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價值自己定義,你的高度自己賦予,
人生苦短,別犯傻的為難自己,
非但得不到認同,更會餵養他人的自私自利。
【本書特色】
●舉凡「職場、人際、感情、家庭、友誼」等人生每一面向,都為你加油打氣。
●藉由20則寫實的人生故事,分享處事應對智慧,反思該如何認同自己、活出不委屈的人生。
●名師自勉信念加持,並搭配QR CODE影片傳授肢體練習方式,藉由平時的行為調整、信念改變,
學習做更有自信的自己。
※本書為《不必委屈也能求全:讓你不再暗自流淚、捶心肝的人生突破法則》增訂版
【本書內容】
▋分享20則人生故事告訴你,生命裡,最重要的是「自己」」!
˙「這是你的專業,很容易的,我們都那麼熟了,就幫忙弄一下嘛……」
→友誼不是拿來占便宜的。
˙「妳懂什麼?聽我的照著做就對了!」
→愛你,不代表要失去我自己。
˙「可以不要管我這麼多嗎?別說一切都是為了我!」
→面面俱到,孩子家人未必都會感激你。
˙「她常私下跟我抱怨,事情都她在做,功勞卻都主管的……」
→別把同事當密友,好心也成驢肝肺。
˙「多謝師父,感恩師父……供養師父。」
→身心要成長,善待自己、做好自己最重要!
▋點亮專屬於你的聚光燈,帶你走出憋屈的人際暗黑期
若你正陷在「職場、人際、感情、家庭、友誼」的麻煩裡,《別再委屈自己求得他人認同:不再委屈求全的20堂必學人生突破法則》全書每一則人生故事,從事由→過程→應對→結果,鉅細靡遺地完整呈現事件的前因後果,理清脈絡之餘,從當中的任何一環節都能助你發現問題癥結,學習找到完美解決方法。
▋名師心念加持+傳授身體練習,加強自信與自我認同感
全書不僅有理論信念給予加持,同時更特別設計「身心舒活帖」單元,以影片的呈現方法,只要掃QR CODE就能利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調整身心、增加自信;藉由身心正向能量的同時提升,更能堅定地做好自己,達到不必委屈也能求全、身心都健康的境界。
作者簡介:
■生命教育專家 姜愛玲(Irene)
美國Liberty University心理諮商碩士/New York University文化暨傳播碩士、澳洲
Wesley Institute of Minisry & the Arts舞蹈治療研究所。
原本唸的是數位傳播,後來轉換跑道成為行動工作者,長年致力於全人身心療癒/整合的實踐與傳承,文字創作則聚焦於你我所身處的當代社會,以詼諧直白的文筆反映人生百態,透過旅行、影像及文字品味分享現代生活的多元樣貌,足跡已遍及世界四十餘國。
現任: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 舞蹈治療師/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 理事、舞蹈治療顧問/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動中覺察」合格教師/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專業認證舞蹈治療師。
【歷年著作】
《Disney‘s GOTCHA!幼兒美語教材》(合著)
《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
《被遺忘的童言:肢體語言專家的行為解碼教養術》
《刺蝟小孩不難搞:要讓孩子聽話,先聽孩子說話》
《滿分爸媽養成書》(合著)
《女生,練習一個人旅行》
《輔助暨整合療法》(合著)
《不必委曲也能求全-讓你不再暗自流淚、捶心肝的人生突破法則》
【歷年譯作】
《Da Ai Shou: Healing Hands of Universal Love大愛手小冊》英文版〔合譯〕
《瑜珈美人全書》
《刺客正傳2:皇家刺客》〔上/下〕
《刺客正傳3:刺客任務》〔上/下〕
《魔法製造有限公司》
《舞蹈動作治療:療傷的藝術》(合譯)
章節試閱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多年前,我應邀帶領一個癌友成長團體,連續兩年。第一年的團體有十二位成員,年齡從青壯年至中老年都有。這個為時兩天、每天六小時的團體,主要是以互動式體驗強化身體動能、內在心靈力量和與他人的連結。我在帶領團體之前都會規劃流程,透過活動設計達成階段性目標,但實際帶領時就必須預留彈性。人是「有機」的,團體當下的狀況未必皆如預期,可能需要有所調整,接著視團體發展再適時帶回原先的方向,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導向整體目標。
這個團體的初期目標,是讓大家體驗和學習呼吸和放鬆技巧,再藉由身體自然的律動活化筋骨、舒展和流動身心。考量到團體成員的體力,我就以放鬆深呼吸展開課程,接著引導大家用一根手指頭開始伸展。這時,我發現年輕的成員和機構人員比較自在,較年長的成員就顯然尚在適應,因此我就說出當時看到的一些具開展性和力量的動作,以口語帶動她們把身體整個打開來,再運用諸如落葉、海浪等明確意象鼓勵大家嘗試各種動作質地。
我發現大家對於椅子相當依戀,因為坐著動比較不累,而且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支持和安全感。於是我靈機一動,結合椅子和舞蹈/動作元素,引導大家進行「和椅子共舞」的肢體創意,先是每個人和自己的椅子互動,接著發展到兩人一組、撤掉椅子,以及小組集體即興創作,讓她們熟悉與拓展自己的身體語彙、與他人合作。每個人在過程中都不忘彼此觀摩,但大家其實都很有創意,像是有一組就以集體雕塑「不倒翁」體現抗癌歷程。第一天上午最後的大團體雕塑,我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和大家共同經歷「合為一體」移動時的身心感受。
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陸續進行了在音樂中呈現相對應的動作質地、以「花」的意象連結個人特質與自我生命歷程、運用紙彩帶和彈性布創意舞動與角色扮演,紓發與疾病共處的身心感受,以及支持與被支持的互動體驗。最後,我請大家自由繪畫整理兩天的經驗和感想,然後在輕柔的樂聲中分享自己的畫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癌症這份「禮物」和堅定的信仰,讓她們比一般人看得更深、更透徹。這份源自生命底層的澄明,在其他團體很少見。
隔年我又前去帶團體,這次的成員包括病友家屬和一名志工,也有幾位去年的成員,再度相逢非常開心。這次,我帶了一位劇場朋友以戲劇活動進行第一天的課程、我在現場觀察團體發展,第二天再由我接手。朋友的帶領風格很幽默逗趣,過程中大家笑聲不斷,很有放鬆紓壓的效果。
第二天的內容則偏向自我體察與身心安頓。我在下午第一場體驗時,先發給每個人幾張小紙卡和筆,然後請團體成員分散開來,找一個位置做為起點站好,接著說明待會兒要請大家依照口語引導,向前走一步就代表某個人生階段,例如五歲、十五歲……一直到現階段,每走到一個階段就用紙筆畫出簡單的線條、符號或形狀代表該階段,完成後把紙卡有畫的那面朝下放在雙腳前方的地上,這樣就不會有其他人看到,然後再進入下個階段,結束時就形成個人生命軌跡。這時,那位志工開口了。
「老師,為什麼要畫畫?」她問。
「是為了讓大家體驗多元創作媒材,所以才會安排戲劇、繪畫等表達藝術媒介。」
「為什麼一定要畫畫?」她又問。
「如果不想畫沒關係,寫一個或幾個字,或以簡單圖文標示皆可,主要是方便記錄,而且只有自己看得到,並非要展覽或比賽。」我說明得更仔細。
怎知她依然糾結於此,對於畫畫一直耿耿於懷,我和幾位成員繼續安撫,好不容易才平復她的情緒,終於可以開始了。接下來,每個人靜靜地依照口語引導走過自己從小到大的生命軌跡,完成後,我就請大家退到一旁轉身看著自己的生命軌跡,同時體會當下的身心感受。
體驗結束之後,我請大家把自己的畫收好拿著,接著把椅子排回成一開始的大圓圈,然後坐下來自由分享剛才的歷程,是否一併分享畫就看個人。最先分享的成員提到自己初入社會和發病前的階段,另一位則提到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這兩位成員的分享比較簡短,接著先前不願畫畫的志工開口了。她首先提到自己現階段的狀況,然後……
「我剛好有帶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她的眼睛一亮。
我問了其他成員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於是她走到一旁在自己的包包裡翻了翻,拿出幾本小相簿,然後興致勃勃地回到位子上,打開其中一本就介紹了起來,這些大多是她在志工服務時所拍的照片。原來她是主責志工,服務病友的大小事都由她規劃統籌,再分派給志工小組長執行。她滔滔不絕地開心分享,有幾位成員也湊過來打開其他相簿看。
「咦,這不是我們那次去郊遊嗎?」一位成員指著相簿裡的一張團體照。
「對啊對啊!」志工女士愉快地回答。
我一邊看照片,一邊觀察團體的發展。根據志工從早到目前為止的狀態,我感覺她其實很需要「舞台」。她優秀盡責、儀態出眾,是醫護人員和病友深深信賴的志工大家長,所有細節都要求盡善盡美,也因此贏得眾多掌聲。我稍後才知道,原來她自認不擅長繪畫、畫得不夠好,所以才這麼抗拒。是啊,怎能讓這影響自己完美的形象呢?!
我耐心等待志工女士分享完,因為這多少干擾了團體進行,把焦點轉移到她個人身上了。這現象的成因主要是:她不願在團體中進行自己認為的弱項(繪畫),而以自己的強項(照片呈現的服務成果)轉移團體焦點。
等她好不容易終於闔上最後一本相簿,我就問她分享這些照片的感覺。
「很開心啊……我們每次都花好多時間準備活動,」她說道。「我就負責分配工作,但還是好忙好忙……」
原來她雖然已分派各項工作,卻總是不放心,所以習慣又把工作拿回來自己做,往往忙到很晚才能就寢。她接著提到令自己深感驕傲的兒孫媳婦,講完後又說經常幫要好鄰居的忙。看來眾人的大小事,都是她的心頭事。
「妳孫子的作業給妳兒子媳婦看就好啦!」一位成員建議。
「他們有看啊,但是我不放心嘛!萬一有錯沒看到怎麼辦?」志工女士回覆。
凡事親力親為,不忙不累才怪。
她接著說孫子寫功課很慢,經常要等寫完才能幫他檢查,如果有錯還得花更多時間教他訂正等等。語畢,又提到兒子媳婦和其他親人,說自己如何關心他們,但未必人人都心存感激,讓她感到精疲力竭也有些感傷,說著說著眼眶就微潤了。
「我感覺到妳對他們的付出,還有妳的疲倦。」我做出回應。
她仍是一臉委屈。問題是,並沒有人要她包山包海啊!
「兒孫自有兒孫福,妳自己也要好好享福,不要那麼累啦!」剛才提議的那位成員又說。
「對啊!妳那麼用心照顧我們,孩子的事情他們自己會處理。」一位病友家屬跟著搭腔。
幾位成員接著附和,她也逐漸平靜下來,臉上又浮現出笑容。
這讓我想到一位學生,也是非常聰明優秀又熱心,經常在臉書社團發起聚會,然後興沖沖地開始規劃主題、統計時間和找地點。起初還有幾位同好參加,後來大家各忙各的,參加人數越來越少,然後就不了了之,臉書社團也久久才有一篇發文。
突然有一天,我在臉書看到這位學生的發洩文,內容大略是自己是多麼辛苦辦活動,也主動連絡很多事情,但是原本就很忙,東奔西跑真的很累,更容易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卻沒什麼人能理解或幫忙,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還遇過一位媽媽,經常感覺自己慣用手臂的前端和肩膀連接處有痠痛的現象,卻一直找不出原因。徵得她的同意之後,我用雙手輕輕觸碰那一側的肩臂連接處,加深她對該處的身體意象,再把一隻手放到她另一側相對應的區塊,就明顯感覺慣用側的肩臂連接處很沉很緊繃。我問她是否經常把別人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
「妳怎麼知道?!」她有些吃驚。
身心是一體的。內心的緊繃和疲累,會在身體上顯現。身體很誠實。
與她核對之後,原來她和那位志工女士一樣,經常為晚輩們操心,而她操心的對象都已經成年了。我告訴她,如果想舒緩這個不適,就得開始對自己好一點,晚輩都那麼大了,會懂得照顧自己的。我說完之後,她點點頭。
熱心也要有底線
熱心也會出人命。根據微博《頭條新聞》報導,今年2 月13 日在山西大同一位十七歲女孩好心想幫一名男子察看剎車問題,竟遭男子騙至車內姦殺並將屍體肢解焚燒。《思想聚集》的一篇文章則透露,幾年前在別處也有一名同齡女子小萱因好心送孕婦譚某回家,遭其引誘喝下摻安眠藥的酸奶,昏迷後竟遭譚某丈夫性侵,然夫妻倆因害怕東窗事發而將之殺害並棄屍荒野。小萱於案發前曾向朋友報平安,表示已經送一位孕婦阿姨安全到家,怎知這句暖心話語竟成了善良的她最後的遺言,令人不得不感嘆,魔鬼真的在人間!
我們每天都必須和相同或不同的人接觸。在人際關係中,「古道熱腸」、「熱心助人」一向是陽光正向受歡迎的美德,若擁有這項人格特質,往往會贏得眾人的讚賞和信賴,也可能進而受到請託。主動或受託助人確實很好,只是各人的時間狀況、忙碌程度、體能狀態都不同,有的人可以外出趴趴走一整天依然精神奕奕;但有人卻連擠出一點點時間喘口氣都很困難,這就是為什麼志工多半是在時間、經濟上擁有餘裕的人。
另外,有些人非常熱衷社團或社區服務,卻忽略了家庭關係,花在別人身上的時間遠超過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對外總是笑咪咪,對內卻很沒耐心。
所以在熱心助人之前,不妨先想想這真是對方的需求?或者我們為了突顯自己很能幹,一股熱血其實是用來肯定自我?還是為了討好別人?想去幫忙的那件事情,是否根本就是對方自己該負的責任?畢竟,我們無須插手別人的人生。
另外,自己主動發起的事,他人未必也需要,頭幾次或許會有人來捧場,但若逐漸感到這對自己而言並非絕對必要、時間精力應該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後繼無力、草草收場。這時可以自問:
「是否做了自認為別人期待你去做的事?」
「助人是否會讓自己陷入險境?」
「是否因忙著在外的見義勇為,反而冷落了最親近的家人?」
「行有餘力、量力而為、安全第一」都是耳熟能詳的老話。藉這個機會再次提醒各位讀者,可別熱血過頭而讓自己心力交瘁。
身心舒活帖
˙ 越走越樂活
美國舞蹈/動作治療先驅瑪麗安‧ 雀絲︵Marian Chace,1896-1970︶原是現代舞者,後來離開表演舞台從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她發現有些學生習舞多年,舞技沒有太大的進步,但仍持續來上課,因此感到好奇。這些學生表示學舞之後,本身的情緒狀態比學舞之前穩定許多,對於身體的情感表達也很有興趣,於是她就開始鼓勵學生以肢體動作進行自我探索,幫助她們卸下心理的負擔,促進身心健康。
這是因為我們在動的時候,不但情緒得以疏通,身體也會製造出多巴胺,或稱腦內啡,讓我們感到心情愉快,同時也降低了壓力荷爾蒙可體松的濃度。熱心的人通常行動力都很強,經常到處奔走閒不下來。只不過,若是因為熱心過度而疲於奔命,恐怕感受不到腦內啡所帶來的喜悅。因此,何不從現在開始「為自己而走」,無論是心情大好,或覺得這世界虧待了你,都出去走走吧!
根據研究統計,有走路習慣的人,可減少兩到三成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有益心臟血管健康。
˙ 每天多走一千步可以降低血壓。
˙ 每天快走十分鐘:相當於1.5 公里,約莫是三千步,可以維持兩小時的好心情。
˙ 每天走二十分鐘: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三成五到五成、阿茲海默症風險兩到三成五。
˙ 長者一週走路三次,每次四十分鐘:連續一年下來,腦部掌管認知、記憶與情緒的海馬迴容量將增加百分之二。
由此可見,我們真的可以「走」出記憶力和情緒調節力。
至於為什麼是快走而非悠閒漫步呢?由於快走當中有較多時間是處於喘氣的狀態,這會使心跳加速,而快走其實就是要讓心跳加快。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教授柯普蘭(Rob Copeland)指出,已有許多證據顯示這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罹患率;若時間許可,每天花一、兩個小時走路,還能減少三分之一的中風機率。
每天走路比偶爾運動更有助於維持骨質密度,也能保有良好的體態與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漸長,人體靜脈曲張、骨質疏鬆與肌肉流失的機率大增,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與行動力,雙腿的線條也會走樣。若能養成走路的習慣,就算已經年過半百,依舊能驕傲地穿上短裙短褲展現結實有力的健康美腿。有趣的是,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發現,越多人以開車代替步行的州,體重過重的人口就越多。事實上,規律的步行,不但可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更能降低腹部脂肪囤積,接著您可能會發現,原本已經穿不下的衣服,現在又可以穿了。
來吧!出去走走,換得一身神清氣爽!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多年前,我應邀帶領一個癌友成長團體,連續兩年。第一年的團體有十二位成員,年齡從青壯年至中老年都有。這個為時兩天、每天六小時的團體,主要是以互動式體驗強化身體動能、內在心靈力量和與他人的連結。我在帶領團體之前都會規劃流程,透過活動設計達成階段性目標,但實際帶領時就必須預留彈性。人是「有機」的,團體當下的狀況未必皆如預期,可能需要有所調整,接著視團體發展再適時帶回原先的方向,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導向整體目標。
這個團體的初期目標,是讓大家體驗和學習呼吸和放鬆技巧,再藉由身體...
作者序
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我們從小就對「助人為快樂之本」、「捨己為人」等語句耳熟能詳,無論是在課堂上學到、由長輩口中聽到或是從書本中讀到,我們周遭的人事時地物無時無刻不在大力宣揚「熱心助人,美德也」之觀念,來自各方的耳提面命也一再提醒著我們要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固然是件好事,不過在成長歷程中卻似乎無人教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莫非,別人真的比較重要?
在許多信仰機構、民間社團、非營利組織,甚至一些家庭當中,都很強調「服務」並視之為「本分」。一路走來,我見過、聽聞過許多人經常忙著服務別人,卻讓自己精疲力竭,甚至明明身心已有不適卻仍硬撐上場,而非讓自己好好休息喘口氣,長期的疲於奔命難免累積負面情緒,但內心卻總是被一股不明所以的「責任感」強烈驅策,好像不幫忙、不服務就等同於「自私自利」。
許多人非常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夠不夠好、聰不聰明、唸啥學校、做何工作、賺多少錢、結婚了沒、是否熱心、有無成就……。就是這些,讓我們竭盡所能滿足外在的需求和標準,卻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存在,更忘了這條命其實是「自己的」,為何就必須一直照著別人的劇本走?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其深層意涵其實就是「缺乏自信」,所以只得仰賴外界的「認可」來自我肯定,並努力維護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扛著這樣的「偶像包袱」不辛苦嗎?
我們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著的就是「自己」。無論是服務、助人、工作或生活,每個人都是自己這齣生命大戲的終極主角;然而,我們是否常在不經意間反倒讓別人作主了?活在別人的框架裡、無法好好做自己,甚或持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在在令我感到非常「心疼」。
在這冊書卷中,沒有叨絮的說教或華麗的詞藻,有的是對人性直白的觀察、思索和感悟,希望以一幅幅人生實相,啟發讀者朋友們認真思考如何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再為了外在因素而委屈自己。
不好好做好自己,真的會對不起自己!
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我們從小就對「助人為快樂之本」、「捨己為人」等語句耳熟能詳,無論是在課堂上學到、由長輩口中聽到或是從書本中讀到,我們周遭的人事時地物無時無刻不在大力宣揚「熱心助人,美德也」之觀念,來自各方的耳提面命也一再提醒著我們要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固然是件好事,不過在成長歷程中卻似乎無人教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莫非,別人真的比較重要?
在許多信仰機構、民間社團、非營利組織,甚至一些家庭當中,都很強調「服務」並視之為「本分」。一路走來,我見過、聽聞過許多人經常忙著服務別人,卻讓自己...
目錄
作者簡介
扉頁
【前言】你的面子和人生,哪個重要?
【自序】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chapter1 友誼篇
Unit1 別當朋友的情緒垃圾桶
Unit2 你不是任何人的終身志工
Unit3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Unit4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chapter2 愛情篇
Unit1 做別人期待的你,還是你自己?
Unit2 有時候,逆向操作才是王道
Unit3 如果他的眼中只有自己,那你還等什麼?
Unit4 什麼?連我家馬桶的顏色你都要管?!
chapter3 家庭篇
Unit1 孝順,不是百分之百無條件服從
Unit2 面面俱到,所以大家都會感激你?
Unit3 孩子的前途,你能一直幫他走嗎?
Unit4 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孝順
chapter4 職場篇
Unit1 老是抱怨工作,那你為什麼還不走?
Unit2 別輕易隨著流言起舞
Unit3 有了好身體,才有好薪情
Unit4 自己,才是獲利最高的投資
chapter5 自愛篇
Unit1 好好釋放情緒,別再氣呼呼
Unit2 每個人的處境不同,不用和別人比較
Unit3 你是跟到上師,還是詐騙集團?
Unit4 養兒未必能防老,單身更要規劃好
【後記】累了,就讓自己喘口氣!
作者簡介
扉頁
【前言】你的面子和人生,哪個重要?
【自序】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chapter1 友誼篇
Unit1 別當朋友的情緒垃圾桶
Unit2 你不是任何人的終身志工
Unit3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Unit4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chapter2 愛情篇
Unit1 做別人期待的你,還是你自己?
Unit2 有時候,逆向操作才是王道
Unit3 如果他的眼中只有自己,那你還等什麼?
Unit4 什麼?連我家馬桶的顏色你都要管?!
chapter3 家庭篇
Unit1 孝順,不是百分之百無條件服從
Unit2 面面俱到,所以大家都會...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