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物聯網、生物科技、AR/VR、元宇宙、機器人、區塊鏈、虛擬貨幣、自駕技術、量子計算……人類有史以來,應該沒有一個時期如今日一般,如此大量且讓人陌生的技術及應用同時出現在我們的時空,一個還沒搞懂,另一個已接踵而至。
儘管手中沒有一個可窺見未來的水晶球,但我們起碼可以從今日的一些數位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遷,彼此因為共伴效應所衍生的問題角度來分析,為未來可能的個人及社會的困境,預先提出一些模擬試題。
科技大叔李學文長期撰寫科技媒體相關專欄,已成一家之言,擅長以人文角度觀察科技社會的變貌;科技媒體專欄評論名家王薇瑄,則長期關注台灣數位經濟的永續發展,兩位作者從元宇宙黎明前的黑暗說起,進而談到國際科技巨擘的下一步、人類的未來的生活、AI時代的數位素養、數位職場的科技趨勢,關鍵重點涵蓋新數位匯流生態、NFT交易市場、元宇宙辦公室……輔以人文科技視野的跨域思維,為讀者帶來意想不到的數位經濟商機。
作者簡介:
李學文
現任 聲鮮時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數位科技趨勢觀察家
數位傳播媒體先驅,曾經擔任電視媒體製作人、數位電視國家型計畫專案經理、基金會執行長、立委辦公室數位政策顧問、大學講師、專欄作家及財星全球500強企業集團高階主管、顧問等等角色。
長期於主流媒體筆耕科技媒體專欄,引領最新觀念及思維,長期觀察包括數位電視、互動電視、行動電視、數位出版等國際數位匯流趨勢,以及跨界應用、新媒體、物聯網、共享經濟等議題。
期間受邀國內各大專院校、電視媒體、科技集團等等數十個單位演講,包括臺灣大學、TVBS、聯合報、公廣集團、城邦集團、遠流、鴻海精密科技集團、文化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新聞局、工研院、資策會等等。
王薇瑄
現任 聲鮮時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經濟日報專欄作家
學經歷橫跨國際貿易、日文、中文、法文、西班牙文、微生物與系統生物學,臺大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博士,長期筆耕於數位、科技及人文領域。
曾擔任鴻海科技集團贊助的廣播節目Isee夢想家「科技大叔說故事」單元部分撰稿人,共同主持播客節目「科技大叔聊落趣」、「數位趨勢醬子讀」。另為「楊家長輩經——未來的新創地圖」、「今天遇道愛玲姐」、「影視幕後同學會」等十餘檔播客節目製作人。曾受邀至資策會、城邦集團、亞洲電商學院、東吳大學等機構演講。曾創立奇蹟枕頭科技有限公司,並帶領公司團隊獲得2020年十大創新產品金鋒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序推薦
法藍瓷公司總裁 陳立恆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張逸羣
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 楊家彥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數位時代總編輯 王志仁
白法堯 數字王國業務發展副總裁
沈雲驄 早安財經出版發行人
李崗 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建勳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會務顧問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
徐竹先 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秘書長
曹筱玥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系主任
郭彥谷 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清河 世新大學副校長
陳 明 泥巴娛樂財務長
陳洲任 ITM國際信任機器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程九如 AppWorks 合夥人
曾正忠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
詹婷怡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前主任委員
路怡珍 名科技主播
劉思銘 HTC VIVE ORIGINALS 總經理
潘維大 東吳大學校長
鍾正道 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專序推薦
法藍瓷公司總裁 陳立恆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張逸羣
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 楊家彥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數位時代總編輯 王志仁
白法堯 數字王國業務發展副總裁
沈雲驄 早安財經出版發行人
李崗 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建勳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會務顧問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
徐竹先 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秘書長
曹筱玥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系主任
郭彥谷 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清河 世新大學副校長
陳 明 泥巴娛樂財務長
陳洲任 ITM國際信任機器共同創辦人暨...
章節試閱
反全球化方興未艾 競逐數位領土之爭開始
若我們把未來視為當下的解藥,那麼,元宇宙會是實體供應鏈斷鏈和數位世界的反全球化之緩衝劑嗎?
大多數人可能沒辦法用很直觀的方式理解「究竟什麼是全球化」。以實體世界的全球化來說,你在淘寶或京東商城買台灣品牌的3C產品,很有可能會比直接在台灣訂貨要來得更快、更便宜,原因很簡單,因為生產供應鏈根本就不在台灣!
全球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透過供應鏈的生產技術改良及多邊貿易幫助下,在低勞動力成本的地區,生產高毛利的產品,再賣到有消費能力的地方。也歸功於全球化,我們現在買到的iPhone手機才會是這個價格,從研發、製成到組裝都是在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地方,若沒有全球化,現在一支三萬元的iPhone可能要價六萬。
從民生用品的層面來看,全球化促成各式各樣的自由貿易協會,讓我們在自己家裡能享受異國餐桌。網路開啟數位世界的大門,在自己國家學習異國文化再也不是難事,國際大事、異國影視作品都是一個指尖就能盡收眼底。
讀到這邊,全球化的世界聽起來一片美好,對生產者與消費者似乎都沒什麼壞處,究竟為什麼會掀起反全球化浪潮呢?
舉例來說,過去記憶中許多Made in Taiwan的商品,長大卻變成Made in China,這樣的窘境不僅發生在台灣,「低廉的人力成本」讓世界各國紛紛在中國設廠,不過,生產線外移的同時,工作也被搶走了,於是近年諸多國家產生了危機意識,紛紛打開了反全球化開關。尤其前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掀起的中美貿易衝突,讓世界斷鏈更為嚴重,後來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情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科技巨頭的蠶食鯨吞 美國會重磅出擊反壟斷
2020年,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正式出手打擊網路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根據民主黨提供的報告顯示:Google壟斷了搜尋引擎;Facebook壟斷了社群媒體;亞馬遜壟斷了零售市場壟斷地位;蘋果壟斷了行動裝置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商店。對此,美國民主黨提出應該對四大巨頭的各項業務發展及併購案都設下限制。而微軟(Microsoft)在數位匯流新浪潮中算是後進者,所以僥倖逃過一劫。
一間擁有創新、精湛的研發能力和精準的市場眼光的公司,因為能力傑出拿下冠軍,讓它的產品遍布市場有什麼問題?我們又為何要反壟斷呢?
微軟當年擊敗Netscape……
其實在20世紀末,微軟也經歷過痛苦的反托拉斯法訴訟,當時幾乎所有的電腦跑的都是Windows作業系統,顯見微軟具備了電腦市場的壟斷地位。其後,當網際網路出現,瀏覽器成為兵家必爭的戰場,新創業者Netscape Navigator企圖成為新一代的瀏覽器龍頭,微軟卻推出內建自己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之Windows作業系統,並且以「免費使用」應戰。
這樣的作法,讓原本瀏覽器市場領導者Netscape受到嚴重打擊,最後只能黯然退出市場。但是微軟的行為,是否等於是濫用自己在作業系統上的優勢,來強行進入另一個市場(瀏覽器軟體),造成不公平的競爭行為,成了當時市場注目的焦點。
後來,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聯合起來,對於微軟提出了反壟斷的訴訟。雖然這場訴訟最後雙方以和解收場,但是在漫長的訴訟過程中,對於微軟還是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也讓創辦人比爾.蓋茲大表不滿,他認為微軟若不是因為分心去應付反壟斷調查,就不會錯過緊接而來的智慧型手機大商機。
這句話很值得玩味,如果沒有當時的判決,微軟又成功攻占智慧型手機市場,那麼,一家烤肉萬家香,日後還會有iPhone及Android的手機出現嗎?科技世界只能讓微軟獨占 ?這就是壟斷的心態對新創公司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消費者直接間接地,就沒有機會享受到其他的創新產品或服務。
美商Quidsi被Amazon 併購……
還有其他的壟斷受害案例。美商Quidsi在2005年1月推出Diapers.com,其主打的出貨快速與免運費服務深受消費者青睞,之後挾著成功優勢,又推出個人衛生用品購物網Soap.com。市場普遍認為,Quidsi客戶忠誠度高且物流能力強,成長潛力十分看好。
為了解除這種未來的潛在威脅,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決定主動出擊,以5.4億美元買下Diapers.com的母公司Quidsi Inc。只是,反壟斷小組從調查Amazon內部E-mail內容發現,2009 年 Amazon 為了除掉並強迫促成收購競爭對手 Diapers.com,不惜做出賠本也要先降價的惡性競爭行為,待成功後再拉高價格。
Google相簿的免費容量沒了……
至於Google呢?相信不少人都很習慣用Google的相簿備份照片吧? 但2020年日Google竟宣布2021 年6 月1 日起,以「高畫質」備份的新相片和影片將開始占用Google帳戶的15 GB 免費儲存空間,一旦空間用完,就必須付費訂閱Google One雲端空間,此舉讓許多使用者感到錯愕。
過去無窮盡的雲端空間雖說是免費服務,但Google也利用「人多勢眾」賺盡了天下廣告財。消費者此時才知,原來早餐從未是真正免費,即便它片面地更改遊戲規則,大家也無可奈何。
蘋果的老大心態……
當全球熱門遊戲「要塞英雄」開發商 Epic Games ,針對 App Store 的交易費用問題控訴蘋果時,蘋果對應用程式的「30% 抽成占比」再次被外界指責。遊戲開發商認為蘋果違反《反壟斷法》,迫使應用開發者支付 30% 費用。之後蘋果就將 Epic Games 的遊戲從 App Store 下架。
數位主權衝突 各國政府出手馳援
數位世界的強權肆意掠奪新創企業行之有年,這就讓我們疑惑,對任何國家的人民對實體領土的態度一定是寸土不讓,但數位領土呢?無論別人如何攻占,我們是否都視若無睹?
若美國都擔心自己的科技公司太過獨霸,影響到美國其他新創公司的出頭,那全世界又何嘗不該擔心美國的科技獨霸,將剝奪全球的新創公司生機呢?難道世人只看得到實體領土受到侵蝕,就看不到本土的數位領域被完全吞沒?
所幸,幾個國家產生了數位領土的危機意識。
全球各國數位領土之防禦
與實體世界的高牆相比,數位世界的反壟斷戰更充斥著煙硝味,許多歐洲國家都紛紛推出反壟斷相關的舉措。舉例來說,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簡稱CMA)成立數位市場部門(Digital Markets Unit,簡稱DMU),並於2021年4月開始運作,其主要職責在於規範網路市場及監管包括Google、Apple、Facebook在內等科技平台,同時有權執行新的行為準則,「中止、阻止和推翻科技巨頭的決定」。
2019年,Facebook因處理網路仇恨言論,被投訴違反德國《網路執行法》(NetzDG),由當地司法部開罰200萬歐元,德國總理梅克爾於2019年更呼籲歐洲團結起來強化「數據主權」,並計畫打造歐洲專屬雲端平台,以降低對美國雲端服務的依賴。
法國《世界報》的報導指出,法國亞馬遜被要求黑色星期五優惠活動延後一周,因為法國政府譴責這項活動會讓當地小型商家無法公平競爭,結果一呼百應,法國官員政客、保護主義者、文化界協會人士、生態人士和各式各樣的民間團體紛紛帶頭請願抵制Amazon繼續留在法國,發起「在聖誕節不使用亞馬遜」(#NoëlSansAmazon)的請願活動,都是為了減緩外來勢力遏止了經濟和社會發展。
日媒則報導,基於國安考量,日本政府2020年決定明未來各省廳擁有的逾千架小型無人機汰換為日製產品,換言之,將排除中國貨。
2021年較早,印度和中國爆發邊境衝突,雙方緊張局勢不斷加劇,該年6月底,印度當局禁止59個中國應用程式,1個月後再禁用47款,接著又於9月2日公告,決定再封鎖中國118款App,其中包括支付寶、百度和淘寶等。
各國紛紛建起了數位高牆時,中國也沒有閒著,當然,最早的數位高牆就是中國設立的——要連上國外網站都必須翻牆。早在中國計畫監管美國互聯網巨頭之前,歐盟各國,甚至是美國自身都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限制包括亞馬遜、Google、Facebook和蘋果等互聯網大公司的壟斷地位。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也規範並定義科技公司利用互聯網平台從事商業活動管控壟斷的相關法條,內容包括禁止分享顧客敏感訊息、聯合打壓對手和壓價競爭等。
耐人尋味的是,這項新法條同時適用於中國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騰訊以及美團。2020年11月消息剛出,科技股止不住跌勢,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小米和美團等科技平台公司股價紛紛下跌,總市值蒸發了2,000億美元。為什麼自己國內的企業也在管制範圍呢?根據報導指出,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家公司,在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占了約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而且2020年9月阿里巴巴的活躍用戶總數為8.81億人,超過了中國總人口的一半,這暗示了這些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來勢洶洶與市場壟斷危機。
整體來說,數位霸權比實體霸權更強勢,以媒體來說,像是電視霸權、出版霸權、媒體霸權等都只存在特定國家領域,例如日本的《朝日新聞》很難在台灣立足,法國的《世界報》也很難打進美國國土……語言與地域的隔閡,或多或少會減少實體霸權的權力,但數位世界的霸權就可能變成全世界的霸權,例如美國影音平台Netflix會員國遍布全球190個國家,在六個海外國家設有辦事處,疫情後訂閱戶更是大增,全世界有多少國家透過Netflix,耳濡目染美國帝國式的視角?
反全球化方興未艾 競逐數位領土之爭開始
若我們把未來視為當下的解藥,那麼,元宇宙會是實體供應鏈斷鏈和數位世界的反全球化之緩衝劑嗎?
大多數人可能沒辦法用很直觀的方式理解「究竟什麼是全球化」。以實體世界的全球化來說,你在淘寶或京東商城買台灣品牌的3C產品,很有可能會比直接在台灣訂貨要來得更快、更便宜,原因很簡單,因為生產供應鏈根本就不在台灣!
全球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透過供應鏈的生產技術改良及多邊貿易幫助下,在低勞動力成本的地區,生產高毛利的產品,再賣到有消費能力的地方。也歸功於全球化,我們現在...
推薦序
【推薦序1】
人文,科技賽局裡的決勝籌碼
法藍瓷公司總裁 陳立恆
「偉大的星球啊!如果那些被你照耀的人們都不在了,你還會有什麼快樂啊?」(Thou great star! What would your happiness be, if you had not those for whom you shine?)
這是尼采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在十年隱居的自我沉潛後,走出自我世界面向太陽所說出的第一句話,當我拜讀完學文與薇瑄的新作《看懂科技赛局:30堂開啟元宇宙商機的跨域人文課》一書後,也想將這句話轉送給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科技:「偉大的科技啊!如果那些被你服務的人們都不在了,你還會有什麼用處啊?」
無論是AI、5G、物聯網、生物科技、AR/VR、元宇宙、機器人、區塊鏈、虚擬货幣、自駕技術還是量子计算等等,這些你我熟悉或不熟悉的科技名詞,能否在21世紀的文明生活佔有一席之地,或是成為下一個如同智慧手機一樣的匯流王者,其實並不取決於目前檯面上的科技寡頭們能否繼續隻手遮天,而是使用科技的終端用戶們能否從中收穫到如同使用iPhone時的便利性、認同感與想像力。
認識學文與薇瑄是緣於參加他們在Podcast上製作的「數位趨勢醬子讀」節目,兩人以人文科學背景來介紹科技議題的角度,非常切合我多年來的經營思路,許多人對我的認識是從一個標榜人文藝術的瓷器品牌開始,然而,孰不知我也在科技領域中默默耕耘了幾十年,在他們的節目中,我除了現在正在進行的3D列印技術的深化,也分享了過去參與過的火箭回收、海上飛船甚至應用到iPhone的屏幕顯示技術等等尖端科技的研發工作,因為我一直相信,如果文明世界是一台電腦,那驅動它的0與1就是人文與科技。
就以陶瓷為例,它除了展現一時一地關於形體顏色的美好詮釋,其實也是各種土壤、金屬與水火之間的化學變化與物理作用,沒有古人千錘百鍊的觀察與實驗,恐怕也沒有今天可以應用在半導體與太空梭上的精密陶瓷。
正因為人文與科技的不可分割性,我格外贊同兩位作者在書中對於遊走虛實、數位素養以及內容為王的關注,畢竟內容才是這場科技賽局裡的決勝關鍵,更有甚者,科技發展的大江大海裡,需要成千上萬種乘載著文明演進的人文風帆,尤其自詡為科技島的台灣,更需要在文化自覺、內容創造與產業升級等軟體方面的有效提升上下足功夫,否則終有一天,缺少人文高度與廣度的我們一定會被淹沒在科技海平面上升的洶湧浪潮裡。
推薦各位好朋友這本好書,期待大家都能在21世紀的科技賽局裡決勝千里。
【推薦序2】
科技發展下的人文關懷書寫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張逸羣
還記得我跟薇瑄是在2021年底的一個聚會上認識,當時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貨幣)在藝術圈掀起一陣軒然大波,藝術家和畫廊同業均對這個新興科技抱持著既期待又未知的心情,作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理事長,我有責任及義務了解這個新領域,如此方能帶著會員們航向新航道。
當時薇瑄提到她跨領域研究數位科技的歷程,讓我眼睛不禁為之一亮,問她懂不懂NFT,她說NFT目前只是數位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支,我覺得她看的層次更高、面向更多元,更令我詫異的是,一個年紀30出頭的年輕人,講起數位經濟有條不紊、邏輯清晰,把複雜的科技解釋到連我這個沒有科技背景的人都能理解,她謙稱這都是師承她的老師李學文的論述,我覺得她過謙了。
學文兄跟我一樣是媒體業出身,不同的是,後來我投身文化產業,而學文在科技業深耕了近20年,將全球數位匯流所衍生的諸多現象或趨勢,研究地相當透徹,我也是他們共同主持的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忠實聽眾,節目中常有科技趨勢的預測與評論。我們在聚會上相談甚歡,學文和薇瑄兩人都是跨領域的大才,這也是本書內容如此獨特的原因。
也許你覺得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介紹元宇宙的書了,但《看懂科技賽局:30堂開啟元宇宙商機的跨域人文課》跟別的書有很大的不同,不會隨風起舞搖旗吶喊地一面倒鼓吹元宇宙必將帶來的美好願景,亦不會用冰冷的方式介紹科技,而是以人文關懷的角度觀照元宇宙,從世界局勢、商業、職場到個人,將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正是這個特別的切入角度與跨領域的論點,讓我覺得為他們寫序推薦是倍感榮幸的事。
當然,更期待這本書能深入年輕族群或科技圈的朋友都能拿來研讀,讓自己對於科技的未來發展有助於釐清思路的效應,我想也是兩位作者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
【推薦序3】
新產業經濟的另一種思路
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 楊家彥
每人眼中的世界都不同。在我的世界觀中,2009年全球金融大海嘯是一個大時代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可說是實體經濟模式的高峰。那時中國已成世界工廠,全球經濟與產業在金融創新的超級貨幣寬鬆環境下,創造表象繁榮的泡沫。當時市場人士常說:「豬在風口上都能飛。」主流表象繁榮也大大壓抑了少數對氣候變遷、空氣與海洋污染、全球都市垃圾爆炸等日趨惡化時代困境的疾呼。
也在那階段,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逐漸擴展,開啟了眾人生活和工作的多元應用。這也是我眼中「典範移轉」的濫觴,並在金融海嘯的反思風潮中,啟動了典範移轉的第一個十年。那十年走過許多重大社會事件,以及熱門產業標題,例如「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區塊鏈」、「金融科技」、「人工智慧」、「AR/VR/XR」等。許多1990年之後出生的新世代,也紛紛成為新產業經濟的生力軍。
本書作者有兩位,學文是資深型男,職涯遊歷科技業與媒體圈,也是橫跨典範移轉世代邊界的人類;薇瑄是年輕貌美的90後美眉,在典範移轉的時代巨輪下逐漸成熟茁壯。熱愛文學的她卻取得生技領域的博士學位。兩位中、青世代的搭檔,以及跨域的閱歷,從這本書目錄即可約略看出,他們對世界的解讀和主流產業觀點相當不同。
今年是2022年,進入了典範移轉的第二個十年,許多未來展望多了更踏實的客觀條件。但世事變與不變的道理何在,就有待賴多元心靈與視界來激盪照亮了。
向大家大力推薦這本書。
【推薦序1】
人文,科技賽局裡的決勝籌碼
法藍瓷公司總裁 陳立恆
「偉大的星球啊!如果那些被你照耀的人們都不在了,你還會有什麼快樂啊?」(Thou great star! What would your happiness be, if you had not those for whom you shine?)
這是尼采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在十年隱居的自我沉潛後,走出自我世界面向太陽所說出的第一句話,當我拜讀完學文與薇瑄的新作《看懂科技赛局:30堂開啟元宇宙商機的跨域人文課》一書後,也想將這句話轉送給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科技:「偉大的科技啊!如果那些被你服務的人們都不在了,你還會...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 人文,科技賽局裡的決勝籌碼
推薦序 科技發展下的人文關懷書寫
推薦序 新產業經濟的另一種思路
作者序 數位匯流經濟的版圖
Part 1 趨勢洞察篇
前言 元宇宙黎明前的黑暗
反全球化方興未艾 競逐數位領土之爭開始
從智慧音箱市場 一探物聯網產業困境
元宇宙是真?是幻? 兩件事之一必須達標
打著去中心化的旗幟 揭開Web 3.0赤裸真相
數位下的兩難抉擇 個資隱私VS.科技發展
Part 2 因應變局篇
前言 國際科技巨擘的下一步
祖克柏推智能眼鏡 開啟全球科技巨擘大亂鬥
面對數位經濟亂流 亞馬遜走出不一樣的路
庫克卸任前代表作 構築在破壞式創新
直驅Google的雄心壯志 看見數位匯流經濟新棋局
內容為王 盤點數位科技大趨勢
Part 3 未來生活篇
前言 遊走真實與虛擬的預習
數位時代的傳家寶 延續藏品的時空記憶
加劇貧富懸殊? 科技發展到極致的省思
機器人不斷崛起 被賦予更多人性期待
被圈養的未來 知情識趣才是好AI
隨選或隨機 人文與科技的調和
網路跟騷一樣有罪 虛擬國度的數位素養
網路也共同富裕? 緣木求魚的分配正義
三個面向 進入NFT的交易市場
Part 4 科技人文篇
前言 AI時代的數位三觀
成功的數位轉型 從培養人文素養開始
人在數位世界中 找到內心的價值更重要
三維孤獨來了 訴說現代人的隱藏心事
解決疫後孤獨感關鍵 與社群建立良好的連結
科技年代消失的愛情 悄悄隱身在懷舊情懷中
迎戰串流影音發展白熱化 台灣OTT產業的勝負關鍵
Part 5 市場商機篇
前言 未來職場的科技趨勢
AI應徵與AI解僱 反思人工智慧倫理難題
A從課堂到元宇宙 直搗數位原住民的盲區
台灣科技業繁榮是假象 產業升級比數位轉型重要
蘋果祭隱私權政策後 數位廣告新出路──Podcast 2.0
元宇宙不只是遊戲 虛擬經濟朝日常生活發展
品牌的數位挑戰 虛實世界間經營大不同
作者簡介
推薦序 人文,科技賽局裡的決勝籌碼
推薦序 科技發展下的人文關懷書寫
推薦序 新產業經濟的另一種思路
作者序 數位匯流經濟的版圖
Part 1 趨勢洞察篇
前言 元宇宙黎明前的黑暗
反全球化方興未艾 競逐數位領土之爭開始
從智慧音箱市場 一探物聯網產業困境
元宇宙是真?是幻? 兩件事之一必須達標
打著去中心化的旗幟 揭開Web 3.0赤裸真相
數位下的兩難抉擇 個資隱私VS.科技發展
Part 2 因應變局篇
前言 國際科技巨擘的下一步
祖克柏推智能眼鏡 開啟全球科技巨擘大亂鬥
面對數位經濟亂流 亞馬遜...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