目前正苦逼蹲結界讀上古史。
原生於網路,廣受喜愛和分享的商周歷史科普文。
臉書專頁: facebook.com/ XiauBanZhou
野蠻小邦周作者群解密
1.黃庭頎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專長甲骨文、青銅器銘文、簡帛文字、古文字學,可能還有書法。著有《鑄勒功名-春秋青銅禮器銘文的演變與特色》、《穿越吧吉祥話-周朝的漢字劇場》等書。
2.謝博霖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專長青銅器銘文、古文字學以及在「野蠻小邦周」粉專中發沒人看的學術梗圖廢文,著有《穿越吧吉祥話-周朝的漢字劇場》。
3.歐陽宣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史、中國考古學、商周銅器、先秦音樂史。除了研究與寫作之外,也多方嘗試,希望當一個現代鍵盤樂師。
4.蔡佩玲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史、商周考古,同時也是個被歷史學耽誤的妄想家。
5.王詩涵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在學校裡主修商周考古與美術史,在學校外研究廚房化學與貓奴成功學。
章節試閱
與神同行——甲骨文中的商代神明
地震震不停,強颱一直來,面對無情的天災,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領導人德不配位?還是氣象與板塊呢?毫無疑問,一個受過基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不會把天災全歸諸於冥冥之中某種事物的。
但在上古時期,人類還無法了解自然變化的原因為何,因此把自然變化全歸因於神的操縱。在商朝時,人們也相信神明控制著大自然種種浩瀚神祕的力量。商人的神明有哪些?是一神還是多神?是否有尊卑上下之別?又有什麼令人敬畏的權能?有沒有流傳到現代民間信仰仍然存在的神明呢?用來尋求鬼神之力並預卜未來的甲骨文中,留下了大量商代神明的材料,以下就來介紹甲骨文中的那些商代神明。
上帝與他的歡樂夥伴:帝與五介臣
◎上帝
「你聽過上帝嗎?」
假如有位基督教的傳教士穿越到商代,肯定會心滿意足,因為商朝人幾乎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不過此「上帝」非彼「上帝」,最後恐怕會雞同鴨講,不歡而散吧。
如同今日熟知的玉皇大帝,商朝人相信在天上有一個和人間相仿的朝廷,當中有位坐鎮中心的皇帝。當然,皇帝這稱謂是秦始皇發明的,在此之前,商人稱呼祂為「上帝」或是「帝」。
在古文字裡,有時將「上帝」這兩個字合寫成一個字。
有學者認為,商人所謂的上帝,既是至高神,也是宗祖神,商王因為是上帝的嫡系後代,才有統治天下的權力。到了中、晚期的甲骨文,商王會稱死去的父親為「帝」,這也表明了商王認為自己的血脈是上帝親傳、嫡系、正宗、尊爵不凡、傲視各族、僅此一家,絕無分號。與周王稱為「天子」──天之長子,是相近的意思。
上帝既然被如此推崇,想必神力相當強大,其威能主要可分成「給你甜頭」跟「給你苦頭」兩種。
第一:給你甜頭
由於是農業社會的大神,人們最看重的當然是上帝降雨的能力。因為風調雨順才能五穀豐收、經濟起飛、讓大邑商超越大邑商。降雨得當,可以讓當時的人們豐衣足食,因此降雨可說是上帝與其他自然神的基本款功能。
「帝令雨。」
這是詢問上帝要不要賞賜雨水的占卜。但只問要不要下雨實在太含糊了,商代巫師的精準度若只有這點程度,對農時並沒有什麼助益。因此,商代占卜者不僅能算,還能算出什麼時候會下雨。
「今十一月帝令雨。」(今年十一月上帝會命令下雨。)
除了問到幾月下雨外,還可以問到更加精確的程度。
「自今至于庚寅,帝令雨。」(從今天到庚寅日,上帝要不要降雨?)
「生八月帝令多雨。」(來年八月上帝會不會降下大雨?)
這裡除了展現商代巫師的神算外,也可見上帝對降雨這件事,能做到多麼細微的安排,不僅能預約降雨時間,也能控制雨量大小。
說到雨就不得不提到風,所謂「風調雨順」,因此人們希望神明除了能降雨,也要有掌握風的能力。
「貞:翌癸卯帝其令風。」(明天癸卯日,上帝要不要命令起風?)
如果說上帝只會吹風下雨,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既然是上帝,關於大氣的一切,當然是悉數包辦,其中打雷也是上帝的拿手好戲。
「貞: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
「帝其于生一月令雷。」
這兩句是問十三月和明年一月上帝會不會打雷。說到這裡大家或許會好奇:十三月是什麼東西?其實這是因為上古曆法對閏月的配置與現今不同,上古是在年終置閏月,但由於曆法不夠嚴密,多的日數甚至可以置閏到十四月。
「癸未卜,爭貞:生一月帝其弘(強)令雷。」(來年一月上帝會不會降下雷電?)
這兩片甲骨文都在歲末卜問來年年初的雷雨狀況,這正是古時農業社會密切注意的重要事件。只要春分與驚蟄有雷雨,就能為今年的豐收立下保證。
除了風調雨順外,上帝其餘的花招雖然也不少,但總不離保祐人們在各種事務上順利平安。
「伐工方,帝授我祐。」(討伐工方(國家名),上帝是否保祐我軍?)
從這裡可以看出上帝除了管天氣,還可以管運氣,更能左右戰爭的勝敗。除了戰爭外,工地營運順利與否也會問問上帝,例如:「貞:王作邑,帝若。」「若」在古文字裡寫作像梳理長髮的樣子。頭髮梳理後順暢不打結了,因此「若」也有順暢、順利的意思。所以前面這句話的意思是:王要興建據點,問上帝要不要保祐施工順利?
第二:給你苦頭
上帝雖然會給人好處,但未必總是如此仁慈。反覆無常的大氣現象,就像一個喜怒不定、難以相處的老大哥。難相處的老大哥會帶給人們什麼樣的麻煩呢?以下介紹幾種上帝對人類的懲罰。
1.旱災
上帝如果持續一直不下雨,天氣炎熱乾燥,就會有旱災。
「上帝降艱。」
「不雨,帝其艱我。」
這兩條都是在詢問上帝會不會給我(大邑商,商朝的自稱)降下旱災,讀者從「不雨」也可以看出些端倪。現今漢字幾個由此衍生出來的字:「艱」、「難」、「瘽」(音同僅)、「饉」皆與旱災有關。國家與人民皆會因缺乏農糧而面臨絕境,所以商王對上帝才會如此敬奉尊崇。
2.風災、雨災
不下雨很可怕,但下太多也很可怕。雨下得太多、太大、太急,通常會淹水。淹水,同樣會讓農作物完蛋,因此商王當然要叫人占卜,問問風雨會不會釀災。
「風不唯憂。」(風會不會造成憂患呢?)
「茲雨唯憂。」(這場雨會不會造成憂患呢?)
對於生活在水泥叢林的我們來說,颱風颳得再大,只要乖乖待在家裡,就不太會有問題。但在農村就不是這麼簡單,房屋會被吹倒,莊稼會被摧殘,要是今年農作被突如其來的陣風或是大雨破壞,農人就沒有收穫,沒有收穫朝廷就會缺糧,缺糧國家就會完蛋,國家完蛋大家就要流離失所啦!因此掌控風雨的上帝,一定要好好用心地伺候著。
3.傷害國王或城市
祖先神能讓商王生病,上帝也行,甲骨文有「帝肇王疾」,據學者研究,「肇」字有致送之意,說白話點,就是上帝給商王來個疾病歡樂送。
此外,上帝可以用疾病傷害個人,也能大範圍的傷害人民。
「帝唯其終茲邑」(上帝是否要終結我們這座城市?)
這句記載透露出商朝人面對巨大天災的恐懼感。由於城市多半依水而建,以便取水與運輸,一旦降雨太多,河水氾濫,城市難免因此遭受滅頂之災。不過這裡的「終」字有很多的可能性,也可能是詢問上帝是否要終結我大邑商?「終」意義雖然不確定,但整體來看應是攸關城市、國家的事。
總而言之,上帝對商王朝的影響,是由風雨雷電之類的大氣現象為主,進而控制豐收或欠收、賜福或降禍,深遠地影響商的國運。
雖然商人如此敬畏祂、害怕祂,卻很少向祂祈求。這現象引起很多中外學者的興趣,為什麼上帝如此崇高,卻又鮮少祭祀與祈求呢?
有人認為上帝太崇高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不如好好祭祀那些比較好說話的神明與親近的祖先,反正同樣也能達到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五介臣
上帝如果處理每一位信眾的事都要親力親為,也是挺麻煩的,因此他有五個歡樂夥伴幫助他。這個五人團體的稱呼很多,像「五介臣」(介是輔佐的意思)、「帝五臣」(上帝的五個臣子)、或「帝工」(上帝的手下)等等,主要都是表明這些神都是上帝的部屬。
「于帝史風二犬。」(用兩條狗獻祭給上帝的使者「風」好嗎?)
「帝工害我,又卅牢。」(五介臣要給我們難看,獻給他們三十副牲禮足以平息嗎?)
從這兩句可以看出「風」是上帝的使者。目前其餘成員還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對應。不過就風的屬性來看,其他四位也很有可能是其他大氣現象的化身吧!甲骨文裡有句記載:「侑(某種祭祀)于帝五臣,有大雨」,似乎暗示著帝五臣與降雨的關係。
那麼商代有沒有雲、雨、雷、雪等神明呢?
甲骨文有「乎雀燎于雲犬」,是卜問是否要叫貴族「雀」去為「雲」舉行祭祀,也有為「五雲」、「六雲」祭祀的占卜紀錄。
至於這些雲界的「5566」具體所指為何,現在也難以考證了。除了「雲」之外,其他的大氣現象鮮少出現祭祀紀錄,比較多的是卜問其他神明要不要處理雨、雷、雪的問題,而神明的專職性仍不明顯。
說完天上的事情,也得說說地上的東西。
大地的妝容:社、山、岳、水
◎社
社,相當於現在說的土地公,是管理大地的神明。雖然太陽餅裡沒太陽,老婆餅裡沒老婆,車輪餅裡沒車輪,但是「社」字裡還有一個土,可說是真心不騙,良心事業。在甲骨文裡「社」就單寫一個「土」字,常常與「河」、「岳」並列。藉由甲骨文與後世文獻,我們知道甲骨文祭拜的這個「土」,就是後世所說的「社稷」的「社」。
「辛巳貞:雨不既,其燎于郊社。」(辛巳日占卜:雨下個沒完,要不要去郊外的社舉行祭祀。)
「勿燎,啟。」(不要舉行祭祀,會放晴?)
「社」除了可以調節風雨、豐收,也可以除去不祥,不過前兩者還是比較常見的。
像「王求雨于社」是商王向社請求降雨,「禦于社」是向社神祈求除去不祥。在甲骨文裡社神的個性還不錯,不太會有發飆的時候,不像上帝那麼難以討好,弄得商王全家雞犬不寧,商朝土地公真是佛心神明吶!
◎山、岳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六福村有大怒神。商人相信神祕崇高的深山有偉大的神靈存在。甲骨文卜問的紀錄中,山神常被詢問能否降雨,這點是商人信仰的特別之處,上帝看似掌管很多天象,但賜雨並非上帝的專利,地面上的神祇也能賜雨。
「丙寅卜:其求雨于山。」(丙寅日占卜:要向山神求雨?)
如同前述有五雲、六雲一樣,山神當然也不會只有一位。甲骨文有「五山」、「九山」、「十山」、「三山」、「二山」等山神團體稱呼,現在我們難以確知像「三山」之類的稱呼,指的是哪些山頭,但肯定不會是松山、華山和中山。
無論如何,山神的能力主要是降雨。可能是古人見山上有雲霧翻騰,相信山和雨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才會祭山求雨。
有些山比較特別,商人給了不同的稱呼——「岳」,有學者認為「岳」是特指山西的霍山,但目前還無法確定。岳的能力有什麼呢?除了基本款「降雨」外,岳能「害雲」、「害禾」甚至是「害我」(妨礙商王或商王國),可以看到商朝人也是頗為害怕山岳的力量。
或許讀者會想問一個問題:那些山啊、岳的,可能離位於河南的商王朝首都安陽有點距離,要怎麼祭呢?有幾條甲骨文可以讓我們看到商王祭岳是什麼情況。
「貞:使人于岳。」(派人到岳祭祀?)
「即于岳。」(親自到岳祭祀?)
「貞:舞岳有雨。」(為岳跳舞求雨?)
「使人」可能是商王派人,而「即」可能就是說商王要親自去。根據考古發現,在無人居住的山川間有一些埋藏在坑裡的銅器,這不是古人辦野餐派對留下的餐具,也不是偉大航道上的財寶,而是古代人走到深山埋下,作為送給山神、水神的祭祀禮品。
◎水
根據文獻記載,商王國早期經常像霍爾的移動城堡一樣搬來搬去。他們最後遷到今天河南安陽的洹水(洹,音同桓)邊上,打造河景第一排的首都「大邑商」。商人害怕洹水氾濫,也會為洹水舉行祭祀,見以下這條占卜紀錄:
「侑于洹九犬九豕。」(用九條狗與九頭豬為洹水舉行祭祀?)
考古發現商王國的首都是在洹水繞成一個接近「ㄇ」字形的河曲地上建立(詳見本書第十三篇〈穿梭陰陽宅〉),這樣可以讓洹水成為天然的護城河。洹水包圍在殷都北面與東面,可說是商王國首都的命脈,自然而然就受商人所祭祀。而且要是洹水不開心,還會氾濫成災。「洹其作茲邑憂」,就是在卜問洹水會不會帶給城市憂患,因此商人當然要好好安撫這條首都之河。
結語
商人的信仰很特別,前面寫了那麼多神明和他們的能力,可以看到他們並沒有很明顯的業務區別,下雨可以向上帝求、向山神求、向水神求……只要有神明願意幫助他們就行了。
介紹完商代的神明,或可遙想商人面對浩瀚無窮、變化無常的天空時,是何等的心情?或者在登高望遠時,揣摩商朝人如何看待自己壯麗的山川?粼粼洹水繞城,在更遠處是洶湧的黃河與崔巍的太行山,彷彿有神靈在守護著商人心目中最偉大的城市──大邑商。
與神同行——甲骨文中的商代神明
地震震不停,強颱一直來,面對無情的天災,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領導人德不配位?還是氣象與板塊呢?毫無疑問,一個受過基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不會把天災全歸諸於冥冥之中某種事物的。
但在上古時期,人類還無法了解自然變化的原因為何,因此把自然變化全歸因於神的操縱。在商朝時,人們也相信神明控制著大自然種種浩瀚神祕的力量。商人的神明有哪些?是一神還是多神?是否有尊卑上下之別?又有什麼令人敬畏的權能?有沒有流傳到現代民間信仰仍然存在的神明呢?用來尋求鬼神之力並預卜未來的甲骨文中,留...
推薦序
爆料商周推薦序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杜正勝教授
歷史有什麼用?
以第一志願考入歷史系的我,在大二那年發出這樣的質疑,後來讀到法國大史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也被他的兒子問到同一問題,他因此撰寫了《史家的技藝》(Apologie pour l'histoire ou Métier d'historien)作為回答。
二戰期間布洛赫投身抗德,不幸被捕,並在諾曼第登陸前幾天慘遭蓋世太保殺害,此書因而沒能完成,我們不知道他的兒子是否充分了解歷史之用,也不知道現在的讀者是否滿意布洛赫的辯護或技藝。
我想,也許可以換個問法,歷史該怎麼讀才有用?不同讀法產生不同作用,有的用於當個成功的皇帝,有的藉以成為學者,有的獲得做人的智慧,有的則為增益人生的樂趣。總之,讀懂歷史,甚至讀通歷史,歷史對當事人就會有用了。
然而在問讀者怎麼讀之前,追根究柢還需要問歷史該怎麼寫作?畢竟我們所知道的歷史都是基於史家所撰寫的「歷史」,這才是根源。
繞了這麼個大圈,我不外想提醒本書的讀者在開卷之前先閉目冥思本書要講的「商周」這個時代,你自小到大從不同管道,閱讀的或聽聞的,獲知什麼樣的「歷史」,或說你腦中會浮現什麼樣的「歷史圖像」,再來檢測自己讀過本書以後,你的「商周圖像」產生什麼變化?有沒有增添新內容?會不會扭轉舊意象?
殷商和西周,這個距離二十一世紀的你至少三三○○到二七○○年的時代,「干卿底事?」從安陽西經洛陽到西安、寶雞,這一片中國黃土地,距離太平洋西沿的臺灣何止數千百公里,又與你何干?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思考的讀者應該問自己,也問作者這些問題,而本書給你什麼信息,提供什麼解釋,你是不是尋覓到答案,滿不滿意?應該是評判本書的一項指標。
身為中國古史老兵,對商周時代當然有我的「歷史圖像」,這篇序文不是討論這類課題的地方,但我可以坦誠告訴讀者,本書作者提供很多新資訊,以具體而有情節的人、事、物為主角試著講生動的故事,不像一般印象中的史書,只是乾巴巴的框架而已,至少讓這段歷史的認識更加豐潤充實。本書寫作多利用出土資料,化繁為簡,行文興趣,兼帶詼諧,多少可以把時間隧道遠端朦朧的人和遙遠黃土地發生的不相干的事與你連繫在一起,值得一讀。雖然沒有豔麗國色妲己、褒姒,作者重建的婦好,巾幗不讓眉鬚的形象,證明零星的考古資料也可以講有趣的故事。
據我所知,「野蠻小邦周」是一些專注於中國古史的年輕人,看來他們沒有明顯的師承,而是自闢門徑的學苑豪傑之士,可謂「雖無文王猶興」,即使因嘗試而有些錯誤,亦無傷大雅。我由衷祝福他們能持氣履恆,開闢一片新田園,也希望讀者不吝給予鼓勵。
爆料商周推薦序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杜正勝教授
歷史有什麼用?
以第一志願考入歷史系的我,在大二那年發出這樣的質疑,後來讀到法國大史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也被他的兒子問到同一問題,他因此撰寫了《史家的技藝》(Apologie pour l'histoire ou Métier d'historien)作為回答。
二戰期間布洛赫投身抗德,不幸被捕,並在諾曼第登陸前幾天慘遭蓋世太保殺害,此書因而沒能完成,我們不知道他的兒子是否充分了解歷史之用,也不知道現在的讀者是否滿意布洛赫的辯護或技藝...
作者序
你的傳統不是你的傳統
這不是一本爆料商周雜誌八卦的書。
但這是一本幫助你了解早期中國樣貌的書。
人們很喜歡講「自古以來」,可是所謂的古,到底是多古?戰國邏輯大師墨子曾經吐槽那些儒生:「你說要復古才能成為仁者,但古人的言語,古人的衣服,在他們的年代都是流行語和流行服飾。所以你崇拜的那些古人,自己並不穿古服,也不說古語,那就不符合你說的復古為仁條件,所以你崇拜的古人不是你夢想的仁者,這簡直是笑死人了!」其實現代這種人不少,他們總是喜歡打著傳統、復古的旗幟,認真說起來,他們真的懂傳統中國文化嗎?
若從專業角度來看,唐宋元明混雜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元素,似乎已經不是那麼「純」的中國了(笑),遑論滿人治理的清朝。但是,秦漢帝國以前的世界,就真的很「中國」嗎?很抱歉,劉邦、項羽皆楚人,而楚王又曾經囂張地說「我蠻夷也。」好像……也不是特別純淨?
我們這本書介紹的商周時代,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國,是他一輩子奮鬥要回到的黃金年代,他寤寐思服的是這個偉大時代的締造者周公。拜考古學的發達所賜,現代人很幸運,比起孔子、司馬遷,能看到更多出土文物。我們不敢說比孔子更了解商周時代,但對於人們愛說的「傳統中國」,我們或許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三千年前的商周文化不僅夠久,作為傳統文化的根源也很夠格,更是孔子認證的黃金時代。(古人稱青銅為金,可說名副其實。)可是,黃金時代究竟是什麼模樣?家庭和樂,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如賓,人人講禮又文明?
事實上,從很多古籍文獻和出土資料看來,商周文化似乎不像大家以為的那樣美好。商周時代的人們,會煩惱自己得罪哪路神明,要怎麼祭拜才能解決問題。他們也會因為開快車而出車禍,為了搶奪家族財產而大吵一架,甚至為了解決不了的紛爭搞到告上法庭。我們以為的傳統文化奠基者、先賢哲人想恢復的黃金時代,其實好像也跟電視機裡的社會新聞沒差多少嘛?
談起古文明,大家會興奮地說起埃及、希臘、馬雅等等奇事異聞。但同樣是上古文明的商與周,可能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很陌生的。遙遠的商朝與周朝,大概除了酒池肉林跟睡覺夢見的周公之外,就沒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了。但在古書單薄的記載之外,我們何其有幸能從考古學家手上拿到當時人們有意或無意間留下的第一手資料,像是他們的紀念獎盃、祭禱文書、占卜文字,甚至是打贏官司的判決書、生活中使用的鍋碗瓢盆。他們留下了憑證,我們看到了歷史。
二○一五年春天,野蠻小邦周誕生了。原本我們只是一群研究古文字與上古史的碩博士生,鑒於這個領域的冷僻,只好組成自救讀書會,相互交換讀書心得與研究訊息。然而,隨著「故事」網站崛起,居然有幸獲得「故事」編輯的邀請,希望我們在上頭發表上古史文章。我們當時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能夠得到最具影響力的人文新媒體平台青睞,害怕的是身為碩博士生的我們是否被認為不務正業,為了避免「真身」曝光,我們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便是「野蠻小邦周」,幻想著這樣就不會有人發現我們是誰了。
從此,一步江湖無盡期,讀書會走上了歷史普及之路,而這本書就是改寫自野蠻小邦周成立以來發表過的絕大多數文章,也是我們關於「商周歷史」的第一本作品。
本書的上編:「商周人和你想得不一樣」,主要聚焦商周兩個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文化傳統。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與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距離遙遠,大家多半認為這種渺茫的時代沒有必要認識,然而每當社會面臨新的議題或改革時,卻又有不少人以維護傳統文化為名,呼籲相關改革應該謹慎以對。可是,究竟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呢?
是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如賓?還是充滿禮樂的和諧社會?我們選擇了神明、拜拜、車禍、女性、家庭紛爭等題材,希望為讀者揭示上古時代人類生活某些樣貌,同時也想透過揭露這些當時人的第一手紀錄,叩問傳統中國文化究竟是什麼。
讀者或許會發現,商周時代雖然有些令人震撼的面向,像是多妻多妾、滅國屠城、權貴政治,甚至不把人當人看的濫殺戰俘人牲用以拜神。但也有很多時候是很可愛、很貼近現代生活的一面。說到底,歷史無非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發生的那些事。人生在世,要生存、競爭、追夢或是成家立業,古人不用嗎?當然要,目標都是一樣的,物質憑藉與手段不同而已。
本書的下編:「商周邦國群像」,是想為讀者揭示商周兩代的政權是如何崛起覆滅,以及它們與周邊的邦國又是如何往來。過往我們接觸中國史時,其實視角是比較狹隘的,集中在政權更迭的一角。相信很多人只記得商朝推翻了夏朝,周朝又推翻了商朝,好似當時的神州大地上除了夏、商、周三位主演外,其他地方沒有演員一樣。
近來的考古發現卻告訴我們,在紂王與姜子牙鬥法的舞台之外,也有或大或小的聚落存在,包括大家熟悉的三星堆,也有較為陌生的吳城文化、炭河里古城、鄂國等等。這些聚落或政體和商、周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這讓我們不禁要問,所謂中國的圖景,是否也該有他們的身影?
這張顛覆大家過往所知的歷史地圖是想提醒讀者,所謂的「中國」或「中國文化」並非單一而線性的。它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王朝更迭,文化也不是想當然爾的繼承,它是不同政體相互影響下的結果。
如同我們的筆名「野蠻小邦周」所反映的那樣,那個被後世視為禮樂文明起源的周朝,曾經也是被商王朝瞧不起的邊陲野蠻人,甚至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只敢自稱「小邦周」(小小的周國),而將商王朝稱為文明的「大邑商」(大大的商國)。
不過就如我們在歷史課學到的,小小的善良的周國注定要來消滅大大的壞壞的商國。曾經「野蠻」的小邦周,開國後繼承了商的文化與人才,吸收了商的政治制度、藝術審美;並結合本土風俗習慣、社會結構,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路,形塑出周文化,甚至成為後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從「小邦周」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被視為野蠻的周人可以打造輝煌的文化,邊緣的周國也可能變成中心,因此,無論商周政體如何強大,文化如何具有影響力,我們都不應該因為聚焦中心,而忽視邊緣。畢竟,沒有邊緣,中心也就難以被突顯。有時候,邊緣反而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那一方。
身在臺灣,我們相對於商周與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邊緣。我們如何站在臺灣的視角,觀看與中國的關係或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在臺灣社會主體性逐漸為人所重視的今天,或許有人主張切斷中國相關因素是突顯臺灣的好方法,但我們不認為這是一種理想方式,畢竟中國傳統文化仍是形塑臺灣社會價值觀很重要的一部分。相反地,或許唯有認識它、理解它,甚至思考中國文化在這個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意義,才有可能建立堅實的自我認識。
而野蠻小邦周想做的,就是書寫一本「給臺灣人的商周史」,期盼能用不同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我們或許習以為常的中國文化。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人,首先,謝謝遠足文化的李進文總編以及王育涵編輯,沒有你們的協助,本書不可能順利地完成並上市。其次,感謝「故事」網站,沒有「故事」網站就不會有野蠻小邦周,也不會有本書的文章,感謝你們多年來提供平台讓我們有機會被大家看見,希望有機會能再供稿給故事。其三,感謝中央大學中文系胡川安教授,沒有您的提議與提攜,野蠻小邦周大概沒有勇氣把這些文章集結成書,也不會有今天寫序的機會。最後,感謝多年來支持野蠻小邦周的讀者,無論是在「故事」網站或是臉書粉絲頁平台觀看文章,沒有你們的按讚與回饋,野蠻小邦周是不可能走到今天。
野蠻小邦周 二○二○年三月記於首都邊緣的深坑總部
你的傳統不是你的傳統
這不是一本爆料商周雜誌八卦的書。
但這是一本幫助你了解早期中國樣貌的書。
人們很喜歡講「自古以來」,可是所謂的古,到底是多古?戰國邏輯大師墨子曾經吐槽那些儒生:「你說要復古才能成為仁者,但古人的言語,古人的衣服,在他們的年代都是流行語和流行服飾。所以你崇拜的那些古人,自己並不穿古服,也不說古語,那就不符合你說的復古為仁條件,所以你崇拜的古人不是你夢想的仁者,這簡直是笑死人了!」其實現代這種人不少,他們總是喜歡打著傳統、復古的旗幟,認真說起來,他們真的懂傳統中國文化嗎?
若...
目錄
「潮歷史」書系總序 蔣竹山
爆料商周 推薦序 杜正勝
你的傳統不是你的傳統 作者序 野蠻小邦周
上編 商周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1.與神同行——甲骨文中的商代神明
2.別讓祖先不開心——甲骨文裡的「拜拜」那件事
3.人牲逃走中——關於逃亡者的殷墟卜辭
4.行車不搶快,安全跟著來——卜辭裡的車禍紀錄
5.沙場甜姐兒——婦好的一生與傳奇
6.巨龍襲來——穿梭於古代中國的「虹」龍傳說
7.獎盃的考驗——野蠻小邦周的工藝教室
8.漢字哪有這麼萌——漢字史上最可愛的族徽銘文
9.射一箭不夠,你不會再射三箭嗎?——作冊般黿與古代射禮的故事
10.一入豪門深似海——西周世家大族的土地協調會
11.尊爵、不凡,唯有公侯伯子男——解密五等爵制度
12.護尊嚴、討公道——西周貴族的糾紛調解
下編 商周邦國群像
13.穿梭陰陽宅——古代中國的墓葬與城址
14.前進盤龍城——商王朝的南向政策
15.天外來客乎?——神祕的三星堆文化
16.沉沙中的南方文明——江西新淦大洋洲商代大墓與吳城文化
17.人面不知何處去?——湖南寧鄉炭河里古城
18.小國崛起——周人與先周文化
19.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20.遠得要命王國的奠基者——召公與其家族的二三事
21.因為相愛,所以相殺——周王朝與鄂國的恩仇之路
22.沉沒是今晚的漢江——昭王南征不復之迷
23.跳船啦!——西周晚期的政治危機
「潮歷史」書系總序 蔣竹山
爆料商周 推薦序 杜正勝
你的傳統不是你的傳統 作者序 野蠻小邦周
上編 商周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1.與神同行——甲骨文中的商代神明
2.別讓祖先不開心——甲骨文裡的「拜拜」那件事
3.人牲逃走中——關於逃亡者的殷墟卜辭
4.行車不搶快,安全跟著來——卜辭裡的車禍紀錄
5.沙場甜姐兒——婦好的一生與傳奇
6.巨龍襲來——穿梭於古代中國的「虹」龍傳說
7.獎盃的考驗——野蠻小邦周的工藝教室
8.漢字哪有這麼萌——漢字史上最可愛的族徽銘文
9.射一箭不夠,你不會再射三箭嗎?—...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