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位民選大學校長 臺灣電信史的見證人
不忮不求的胸懷 隨遇而安的境界
鄧啟福生長於日軍鐵蹄下的中國,為避烽火,千里迢迢從湖北來到雲南壘允,小小年紀就經歷千里逃難,途中痛別親人,失去所有手足,看遍生死流離,儘管環境艱困,仍能隨遇而安。來臺後勤奮向學,因緣際會趕上留美熱潮,進入美國最頂尖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在國科會期間,鄧啟福執行多個影響深遠的大型研究計畫,如:次微米元件中心計畫、MPC計畫、環境保護計畫,並籌設高速電腦中心、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其中也包括高爭議性的太空衛星計畫。而他在擔任「電信國家型計畫」主持人時,大力提攜年輕後進,發揮組織長才,樹立工作典範,為臺灣無線電信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鄧啟福是臺灣第一位民選大學校長,任職期間致力於交大校園擴建,奠定今日交大校園的規模。整編新增系所,強調人文教育,成立全國第一個電機資訊學院,設置人文社會學院,建立e化圖書館,以求交大邁向完整綜合大學之目標,可謂引導交大走向世界一流大學之總舵手。
鄧啟福的人生閱歷豐富,成就斐然,在工作上不爭出頭,處處與人為善。但他自言是個「傻傻的、平平常常的人」,只是運氣特別好,其中最幸運的是與另一半楊永寧老師攜手大半輩子。如今已年近九旬的鄧啟福,矍鑠有神地將他的故事細說從頭,塵封的歲月彷彿又歷歷在目……
◎本書特色
1. 親身經歷中日戰爭與國共內戰,重現烽火下的民間視角。
2. 翔實記錄臺灣「第一位民選大學校長」的人生故事。
3. 走過風雨的人生,展現一代知識分子樸實謙讓的風範。
◎誠摯推薦
「鄧啟福校長近九十歲高齡,仍行動自若,記憶力驚人,完成此多達十七萬餘字的口述歷史,尤其難能可貴,不僅替交大發展歷史留下吉光片羽,也是一個世代縮影的寶貴見證。」――國立交通大學代理校長 陳信宏
「拜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鄧校長事無所求,心自常安的境界;然而從另一個層面看,這一本書是能啟發後人、福澤廣被的勵志傳記。」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雄
「《無求常安》一書不僅是鄧啟福校長的人生故事,也是過去交大發展的歷史見證,更體現出交大人『崇實篤行』的精神。」 ――前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宣明智
「鄧校長很擅長找人做事,也能給予信任,完全授權,是有功勞會歸功給下屬,但有責任卻自己扛的長官。」 ――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林一平
「若想要瞭解交大剛創立的那段歷史,以及探討電信國家型計畫發展歷史的人,絕對不能錯過本書。」――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執行長 陳俊秀
作者簡介:
口述/鄧啟福
1931年11 月29日生,湖北省陽新縣人。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職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過國科會工程處處長、副主任委員,國立交通大學教務長、校長,以及「電信國家型計畫」第一期主持人。
紀錄/周湘雲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特色典藏組計畫助理。出版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2012,國史館)、《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新竹市文化局)、《透光的暗暝: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2017,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無懼.無華:郭南宏口述歷史》(2019,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戰火下的少年生活
1.湖北故居的記憶片段
我出生於湖北省陽新縣,身分證上的生日是1931年11月29日;不過這個生日其實是陰曆,以前的人都是看陰曆上的日期,不像現在是採用陽曆。來臺灣後,我的母親就是以這個生日幫我報戶口,記得她曾跟我提過,我出生那年還閏月兩次。一直到好幾年之前,交大校友會執行長陳俊秀有一天幫我查萬年曆,才發現我正確的西曆生日應該是1932年1月1日;不過我都活到這把歲數,覺得無所謂,11月29日也是個滿好的日子。
世代書香,祖父中舉
印象中我家老屋是一座五進的大宅,祖父五兄弟的後人都一起住在這座大宅中。大宅前低後高,前門對面有一湖泊,乾水期間,湖泊裡面還可以放牧牛、馬、羊。遠處則有一條被稱為「富水」的河流流過,此河可行大帆船。
我的祖父是五兄弟中的老大,曾在清光緒年間考中舉人。我祖母是祖父的第二任太太,因為祖父的第一任太太過世了,才又再娶。我祖母一共生了六個小孩,老大、老二是女兒,我父親排行老三,老四也是兒子,再下去就兩個女兒,我最小的姑姑,也就是我的四姑,只大我十二歲。
祖母曾對我母親說起以前祖父中舉後的事情:考上舉人是件很不得了的大事,不僅立刻在地方上得到大家的尊敬,常有地方人士來送禮,更有傭人自動跑來投靠,家境一下子馬上就好轉。我們鄧家過去生活一向清苦,家無田產,經濟主要來源都是靠教書。歷代家族成員裡面雖然有不少秀才,但是能中舉人似乎就只有一、二人,其中之一就是我的祖父,進士則是一個也都沒有。所以我祖父中了舉人後,就一肩扛起照顧全家族的擔子,成為家中經濟主要的支撐者。
我祖父中舉後,曾被派往黑龍江擔任某一個縣的縣令,只做了一任,就因革命黨發動武昌起義,1911年清朝被推翻,而卸下官職返回家鄉。
我的父親名叫文昌,字煥雲,出生在1912年6月。我記得祖父母是住在大宅的最後一進,宅子後面有一個種了許多果樹的花園,我很小的時候,都是由四姑帶著我以及我妹妹來有在花園裡面玩耍。
只是我的祖父在我父親十三歲時就過世了,家族的狀況也隨著祖父的過世而發生變化。祖父既沒有田產,留下的資產也不多,當時嫁女兒是大事,好一點的家庭都講究陪嫁,我祖父留下的那一點資產也在替女兒辦嫁妝的費用中,慢慢花掉了。家裡的經濟狀況很快地就一落千丈,我可憐的四姑後來也只能送人做童養媳。我父親也因為家中經濟的關係,十六歲就去城裡的裁縫店當學徒,學習能謀生的一技之長。
我的母親叫萬翠媛,出生於1911年9月23日。我的外曾祖父叫萬斛泉,是一位相當受到敬重的理學家,地方上人稱「萬理學先生」。外曾祖父在書院主持講學,並獲得官方撥置學田,以維持書院運作,萬家就是靠公家的學田為生,我母親家經濟狀況要比鄧家好上許多。外曾祖父一直到了九十多歲,仍還能在學堂中講學不輟,日後我曾聽他人提過我的外曾祖父相當高壽,好像是活到一百歲,百歲人瑞。
我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上面有三個姊姊,還有一位哥哥。也因為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所以在那個婦女很少能受教育的時代裡面,我母親跟我阿姨們都識字,也唸過書。
由於我祖父與外祖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兩人就作主將我父母親婚配在一起,這樣的婚姻方式在那個年代是常態,就在家中長輩牽線下,我父母就結為夫妻。
很遺憾的是,我父親後來雖然曾留下手寫的單頁家族簡表,但卻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找不到了,祖父、祖母的名字我一直沒有記清楚。
點點滴滴話兒時
五歲以前的事情我現在已記不太清楚,我是在1938年春天,約六歲時就跟隨著母親離家,對於家鄉生活的記憶,僅有一些較深刻的片段印象留在腦海中。陽新縣是一個很偏僻落後的縣,要到1931年地方上才開始設立小學及初中,而且這種新式學校當時並不普及,在我幼年時,當地仍有很多人家家裡面開私塾。
大概到五歲左右,祖母就把我送到我一位表哥開的私塾裡去讀書習字。有一天我帶著幾隻蠶去上學,還在那邊玩著蠶寶寶,我表哥看到了就很生氣,可能對我說了些重話,一氣之下還要我把蠶給吞了。我當時嚇壞了,還當真怕要吞蠶,緊張之下我就逃離私塾,後來跑到縣城的城樓上面去躲起來。由於我一直沒回家,家裡的人就出來找我,後來終於在城樓上找到。我祖母一向很疼我,她很生氣就把那個表哥臭罵一頓,說:「我們家現在唯一的一個苗,讓你給嚇壞了,跟你讀幾個臭書有甚麼用!」
幼年時我就與祖母相當親近,根本是祖母的跟屁蟲,天天跟著祖母團團轉,晚上也要跟著祖母睡,時常幫祖母暖腳,我們祖孫感情非常好,祖母也處處照護著我。
我們家跟母親娘家距離不遠,但小時候我不敢自己走路到母親娘家那邊去,原因是那條路中間常有一隻大公雞出沒,我經過的時候,大公雞總是一副隨時要撲啄過來的凶狠樣子,非常嚇人,所以我總是拒絕自己一人走那條路,必須要有人陪我才敢走。
那時候去外婆家,都會有「炒米」給小孩子當點心吃。「炒米」就是把米爆炒到熟,好一點的人家就會特別用糯米來炒,比較香甜,一般常吃到的則是用在來米。糯米炒的炒米當然是要好吃很多,我那時候到外婆家,都期待吃到糯米的炒米。
我母親的大哥,也就是我大舅的家境比較好,他兒子常有一些玩具可以玩;而我大姑的兒子年紀比我大,他們家裡開了一間相當有規模的商店,所以表哥也有很多玩具。我母親曾對我說,我小時候非常羨慕他們的玩具,很想玩,但是卻又不敢去玩。我幼年時,是個有點愣又帶著傻氣的孩子,可能真的有點笨,但人緣一直都還不錯。
還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當時我好像五歲左右,那一年清明要掃墓祭拜祖先,但由於我父親已到上海工作,無法趕回,於是我的幾個堂伯父,就帶著我一起去掃墓祭拜。為什麼要找我去呢?因為我的曾祖父有五個兒子,祖父居長,在宗法社會中,長房在祭祀禮儀擔有許多責任。我父親是長房長子,但由於他無法回來,所以就要改由我這個年幼的長房長孫,在清明掃墓時擔起主祭的責任。
記得當天下著大雨,我跟著幾位堂伯父往墳地裡面找好祭處,便搭起了一座棚子開始進行祭拜祖先的儀式,我那個時候還身著長袍馬褂領祭。由於當時年紀小,有點懵懵懂懂,雖然全身溼透,冷得發抖,還是依照長輩叮囑執行長房長孫的責任。回家後,祖母看我一身溼答答還直發抖,則是心疼得不得了。
共產黨的故事
父親曾經跟我提過,他十六歲左右到裁縫店當學徒時,共產黨在江西省南昌市發起「八一暴動」(1927年8月1日)後他的一些見聞,此暴動是共產黨部隊首度對國民黨軍隊展開的攻擊行動。
陽新縣城位在富水邊,富水由湖北省武穴市注入長江,此地鄰近江西省九江市,九江是長江上的重要河港,距離南昌市僅約百公里,南昌市發生「八一暴動」後,共產黨也很快就來到陽新將全縣整個占領。共產黨的民兵一到,首先到處找地方的地主土豪,所以有不少地主土豪就從鄉下往城裡逃。我父親那時在城裡的一家裁縫店做學徒,店主就要他回家去看看狀況,父親年輕時的膽子很大,一個人就跑到街上去了。在街上,父親遇到幾個共產黨民兵正追殺著一個中年婦女,那個女人好像是某個地方的土豪,他們幾個人就拿出刀子割她,但是刀子不快,所以割得女人一直不斷大聲慘叫,我父親雖然膽大,但一看這種慘狀簡直快要嚇死了,趕緊頭也不回地跑回家去。我父親後來多次跟我講到這件事情時,總是說:「我一想起民
國十六年(1927)的那個慘景,我就很難過!」日後我父親進入了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簡稱為「中杭廠」)工作,這間製造飛機的工廠是由中國政府與美國民間飛機製造公司合資所成立,不屬於軍隊任何單位。但中杭廠解散後,父親選擇被分配到空軍,才開始有了軍人身分,後來政府要從大陸撤退時,有軍中同事決定留下,不願意到臺灣,他們跟我父親說:「我們都是工人,你何必跑到臺灣去?」但是我父親仍堅持選擇要到臺灣去,有一部分的原因跟這件事情有關。
而共產黨占領我們家鄉的縣城後,就說要找知識分子,當時我母親的大姊是當地少數女子讀書讀得很好的人,共產黨就把我大姨媽給抓走了。共產黨的這場暴動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國民黨的軍隊一下子就把他們擊垮了。共產黨被打敗後,國民黨軍隊就來抓人,結果竟然又把我大姨媽給抓了起來,因為認為她是共產黨員,後來被判槍斃,我大姨媽就這樣過世了。
(詳全書)
第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戰火下的少年生活
1.湖北故居的記憶片段
我出生於湖北省陽新縣,身分證上的生日是1931年11月29日;不過這個生日其實是陰曆,以前的人都是看陰曆上的日期,不像現在是採用陽曆。來臺灣後,我的母親就是以這個生日幫我報戶口,記得她曾跟我提過,我出生那年還閏月兩次。一直到好幾年之前,交大校友會執行長陳俊秀有一天幫我查萬年曆,才發現我正確的西曆生日應該是1932年1月1日;不過我都活到這把歲數,覺得無所謂,11月29日也是個滿好的日子。
世代書香,祖父中舉
印象中我家老屋是一座五進的大宅,祖父...
作者序
前言
我今年(2019)已經八十八歲,現在回想我的人生,應該可以總括出兩點:第一,我就是一個傻傻的、平平常常的人;第二點的話,是我這一生的運氣非常好。小學到中學階段正好遭遇了中國與日本人打仗的時期,在戰爭的炮火下,我跟隨家人離開家鄉往南方逃難,現在想想當時竟能在那麼艱困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真是幸運。
戰後我隨家人從文化水平較低的貴州來到北京,居然讓我考上當時北京最好的中學──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今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中部;到了臺灣後,我以同等學力考進屏東中學高中部,後來又一路順利考上臺大電機系、交大電子研究所,甚至還考上了公費留學考試,得以前往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當然其中最幸運的是能與我的另一半楊永寧攜手往結婚六十年邁進中。這些總總如今想來,我覺得都是自己的運氣很好,幸運萬分。
前言
我今年(2019)已經八十八歲,現在回想我的人生,應該可以總括出兩點:第一,我就是一個傻傻的、平平常常的人;第二點的話,是我這一生的運氣非常好。小學到中學階段正好遭遇了中國與日本人打仗的時期,在戰爭的炮火下,我跟隨家人離開家鄉往南方逃難,現在想想當時竟能在那麼艱困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真是幸運。
戰後我隨家人從文化水平較低的貴州來到北京,居然讓我考上當時北京最好的中學──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今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中部;到了臺灣後,我以同等學力考進屏東中學高中部,後來又一路順利考上臺大電機系...
目錄
推薦序
1. 交大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總舵手/國立交通大學代理校長 陳信宏
2. 啟迪後人 福澤廣被/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雄
3. 言教身教 承先啟後/前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宣明智
4. 一個自稱「傻傻的平常人」的偉大凡人/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執行長 陳俊秀
前言
第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戰火下的少年生活
1. 湖北故居的記憶片段
2. 滇西邊城路迢迢
3. 戰爭下的受難者
4. 到柳州學國語
5. 三百公里大逃難
6. 北京都市生活大開眼界
第二章 書山有路勤為徑──在臺求學時期
1. 漂洋過海來臺灣
2. 屏東高中青春記事
3. 臺大歲月
4. 畢業後的人生規劃
5. 考入交大電子研究所
第三章 卻憶當年賦遠遊──留美散記
1. 公費留學開啟人生新頁6
2. 與永寧的相遇
3. 密西根大學見聞紀行
4. 完成終身大事
5. 在貝爾實驗室的日子
第四章 遊子思歸向風城──任教交大
1. 舉家返臺
2. 交大教讀生涯
3. 70年代的交大
4. 產官學的互動與合作
5. 參訪遊記與進修見聞
第五章 陳力就列展新猷──國科會六年紀略
1. 國科會借將
2. 六個大型研究計畫
3. 感念先進與同事之誼
4. 難忘的公務旅行
第六章 百年樹人之志業──行政服務交大
1. 重返學界
2. 打造世界一流大學
3. 校園危機事件處理
4. 建設交大
5. 校長任內重要記事
第七章 國家電信作推手──主持國科會電信國家型計畫
1. 擔任計畫主持人
2. 聚焦無線通訊時代
第八章 長得逍遙自在心──退休後記事
1. 慈母老去
2. 退休生活點滴
【側寫鄧校長I】自一個伴侶的角度
共享榮與茂 相伴簡與老/鄧啟福校長夫人 楊永寧
【側寫鄧校長II】自一個工作夥伴的角度
鄧校長與電信國家型計畫/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林一平
【附錄】鄧啟福年表
推薦序
1. 交大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總舵手/國立交通大學代理校長 陳信宏
2. 啟迪後人 福澤廣被/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雄
3. 言教身教 承先啟後/前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宣明智
4. 一個自稱「傻傻的平常人」的偉大凡人/臺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執行長 陳俊秀
前言
第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戰火下的少年生活
1. 湖北故居的記憶片段
2. 滇西邊城路迢迢
3. 戰爭下的受難者
4. 到柳州學國語
5. 三百公里大逃難
6. 北京都市生活大開眼界
第二章 書山有路勤為徑──在臺求學時期
1. 漂洋過...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