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們,我們存在
新冠狀病毒肆虐,主導新藥研發者為來自台灣的女性科學家,
英國女科學家聲稱已研發出疫苗,正在進行測試!
你不該只知道居禮夫人,更不該只認識愛因斯坦,有更多的女科學家讓我們不再受天花的威脅、了解DNA的重要、能運用抗生素對抗病毒……,她們的堅持才可以推動世界的前進。
本書收納從15世紀至近代的16位女科學家,包括微生物、病理、疫苗、放射線或教育等領域,例如:
美國第一位女醫師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開啟公共衛生學大門的莎拉.貝克;
解開DNA奧秘關鍵的羅莎琳.富蘭克林;
還有引進疫苗概念的孟古塔夫人、
專精細菌性腦膜炎研究的布蘭瀚、
一生致力於鏈球菌的蘭西菲爾德、
生物製劑標準化權威皮特曼、
發現RNA聚合酶的黃詩厚等,
因為她們的努力,
才讓我們得以享有現在的生活和文明。
本書特色
★科學家小事典:引領讀者快速抓取主角的重要事蹟與成就。
★從歷史中,發掘出鮮為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們不僅是科學的創新者,更是性別平權的先驅。
★108課綱下,會考、基測國文科作文的最佳範例素材。
作者簡介:
劉仲康
台中人,微生物學家、教育工作者暨知名科普作家,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生物學博士。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現為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是環境微生物學及微生物生理學,積極參與國內外生物及生化工程學術團體,並從事於科普文章及科學家傳記的寫作。著有Experiments in Cell & Microbiology、《谷關區自然生態之美-浮游生物篇》、《有趣的微生物世界》、《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大師的發想-生物》等。本書是其第八本著作。
鍾金湯
苗栗縣頭份鎮人,國際知名微生物學家暨傳記作家,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微生物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馬里蘭州菲得列克癌症研究中心、普渡大學、東海大學生物學系、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美國農業部肉品動物研究中心、美國曼菲斯大學微生物學與分子細胞學學系。現為曼菲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致力於偶氮染料及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之致變性與致癌性之分子機理;食物中丹寧類成分與人體健康關係之研究。目前是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員及微生物學院院士,並名列多種世界名人錄。
研究之餘,從事微生物學史與微生物學家傳記之寫作。著有《環境與污染》、《知識份子與學術教育》、《明察秋毫》、《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春風秋雨記師情-旅美詩詞散文集》、《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Women Pioneers of Mecical Research、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本書是其第九本著作。
章節試閱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渥特莉‧孟塔古夫人
(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
「這一切都太有趣了.(It has all been most interesting.)」──孟塔古夫人的臨終遺言
天花是人類史上重要的疫病,它是一種由病毒造成的急性傳染病,死亡率曾高達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病毒通常感染皮膚、口腔與喉咽的血管組織,尤其會在皮膚上產生充滿液體的膿疱,痊癒後也會留下痂痕,造成痲臉;有時還會導致失明和四肢殘障。
天花最早大約出現在西元前一萬年,歷史上記錄曾反覆肆虐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區。一五二○年西班牙殖民者將天花引入美洲,導致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沒有抵抗力的新大陸原住民死於此疫病,改寫了美洲的歷史。十八世紀期間,每年有超過四十萬的歐洲人口死於天花。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二十世紀,也曾造成了總數約三至五億人口的死亡。
直到一七九六年英國醫生簡納(Edward Jenner, 1749-1823)發明牛痘天花疫苗後,我們才有了有效預防的武器,也澈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一九八○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宣布天花已完全絕跡,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從自然界中清除了一個人類的傳染病。
在牛痘疫苗的研究過程中,英國的瑪莉‧渥特莉‧孟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是首位將東方國家接種人痘技術(源自於中國)引進英國的人,最後才促成了簡納發明牛痘疫苗。
中國發展甚早的人痘
中國史籍對於天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284-343)所著的《肘後方》一書。《肘後方》卷二載有「虜瘡」一症,這是世界上對天花最早的文字紀錄。相傳此病是東晉元帝建武初年間,豫章太守周訪於南陽擊退北方胡人(匈奴)時,擄獲之胡人染有此疾,因而傳入中國,故當時將之稱為「虜瘡」。
《肘後方》對於此病的症狀有詳確描述:「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而即使治好之後,仍然「瘡瘢紫黑」,留下疤痕。這比西方國家記載「天花」要早上了千餘年。
由於天花在中國非常猖獗,於是民間中醫逐漸發明了「人痘」接種技術,用來預防天花。據清朝俞茂鯤所著的《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曾記載,明朝隆慶年間在寧國府太縣(今安徽太平縣)有人種痘,並由此推廣至全國。
而董含所著的《三岡識略》也記載安徽安慶張氏,使小兒穿著「痘衣」,可發輕症,來預防天花。張琰在其所著的《種痘新書》也敘述:「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可見種人痘雖然安全性不如現代的牛痘疫苗,但也確實發揮了保護人民健康的功效。
中國所發明的種人痘方法,歸納起來可以分成四種:一是「痘衣法」,將輕微天花患者的衣物給欲接種的人穿上,使其罹患後產生抵抗力。第二種「痘漿法」,用棉花沾染痘瘡之瘡漿,塞入欲接種之人的鼻孔內,使其感染。這兩種都是較原始的方法。三是「旱苗法」,把痘痂陰乾磨成細粉,用銀管吹入鼻孔內來感染。四為「水苗法」,把痘痂磨粉並用水調勻,用棉花沾染塞入鼻孔裡。
旱苗法與水苗法是比較進步的方法。至於痘苗也有保留貯存的方法,通常在痘痂脫落後,用烏金紙包好,緊封在乾淨的瓷瓶中,用時再研磨加清水調成糊漿,用棉花沾染塞入鼻中。
最初使用的痘苗是採用病人脫落的痘痂,叫做「生苗」,危險性大;後來才改用接種多次的痘痂,叫做「熟苗」,毒性小且較溫和。這種連續接種來弱化疫苗毒性的方法,與法國微生物學大師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研發狂犬病疫苗的方法不謀而合。可見中國早期發展人痘疫苗的技術,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也符合現代免疫學的原理。
中國的人痘接種技術後來傳入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和俄國。清朝俞正燮所著之《癸巳存稿》記載:「康熙時俄國遣人至中國學痘醫,在京城肄業。」實際的年代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俄國後來又將這種人痘技術,西傳到中亞及土耳其地區。
土耳其人將俄國傳來的痘苗接種技術略加變更,首先蒐集輕微病患的膿漿,放入容器內保存。接種時,先用針在接種者手臂上劃出一道刮痕,再用針蘸取膿漿塗在刮痕上,然後把將刮痕包紮起來。接種後會發出輕微的病徵,痊癒後就對天花產生免疫力。
中國的人痘接種技術雖然在十七世紀開始向西傳,但是最遠也只到達土耳其,當時歐洲對接種人痘疫苗的方法一無所悉。直到十八世紀,瑪莉‧孟塔古夫人才將此技術引入歐洲,配合當時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發展,最後促成英國醫生簡納發明牛痘天花疫苗,使天花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開明且奔放的女性主義先驅
瑪莉‧渥特莉一六八九年出生於英國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四歲時,她的母親不幸因病過世,而父親對這個破碎的家庭也毫無興趣與責任感。幼年的瑪莉非常聰穎,除了善用父親收藏豐富的圖書自學外,也接受家庭友人布涅特主教(Bishop Gilbert Burnet)的指導。非常年輕時便開始寫詩與傳記,二十歲時還將一部希臘斯多亞學派哲學家艾彼克泰德(Epictetus)的著作翻譯成英文。
瑪莉是位非常前衛的女性,她的開放作風比近代女權運動早了約三百年,聰穎又好辯,有人形容她是「機巧舌辯如毒蛇,文筆流暢如利刃」。她任性地隨自己的意願生活,充分體驗人生,還將她一生的經歷與體驗大膽而精細地寫在日記與信件中。
她的著名詩人朋友波普(Alexander Pope)曾親眼目睹她的大膽豪放,描述說:「她是一位夏娃,她不僅嘗了一顆禁果,她還嘗遍了整棵樹上的禁果。」
二十三歲那年她不顧父親反對,與愛德華‧孟塔古(Edward Montagu)私奔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結婚,成為孟塔古夫人。孟塔古先生本是英國國會「輝格黨(Whig)」的議員,被派到奧圖曼帝國英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工作。隔年,孟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生下一個兒子——小愛德華(Edward Montagu, Jr.)。
一七一六年孟塔古先生被任命為英國駐土耳其大使。身為大使夫人的孟塔古夫人,仍然不改她豪放的作風,經常外出親身體驗土耳其的異國風情。她的女兒瑪麗則於一七一八年出生。
在土耳其的日子
在土耳其,孟塔古夫人可不像其他英國婦女,只會待在大使館的堡壘裡聊天、喝下午茶。她喜歡外出觀看這個充滿異國風情的神祕國家,親身體驗許多事物。她對土耳其人很感興趣,結交了許多新朋友,並且對土耳其的政治體系與風俗習慣寫下許多的紀錄。她發現土耳其婦女非常斯文有禮,並盛讚土耳其婦女的財產權制度,因為土耳其離婚婦女不但能夠保有財產,並且可從離婚丈夫處取得贍養費。
孟塔古夫人對土耳其之醫療保健工作與天花接種尤其有興趣,可能是由於她的弟弟死於天花,而她本身也在一七一五年不幸罹患過天花,導致她的美麗容貌受到損傷,不但臉部皮膚留下疤痕,同時也喪失了睫毛。
由於患過天花的人會對天花產生免疫力,因此她毫不畏懼的親近一些土耳其天花患者,仔細觀察與記錄有關天花的許多事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她學會了土耳其人接種人痘的方法。
一七一七年孟塔古夫人寫了一封信給她的朋友莎拉‧齊斯威爾(Sara Chiswell),信中詳述土耳其人接種人痘的詳細步驟過程,「天花是如此的致命又普遍地存在於人類社會,但在這兒卻因為發明了接種技術而變得完全無害。……老女人拿來充滿天花漿液的硬果殼,……以針頭將毒液盡量注入血管。……他們會發燒臥床兩天,很少超過三天,……八天之後便完全恢復健康。……沒有一個人因此而死亡,妳會相信我非常滿意這個實驗結果,因為我打算將我兒子也接種……。」
一七一八年三月十八日,孟塔古夫人五歲的兒子小愛德華在伊斯坦堡的夏季居所內接種了人痘疫苗,由一位有經驗的希臘女人和大使館內的外科醫師麥特蘭(Charles Maitland)共同執行,接種的天花漿液是從一位罹患輕微天花病人身上取下的。這次接種是成功的,小愛德華沒有發病而存活下來了,並有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接種天花疫苗的英國人呢!
由於這次接種非常成功,孟塔古夫人對這種接種人痘的技術更加有信心了。她心想,既然土耳其人和眾多的東方人早已用這種技術來預防天花,那麼長期受到天花肆虐的英國與許多歐洲國家,也應該可以享受到這種接人痘來預防天花的福利。或許是基於愛國心的驅使,她暗暗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將這個接種人痘的方法介紹到英國,並加以推廣。
在英國大力推廣接種人痘
一七二一年孟塔古夫人返回英國,當時天花正在大流行並席捲了整個英國本土,因此她特地召回麥特蘭醫師共同於英國推展天花接種,然而這項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主要是受到醫學界與教會人士的強力反對。
由於孟塔古夫人與威爾斯公主凱洛琳(Caroline Princess of Wales)熟識,因此藉由私人關係直接找上了英王喬治一世(King George I)出面。透過皇家學會的祕書史勞安公爵(Sir Hans Sloane)的協助,安排了二次出人意表的人體實驗,來確認天花接種是安全的,以便說服醫界與民眾。
首次的人體實驗是用英國紐蓋特(Newgate)監獄的六位死刑犯人來進行,要他們接受孟塔古夫人新買進的天花疫苗,否則就接受絞刑。結果實驗成功,這六位死刑犯除了在接種部位留下一些疤痕外,並未發病而重獲自由了。
第二次的實驗則是選擇一家孤兒院中的十一位孤兒來進行,同樣的,結果也非常令人滿意。為了以身作則,孟塔古夫人又讓她三歲的女兒也接種疫苗。這一系列實驗的成功,大大地鼓舞了民心。
孟塔古夫人在這二次人體實驗成功之後信心滿滿,宣稱:「我想沒有人會再反對或懊悔接種了。」由於她是一位愛出風頭又善於宣傳的人,因此把握機會大力宣揚與推廣預防天花的新技術。
當然,這種新技術並不是完全安全的,仍然有人因為接種了天花而發生感染的後果,但是也有相當大比例的人因此對天花終身免疫。當時英國上層社會有兩百餘人接種了天花疫苗,甚至連英王也讓他的兩位孫子接種。
麥特蘭醫師還將這次的天花接種經過與結果寫成一本四十頁的書《天花接種記事》(Account of inoculating the smallpox),並於一七二三年在倫敦出版。至一七二九年,英國總計有八百九十七人接受了天花接種,其中有十七人不幸罹病而喪失生命。
雖然這種接種的技術仍非百分之百安全,但是也間接促成了日後簡納醫生研發出更安全的牛痘疫苗。以今日的醫學觀點來看,直接用人體來從事一項危險的醫學實驗,是絕對不允許的,然而在當時天花肆虐的年代,孟塔古夫人以其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大膽的前瞻作風來推動接種,對後世醫學產生了重大的正面影響,因此在人類對抗天花的歷史上,孟塔古夫人可說接種疫苗防疫的先驅,也使她在醫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豪放的感情生活
孟塔古夫人於一七一五年透過丈夫結識波普,之後波普情不自禁地愛戀上她,曾寫了許多首情詩獻給她,二人之間維持了數年的深厚友誼。但是之後約在一七二二年,孟塔古夫人顯然對這段友誼感到厭煩了,甚至將波普寫給她的情詩公開,並嘲笑波普,導致波普由愛生恨,此後寫了許多攻擊與詆毀孟塔古夫人的文章。
這段期間,孟塔古夫人與荷威爵士(Lord Hervey)成為膩友,二人合寫了許多詩句與文章反擊波普,其中有許多詩句被認為是孟塔古夫人一生著作中的菁華。她還公開稱讚荷威:「世界是由男人、女人以及荷威構成的」。
不久,孟塔古夫人愛上一位名叫雷蒙(Remond)的法國人。為了愛情,她提供金錢給雷蒙從事一些內線交易,但是投資失利損失了大半。雷蒙卻將損失列為孟塔古夫人的債務,並威脅要向她的丈夫舉發,此舉導致二人激烈爭吵,反目成仇。最終不但喪失了所有的投資,雷蒙甚至還用黑函威脅孟塔古夫人,真是人財兩失。
從一七三六至一七四二年間,她又迷戀上一位名叫阿格羅地(Francesco Algarotti)的義大利學者,並於一七三九年離開丈夫從英國獨自遠赴義大利威尼斯,與阿格羅地相聚。但沒多久後,她又對阿格羅地感到厭煩,此後二十年她便獨自旅居在法國與義大利各地。孟塔古先生對她很慷慨,除了供給她充裕的贍養費外,還經常與她通信,並保留下他們所寫的所有信件。
一七四○年她與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英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哥德式小說之父——在威尼斯相遇,渥波爾顯然不喜歡孟塔古夫人的作風,還把她不羈的行徑地描述為:「厚顏無恥、貪婪、又荒謬。」
晚年與身後評價
雖然孟塔古夫人與丈夫於一七三九年離異,且終生再也沒有相見,但是二人仍一直維持友好的關係,她持續寫了許多封信件給孟塔古先生,直至一七六一年他過世為止。次年(1762)漂泊國外多年的她因罹患乳癌也終於回到英國,並於當年八月二十一日去世,結束了她多采多姿的一生,享年七十三歲。
她的詩集於一七六三年出版,為她贏得很高的評價,建立了她在文學上的地位。雖然她的大部分作品並沒有出版,並且散失了,但是她仍被公認為是介於英國第一位職業女作家艾佛拉.班恩(Aphar Behn)與著名文學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中間的一位重要西方女作家和詩人。在其死後多年,英國出版界仍陸續將她的作品輯印成書。
一七四七年,威廉‧溫沃斯伯爵(William Wentworth)為了感念孟塔古夫人在人類知性上的貢獻,於其豪宅溫沃斯城堡(Wentworth Castle)的花園內,豎立了一個尖石塔石碑來紀念她。綜其一生,她精采豐富的經歷、放蕩形骸又驚世駭俗的行徑、在天花疫苗與醫學改革上的貢獻、以及遺留給世人的文學著作,或許可以用她留下的臨終遺言:「這一切都太有趣了。(It has all been most interesting.)」來做個總結吧!
她的成就
●著名文學作家及女權先驅。
●自土耳其將天花接種人痘技術帶回英國,間接促成牛痘疫苗的發明。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渥特莉‧孟塔古夫人
(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
「這一切都太有趣了.(It has all been most interesting.)」──孟塔古夫人的臨終遺言
天花是人類史上重要的疫病,它是一種由病毒造成的急性傳染病,死亡率曾高達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病毒通常感染皮膚、口腔與喉咽的血管組織,尤其會在皮膚上產生充滿液體的膿疱,痊癒後也會留下痂痕,造成痲臉;有時還會導致失明和四肢殘障。
天花最早大約出現在西元前一萬年,歷史上記錄曾反覆肆虐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區。一五二○年西班牙殖民者將天花引...
推薦序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蔡秀芬(中山大學特聘教授、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
身為曾經是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現更名為臺灣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召集人及主持「典範學習—體驗萌芽—展翅起飛: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的我,高興看到好同事劉仲康教授與其好友鍾金湯教授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對在一九○○年代初期背景與研究環境限制下,女性科學家研究生物醫學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篇雋永的科學傳記並集結成書,即將出版。
書中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獲得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殊榮的居禮夫人外,還包括排除眾議推動天花種植人痘的孟塔古夫人、以身力行推動護理教育降低死亡率的南丁格爾、第一位完成醫學教育並在美國設立第一所招收培育女性醫師醫學院的布萊克威爾、推展公共衛生並爭取美國女性也能與男性平等享有投票權的貝克醫師、分離出白喉桿菌並製出抗毒素血清的威廉斯、專注於細菌傳染病的研究並且促進制定強制牛乳全面使用巴氏滅菌之法律的艾雯絲、開發治療非洲昏睡病藥物的皮爾絲、將抗菌血清標準化且發現磺胺藥物有效治療奈瑟氏球菌腦膜炎感染的布蘭瀚、發展出蘭西菲爾德血清反應對人類對抗鏈球菌戰爭有不朽貢獻的蘭西菲爾德、研究肝醣貯存失調並了解醣類代謝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科里,發現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nystatin)並以銷售寧司泰定獲利所獲得的權利金成立布朗.哈珍基金會用於資助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布朗、對百日咳的成因及病理發展有卓越的貢獻的皮特曼、發明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的麻醉科醫師亞培格、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X射線繞射圖的富蘭克林、以及在水泡性口炎病毒中發現了RNA聚合酶而使夫婿巴爾的摩因發現DNA反轉錄酶而榮獲一九七五年諾貝爾獎的黃詩厚等。
閱讀本書深受每一位女性先驅一生為醫學研究,及推廣理想抱負而努力奮鬥的過程所感動,在性別不友善甚至於是粗暴的環境下堅持前進,大多數犧牲了個人的婚姻和家庭,她們把一切心力完全灌注在心愛的研究或社會關懷上,在強烈的意志力與堅忍的毅力下得以實現理想。她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與榮譽都是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得到的。
女性科學家所面臨的壁壘,是許多男性所無法想像的。雖然她們的研究成果,在拯救人類免於受各類疾病威脅上確實做出重要的貢獻,然而她們的學術成就,往往無法得到同僚的肯定;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被彰顯,甚至有時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她們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有時並不是每位研究者在世時就得到應有的肯定,例如布朗在她過世後十四年之後才被推薦成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的一員;富蘭克林在DNA結構研究中所做出的關鍵X射線照片,是在諾貝爾獎得主華生於四、五十年之後的演講中才還給她公道,承認在發現DNA結構的過程中她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儘管如此,這些女性先驅們仍然熱愛研究,甚至將其一生奉獻給學術研究,直至終老前一刻也無怨無悔。
從本書中也可以看出科學發展的歷程中,如果沒有第一位受完整醫學教育的女性醫師布萊克威爾所推動而設立培育女性醫師之醫學院,後面的女科學家在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路途將會更加的艱辛。這些前輩們亦都是婦女平權運動的先驅,透過推動立法改善女性的社會地位,成立基金會挹注經濟資源支持後進。她們的成就亦讓人們逐漸肯定女性的研究能力。隨著時間的演進,近代女性在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上,雖然已經大有改善,但是距離得到與男性完全相同的平等待遇,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身為物理領域教育與研究之女性工作者,在生涯歷程中深深感受書中前輩們所經歷的性別壁壘與艱難。兩性失衡的現象不僅在生物醫學的學術領域上發生、在物理、化學、資訊工程等科技領域上亦同時在發生,甚至有時更甚於生物醫學領域。
藉這本書的出版,亦希望能喚醒大眾及學術界更重視在學術研究上的兩性平等對待問題,共同營造性別更友善之學術研究環境。也期許教師與家長們藉閱讀本書,鼓勵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學子貢獻於學術研究,尤其是女性學子能見賢思齊,發揮人類之另一半智慧與女性的特質,勇敢追求抱負與理想。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蔡秀芬(中山大學特聘教授、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
身為曾經是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現更名為臺灣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召集人及主持「典範學習—體驗萌芽—展翅起飛: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的我,高興看到好同事劉仲康教授與其好友鍾金湯教授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對在一九○○年代初期背景與研究環境限制下,女性科學家研究生物醫學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篇雋永的科學傳記並集結成書,即將出版。
書中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獲得諾貝...
作者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劉仲康 鍾金湯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到了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藥之進步,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了。然而這些醫藥上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幾,而是經過許多先驅科學家的努力才逐漸建立起來的。當我們享受著這些因醫藥進步而帶來的福祇時,很少有人知曉這些先驅科學家的貢獻,以及他們是在何種情境下做出這些發現而促進了醫藥的進步。本書二位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感一般的生物醫藥教科書,多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很少提及科學發展的歷程;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學子能夠有機會認識這些先驅科學家,以及他們是在何種因緣及時代背景之下從事研究工作,進而做出這些貢獻。冀望這些先驅學者的經驗與言行,對於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可起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的效果。
生物醫藥方面的先驅科學家非常多,不可能全盤介紹。有感於坊間無論是專業書籍或是科普書籍,對於女性科學家的介紹卻是鳳毛麟角,因此本書的取材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西方科學的啟蒙與教育向來以男性為主,女性在傳統上不被鼓勵接受教育,更遑論從事科學研究。即使在二十世紀,許多大學與研究所仍然只招收男性學生,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遠少於男性。即使少數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們畢業後從事生物醫藥研究的條件,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被要求兼顧家庭、與男性相較同工卻無法同酬、研究室空間與經費和設備的分配無法比照男性,乃至於升遷與擔任重要職務機會的不公。此外,由於傳統女性的地位經常被忽視,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彰顯,甚至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因此能夠留名青史的女性科學家,往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
因此本書作者乃不揣簡陋,在從事教學與研究之餘,盡力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資料,尤其重視她們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研究環境的限制,將她們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一篇的傳記,陸續發表在國內的科普雜誌或網站上。現將之集結成冊,除了方便讀者閱讀外,並可作為通識教育的教科書或參考書籍,供青年學子及社會大眾,作為效法的楷模。
最後,我們在撰寫這些文章時,難免有所疏漏與錯誤,尚乞讀者諒解與不吝指教。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劉仲康 鍾金湯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到了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藥之進步,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了。然而這些醫藥上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幾,而是經過許多先驅科學家的努力才逐漸建立起來的。當我們享受著這些因醫藥進步而帶來的福祇時,很少有人知曉這些先驅科學家的貢獻,以及他們是在何種情境下做出這些發現而促進了醫藥的進步。本書二位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感一般的生物醫藥教科書,多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很少提及科學發展的歷程;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讓社會大眾,尤...
目錄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自 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沃特莉.孟塔古夫人
現代護理學的奠基者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美國第一位正式女性醫師 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女性的微生物學先驅 安娜.威廉斯
開啟輻射醫學大門的先行者 居禮夫人
公共衛生學與女性運動的領航者 莎拉.約瑟芬.貝克
突破壁壘的女性微生物學領袖 愛麗斯.凱薩琳.艾雯絲
傑出的女病理學家 露易斯.皮爾絲
研究腦膜炎的傑出女性學者 莎拉.伊莉莎白.布蘭瀚
鏈球菌分類與感染權威 蕊貝卡.奎格希爾.蘭西菲爾德
研究醣類代謝的一代宗師 葛蒂.科里
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的發現者 瑞秋.富勒.布朗
生物製劑標準化及百日咳研究的先驅 瑪格麗特.皮特曼
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之母 維吉妮雅.亞培格
解出DNA雙股螺旋結構之幕後功臣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立志成為女性科學家的代言人 黃詩厚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自 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沃特莉.孟塔古夫人
現代護理學的奠基者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美國第一位正式女性醫師 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女性的微生物學先驅 安娜.威廉斯
開啟輻射醫學大門的先行者 居禮夫人
公共衛生學與女性運動的領航者 莎拉.約瑟芬.貝克
突破壁壘的女性微生物學領袖 愛麗斯.凱薩琳.艾雯絲
傑出的女病理學家 露易斯.皮爾絲
研究腦膜炎的傑出女性學者 莎拉.伊莉莎白.布蘭瀚
鏈球菌分類與感染權威 蕊貝卡.奎格希爾.蘭西菲...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