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思想》邀請四位作者,針對「後解嚴的台灣文學」展開討論。我們所關心的,當然不是解嚴這個具體事件本身,而是這個社會一旦擺脫了威權政治所施加的束縛禁錮,前路操之在己,成敗得失要由自己負責了,其成果就格外值得理解和檢討。特別就思想、文化而言,瞭解解嚴前後的變化得失,更有助於彰顯台灣的思考主體,究竟具有多少思想資源與自我意識。本期關於文學狀況的幾篇檢討,都明確指出,文學與解嚴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創作自由問題。解嚴以前,台灣的文學意識之澎湃,已經預告了新的多元主體正在浮現;解嚴之後,社會的多元自覺與運動,更為這種意識提供了莫大的動力。解嚴前後,張錦忠先生所謂的「後浪新潮」自西方湧到,與島內自發的身份認同潮流匯合,一時之間構成了具有高度同質性的眾聲喧嘩。但是,喧嘩之後留下了甚麼樣的作品,幾位評論家的評價,似乎仍是期待多於肯定。文學領域的經驗顯示,解嚴固然帶來了較為開放的氛圍,但即使加上外來觀念的刺激,還需要有社會的動能來支撐鼓動,才能共同構成文學的熱鬧局面。不過,即使局面已經成形,若是作家本身沒有能力善用局面,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還是有限。解嚴云云,對於文學的意義不會很大。解嚴當然滿足了自由主義的長期期待,可是實情說來諷刺,在台灣,解嚴居然構成了自由主義的致命考驗:隨著解嚴,自由主義也就喪失了動力;而在中國大陸,雖然無所謂戒嚴解嚴,自由主義作為思潮也提前宣告式微。這個情況,本身便需要理解說明。「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筆談,在上一期發表四篇台灣與大陸學者的觀察分析之後,引起了海內外的矚目。本期繼續刊登同題另外五篇筆談文章,分別由大陸、香港及台灣學者執筆。有興趣的讀者,無妨將前期及本期的文章並觀,認識問題的全貌。中文自由主義的衰落,當然有外在肇因,不過其本身的體質羸弱、視野狹窄、與社會動態隔絕,也是必須承認的缺失。這個情況,是不是會隨著大家的相關討論增加而改善,只能拭目以待。無論如何,我們歡迎讀者加入這場筆談。本期的精彩文章,還有「思想鉤沈」這個欄目裡面的四篇珠璣之作,各自把我們的視野向著意外的方向開展。台灣知識份子為甚麼不曉得許壽裳這個人物?台灣的咖啡豈是始自星巴克?自由主義者豈能不細讀嚴搏非先生所談的波蘭尼《大轉型》(即是唐諾先生筆下的博蘭尼《鉅變》)?而廖美小姐生動呈現的赫緒曼,為甚麼能夠出入於經濟發展、政治經濟學、政治思想、以及繪畫之間?(廖美提供赫緒曼的自畫像照片,把其人與其藝同時帶到讀者眼前。)這些話題與思路的出現,令《思想》所涵蓋的景觀超出了台灣的逼仄當下,眼界陡然寬敞、繁複、明亮了許多。更有助於開闢新視野的作品,當推黃宗潔小姐對台灣動物書寫狀況的介紹。這個主題的重要性日增,可是相關的研究還很少。有此一篇在手,讀者可以掌握台灣動物寫作領域的狀況與得失,甚至於認識到所謂的「混和共同體」如何容納著各類人等與動物、植物乃至於生態系統。一如「思想」通常侷限於人類,文學對這個共同體的重現與理解,顯然還有著嚴重限制。本期《思想》還有兩篇有關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文章,卻都不是直接談論當年那場事件,而是探討今天有關二二八的三種主要論述、以及針對葛超智《被出賣的台灣》這本大有影響的二二八見聞錄的批評。吳乃德先生一本一貫的關懷,檢討族群衝突論、國家暴力論、以及冷戰結構論三種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吳乃德文章的動人與懾人,正在於他為這個議題開拓了一個關鍵的道德面向。郭譽先先生的書評或許不能說服每一位讀者,不過他所提出來的問題卻不能迴避。這兩篇文章性質迥異,卻都屬於一種「後設」性質的討論,即檢討我們如何理解與敘述二二八事件,是有其獨特的意義的。感謝余英時先生和高行健先生,兩位在華人學術與藝文領域廣受敬重的人物,願意在本刊發表他們的新作。他們的賜稿,相信會鼓勵更多的作者與讀者參與本刊的努力,促進中文世界思想的蓬勃發展。
章節試閱
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
陳芳明
釋放被壓抑的記憶
到達解嚴之前,台灣社會的思想活動已率先自我解放。這種解放不僅見證於黨外雜誌的滋生蔓延,也顯現在文學想像的蓬勃盛放。以暗潮洶湧來概括1980年代的文學風景,絕非誇張。在1987年解嚴前,至少已經看到黃凡《賴索》、《傷心城》的政治小說(1983),李昂《殺夫》與廖輝英《油麻菜籽》的女性小說(1983),以及白先勇《孽子》的同志小說(1984)。這些作品幾乎在同一時間問世,一方面宣告作家對苦悶政治環境的不耐,一方面似乎也呼應了當時社會的騷動現象。
從老兵返鄉運動、原住民復權運動,到農民北上遊行運動、勞工運動、女性運動、學生運動,反映了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求變聲音從島上各個角落發抒出來。潛藏在作家思考的爆發能量,也在1980年代初期釋放出來,適時參加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歷史大合唱。
在宣佈戒嚴時期正式終結的1987年,頗具象徵意義的一個事件也同時發生,那就是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的付梓出版。這冊歷史作品,在於總結整個威權時期(包括日治殖民體制與戰後戒嚴體制)的文學流變,也在於預告一個全新的文學生產即將到來。葉石濤的《史綱》也許失之簡略,卻足夠讓後人窺見台灣文學曾經有過的壓抑與掙扎。不過,這冊專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拉出另一條歷史記憶。在中原取向的黨國教育之下,台灣歷史記憶曾經受到長期的遮蔽,或者只能依附於中國歷史的邊陲。遠在1965年,葉石濤便已發誓要寫出一部台灣文學史。必須經過20餘年之後,他才完成了誓願的實現。《史綱》的出版,意味著複數記憶的浮現。縱然這冊規模有限的史書還不能與龐大的政治論述相互比並,卻已釋出一個強烈的暗示;被壓抑的許多記憶,就將要在威權體制鬆動之際不斷湧現冒出。
經過1977年文學論戰的洗禮,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的結盟似乎已形成鮮明的趨勢。鄉土文學論戰的硝煙瀰漫時,統獨兩條路線的思考也逐步在形塑之中。這場論戰,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並未提出具體的答案。不過,雙方陣營掀起的文學思考,已開始挑戰質疑國民黨文藝政策的威權。台灣作家對於政治權力的干涉,都已表現出相當程度的不耐。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爆發,使得鄉土文學論戰的後續發展被迫中止。但是,作家對國民黨體制的抗拒與批判並未熄滅。1982年至1983年再度爆發台灣意識論戰,正好可以證明所謂的文藝政策,已失去能力制約作家的思考。
對於統派而言,國民黨的思考立場不足以承擔「中國」的真正意義。對獨派來說,國民黨的中原取向也不能負載「台灣」的具體內容。因此,威權體制遭到民主運動挑戰時,它長期構築的政治大敘述很快就出現疲態。陳映真在1980年代所寫的政治小說〈山路〉、〈鈴鐺花〉,開始為50年代的白色恐怖記憶發出聲音。鍾肇政的歷史小說《怒濤》、李喬的長篇小說《埋冤一九四七》、東方白的大河小說《浪淘沙》,也開始揭開二二八事件的記憶。這些文學作品問世時,等於是宣告國民黨的立場既不夠「中國」,也不夠「台灣」。
富有濃厚意識型態的這些文學作品,在藝術成就上可能有其侷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完成其特殊的歷史任務,那就是在國民黨主導的歷史記憶之外,挖掘出被埋葬許久的民間記憶。歷史造像運動在解嚴前後幾乎臻於高峰,弔詭的是,當整個文壇走向開放之際,1970年代崛起的鄉土文學運動卻出現式微的跡象。
鄉土文學運動也許不能以沒落來概括,但是,它的力道已沒有1970年代的氣勢那樣旺盛。究其原因,當然可以從經濟結構的改變來解釋。全球化的風潮在解嚴前後逐步席捲脆弱渺小的海島,當台灣被整編到世界經濟體系時,鄉土的內容也不能不受到改造。不過,從文學創造的本身來看,鄉土文學的思考是以台灣意識為主要基礎。台灣意識萌芽時,就已具備民族主義論述的形式。這種素樸的民族主義,便是用來對抗國民黨所灌輸的中華民族主義。從語法使用到藝術技巧,鄉土文學的書寫策略無非是以台灣意識的大敘述來挑戰中原意識的大敘述。經過10年的對峙與挑戰,無可懷疑的,已形塑了相當堅強的本土論。
然而,本土論的伸張並未在鄉土文學運動中開花結果,反而是嫁接到1980年代的民主運動。尤其是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之後,本土論已不再是文學論述,它成為了反對運動的政治論述。本土論的轉移,使鄉土文學加速結束它在特定歷史階段的任務。如果台灣意識式的民族主義思考是為了取代國民黨的中華民族主義,在政治運動的場域反而可以發揮立即而明顯的效果。相形之下,本土論在鄉土文學的創作中,能夠獲得的批判能量變得相當有限。不僅如此,大敘述的書寫策略,也很難吸引在1980年代登場的作家。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後結構主義的藝術思考,更為細膩而深刻的想像與感覺。
威權崩解的前夕,新的文學理論源源不絕輸入台灣。從傅柯、羅蘭巴特、德希達的解構理論,到女性主義、同志理論、後殖民理論、後現代理論,在解嚴之際不斷湧入。伴隨新的文學思潮的進口,外來的文學翻譯也同時刷新讀者的思維。昆德拉、馬奎茲、卡爾維諾、村上春樹的小說,也在最短期間成為讀書市場耳熟能詳的名字。
台灣作家並不是因為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而有了轉向,較為安全地說,他們在追求自我解放的慾望時,借助於新的文學理論與翻譯作品的燃燒而變得更為旺盛。一元論、中心論的文學觀念,曾經主宰台灣文壇數十年之久,至此漸漸被正在崛起的文學思維所取代。女性文學的大量生產,抗拒的是男性中心論;眷村文學的抬頭,質疑的是黨國中心論;原住民文學的甦醒,挑戰的是漢人中心論;同志文學的出現,批判的是異性戀中心論。這是前所未有的文學趨勢,不僅在於建構新的台灣文化主體,更重要的是,也在於強調彼此的差異。性別的、族群的、階級的差異,無疑是構成了解嚴後台灣文學發展的主要特質。
複數記憶的具體浮現
歷史記憶的重建運動,不再只是屬於本土論者。那種總體性的、父權式的思維,已不可能概括台灣社會內部的所有記憶。突破中華民族主義論與台灣意識論的行動,來自女性作家對男性歷史書寫的質疑。歷史撰寫權自來就是操在男性手上,壟斷了歷史解釋權,等於掌握社會的全部記憶。女性身份與思維之遭到徹底擦拭,無非是由於男性史家的偏頗史觀。如果女性要獲得發言權,就必須向男性學舌或模仿。這種情況在1980年代的後半期開始被改寫。
女性作家以小說形式介入歷史書寫,是解嚴後值得注意的現象。以文學干涉歷史,是相當重要的策略。傳統男性史觀在解釋歷史事實時,往往過於偏愛「分水嶺」、「轉捩點」、「關鍵性」、「導火線」之類的時間點。大事件、大人格的描述,可以膨脹男性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而那樣的位置終究不是女性能夠輕易抵達的。
要翻轉在歷史發言權的劣勢,女性作家並不汲汲於營造大敘述的書寫,而是從細微的、枝節的地方著手。這種細緻而深刻的挖掘,正是男性史家從來不會注意的。傳統史家看到的盡是壯闊的歷史場景,只有在大規模的時間背景下,才能塑造英雄式、帝王式的人格。女性作家反其道而行,選擇從自己的身體與感覺出發,甚至是從被壓抑的無意識世界出發。她們採取徐徐圖圖的方式,對男性史觀進行解構。
三位女性作家在解嚴前後不約而同選擇歷史題材來營造小說,包括平路、李昂、施叔青,開啟了前人未曾有過的想像。她們刻意在男性撰寫的歷史作品之上添加新的情節故事,縱然是出自虛構,卻反而更為真實地貼近歷史。平路所寫的《誰殺了╳╳╳》(1991)與《行道天涯》(1995),首度對國民黨所尊崇的歷史記憶進行顛覆。《誰殺了╳╳╳》暗示的是蔣經國的情史,而《行道天涯》則是直接在書的封面印上:「孫中山與宋慶齡的愛情故事」。神聖莊嚴的黨國歷史,幾乎是所有史家的禁地。平路勇於直探禁區,並不挑戰官方所建構的史實,她從偉大人物身邊的女性,長期受到忽視的女性身體開始建構記憶。
男性史家對於過去的政治事實酷嗜歷史化(historicized),但是平路並不介入時間敘述,她最高明的地方便是把男性的時間予以空間化(spatialized)。這當然已是耳熟能詳的女性主義者的書寫策略。所謂空間化,便是不必斤斤計較於時間的正確與否,反而是小說人物的心理空間值得細心經營。平路的《行道天涯》,完全不去侵犯孫中山的崇高人格,甚至也不褻瀆他的民族精神象徵。凡是觸及黨國歷史,平路刻意遵循既有的官方格局,她的小說創造全然聚焦在宋慶齡身上。孫中山去世時,宋慶齡正處在30年華,擁有成熟的女性軀體。她進入宋慶齡的內心世界,探索這位被尊崇為國母的情感、慾望、記憶、想像。年輕的生命必然還具有憧憬與嚮往的能力,國族榮耀加諸在國母身上的枷鎖,也必然使她掙扎抗拒。平路從平凡女性的感覺去推想宋慶齡的內心騷動。這種對歷史人物的空間閱讀,恰好是傳統史家無法也無能處理的。以肉體對照國體,以情慾比並情操,相當鮮明地揭露了男性史觀的虛偽與矯情。孫中山終其一生投身於救國救民,竟無法挽救他身邊女性的肉體煎熬。
宋慶齡升格成為一位受到國家尊崇的女性後,看不見的道德、榮譽、名位都降臨在她生命。她的尊貴,變成她的囚牢。而那樣的尊貴不是由她努力爭取得來,只不過是受到丈夫的庇蔭,餘生都要活在他的陰影裡。她的人格,是依照男性的價值觀念量身訂造。平路的歷史故事,恰恰可以暴露男性記憶之禁不起檢驗。
李昂同樣以女性故事介入歷史的書寫。平路撰寫的是辛亥革命運動,李昂的《北港香爐人人插》(1997)則集中刻畫台灣民主運動。如果平路的筆法在於批判中華民族主義史觀,李昂的小說便是在反諷台灣意識論者的歷史記憶。事實上,她的小說原是以「戴貞操帶的魔鬼」作為系列主題。「貞操帶」隱喻男性道德,「魔鬼」暗示女性情慾。台灣民主運動在本土論的塑造之下,也是另一種莊嚴的大敘述。但是追求自由、民主、解放的政治運動,不僅不能拯救女性,竟帶來更多的枷鎖與束縛。
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1993-1997)全然取徑不同的策略,更進一步揭穿男性史觀的虛張聲勢。她寫香港故事,自然有其焦慮。施叔青擔心的是,香港歸還中國之後的命運,可能重蹈天安門事件的覆轍。這部龐大小說,其實是從最細微的地方發展出來:故事中的女性是一位妓女,歷史的開端則始自於一場鼠疫。施叔青的企圖是為了達到以小搏大的效果,質言之,既要批判西方的殖民主義,也要抗拒中國的霸權心態。
三位女性作家的技藝,開啟了1990年代的女性歷史風景。她們的作品正式宣告,男性的莊嚴歷史記錄隱藏了多少虛構、變造、加工、跳接的記憶。格局越大的歷史書寫,更容易填塞越多的政治謊言。她們透過女性身體的探索,窺見了迷霧背後的歷史真相。男性的威權縱然沒有因此而萎頓,至少可以確信的是,新的歷史書寫已經朝向女性知識論的建構去積極追求。
在歷史書寫的同時,解嚴後的女性作家也更加辛勤地在家族與自傳的議題構築故事。值得注意的便是朱天心所寫的眷村文學三部曲,包括《想我眷村的兄弟們》(1992),《古都》(1997),《漫遊者》(2002)。眷村是外省族群的特殊記憶,在政經結構產生急劇變化之際,這樣的記憶已無法躲避凋萎的命運。然而,眷村卻是一個世代流亡族群的集體記憶。在錯綜複雜的歷史交會之下,他們彷彿是注定要被遺忘的。國民黨絕情的棄擲,民進黨政治正確式的排斥,共產黨疏離的冷漠以對,使有過眷村經驗的外省族群在歷史洪流中找不到確切的定位。朱天心有意為這種飄流的命運留下見證。她選擇在所有主流思考中挖出一條不可磨滅的記憶,聲音可能是細微的,但造成的回響卻異常巨大。
屬於外省族群的作家中,張大春採取一種更高的姿態,俯視變化中的台灣社會。他文字很冷,技藝卻極高深。他也可能是解嚴前後最具透視能力、揭穿歷史騙局與政治謊言的作家。從《四喜憂國》(1988)、《大說謊家》(1989),到《撒謊的信徒》(1996)、《本事》(1998),他以正面的態度批判歷史的虛構。在故事裡,他比所有的政治人物還會說謊,還更具有能力編造事實。他要挑戰的是,歷史上的真理不必然是真理,小說中的謊言不必然是謊言。甚至,謊言深處竟存在著真理。在事實與虛構之間,他尊崇的是小說。沒有一位作家可以如此放膽,刻意貶低歷史價值,而更惡意蔑視政治人物。張大春暗示的是,事實若是可以編造,記憶當然可以創造。《本事》這本書附有英文譯名:「Pseudo-Knowledge」,亦即「偽知識」。即像雜文又像札記的這本書,以魚目混珠的方式,把事實與偽造摻雜成一種既像知識又不像知識的文體。他以這種文體來鑑照學術殿堂所傳授的知識,近乎戲謔的批判,更加彰顯人間有多少謊言在流竄傳播。
在這場重建記憶的風潮裡,原住民作家也沒有缺席。在台灣的族群中,受到歷史失憶症侵襲者,莫過於原住民。這不僅是外來殖民者與漢人移民者的文字書寫取代了他們的記憶,原住民的固有神話傳說也遭到篡改與變造。透過壓迫、掠奪的手段,漢人沙文主義取得了記憶的合法化,原住民的文化資產幾乎被破壞淨盡。1980年代以後,原住民的復權運動點燃了建構歷史記憶的希望。
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曾經沉痛表示,他讀完18冊的《台中縣志》,只「看到漢人的開墾史,完全看不到原住民的部落史」。這種以粗暴方式擦拭歷史記憶的伎倆,正是漢人中心論的罪證。在歷史上原住民缺席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殖民者與漢人的傲慢。因此,原住民書寫的大量生產,縱然是被迫使用漢字,已經可以預告台灣的歷史記憶必須重新改寫。
瓦歷斯•諾幹的詩集《想念族人》(1994),在於書寫原住民在他們的原鄉台灣四處流離失所的景象。如果原住民有自己的文字,這本詩集可以把感情表達地更為透徹。然而,他藉用漢文來書寫,充滿了壓抑的憤怒。詩集裡看到的原住民,流亡在礦區,在城市,在海洋,他們四處為家,唯一不能企及的竟是自己的部落。他的文字極為乾淨,節奏亦極舒緩,然而一股抑鬱之氣直通讀者鼻息。他的另一冊詩集《伊能再踏查》(1999),則是追溯族人的記憶,對日本殖民者提出控訴。瓦歷斯•諾幹的生產力極為旺盛,他的作品也足夠使他成為重要的傑出詩人。
在威權時代,記憶被變造、被擦拭的經驗,至今仍是餘悸猶存。解嚴20年來,已經見證島上的性別與族群釋放長期被壓抑的記憶。沒有一個族群的記憶,可以取代另一族群的記憶。也沒有任何一個特定族群的歷史,可以代表全部族群的歷史。所有的記憶,都可以成為文學想像的根源。台灣文學的生產力與創造力,能夠臻於蓬勃狀態,正是因為所有的歷史記憶獲得釋放與盛放的空間。如果有所謂的台灣歷史記憶,那必然是由所有性別與族群的不同生命經驗所鍛鑄而成。
然而,新的記憶也源源不絕注入台灣。外籍新娘創造的新台灣之子,正在融入台灣社會的階段。他們的記憶,必然是在台灣經驗之外,還添加了來自母親的歷史經驗;而那樣的經驗可能來自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中國。台灣的歷史經驗,無非是原住民、移民者、殖民者所共同擘畫,這是台灣文化的力量能夠保持生動活潑的重要原因。未來的台灣文學生產,必然會有新台灣之子的貢獻。歷史想像將不只是南京大屠殺或二二八事件,越戰創傷的記憶也有可能會匯入台灣文學的想像。
學習尊重不同的記憶,其實也就是在學習如何保存台灣文化生生不息的動力。所有個別的記憶,都是獨一無二,都是無法複製。回望20年來的台灣,啟開的歷史閘門不容再關閉。文學因為記憶釋放,想像才獲得盛放。
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陳芳明釋放被壓抑的記憶到達解嚴之前,台灣社會的思想活動已率先自我解放。這種解放不僅見證於黨外雜誌的滋生蔓延,也顯現在文學想像的蓬勃盛放。以暗潮洶湧來概括1980年代的文學風景,絕非誇張。在1987年解嚴前,至少已經看到黃凡《賴索》、《傷心城》的政治小說(1983),李昂《殺夫》與廖輝英《油麻菜籽》的女性小說(1983),以及白先勇《孽子》的同志小說(1984)。這些作品幾乎在同一時間問世,一方面宣告作家對苦悶政治環境的不耐,一方面似乎也呼應了當時社會的騷動現象。從老兵返鄉運動、原...
目錄
目次
余英時 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高行健 作家的位置
吳乃德 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
黃宗潔 當代台灣動物書寫中的動保意識
後解嚴台灣文學
唐諾 文學在乎解嚴嗎?
張錦忠 一九八七
劉亮雅 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回顧與展望
思想鉤沈
謝金蓉 許壽裳與「阿里倉倉、氣象熾昌」:1945-1948
陳柔縉 發現台灣第一家咖啡店
嚴搏非 讀波蘭尼四則
廖美 跨界:賀緒曼的學術信念
自由主義筆談(下)
錢永祥 自由主義的價值意識與社會想像
周保松 自由主義的理念
劉擎 自由主義及其不滿
周濂 最可欲的與最相關的:今日語境下如何做政治哲學
陳宜中 論中國自由民主的(不)可能性
討論與批評
《被出賣的台灣》:葛超智其書其人與台灣民族主義
色戒二論
陳相因 「色」,戒了沒?
宋家復 在台北看李安色戒
思想采風
陸品妃 阿畢雅的〈新新哲學〉
劉俊麟 哲學家德沃金獲得2007年霍爾堡國際紀念獎
陳瑋鴻 麥克‧瓦瑟思考政治
致讀者
目次
余英時 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高行健 作家的位置
吳乃德 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
黃宗潔 當代台灣動物書寫中的動保意識
後解嚴台灣文學
唐諾 文學在乎解嚴嗎?
張錦忠 一九八七
劉亮雅 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回顧與展望
思想鉤沈
謝金蓉 許壽裳與「阿里倉倉、氣象熾昌」:1945-1948
陳柔縉 發現台灣第一家咖啡店
嚴搏非 讀波蘭尼四則
廖美 跨界:賀緒曼的學術信念
自由主義筆談(下)
錢永祥 自由主義的價值意識與社會想像
周保松 自由主義的理念
劉擎 自...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