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抗日戰爭是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刻下最深軌跡的民族聖戰,也是一次規模最大的全民總動員戰爭,無論軍事、政治、社會各方面,上自國家、社團,下迄家族、個人,都有可歌可泣的表現。從風雲逆轉的「七七」到今天,已經五十年了!我們兀自轉側於詭譎的時間之流裡,對這段血淚戰史,既未在文學上給它一個定位,更沒有透過現代文學形式,創作出反映抗戰精神的世界級文學作品;這,應該是整個民族的憾事。
所謂「抗戰文學」,可以分做幾個層次來看:
其一是抗戰期間作家基於愛國、救國的熱情寫出的作品,內容描寫日軍殘害國人的暴行。這樣的文學作品,其特色是具有強烈的抗議性,強調內容的現實精神,並不特別重視文學性。在喚起民眾的目的下,這類作品的精神和情感雖極豐沛,形式方面難免比較粗糙,這是可以理解的:在那樣的年代裡,在顛沛流離的道路上,在敵人的刀叢與鐵蹄間,在一盞菜油燈的微光中,能寫,已是萬難,那裡還顧得精緻的藝術性?而且作品如果太艱深,民眾看不懂,寫出來也失卻意義。因此我們在面對抗戰文學時,該給予的是最深的哀矜,絕不能以「膚淺的、宣傳的」之類評語,來貶抑那個時代的作品。
從文學史的觀點看,抗戰文學對整個新文學具有無比深遠的意義,事實上,它促成了白話文學運動的開花、結果。民國八年,胡適之、陳獨秀首倡白話文學,但當時文學的精神和語言尚未成熟,寫作的題材和內容也局限於個人狹隘的圈子,語言雖然白話了,許多地方仍然沒有完全擺脫舊文學的束縛。抗戰這一聲警鐘,驀地裡喚醒了整個國族的靈魂,作家的情感因之得以奔湃、激昂起來;生活的磨難、多艱,更導至戰時作家的觀察面擴大,經驗也益趨成熟,於是,文學朝前邁進了一大步。抗戰文學不僅描寫了流離八年中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大遷徙、大結合,同時擴大了我們的眼光和胸襟,全民文學,奠基於此,民族文學,萌芽於此。另一方面,因應於喚起民眾的目的,許多文學新形式也得到快速發展,諸如話劇、報告文學、朗誦詩等。夏志清先生以為,抗戰文學尚有另一意義:初期作品固多以抗戰為主題,降至後期,新的發展與變化於焉衍生;當時變化的最大特色,就是藉作品表現對過去小說中精神的懷疑,在題材和觀念上求突破,一方面刻繪異族入侵下失去土地的慘痛,一方面則顯示出土地本身在舊制度下產生的許多問題,嗣後即發展而為中國的農村文學。這一看法,我認為是相當重要的。
第二種抗戰文學,是透過左翼文學史觀和美學表現出來的文學。這方面的作家和作品,有其複雜的一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傾向,不能一概而論,尚有待文學史家徹底加以釐清。年輕一代的讀者在閱讀這類作品前,如果沒有相關知識作引導,接受的將只是被扭曲的抗戰歷史形象。事實上,整個抗戰時期中共一直在幕後豢養左翼文學社團與作家,宣傳階級文學或工農兵文學,使抗戰文學的純潔性遭到破壞。所以我們現在對抗戰文學,不僅要加以整理,同時還要保衛,要投入大量人力,對這一階段的文學全面釐清;不但應把健康的、純潔的抗戰文學凸顯出來,加以肯定,也該對受到左翼影響下的抗戰文學,做學術上的分析、評論,才能把抗戰文學的真實面貌完整的交給下一代。梁實秋先生抗戰時曾擔任中央日報副刊主編,陳紀瀅先生也一度主持大公報副刊筆政,對當時左翼文學與自由作家「犬牙交錯」的係知之甚詳,是最好的歷史見證人。曾獨力完成《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夏志清先生也曾表示,很想再寫一部「抗戰小說史」;他主張儘量蒐集國內外抗戰作品,邀集學者專家編輯重印,再從作品尋繹出抗戰文學的意義,重估它對中國文學的重大影響。筆者則認為,對於左翼文學,不妨從寬解釋;因為除了茅盾、郭沫若、周揚等少數人外,大部分此類作家雖難免為時代風尚所囿,或多或少受到左翼思想感染,卻可以說與中共毫無關係!他們作品中所流露的,無非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的表現。對於這樣的作家和作品,我們可以指出其左翼色彩的歷史局限,但絕對不可用武斷的二分法,將這部分文學統統劃歸中共所有。左翼文學運動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學運動,中國不過是其中一個環節,其間複雜的關係,是非功過,應透過學術性研究後才能得到正確的歷史判斷。
此外,抗戰時期的淪陷區文學,也是亟待整理的另一範疇。像徐訏先生的《風蕭蕭》便是寫於淪陷的上海,這又屬於都市小說了。部分身陷淪陷區的作家,無法發表實質的抗戰文學,於是轉趨純藝術傾向,寫下了水準以上的作品;這顯創作雖較個人化,與抗戰無關,卻可歸為抗戰文學的一個支脈。至於東北作家群的戰時作品,姑名之為邊陲文學,漢學家葛浩文目前正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也應列為我們的整理重點。當然,以諂媚異族為目的的漢奸文學,絕不能列入這一範疇。這些反抗戰文學的作品,是近代中國文學的恥辱,我們整理抗戰文學之際,還需去穢除蕪,還歷史一個公道。
其三,是新抗戰文學的創作。截至目前為止,敘寫抗戰滄桑的創作在質量上均嫌不足,撰寫抗戰文學新作品的責任,便很自然地落在新一代作家肩上。歷來作家寫作經驗的擷取,本就有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兩大來源,並非必得參加過抗戰的人,才有資格創作抗戰文學;具有切身經驗的人寫抗戰文學,固易真切動人,搜集抗戰資料(歷史紀鋒或口述訪談)基礎,也同樣可以創造偉大的作品。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既未身歷拿破崙征俄的慘烈大戰,亦未親見火燒莫斯科的熾酷場景(他是大戰結束以後十多年才誕生的),但透過資料的運用,仍然可以寫出《戰爭與和平》,成為文學上靠間接經驗寫作得到巨大成功的一個範例。
在七七抗戰五十年後的今天,寫作抗戰文學非僅不過時,並且正是時候。由於當年的戰爭資料與討論、反省這場戰爭影響的學術書籍大量出現,使我們比過去更清晰地認識那個時代的全貌,對於中、日民族交戰雙方人性被傷害、扭曲的悲劇,也有更深沉的體會;再者,不少參加抗戰的前輩,老戰士都還健在,可以進一步搜集更多史實,作為創造新抗戰文學的素材。而今天在臺灣參加過抗戰的老作家,也可以反芻早年經驗,為抗戰文學再作新一程的賡續。
三十多年來,我國現代文學有很多新的發展,比如新形式的開拓、新語言的創發、新技巧的出現等等,遠非抗戰時期「簡陋」的文壇所可比擬,我們的作家群,可以說普遍具備了更健全的文學條件和表達能力,有足夠潛力去寫出重量級的作品。在時間上,我們也不必像戰時那樣,在漫天烽火中倉促執筆,而可以精打細磨,從容為之,創作具有較高美學層次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大戰至今時隔五十年,在情感上比較冷靜,認識上比較客觀,反倒容易使作品蘊含深刻的哲學性和純粹性,這在文學表現上是最重要的。
為了彌補抗戰文學在質量上的短缺,創作新的抗戰文學應列為當前中國文壇最重要的課題,也可以說是一項新的挑戰。年輕一代的作家,應該人人以舍我其誰的氣概,把抗戰列為創作的第一主題,就像全世界的猶太作家揭發納粹暴行一樣,透過文學,也為我們的歷史作見證。每一位中國作家,都應該寫一部書來表現抗戰,而且一代寫還不夠,要一代接一代地寫下去!納粹的醜惡嘴臉,早已在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戲劇、電影中無所遁形,我們也要以大量的文藝作品,全面顯影出日本侵華的罪行,使日人偽造歷史、竄改教科書的技倆,不發生任何效果,徒然成為國際間的笑談!
已故小說家姜貴先生生前有一次談抗戰文學,他說:「對日抗戰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是一大壯舉,也是中國文學的一大寶藏,永遠寫不完的,不要說十部八部的文學作品,就是寫上千部也不嫌多。」這與筆者的看法可謂不謀而合。當我以最最敬謹、肅穆的心情讀完本書中的每一篇作品,姜貴先生之語盪漾腦際,此書應是姜貴先生所說的千部中之一部,讓我們把它呈獻在民族的大祭壇上,作為歷史的證物!
抗日戰爭是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刻下最深軌跡的民族聖戰,也是一次規模最大的全民總動員戰爭,無論軍事、政治、社會各方面,上自國家、社團,下迄家族、個人,都有可歌可泣的表現。從風雲逆轉的「七七」到今天,已經五十年了!我們兀自轉側於詭譎的時間之流裡,對這段血淚戰史,既未在文學上給它一個定位,更沒有透過現代文學形式,創作出反映抗戰精神的世界級文學作品;這,應該是整個民族的憾事。
所謂「抗戰文學」,可以分做幾個層次來看:
其一是抗戰期間作家基於愛國、救國的熱情寫出的作品,內容描寫日軍殘害國人的暴...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