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
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
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
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
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
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
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
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
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
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
解決問題,提升思考力,
改變看世界的眼光。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不只是技巧與方法,更是一種真切的日常態度與精神!
本書從「個人的歷史經驗」與「近代歷史人物的經驗」兩者出發,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用實際的情境案例,搭配歷史人物的經歷,來為讀者闡釋史家的閱讀、寫作和日常生活、心靈與思考等方方面面的故事,讓讀者讀過後能習得方法並有實際的收穫,進而增強寫作力,並將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
本書特色:
◎歷史寫作第一手經驗分享。具有嶄新視野的史學方法著作,一般讀者也受用的方法論。
◎本書從史學的實際寫作方法入門,彰顯史家技藝的實用性與各種應用的可能性,是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用故事和實際案例,把歷史學的技藝和訓練,賦予真實的生命力與人性化,貼近真實的寫作與生活。
◎實務性的人際經營之道及學術江湖注意事項。
◎以本土的史學觀點與路徑為主線,顧及在地經驗與華人的真實情況。
◎結合近年最流行的概念,包括閱讀素養、寫作訓練、敘事力、探究與實作、素養教育、史學應用等,都可以用「史學技藝」找到解答。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呂妙芬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史家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文基∕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主任
呂芳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侯嘉星∕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許宏彬∕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劉士永∕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教授
蔡龍保∕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作者簡介:
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
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等專書,並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等論集。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70餘篇。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四、寫作開始之訓練
大家可能會有一些和我類似的經驗。在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時代,我們不斷被教導要好好念書,但老師或家長極少教我們怎麼讀書。所讀的書,放眼望去幾乎都是教科書或參考書,教科書是一種割裂知識的總合,它本身就充滿偏見、權力和協商、妥協,它不是知識的原貌,而像是知識大補帖、懶人包。教科書只能讓你進得了門,但門中的寶藏,不繼續探求與研究,極少能一窺堂奧;再講一句實在話,畢業後就幾乎都還給老師了,哪有什麼「素養」可言?甚至有很多家長、老師,除了教科書外,平日也很少讀書,豈不怪哉?那麼,讀書、知識、研究、寫作這些東西何以有用?很值得大家來追根究柢。
讀一本書,讀完與讀懂是很重要的,當然,對將來要正式寫學術論文或進行專業寫作而言,很多書則不一定要念完,只要念有用的部分就可以了;但特別是對於初學者、在打某些事業基礎的學生,我認為還是扎實讀完一本又一本的書才好,你才會擁有前面我說的那種「找到有用」資訊的感覺與技巧;而且對一本書、一個整體知識的呈現,會比較能夠完整掌握,累積自己寫作的視野。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如何知道自己讀懂了、讀通了,能夠激發自己一些想法的時機到了呢?就是寫心得摘要。讀者不妨這樣自我訓練,知識是客觀的,它本身即具有價值,重點是要能將它抽取出來,成為己用,充實自己後再書寫,而達到另一種創新。這都是老生常談了,但是怎麼做?如何有用?卻極少有人好好談出法門。
即使念到大學,歷史系的老師也很少教導我們如何從一篇小的報告或是讀書心得慢慢發展成一篇論文;甚至進一步教導這個方法與書寫技巧何以有用?其實,很多老師雖然沒有講出這樣的方法,但卻已普遍施行在課程中。我記得大一修蔡學海老師的中國通史時,他每隔幾個禮拜就會開一些學術文章叫我們做摘要,他提供的文章很多,期末只要交到固定篇數即可。我當時感到苦不堪言,甚至還偷懶想請朋友幫我代抄,完全不懂得老師的苦心。那時還不懂學術論文的摘要為何跟寫作有關?總覺得寫作是國文老師的事,甚至懷疑摘要是一種機械化的工作,浪費時間,很想叫同學幫我抄錄。所以,我一直以為這樣的訓練不過是一種「交差了事」而已,沒想到在多年之後,我竟然也成為大學教授了,要來跟大家談這個技巧。
筆者以為,讀書與寫作的第一步就是「摘要」。在我們完全不知怎麼開始動筆前,找些材料來摘要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在初步學習時,選擇一本書籍或一篇學術論文,好好仔細閱讀後,將原作者文章內的重點、推論方法、所依據最重要的資料和結論寫下來,可以先瞭解這篇文章或這本書作者的基本背景和書籍的主旨,先有個概略的認識,撰寫起來就比較容易。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不論是所謂讀書報告或摘要,甚至是畢業專題、論文都是相當無聊的,季羨林(一九一一-二○○九)在一九三四年就讀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時,就在日記中抱怨大學中書寫制式的畢業論文和讀書報告相當無聊,也感到沒有益處。我認為這些過程都是一種訓練,在學生時代一個人或許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受這樣的訓練,我想讀過本書後你會有一些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教師要求學生的閱讀寫作,可以依據學生自己的興趣來操作,因為若非出自興趣和自我之探索而進行閱讀寫作,雖是訓練,但總免不了枯燥與痛苦,所以教師在安排課程時,不妨給予學生較為寬廣的選題和探索空間。
在讀書與摘要這個過程中,若你沒有完全讀懂、讀通一篇文章或書本,摘要就會變成亂摘,其實摘要者自己心知肚明,摘錄時心中有沒有一股踏實感油然而生,是很重要的。我還要談一個差異,過去我讀大學時,個人電腦仍不普及,這些文章大部分是要印出來讀,讀過後,上面滿滿都是畫線與註記才進行摘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已讀過一次,摘要時的手寫讓我的印象更為深刻,能夠很好地掌握全文或全書的主旨與精髓。現今則不然,我們大多讀著電腦上的PDF檔,平日訓練學生摘要,不少學生選擇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複製、貼上,交差了事,這種近乎抄襲又沒有充分消化吸收的讀書歷程,對於學問是完全沒幫助的,所練就的只有投機取巧的技術。又如在印刷術還未普及前的中古時代,醫者多靠抄錄古醫書,才能使得知識得以延續,我們都發現,有時動手抄錄的過程中,抄都會抄出和原書不同的「新意」,這與現代複製貼上的概念完全不同。所以我建議讀者,要看一篇文章,特別是學術論文或你要撰寫論文的材料,還是印下來讀比較好;當然,現在PDF或閱讀器,也能夠註記、標示和輸出,這也是可以的,因為在用電子閱讀器閱覽時,你也可以直接把重要的觀點記下來,並書寫自己的看法,閱讀寫作的效能就會提升,只要記得不要讓「複製貼上」的小惡魔跳出來破壞你獨特的創意就好。
該怎麼著手做摘要呢?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朝代史、國別史或專史領域,找兩、三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來讀,當然專書也可以,然後再進行整個著作的摘要工作。一開始是不容易的,因為何謂「具有代表性」,在現代這種學術爆炸的時代實在很難定義,大家都認為的好書,不一定是真的好,得獎書的背後有時往往有各種政治權力與社會、人際關係的交纏,一般人也很難分辨,而網路媒體上充斥的各種選書和評比,不一定值得信賴,所以參考參考就好。一年出版這麼多書,那些評審委員可能連書都沒時間看完,竟然就產生像是「年度好書」這類榜單,豈不荒唐?讀者最好還是能多多涉獵各個學者的專著,以免墜入單一迷障而不自知。若你覺得很難取捨,可以尋找具有學術回顧意義的文章來讀,進行摘要,因為這類文章往往會介紹許多新的研究,你可以從這類研究回顧性質的文章中獲取相當多有用的資訊,再根據興趣去按圖索驥,找相關的文章或專書來閱讀,寫作摘要。當然,對年輕學習者而言,一開始在大學時期的閱讀涉獵領域宜寬廣,在未來限縮研究領域時,才會有能力與洞見,不至於選錯文章或領域。讀書時特別可以注意章節目錄、前言和徵引書目等部分,甚至有些專書有學者「導讀」的部分,看過一次以後,就可以略知其意,下手就容易多了。但請切記,這些資訊拜現代網路所賜,要取得相當方便,但它僅是幫助你瞭解要撰寫主題的資源,而非抄襲用的材料,盡量用自己的話寫出來,能力才是自己的;當然,初期摘要還可以多摘錄一些書內的文句,但到下一階段的訓練,就不能只是抄句子,要試著組織自己的想法,下一步,就開始要有自己的觀點出現了。
我以自己參與過的一本書《當代歷史學新趨勢》為例來說明,這本書是由蔣竹山、黃寬重、呂妙芬等學者,在科技部計畫「當代歷史學新趨勢:十個熱門及前瞻議題」的調查研究為基礎下,邀集一些年輕學者編輯的專書,裡面有相當多最新議題的國內外學術研究回顧,涵蓋許多層面,讀者可以選幾個你最愛的主題,進行摘要。在摘要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許多不懂的名詞、事件或概念,這時就可以再尋找資料來旁證,讀懂、讀通的這個過程一旦扎實地完成,摘要能發揮的功能就不僅是文字的抄錄而已,而是知識的積累與觀念的創新。摘要完後,再從文章中找尋相關的重要二手研究進行再次的閱讀和摘要,經過這樣反覆的訓練,一方面你學習了學者論述的方式與探究的歷程,打開你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你也知道目前學者研究的興趣為何,不至於抓不到研究的方向。我相信你已對接下來的研究議題設定胸有成竹,不會再像無頭蒼蠅一樣抓不到重點。這樣的訓練有什麼好處?這跟所謂國、高中的「作文」或教導怎麼作文的書有極大的不同。因為「作文」題目,可能是你從來沒有仔細研究或實際思考過,就要在一定的時間中,用各種句型、空想、聯想、杜撰,去書寫一篇文章,這類型寫作就不是「解決問題型的寫作」。據此,一○八課綱的理念就值得稱許,所謂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必須在「真實的情境和探究的過程中」習得,所以我說要跟歷史學者學寫作與研究,就是這個意思。
「摘要」的篇幅大約多少字呢?一篇學術論文可以摘一千兩百字上下,這只是粗略的原則,有些英文論文摘八百字也就足夠了,重點是你必須心知其意,有所得而不誤讀、誤解;一本書則摘錄四千字上下是最好的,還需要審思書本的篇幅,可上下增減。這個訓練的基本道理,就是在看懂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論點與價值,「看懂」很重要,抓不到重點或無法理解作者的意思,再談進一步的創見也是枉然。這個訓練有一點像是做「讀書札記」或「摘要索引」,你可以找一些書籍或論文來進行實作練習,但如果你想書寫某個特定領域或主題的研究、分析,即可直接選擇特定書籍或學術論文來練習摘要。慢慢地,你的知識領域與核心論述就會形成,有助於你下一階段的寫作工作與分析。切記一定要減少從網路裡摘錄資料來寫作,訓練自己實際去找學術期刊、論文,或是親身調查、採訪,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些功夫都能增加你日後寫作的功力。惟有思考後的創見,才能成為實際的寫作資源,只用「剪刀加漿糊」來寫作,囫圇吞棗,形成不了自己的看法,若對知識的探究又沒興趣,如此讀人文社會學科就會很痛苦。但反過來說,讀這類科系不是只單純看書就好,還要能訓練自己寫作並創造新知,這也是理工科學生較為欠缺的訓練。
心得摘要寫久了,進化版就是要走向「學術書評」了。邁向第二個步驟,是逐漸拓展成針對特定的書籍或文章來加以評論。這個階段的工作,一般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讀書報告」或「書評」的撰寫,後者通常更為專門,甚至可以寫成論文,又稱「書評論文」。不管叫什麼,它們通常都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書本的內容摘要、一個是自己獨到的心得或評論。請注意,你在這個階段開始要能提出自己的創見了。有一次,我教的班上有兩位大陸交換生來問我問題,她們就讀東南師範大學中文系,還有一位是國學班的,她們對我開設「文化思想史」的期末報告有很多疑問,首先:摘要怎麼摘?心得或評論怎麼評?她們根本不知道要評論什麼,於是請我指導。我才驚覺,臺灣的大學生普遍都沒有提出問題,通常沒問題就是「有問題」。而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最終多是剪貼網路文字,鮮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很可惜的,如此讀書,實無意義。王國維就說:「宜由細心苦讀以發現問題,不宜懸問題以覓材料。」意思就是要能夠提問,還要能提出好的問題,一定要先讀書,對基本知識有了理解後才能夠達到,否則只是亂問或問了別人都已知道答案的問題,解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意義就不大了。寫書評可以讓自己多讀書,並訓練自己的觀點。訓練自己提問,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有意義的提問往往是形成一個好題目的開始。要寫個好的故事,必須抓住你的故事想要講什麼?你的點子和概念為何?這些對敘事性寫作是很關鍵的問題,儘管你一開始提出的那個點子很陽春,但透過閱讀,你的想法可能會變得更精純,甚至超越原有的設想。
那麼,這個階段和前一階段「摘要」有什麼不同呢?最重要的不同就在於,你要著手評論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前,必須看過很多同類、同主題的資料、期刊或二手研究,才有能力「讀出」以某些資料來撰寫的專書或文章的優缺點,再「寫入」成為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就是說,要能對同一領域的研究做出正確且有貢獻的評論,你也必須成為小的「行家」,以免落入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式的評論。蔣竹山的〈如何寫一篇評論性的學術書評〉中就有不少重點,例如在寫作書評時,不應只提到你是否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還要思考、寫下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應主動提出對讀過此書的一些疑問與回應,要去理解作者提出什麼問題?以往的處理方式是什麼?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作者以何種方法討論這本書的核心課題?作者的討論問題有何不足之處?等等層次的問題。
有了前面基本功「摘要」的訓練,這邊就容易多了,因為惟有透過大量閱讀與書寫,才能對該領域的重要知識與理論有所理解。通常讀書報告或書評除了摘要外,還要針對作者所撰寫書籍或文章的問題意識、論點、行文字句、資料使用的充足與否(有無忽略重要資料?)或推論合理性等方面,做一綜合的判斷;若能進一步看出作者結論在整個研究領域或學界、應用方面究竟有無實際價值,並提出自己的意見作為補充,基本上就已經邁入「行家」的位列,可以開始進一步撰寫具備主題和問題意識的論文或書籍了。切記,寫作不是漫無目標的筆遊,必須有一明確目標。知名政治學者蕭公權在民初任教於清華大學時曾對學生說:課堂上的研讀報告,主要目的就是在培養研討的能力和寫作的經驗,選擇的題目必須以自己的興趣為主才能延續,而且必須要寫出可以作為自己或可予他人「參考價值」的文字,才有貢獻,亦即不要寫「廢文」;寫作論證須中肯、條理須分明,該文就是一種創新,是自己學問的基石,也是未來創新過程的訓練。獲得「學習的能力」也是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為小至期末報告、論文,大至世界局勢和科技創新,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保有永遠探究知識的能力,擁有自我學習與獨立探索的研究力,不斷突破自己未知的領域,才能衝破自己的極限,永保創新,此即寫作的積極意義。
以上所提,讀者不用拘泥於一階段一階段地往上爬,因為一般愛好閱讀者,可能都有一些讀書的基礎,你可以從任何一個階段開始,但也可以在後面的階段不斷溫習前段的基本功。學海無涯,這個過程與經歷愈加認真、專一,你分析問題和寫作的能力,就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增強。寫作技巧之鍛鍊無捷徑,切記「多讀」、「多想」、「多寫」,累積寫作的知識和經驗,對有志於從事文史工作者尤其重要。不停念書與不停書寫,是進入任何領域最快速的方法,熟讀快寫總能誕生巧思,最後不知不覺你就會知道你想要寫作的這個領域有些什麼問題,寫作就容易多了。啟動閱讀生活是長久且愉悅的,心靈的充實與滿足是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王汎森說得相當傳神:做學問、為學、探究最快樂的境界,即是當你發現一個問題,然後自己剛好已透過讀書與瞭解掌握了一些想法和心得,對於這個問題有若干美好的想像,而手邊又有若干的新材料可用,這樣寫作起來,就是做學問最快樂的時候。最後,這些閱讀寫作的呼籲,只是初步,有些人喜歡做研究,也有人喜歡文學的想像和飄逸,抑或是新聞、紀實文學的真實感,或是想成為寫計畫、標案的高手,無論用哪一種方式寫作,只要瞭解自己的才能和志趣,就能發揮到最好。你現在正準備進行任何一種專業寫作嗎?讓我們進入專業寫作的領地吧。
第一章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四、寫作開始之訓練
大家可能會有一些和我類似的經驗。在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時代,我們不斷被教導要好好念書,但老師或家長極少教我們怎麼讀書。所讀的書,放眼望去幾乎都是教科書或參考書,教科書是一種割裂知識的總合,它本身就充滿偏見、權力和協商、妥協,它不是知識的原貌,而像是知識大補帖、懶人包。教科書只能讓你進得了門,但門中的寶藏,不繼續探求與研究,極少能一窺堂奧;再講一句實在話,畢業後就幾乎都還給老師了,哪有什麼「素養」可言?甚至有很多家長、老師,除了教科書外,平日也很少讀...
推薦序
享受學習,勇往向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妙芬
皮國立說要出版一本給年輕歷史系學生或有志於從事文史工作的讀者看的書,內容類似史學方法論,但較淺顯易懂,有很多生活經驗和故事分享,他邀我寫一篇推薦序,我欣然同意。不是我對於史學方法或寫作有什麼特殊心得,而是我知道國立是一位用功研究、著作甚勤的年輕學者,他願意花心力寫這本書是帶著極大的熱情和理想,我也確實想先拜讀此書。
讀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發現國立用他求學、寫作、教書的不同人生經驗,以說故事、分享和教導等不同語氣寫成的這本書,確實讓人讀起來不太費力,又有不少知識上的收穫,書中也轉述了許多前輩學者的經驗和看法。此書設定的讀者群很多元,從內容和語氣可以讀出,有些段落是寫給高中生、非歷史系主修的大學生,有些寫給一般讀者,也有對教師的期許,還有一些是個人對於目前歷史教育與學界某些制度的看法。不過,本書最主要的讀者應該是歷史所的研究生,他們正下定決心要走上專業史學研究這條路,「如何寫歷史」這件事是他們每天必須面對的,無論閱讀別人的著作或自己提筆書寫,都離不開思考歷史是如何被書寫的問題。書中許多經驗分享和過來人的建議,對於研究生應有極大的助益。
國立在書中談了許多他自己學習和寫作的經驗,以及面對挫折的心境,流露出他對於年輕學生的關愛、擔心與期許。我很認同他說文史研究關乎人生態度與素養,閱讀、思考、寫作三者缺一不可,閱讀要分博覽和精讀,寫作需要訓練,學術研究需要明確的問題與長期的積累等等,我特別佩服他能夠做到每天都實際提筆寫作。從他的分享,我覺得他是一位「樂學」派的學者,享受學習,人生勇往向前。
學術論文書寫確實困難,我見過一些被論文困住的研究生,也聽過一些人的痛苦心聲,其實那些經驗是很多人共同有的。我自己也有過研究卡住、對著電腦枯坐的經驗,卡得愈久,累積的焦慮感還會變成自我懷疑。讀到「不怎樣的作品」時仍會批判,會告訴自己千萬別如此糟蹋自己,然而就是沒有把握可以寫出好的作品。這種眼高手低、裹足不前的窘境,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而卡住的研究與書寫就像人生中的許多困境一樣,無奈、煎熬,需要勇氣,也需要再次凝視自己的心。就像國立說的,寫作的重點並不在於寫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人生態度。
歷史研究與書寫真的反映人生觀和個性,要適才適性,特別需要追根究柢問自己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即使沒辦法找到明確的答案,至少要想過、下過決心,否則很容易在年紀更長之後遇到工作上的困難,就換來深深的怨悔;更容易在很多競爭中,忘了初心。研究和寫作也跟人生許多事一樣(才智、美貌、健康、財富……),都有命定和限制,能夠安心接納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式進行,確實比寫作技巧更重要。從事研究和寫作時,遠大的理想和嚴格的自我要求是必須的,否則品質很快就滑落;但也要有容忍自己的無能、肯定自己的能力,一種可以「忘記背後努力向前」的心態,否則人生如何可能。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好看到維根斯坦的傳記《天才的責任》,看著這位天才為學術與生命意義焦慮,備受煎熬,幾度瀕臨自殺,也看到戰爭、接近死亡與苦難的經歷形塑了他的學術,又想到在那個天才成群而來的時代裡,竟充斥著那麼多厭世的聰明人,真的久久不能自已。讀這本傳記也讓我更多思考自己的工作和意義。
我思量自己工作的環境,近些年來最深的感嘆是專業人才培育不易,學術斷層的隱憂,國立寫這本書大概也懷抱同樣的憂心,總希望寶貴的經驗可以傳承、學術的發展應該永續。但若轉眼注視生命和歷史,好像變動、斷裂、苦難也是常道。時勢氣運之變往往非人力可逆轉,挫敗困頓的人生經驗並非都不寶貴,歐陽修說文窮而後工,我一直很相信。環顧身邊許多歷史學者和研究生,大家都和國立、和我一樣,每天埋首研究,努力想寫出一些有價值的文字,然而我相信我們都更希望自己最終也能像維根斯坦一樣地說:我過了極好的一生。
享受學習,勇往向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妙芬
皮國立說要出版一本給年輕歷史系學生或有志於從事文史工作的讀者看的書,內容類似史學方法論,但較淺顯易懂,有很多生活經驗和故事分享,他邀我寫一篇推薦序,我欣然同意。不是我對於史學方法或寫作有什麼特殊心得,而是我知道國立是一位用功研究、著作甚勤的年輕學者,他願意花心力寫這本書是帶著極大的熱情和理想,我也確實想先拜讀此書。
讀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發現國立用他求學、寫作、教書的不同人生經驗,以說故事、分享和教導等不同語...
作者序
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寫書常常是基於作者對事物的關懷。對學者來說,寫專門的學術書、期刊論文是天經地義的職責,不容推諉。但不少人應該經常存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到底寫書給誰看?能否對我們的讀者,或更多的閱讀受眾有所幫助?專業學術和通俗大眾常常水火不容,沒有太多交集。重視學術的前輩呼籲年輕學者不要寫過於通俗的作品,以免影響升等;而大眾史學的寫手或工作者,則訕笑專業史家是關在學術象牙塔中,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這兩群人的兩種思維,難道沒有可以對話或融會貫通的空間嗎?可否用專業學術的技藝來書寫大眾需要的「方法」呢?
筆者自進入歷史系就讀,在取得博士學位後於大學教書至今,倏忽已過了二十個年頭。本來想模仿寫一本《四十自述》,但總覺得若對讀者無益,奢談一己之回憶文字,終究只是舞文弄墨、附庸風雅,無法產生真正的貢獻。最初構思書稿時,我思索著研究歷史究竟可以為學子們帶來什麼助益,對解決現實問題有何幫助?身處於大學學術殿堂的研究菁英,可能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很多專業系所的老師,或許也甚少和學生討論「歷史學」的各種可能,導致不少學生乃至其家人,總認為廣義的歷史學系和人文學科都是廢系、廢課,就讀相關系所只有「失業」的分,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求學方式。學生既已有這樣的認知,當然在學習之初,就不會認真地對待學問;而整個社會對人文社會學科的輕視,更導致相關系所招生不易,於是惡性循環、積重難返。我們不禁要問,人文社會學科的訓練如何有用?「史家的技藝」如何在這個時代重拾新價值,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般學術專著,常常免不了要鋪陳長篇大論的研究回顧和問題意識,但是多數人文學者所關心的議題,往往非常小眾且狹窄,甚至只是自己或極小學術圈內所關切的,對一般人來說其實是「不成問題的」;不能否認它們仍有學術上的意義與價值,但對多數的學生或社會上急需有人談出所謂「史學方法」有什麼用的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本嶄新視野的方法論著作。過去,「史學方法」教的僅是研究法,訴求對象是極少數未來可能成為學者的人,而非把「方法」作一種實用性的闡述與可能應用來加以分析,筆者這本書就是嘗試去梳理這些問題,探究史學實際應用與教學的可能性。就全書內容來說,主要是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藉由近代史學史與史學人物的小故事來分析這些面向;用探索學術研究的方法,來開展實際閱讀與寫作的可能。這是新時代的史學方法,也是既有史學方法的延伸與創新。
過去,一般談「閱讀寫作」時,都只想到是中文或語文系所的職責,史學方法常在這些論域中被忽略。現今廣泛被談論的能力,例如探索高中生或大學生缺乏的閱讀理解、敘事力、寫作方法等主題之專書,多數也不是歷史學者所撰寫。更可惜的是,臺灣出版社頗喜歡翻譯外國著作,原無不妥,但在閱讀寫作的應用上,卻忽略了學子多在中文語境下進行,一旦忽略本土文化的適應性,則即便著作內容堪稱豐富,仍常有扞格不入之憾。學子真正需要的是一本具有本土視野、中文語境的新史學方法論。那麼,閱讀與寫作方法如何能被放在歷史學內來討論呢?頗值得深思。閱讀寫作本身就是一門應用史學,近代史家呂思勉(一八八四-一九五七)在《白話本國史》的序言中指出:「讀書自然不重在呆記事實,而重在得一種方法。我這部書,除掉出於愚見的考據議論外,所引他人的考據議論,也都足以開示門徑;可稱是研究史學的人必要的一種常識。」本書之作,就是要突破過去的障礙,彰顯史家技藝在這些領域內的功能與應用的各種可能。所以對於正在就讀文史系所的學生、被論文困住的研究生和年輕學者,或有志於從事廣義寫作的讀者,還有未來想就讀文史科系、卻苦無指引的學子,包括要寫小論文、探究與實作報告的大學生乃至高中生,本書都希望能提供一些實質助益,試著以自己曾經受過的訓練,帶給讀者書寫技巧與思考上的啟發。
全書在寫作風格上,盡力跳脫與避免過往學院專業期刊艱澀的筆法與長篇大論的習慣,文字盡量求得深入淺出,減少不必要的引註,在學術與通俗之間取得平衡。而真正進行一種創作,必定帶有作者個人的人生體會,若只有旁徵博引各種文獻,不過是從事一種客觀的研究,讀起來必定缺乏生氣與親切感。筆者期待作品具備文字拓展的空間與人性的溫度,所以會加入個人的研究經驗與真實生活,它是近代史家與現代讀者對話的中介。書中除了穿插自己的經驗,也會有過往史家的體悟,夾敘夾議,用故事和實際案例將歷史學的技藝和訓練,賦予真實的生命力與人性化,以貼近真實的寫作生活。讀者讀過後,自然能體會如此安排文字的用意。
書中也將藉歷史人物的經歷與歷史課程的實施,來探討史學在過往和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可能發展的新方向。由於筆者並非多年鑽研史學史的學者,絕不敢妄加議論,若書寫極專業的論著,不但影響閱讀,甚且自曝其短。大凡有真才實學的學者,總不敢輕易以自己的經驗與方法示人,但筆者盼和讀者與時俱進,進獻愚者一得,談談紙上學問的應用價值,莫忘讀書以增進知識與人生閱歷之初衷。郭廷以(一九○四-一九七五)曾說:「寫現代史更是著筆不易,我既無驚人之筆,更不敢妄加私見,僅能就所知道的點點滴滴,平實的寫出來,作個交代,以就正於同輩後輩。」筆者的學養與文字皆不及郭先生分毫,但心中「平實」之初衷則是一樣的,就是分享經驗與所見聞而已,還望同道指正。
本書的寫作,得到許多老師、先進的指點與啟發,不論具名與否,常於書中可見其蹤跡,心得相識難相忘,此處就不一一交待,讀者捧讀此書,自可尋得線索。他們傳承給筆者的寶貴經驗,也正是筆者想和讀者說的話。本書於寫作前期,曾得到中原大學多項專書和教科書撰寫計畫的補助,也承蒙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撥給經費,辦理相關的工作坊,乃得以集思廣益,形諸文字。書前有幸得呂妙芬教授惠賜推薦序一篇,極具畫龍點睛之功。妙芬老師與一些成熟的學者,關心青年學者撰寫專書與計畫之困擾,曾主持過相關寫作工作坊,擁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並與本書內容相得益彰。她自身的學習就跨越物理學、中文所、歷史所,曾勉勵大學生,若想在大學時為研究之路累積資本的話,首要是廣泛的閱讀,「不用擔心自己讀不進去,讀多了就會有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她的跨領域經驗和廣泛閱讀的功法,讀者也可以在本書內尋覓到不約而同的建議。遠足出版社的編輯團隊慧眼識書,知悉此書價值,才使得讀者手上這第一本用臺灣本土史學方法和史學史視角,來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得以順利出版。謹於文末,對所有支持此書出版,以及曾給予過寶貴建議的師長、先進,表達誠摯謝意。
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寫書常常是基於作者對事物的關懷。對學者來說,寫專門的學術書、期刊論文是天經地義的職責,不容推諉。但不少人應該經常存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到底寫書給誰看?能否對我們的讀者,或更多的閱讀受眾有所幫助?專業學術和通俗大眾常常水火不容,沒有太多交集。重視學術的前輩呼籲年輕學者不要寫過於通俗的作品,以免影響升等;而大眾史學的寫手或工作者,則訕笑專業史家是關在學術象牙塔中,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這兩群人的兩種思維,難道沒有可以對話或融會貫通的空間嗎?可否用專業學術的技藝來書寫大眾需要的「方法...
目錄
推薦序:享受學習,勇往直前∕呂妙芬
自序: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第一章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一、緣起:寫給文史愛好者的入門指引
二、從少年的困惑談起
三、研究與寫作始於「閱讀」
四、寫作開始之訓練
五、進階寫作:走上獨立研究之路
六、完稿的最後一哩路:修訂及發表
七、人際關係與學術江湖
八、史家的日常態度與身心狀態
九、教授歷史與應用史學
十、小結
第二章 民國史學發展的一個側面:初探呂思勉對歷史功用與讀史門徑之認識
一、前言
二、學史的初衷與想法
三、呂思勉教歷史、讀歷史之經驗
四、對「學歷史何用?」的幾個解答
五、小結
第三章 從師與習史的故事:從嚴耕望的《錢穆賓四先生與我》談起
一、前言
二、從師對研究者閱讀與寫作之影響
三、嚴耕望的個性與其對教學、研究的看法
四、一個史學家在學術界的觀察
五、小結
第四章 「歷史課」的歷史:近代中國大學中的「通識」歷史教育分析
一、前言
二、清末民初非專業學系的歷史課
三、一九三八年之後的變革
四、時人對課程進行之檢討
五、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徵引書目
推薦序:享受學習,勇往直前∕呂妙芬
自序: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第一章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一、緣起:寫給文史愛好者的入門指引
二、從少年的困惑談起
三、研究與寫作始於「閱讀」
四、寫作開始之訓練
五、進階寫作:走上獨立研究之路
六、完稿的最後一哩路:修訂及發表
七、人際關係與學術江湖
八、史家的日常態度與身心狀態
九、教授歷史與應用史學
十、小結
第二章 民國史學發展的一個側面:初探呂思勉對歷史功用與讀史門徑之認識
一、前言
二、學史的初衷與想法
三、呂思勉教歷史、讀歷史之經驗
四、對「學歷史何用...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