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經過太多波折,但都平安度過,真可謂三生有幸!因為學歷史的關係,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將歷經的重要事情及時留下紀錄,有空時便分類加以整理,終於完成了這本回憶錄。」──陶英惠
從山東流亡學生轉而成為資深歷史學者,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長達半世紀的陶英惠根據多年日記,
細數一生親歷見聞,見證大時代的動盪與轉變!
「我是一個流亡學生,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時,還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學生,至今已屆耄耋之年;說起來竟然是我家遷台的始祖!所以應該把我的過去,如怎樣離鄉背井,如何來到了台灣,怎麼樣求學?怎麼樣工作、退休的,不能不有個交代,留個紀錄。」
──歷史學者陶英惠憶述幼年在山東濟南的日子,及其抗戰後家逢巨變,淪為流亡學生,一路自澎湖來台的流離心境;後就讀於台灣大學,一生從事學術研究,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足足半世紀(1964.07.~2014.07.)。本書根據作者長達六十年來的日記,細數過往點滴,為這段動盪的歷史留下見證。
作者簡介:
陶英惠
山東省德平縣(今陵縣)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生。四十八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五十三年進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以民國以來之教育、學術等問題作為研究範圍,於八十九年二月屆齡退休。
章節試閱
【遷校彰化員林 ‧ 改名員林實中】※節錄自本書第三章〈流亡學生〉
我們子弟學校在澎湖的處境,各種問題逐漸浮現,如師資缺乏,教學困難,若不遷往台灣本島,就無法進行教育,更遑論健全發展。不離開澎湖、不遷校,可預見的結果:學生畢業、教師失業、學校歇業。更不會遇到像莊仲舒、王漢章、劉在琳、楊昭奎等一些老師,部份同學的命運可能大不同了。王校長雖曾再三爭取遷校機會及詳細籌畫,終因困難太多而未能實現。苑校長接任後,繼續致力於遷校工作,歷經無數艱辛,在教育部會計長盛長忠(和王校長是南開大學同學,私交甚篤。)先生、以及許多鄉長的大力協助下,終底於成。四十一年,山東同鄉會出售僅存的台北市樓房及林口紡織廠,籌款三十萬元,在員林購地建校舍,使子弟學校能於四十二年(1953)二月十日中午十二點遷校,自馬公搭乘國防部、交通部協助所派花蓮號巨艦,接運至基隆港登陸。十一日早上八點抵基隆下船後,基隆的山東同鄉以及國大代表、立監委員等均到碼頭夾道歡迎,尋親認友,鞭炮聲震耳欲聾,場面空前熱烈、溫馨,令不少同學流下了熱淚!我們自碼頭步行至信義國小,秦德純主席、裴鳴宇議長、李振清副總司令、曾科長分別訓話,秦主席特別告訴同學們要多說:「謝謝,不客氣!」及「不客氣,謝謝!」以增進人際關係。時在基隆警界任職的勞玉萃(改名意中)學長,特到信義國小找到我和他的同鄉李英鸞學長在碼頭附近沿河的夜市飽餐一頓,那是抵達台灣本島後吃的第一頓美食,永不會忘。
二月十一日晚九時,自基隆搭乘國防部撥借運輸軍需品之列車車箱三十二節赴員林,十二日早上九點多抵員林家職學校,校舍係由借住該校之山東同鄉魏蓬林師長令所部騰讓的。(魏師長的公子魏崢,以後是心臟科名醫)教育部程天放部長改校名為「教育部特設員林實驗中學」,是當時唯一的一所部立中學,頓感身價百倍!校名中的「實驗」,是初、高中班以外,又有師範、特師,以及土木工程班,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校。其初教育部尚有實驗中學四二制的意思。後經考慮設備、師資、教材多種問題,作罷。
二月十三日除夕,是我們到員林的第一個新年,員林氣候溫暖,同學們到東面的東山去玩,所到之處,百姓都客氣的打招呼,並招待吃這吃那,雖語言不通,但都熱情洋溢。而山東的鄉長如劉安祺司令官、孔德成奉祀官、裴鳴宇議長、李振清副總司令以及蔣經國、教育部沈亦珍司長、盛長忠會計長、大陸救濟總署方治(希孔)秘書長等,都先後來校講話,勉勵好好讀書。
苑校長為奔走遷校,十分辛勞,致舊病復發,吐痰帶血,即懇請辭職,功成身退,於四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離校,轉至教育部任職。八月一日,由教育部改聘楊展雲(鵬飛)接任校長。
楊校長到任不久,我適因啖鳳梨太多而染痢疾,瀉至不克起床,乃上報告向學校申購特效藥;楊校長見我名字,乃問王遜卿師我是否德平人?父親是否陶景惠?王老師來問我,方知校長乃抗戰前先父之老師,我家兩代皆與有師生之誼,誠屬難得;而楊校長記憶力之強及聯想力之驚人,尤令人敬佩!
這時教室與寢室分開,也有了課桌椅上課,漸漸步入正常學校生活。各地學生也匯流而至。除在澎湖時加入我們的海南島儋縣中學二十六名學生外,又有多批陸續到校。計有:越南富國島豫衡聯中、大陳島浙江省立中正中學師生、泰、滇、緬邊區僑生。以及原在澎湖從軍而後退役復學者、從香港考選入本校者也陸續到校,實中儼然成為政府收容和培養大陸來台青年學生的搖籃。
員林氣候溫和,盛產水果。某晚,我與趙彥賓兄在學校附近閒逛,經過一個水果攤,看到一種從未見過的水果,果販告訴我們是木瓜,問明如何吃法後就買了一個,走到一陰暗之小溪旁分食,剝開後,一股特有的「臭」味撲鼻,認為是壞了,被水果販所騙,遂丟入溪中。這是第一次吃木瓜的經驗。
在校中,我除喜好踢足球外,又迷上了排球,課餘常打排球,手指頭都裂了開來。因為手掌不夠大,很少打籃球。有時也玩玩單、雙槓,也因臂力不大,沒有多大興趣。
到員林沒有多久,遇上米價上揚,我們的伙食費不夠買米,有一段時間改吃米中加入地瓜做成的地瓜飯。現在地瓜成了健康的養生食品,在那時還是比較廉價的。可是吃了後,便經常排氣,因此教室內常有異味。所幸時間並不大久,又吃米飯了。
四十三年(1954),我在員林實中讀高二時,已經感受到升學的壓力,如果考不取,將何去何從?離開了學校,最起碼的吃、住兩大問題,又如何解決?人海茫茫,該如何是好?這個恐懼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心頭。大家都很徬徨,不知道該怎麼辦。許延熇兄首先申請志願留級,俟準備充分些再走出校門,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能拖延一段時間就拖延一下,於是便群相效尤。我在高二下學期之期末考試時,也跟著大家都繳白卷。留了一年,並未感到踏實了多少。升高三後,共有四班,學校特別在校外不遠處找了幾間房子,作為我們四個班的教室,除吃飯睡覺才回學校外,都在這裡上課和準備考試,不再上體育、美術、音樂等課,也不參加升降旗。我們教室裡全天不斷人,夜間也是燈火通明,看書看累了就回寢室睡一覺;睡醒了再到教室讀書,大家都自動自發的用功,不需要老師督促、管理。
我被編在高三的第三班,都是準備考文組的。在準備功課方面,我最弱的是數學,那時聯考,若數學考零分,其他各科考得再好也不錄取。於是便花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在數學上,聯考時數學考了40多分,算是高分;可是考取後,數學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直接用處。我鄰座的滕以魯兄,對英文甚有興趣,他無論何時何地,都在準備英文,他考上了師大英語系,英文的造詣,同學中沒有人比得上。可見讀書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計劃。我的英文沒有打下好的基礎,一生吃了不少虧。
【遷校彰化員林 ‧ 改名員林實中】※節錄自本書第三章〈流亡學生〉
我們子弟學校在澎湖的處境,各種問題逐漸浮現,如師資缺乏,教學困難,若不遷往台灣本島,就無法進行教育,更遑論健全發展。不離開澎湖、不遷校,可預見的結果:學生畢業、教師失業、學校歇業。更不會遇到像莊仲舒、王漢章、劉在琳、楊昭奎等一些老師,部份同學的命運可能大不同了。王校長雖曾再三爭取遷校機會及詳細籌畫,終因困難太多而未能實現。苑校長接任後,繼續致力於遷校工作,歷經無數艱辛,在教育部會計長盛長忠(和王校長是南開大學同學,私交甚篤。)先生、...
作者序
俗語常說:往事如煙。也有人說,中年以後,逐漸領悟到忘得掉才是真幸福。我是從事歷史研究工作者,不能認同這種灑脫的人生觀。我是一個流亡學生,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時,還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學生,至今已屆耄耋之年;說起來竟然是我家遷台的始祖!所以應該把我的過去,如怎樣離鄉背井,如何來到了台灣,怎麼樣求學?怎麼樣工作、退休的,不能不有個交代,留個紀錄。
所幸我自民國四十五年(1956)起,便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所記詳略不一,且多為芝麻綠豆大的瑣事;但這六十多年的日記,幫助我記起很多事,至少時間不會有誤,經輸入電腦後,更便於查詢;這樣的恆心、毅力,自己也不免有些自豪!又如我讀中學,完全公費,吃住都在學校裡;讀了四年台大,一律免收學、雜、住宿等費,並優先分配宿舍、領取大陸救災總會的助學金,四年總共只繳了二十元新台幣,這二十元還是台大代防癆協會所收照X光的工本費。類似這些事,若不寫出來,怎麼對得起那些曾經幫助我的人!所以,我這本回憶錄,就命名《往事不能如煙》,趁還沒有老人痴呆前,寫下來留個紀錄。
我一生只在三個機關任過職:最先在《新時代》雜誌社,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半月的時間,卻也學到一些難得的經驗,一個雜誌的編、排、校、印的技巧,雜誌由上海印刷廠承印,我在那裡見識到了工人如何撿、排、印、裝,對於從手稿到成書的全部流程,都有了粗淺的認識。不料因此便與印刷、出版結下了緣,這一點淺薄的編校經驗,竟使我終生受益無窮。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再也看不到那種排印方式了。
由《新時代》轉職國史館,在國史館三年多,實在沒有什麼貢獻可言;可是我的工作是負責蒐集抗戰史料,從草屯黨史會調來的《東方雜誌》、《國聞週報》以及自民國二十年至三十四年上海、天津、漢口、重慶各地方版的《大公報》、《中央日報》、《掃蕩報》、《新華日報》等,都從頭到尾翻閱了一遍,真是難得的機會。一般諷刺公務員上班為喝茶、看報,而我的「看報」卻是本分的工作。五十三年七月二日,自國史館轉至中研院近史所工作,直到退休。
我是靠吳相湘教授指導的一篇學士論文,敲開了國史館和近史所的大門,一直工作到退休。在此要特別一提的,就是羅家倫(志希)館長與郭廷以(量宇)所長,都和業師吳相湘教授有些嫌隙,但都沒有將他們那一代的不愉快,延伸到我這個晚輩身上。其泱泱大度、兼容並蓄的雅量,尤令我萬分感佩!
胡適之先生當年經常勸人寫回憶錄,老友張玉法院士著作等身,仍在不停的著述;有一出版家向他邀稿時說:「那些近代史方面的皇皇論著,你不寫或少寫一點,自然還有人寫,沒有關係;可是你的回憶錄,你若不寫,絕對沒有人替你寫。」雖說這是拉稿的說詞之一,但仔細想想,的確有些道理。我這一生,雖然庸庸碌碌,但並未虛度,也不能任其隨風而逝!
本書之得以出版,多承秀威編輯部鄭伊庭經理鼎力玉成;復承中研院老同事閻琴南先生提供許多寶貴資料,補正闕謬;老同學齊國慶、趙元安兩先生費心校對,改正錯誤,謹在此一併致謝!
陶英惠 謹誌 民國一○九年(2020)三月於南港
俗語常說:往事如煙。也有人說,中年以後,逐漸領悟到忘得掉才是真幸福。我是從事歷史研究工作者,不能認同這種灑脫的人生觀。我是一個流亡學生,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時,還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學生,至今已屆耄耋之年;說起來竟然是我家遷台的始祖!所以應該把我的過去,如怎樣離鄉背井,如何來到了台灣,怎麼樣求學?怎麼樣工作、退休的,不能不有個交代,留個紀錄。
所幸我自民國四十五年(1956)起,便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所記詳略不一,且多為芝麻綠豆大的瑣事;但這六十多年的日記,幫助我記起很多事,至少時間不會有誤,...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幼年時期
第二章 在濟南的日子
第三章 流亡學生
第四章 台灣大學四年
第五章 預訓班第八期一年半
第六章 踏入社會就業時期
第七章 在中央研究院的歲月(1964.07.~2014.07.)
第八章 奉調總辦事處祕書組八年
第九章 我與胡適紀念館的一段淵緣―由間接協助變成直接負責館務
第十章 為桑梓文化略盡棉薄
第十一章 《傳記文學》十二年四個月
第十二章 退休後整理文稿
自序
第一章 幼年時期
第二章 在濟南的日子
第三章 流亡學生
第四章 台灣大學四年
第五章 預訓班第八期一年半
第六章 踏入社會就業時期
第七章 在中央研究院的歲月(1964.07.~2014.07.)
第八章 奉調總辦事處祕書組八年
第九章 我與胡適紀念館的一段淵緣―由間接協助變成直接負責館務
第十章 為桑梓文化略盡棉薄
第十一章 《傳記文學》十二年四個月
第十二章 退休後整理文稿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