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即六刷,包括《日經新聞》《朝日新聞》《日經MJ》《Sunday每日》《週刊朝日》《讀賣新聞》等重要媒體報導或轉載;出版一年後,仍高居哲學史第1名。
★ 獲「2020年商業書大獎」總榜第6名、通識教育類第2名。
★ 附百餘幅圖照及全彩年表圖,重要事件的樣貌、交流及影響一目了然!
★ 本書以俯瞰視角、全面性說明各思想源流及發展;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時,也能發揮錨點的作用,幫助讀者掌握不同時代發展的脈絡。
★ 宮部美幸(作家)、池谷裕二(腦科學家、東京大學教授)、鄭俊德(閱讀人)、cheap(歷史知識型YouTuber)愛不釋卷,同聲說讚!
歷史資產中,思考比事實更珍貴!
一書輕鬆掌握人類累積至今的思想素養!
以精神文明的核心──哲學與宗教為骨架,
用最具臨場感的描寫,帶你一次看懂東西方思想的流變與影響!
哲學與宗教除了是人類好奇心的展現,
也是文化與社會組織建構的基礎。
它們與生活的連結和影響,遠比想像中更複雜深刻。
跟著本書走一趟前所未有的歷史之旅,
你將更清楚世界為何會是現在的樣貌。
儘管自然科學已為我們解開許多謎團,但人類的愛憎欲望、煩悶苦惱,卻不曾因科學的進步而解消,反而與日俱增。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身處什麼時代,我們都需要哲學和宗教。正因為人類會思考、有好奇心,所以從未放棄對世界提問:有沒有真理?有沒有超自然的支配力量?為什麼痛苦?為什麼不滿足?……這些疑問帶來了哲學與宗教,也推動了歷史。
本書以哲學為綱、宗教為領,讓讀者讀通東西方思想流變;並以生動的文筆,描寫哲學家與宗教家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為當下的困境解套。只要讀完本書,名為「世界史」的地圖便能開展在腦中,清楚了解世界如何影響人類的思考,而人類的思考又如何形塑世界。
作者簡介:
出口治明
飽讀超過10000本書、親自造訪超過1200座城市,堪稱「現代知識巨人」的讀書家與實踐家,現任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APU)校長。
1948年出生於三重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法學部。1972年進入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曾擔任經營企畫一職,後接任倫敦分公司社長、國際業務部部長等職,並於2006年退休。同年,創立「NETLIFE企畫公司」;2008年4月取得保險營業執照,以132億圓資本額成立「NETLIFE生命保險公司」,擔任社長及董事長,並在2012年股票上市。
2018年起擔任APU校長至今,對歷史有很深的造詣,並於京都大學開設「國際人的全球化素養」特別講座,講授世界史課程,廣受好評。著作包括《哲學與宗教全史》等40餘部。
譯者簡介:
黃詩婷
喜愛日本動漫畫、傳統文化、文學及歷史,人生目標是以書籍譯者身分終老一生。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並曾前往日本遊學,現為自由譯者。
推薦序
【各界推薦】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
宮部美幸(知名作家)
池谷裕二(腦科學家、東京大學教授)
鄭俊德(閱讀人)
cheap(知識型歷史YouTuber) 一致好評推薦
沒讀這本書,雖然不至於拿不到學分,卻很有可能失去讓生命更美好的重要事物!──宮部美幸(作家)
即使是生手,有了本書,便不至於在知識城市中迷路。本書的妥善規畫與設計,將帶領讀者享受思考的愉悅。這是「被世界所揀選的人」才寫得出的稀世之書!──池谷裕二(腦科學家、東京大學教授)
是先有宗教才有哲學,還是先有哲學才長出宗教?這個問題就如同蛋生雞或雞生蛋的難題,正因為難解,所以我們需要這本《哲學與宗教全史》,一窺歷史上哲學大家和宗教創始大神們,如何影響並改變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鄭俊德(閱讀人)
能用淺白的語言,把哲學和宗教一起寫是很困難的,但這本書做到了。雖然它非常厚,但如果你開始閱讀,你將停不下來。──cheap(知識型歷史YouTuber)
書店店員超興奮:「這本書毫無疑問是今年的第一名!即使100年後,還能名留青史!」
資深編輯大推:「本書給人耳目一新的趣味……和一般的哲學或宗教概論書籍不同,給人一種『蘇格拉底就住我家隔壁』的臨場感。」
讀者大讚:
「讀完後,腦中好像展開了一幅『世界史』地圖。」
「比學校課本好看多了!」
「讀完本書,就知道現在的世界為什麼是這樣。」
「讀世界史,嗑這本就好了。」
「清楚地知道『點』(歷史事件)是怎麼連成線的。」
【各界推薦】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
宮部美幸(知名作家)
池谷裕二(腦科學家、東京大學教授)
鄭俊德(閱讀人)
cheap(知識型歷史YouTuber) 一致好評推薦
沒讀這本書,雖然不至於拿不到學分,卻很有可能失去讓生命更美好的重要事物!──宮部美幸(作家)
即使是生手,有了本書,便不至於在知識城市中迷路。本書的妥善規畫與設計,將帶領讀者享受思考的愉悅。這是「被世界所揀選的人」才寫得出的稀世之書!──池谷裕二(腦科學家、東京大學教授)
是先有宗教才有哲學,還是先有哲學才長出宗教?這個問題就如...
作者序
【序言 為什麼現在要了解哲學與宗教?】
〔哲學與宗教是人類智慧的泉源〕
那名男子坐在像是岩石的地方、右手肘支在左大腿上,略略低著頭,右手手背還抵著下巴。這是羅丹非常有名的雕刻作品《沉思者》──這副模樣的確像是沉浸在思考中。
但這個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呢?據說羅丹本人將這座雕像命名為《詩人》,但在他死後,作品卻被改稱為《沉思者》。
會改名為《沉思者》,據說是翻鑄這座雕像的工匠盧第耶(Rudier)的想法。
另外,法國有位哲學家帕斯卡也曾說過:「人類是會思考的蘆葦。」
如果以動物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人類並不高大,也沒有尖牙利爪;既不擅長爬樹,跑得也沒有多快,更無法在水中生活。即便如此,人類仍能成為地球霸主的原因,正是在於具備「思考力」這項最有力的武器。
思考再思考,人類征服了自然、創造了文明,進而產生文化;同時,幸與不幸也接踵而來。不管在哪個時代,人類總是在思考。其中少數具有卓越思考力的人們,創造了世界、人生、死後世界的抽象概念與思維,並將此做為人生意義的寄託。大致上來說,我認為這就是哲學與宗教逐漸形成的過程。
「不過人類早就踏上月球,人工智慧也越來越發達,應該不需要什麼哲學或宗教了吧?思考世界、人生、死後世界之類的有什麼用呢?先別說其他的,這些東西很複雜吧?」
抱持著這種想法的人,我想應該不少吧。
但人類也具備了編織夢想、希望和理想的理性(思考力);只要有愛憎等情感,就會有無止盡的煩悶與苦惱。如此一來,無論身處任何時代,都需要哲學與宗教。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何需要了解哲學與宗教?」這個問題,其實是人類自古以來反覆提出的疑問。時至今日,恐怖攻擊橫行、難民問題擴散全球,同時也有進入網路社會後才出現的匿名誹謗、對「非我族類」抱持偏見與憎惡等情況,這些問題可說日益嚴重。
在這樣的時代,哲學與宗教是否能成為人類的力量?如今全球各國都迎來了新時代或新局面,因此我希望大家能針對這一點,回到原點好好思考。
有一次,我問某位哲學家友人:「為什麼你會專攻哲學呢?」對方回答:「因為這是思考世界一切事物的學問。」
現代的學問分類非常細緻,重視的是「小題大作」,甚至許多人一旦關進學術象牙塔,就再也出不來了;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也使得完整理解世界的必要性更加獲得凸顯。我非常喜歡歷史,每次想要著手解析人類悠久的歷史時,就會發現有無數哲學家曾挑戰全面性地理解世界,也有許多宗教家希望能拯救所有恐懼疾病、為老死而奮戰的人們。
這些打算完整掌握世界、拯救世上痛苦黎民的偉大先進們,各自擁有什麼樣的思想與事蹟呢?這正是本書想介紹給大家的。如果本書能稍稍做為各位理解世界時的參考,對身為作者的我來說,可說是至高無上的愉悅。
一般認為,「神」這個概念大約誕生於12000年前的馴化時代(由狩獵、採集社會轉型為定居的農耕與畜牧社會)。自此以後,人類的大腦似乎就沒有再繼續演化。西元前1000年左右,可能是世界上首位宗教家的瑣羅亞斯德誕生於波斯地區;西元前624年左右,哲學家泰利斯誕生在希臘地區。之後超過2500年的漫長歲月裡,有許多宗教家及哲學家登上世界舞臺。本書盡可能收錄他們的肖像,因為我希望各位能透過他們的樣貌,感受他們在各自所處的時代環境中思考或煩惱些什麼、如何度過人生。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或是佛陀、孔子等人,都是大家的鄰居。他們與你我相同,是有血有肉的人類,他們的生活方式或許也有值得大家參考之處。
〔該如何說明人類的疑問?〕
自古至今,人類不斷叩問著兩件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以什麼構成的?」「人類從何處來?該往何處去?又是為何而生的?」至於不斷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回答的,正是宗教、哲學,以及由哲學衍生出的自然科學。
以順序來說,一開始是宗教,接著是哲學,最後則是由自然科學來回答這兩個問題;尤其是宇宙物理學和腦科學等學科,幾乎導出了這兩個問題大致上的終極解答。
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只要把「世界」換成「宇宙」,答案就出來了,也就是「大霹靂」(big bang)理論。在一場大爆炸後,宇宙開始膨脹,充滿各種物質與能量的星球也跟著誕生。星球在壽命終了時,會爆炸成為超新星而死亡,爆炸的碎片則會飛向四面八方;地球便是從這些碎片中誕生,接著有了生命,人類也出現在世上。我們是從星星的碎片中誕生的。
接下來,關於「人類從何處來?該往何處去?又是為何而生的?」這個問題,一樣能獲得解答。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一般認為,現今人類的祖先「智人」在距今約20萬年前出現於東非大裂谷。那麼,我們該往何處去呢?目前已知,再過10億年左右,太陽會開始膨脹、地球上的水會消失,所有生物終將滅絕。至於人類是為何而生的?由於人類也是動物,因此是為了留下後代而生存。如果再進一步詢問「何謂人類」的話,那麼目前也已確知,人類是一種所有行動和思考都依賴大腦運作的動物。
〔宗教和哲學已經無用武之地?〕
人類自星球的碎片中誕生,身為動物的我們為了留下後代而生存。在這條路上,自然科學為我們點亮明燈,一路至此。
各位能接受用這個結論來說明自己生存的意義與世界的存在嗎?
另一方面,自然科學也並非就此蓋棺論定。關於宇宙與人類的大腦,最新的科學研究提出了以下的結果:
目前已可使用數學式來說明宇宙的成分。其中約有5%是我們所熟知的碳、氫、氧等元素,約有70%是暗能量、25%是暗物質。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宇宙就無法存在,但它們究竟是什麼,至今仍沒有明確的答案;換言之,宇宙充滿了我們(目前)不知道的能源和物質。
至於人類大腦的運作,則有了以下的新發現。
覺得渴的時候,我們會將手伸向裝了水的杯子,然後喝水。過去一直認為,這個動作是人類以自己的意志伸出手、拿起杯子喝水,但最近的腦科學研究卻否定了這件事。
「想喝水」這項決策,其實是人類在潛意識下所做的,並往兩方面發出訊息。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大概花費0.1秒產生「想喝水」的意識,以及0.3秒動手拿杯子。因為有這個0.2秒的時間差,才會讓我們產生錯覺,以為是自己的意志決定要喝水而伸手。但目前已經確定,人類做出的決策,幾乎都不是由意識所掌控的。
大腦和宇宙至今仍有許多未知之處,就這一點來看,兩者可說十分相似。
另外,還有這樣的研究:
「人類的個性和能力根據基因決定」這個論點曾獨霸天下,但目前已知並不會真的完全與基因相符,腦部會發生某種「波動」而產生不同的個性與能力。
「波動」是物理學名詞。大致上可解釋為「能源、密度、電壓等具有擴散性或強度之物理量,偏離空間性或時間性平均值的變動」,或「偏離統計平均值。巨觀來說為穩定,微觀下則有不斷在平均值上下變動之現象」。腦部會發生「波動」,就表示有遺傳以外的因素──也可說是某種稱為「雜訊」的要素,使大腦產生變化。總而言之,人類的遺傳並非只是單純、毫無變動地將基因「一代傳一代」。
另一方面,宇宙物理學家吉田直紀在他的著作《宇宙137億年解碼》中提到,他用電腦模擬能表現宇宙結構的方程式,但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模擬出宇宙現在的模樣,於是隨機加入了「波動」,沒想到竟然得到了非常接近現存宇宙的模型。背後的理論當然非常複雜且難以理解,但也點出了在大霹靂中誕生的宇宙,至今仍持續變化中的這項事實。
現代的自然科學讓我們了解:基因不保證能完全將人類的個性及能力傳承下去,而宇宙自大霹靂起,也並非一直都是當時的樣子。不論是宇宙或人類的大腦,我們越來越知道哪些是已然明瞭的,哪些仍不明瞭,而我認為,這也表示宗教與哲學未來將會繼續存在。從比重來看,過去一直是由宗教來回答這些永恆的提問,接著是哲學抬頭;而在自然科學誕生後,便由它來說明人類這種生物的一切(幾乎)。但即使如此,自然科學仍非萬能。
關於自然科學告訴我們的這些答案,姑且先放在一邊。接著我們將依時代順序,理解人類從過去到現在,是以怎樣的思考體系和宗教觀來理解世界、如何思考人類生存的意義。
【序言 為什麼現在要了解哲學與宗教?】
〔哲學與宗教是人類智慧的泉源〕
那名男子坐在像是岩石的地方、右手肘支在左大腿上,略略低著頭,右手手背還抵著下巴。這是羅丹非常有名的雕刻作品《沉思者》──這副模樣的確像是沉浸在思考中。
但這個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呢?據說羅丹本人將這座雕像命名為《詩人》,但在他死後,作品卻被改稱為《沉思者》。
會改名為《沉思者》,據說是翻鑄這座雕像的工匠盧第耶(Rudier)的想法。
另外,法國有位哲學家帕斯卡也曾說過:「人類是會思考的蘆葦。」
如果以動物的角度來看,就會發...
目錄
序言 為什麼現在要了解哲學與宗教?
1 哲學與宗教是人類智慧的泉源
2 話說回來,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宗教?
3 該如何說明人類的疑問?
4 宗教和哲學已無用武之地?
第1章 在宗教誕生前
1 為了思考而有語言
2 人類是怎麼思考「時間」的?
3 突如其來的變化,馴化與宗教的關係
第2章 瑣羅亞斯德教的禮物
1 「舞蹈宗教家」摩尼的出現
2 善惡二元論與最後審判
3 守護靈與洗禮
4 崇拜並祭祀火焰
5 大家都是跟瑣羅亞斯德教學的
6 尼采與瑣羅亞斯德教
第3章 哲學的誕生與「知識大爆炸」
1 哲學始祖泰利斯與「本原」
2 希臘以外的知識大爆炸
第4章 希臘三哲對西洋哲學的貢獻
1 蘇格拉底身處的雅典
2 蘇格拉底的真實與虛像
3 柏拉圖的地位
4 「萬學之祖」亞里斯多德
哲學下午茶1 蘇格拉底的老婆真是母老虎嗎?
第5章 孔子、墨子、佛陀、摩訶毘羅
1 在動亂中生存、思索、行動
2 孔子提倡「復禮」,要「重返榮耀」
3 不否定你,也不重用你
4 十分相似的孔子與柏拉圖
5 徹底批判孔子的墨子
6 墨家銷聲匿跡的因素
7 婆羅門教就這樣失去了優勢
8 如何逃離輪迴轉世的痛苦?
第6章(1) 希臘化時期的希臘哲學家
1 何謂希臘化時期?
2 伊比鳩魯的享樂主義享的是什麼樂?
3 斯多噶學派的理想人生有多理想?
第6章(2)中國的百家爭鳴
1 具特殊地位的陰陽家
2 性善與性惡之間
3 領先時代兩千五百年的孟子
4 具備邏輯思考的荀子
5 徹底的法治主義與徹底的自然無為
6 儒家、法家、道家的存在為中國社會帶來安定
第6章(3)猶太教的起點
1 《塔納赫》成書
2 佛教分裂
第6章(4) 希臘國王成了佛教徒?
第7章 基督教與大乘佛教的誕生及發展
1 《新約聖經》成書前
2 初代教會的傳教戰術
3 君士坦丁一世與三位一體
4 「三位一體說」真的很複雜
5 基督教會東西大分裂
6 與佛陀無關的大乘佛教登場
7 用哲學維護教會正統性的「教父哲學」
第8章(1) 伊斯蘭教的誕生、發展與挫折
1 穆罕默德本來只是個普通人
2 伊斯蘭教的「六信五功」
3 伊斯蘭教的合理性
4 穆斯林的禮拜與《古蘭經》
5 什葉派與遜尼派
6 對「吉哈德」的誤解
7 關於四位妻子與伊斯蘭女性的地位
8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青年膨脹問題
9 比基督教年輕六百歲的伊斯蘭教
第8章(2) 伊斯蘭教對希臘哲學的繼承與發展
1 令人敬畏的阿拉伯求知精神
第8章(3) 伊斯蘭神學與基督教神學
1 托馬斯.阿奎那的豐功偉業
2 十二世紀的文藝復興
第8章(4) 佛教與儒學的轉變
1 密宗就是「只把祕密告訴你」的佛教
2 儒學的意識型態化,以及理學和心學
第9章 走向近代世界的哲學
1 文藝復興的哲學收穫
2 改革者,以及抵抗改革者
3 為什麼新教徒要寫成「抗議者」?
4 喀爾文的激進言論
5 天主教會的反擊
6 哲學開始走向近代理性世界
7 英國經驗主義與歐洲理性主義
8 從分析古代人類社會開始
哲學下午茶2 一元二元多元論
哲學下午茶3 從歌劇變成兒歌
第10章 由近代走向現代
1 整合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康德
2 黑格爾的辯證法
3 往池子裡丟石子的哲學家們
哲學下午茶4 究竟誰更幸福?
第11章 十九世紀的哲學新潮流
1 齊克果與存在主義
2 把「絕對精神」換成「生產力」的馬克思
3 尼采直言「上帝已死」
4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
哲學下午茶5 齊克果的重擔
哲學下午茶6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那哲學呢?
哲學下午茶7 馬克思身邊無可取代的那個人
哲學下午茶8 尼采的哲學、健康與疾病
第12章 激起二十世紀思想界漣漪的人
1 視語言為符號的索緒爾
2 使用超難懂用語的胡塞爾是最後的哲學家?
3 凡不可說的,就該保持沉默
4 沙特與存在主義
5 李維史陀對沙特的正面否定
哲學下午茶9 維根斯坦有如沉思者的一生
後記 即使如此,人類仍將繼續探索智慧
圖片出處
序言 為什麼現在要了解哲學與宗教?
1 哲學與宗教是人類智慧的泉源
2 話說回來,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宗教?
3 該如何說明人類的疑問?
4 宗教和哲學已無用武之地?
第1章 在宗教誕生前
1 為了思考而有語言
2 人類是怎麼思考「時間」的?
3 突如其來的變化,馴化與宗教的關係
第2章 瑣羅亞斯德教的禮物
1 「舞蹈宗教家」摩尼的出現
2 善惡二元論與最後審判
3 守護靈與洗禮
4 崇拜並祭祀火焰
5 大家都是跟瑣羅亞斯德教學的
6 尼采與瑣羅亞斯德教
第3章 哲學的誕生與「知識大爆炸」
1 哲學始祖泰利斯與「本原」
2...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