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對異常投資技術的深入調查
一場財富與風險交織的奇幻旅程
李佛摩也說不清楚的「股感」,可能是種超能力?
《蘇黎士投機定律》作者另一力作!帶你一探市場玄學的故事
▍當玄學走入市場,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頭疼!
身為散戶投資人與長年的撲克玩家,《蘇黎士投機定律》作者馬克思.岡瑟,深知這種機率遊戲,沒有人能永遠連勝下去。然而,一九七○年代前後的華爾街上,偏偏出現許多有著「不敗」戰績的市場奇人,為當時的投資人提供顧問服務,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十分頭疼。
於是,在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岡瑟展開了他的調查。爬梳歷史的過程中他發現,不僅靠玄學投資這事由來已久,就連華爾街神話中最迷人也最悲劇的人物之一──李佛摩,似乎也和市場玄學有關。他生涯中幾次標誌性的重大交易,都脫離不了他始終沒能解釋清楚的「預感」。這種直覺感應,究竟從何而來?
▍心靈感應、占星和塔羅,真能讓你成為市場贏家嗎?
身為懷疑論者的岡瑟,訪遍了使用各種「非理性」方式、在市場上大殺四方的奇妙人物。有人說自己的大腦能接收市場參與者的情緒,有人說自己的意識能在另一個時間平面上觀測未來。有人憑藉占星術、有人靠得是塔羅牌,有人用巫術招魂,有人用靈擺問事。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們都有書證與人證,讓始終抱持懷疑論的岡瑟啞口無言。
你呢?你覺得這些是真的嗎?別急著下定論,翻開本書,作者會將他調查到的一切呈現在你的眼前,從他們的故事、使用的方法,以及當年的市場預測,是真是假,由你評判!
▍是搞錯因果的長頸鹿效應?又或者科學的盡頭真是玄學?
岡瑟也在書中舉了個例子:有人站在市中心的街角,一邊揮舞手臂一邊大喊:「走開!」一位女士走上前來,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是為了趕走那群長頸鹿。「但我沒看到這裡有長頸鹿啊!」女士反駁。「所以我幹得很好,不是嗎?」他說。
像這樣搞錯因果關係的質疑,是這趟神祕學之旅上繞不開的難題。為此岡瑟追根究柢,追查各種預感、占星、塔羅、巫術之所以「有效」(或者說,看似有效)的原因,及其中的根本原理。
儘管這趟旅程下來他終究沒有被說服,但他也以盡可能簡明並避開神祕行話的方式,將這些內容整理成本書附錄。或許,是他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也或許,你能在其中找到一條不一樣的路……
【那些不可思議的股市玄學家,是天才、瘋子還是騙徒?】
▶ T.O.杜利堅信自己能感應市場情緒,藉由每天到華爾街上遊走感受,15年時間裡,他用3000美元本金賺到80萬美元。
▶瑪莉.塔爾米奇自稱能進入另一時間平面,透過觀察牛熊相爭來預見市場漲跌。朋友與她合作近3年,她只錯過1次。
▶大衛.威廉斯憑藉占星術,不僅準確預言甘迺迪總統的當選與任內逝世,對市場行情更有長達11年的完美預測紀錄。
▶克萊兒.尼爾夫人在鄰居逝世之後,時常收到來自鄰居幽靈的市場提示。在鬼魂的幫助下,她的資產在12年間翻了近4.5倍。
▶朵拉莉.H夫人幾乎每個月都會夢到自己的丈夫,以及和市場行情有關的預知夢。靠著夢境裡的提示,讓她在瑞士和華盛頓特區各有一處房產。
他們究竟如何做到?這一切又是真的嗎?答案將在書中等著你。
【本書特色】
★《蘇黎士投機定律》作者另一力作!帶你一探市場玄學的迷人故事
★收錄通靈、占星、塔羅等用於行情預測的古怪技法(不保證有用!)
★保存當年的預測,對照歷史,就知道這些大師是憑運氣還是靠實力
作者簡介:
馬克思.岡瑟(Max Gunther,1927-1998)
生於英格蘭,11歲赴美於紐澤西就學,1949年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學士學位。1950-51年於美國陸軍服役,1951-55年任職於《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後於《時代雜誌》(Time)擔任特約編輯兩年。1956年起於《花花公子》(Playboy)在內的多家雜誌上發表文章。著有《蘇黎士投機定律》(The Zurich Axioms)、《就是要好運》(The Luck Factor)、《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How to Get Lucky)與《刻意致富》(Instant Millionaires)等書。
曾居於康乃狄克州里奇菲爾德,妻子於此擔任房地產經紀人,兩人育有三子。平日喜好衝浪、溜冰、雕刻西洋棋與下西洋棋,以及繪畫。
譯者簡介:
邱恆安
比起面對人,更喜歡面對文字;認為與其相信玄學,不如投資指數。現為文字工作者。
章節試閱
【摘文1】贏家、輸家及其原因(摘錄)
我們即將一起造訪一些遙遠陌生之地,就你我二人,所以你有權了解一些關於你導遊的事情。我是一名記者。我並非ESP(超感官知覺)的愛好者,也不曾涉獵神祕學。多年前我了解到,如果說謊可能讓他們得利,那他們通常就會對記者撒謊。隨著年齡增長,我也愈容易抱持懷疑態度。於是我成為這樣的記者,會避免報導像是約瑟夫.班克斯.瑞因及其在杜克大學的ESP研究。我會惱怒地拒絕閱讀像是艾德格.凱西、珍妮.狄克遜這類所謂先知的作品(直到最近)。當人們試圖引起我對特異功能或神祕學的興趣時,我都會告訴他們,只要我願意,我也可以從事先知這一行。我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百個預測,總有幾個事後會被證明是對的。可以想見,這純憑運氣。然後我會把我正確預測的部分寫成一本書,順便把那剩下九十多個錯誤預測拋諸腦後。
然而有天我突然意識到,在華爾街上,水晶球遊戲的規則可沒有這麼大的容錯空間。因為遊戲是在華爾街進行的,每個玩家都得用金錢來支持自身的預測。他至少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正確率,否則必敗無疑。當他不再待在這場遊戲中時,他當然可以自由地對自身預測的準確性說謊。(市場參與者們如同釣客,說謊是他們一個主要的遊戲類型。那些多頭和空頭每晚都聚在德爾莫尼科和馬車夫餐廳,熱烈地從事這個遊戲。)不過,對於先知預測準確率的終極考驗,永遠都是那簡短、尖銳的問題:「他到底賺了多少?」如果他賺得很少甚至沒賺,如果他離開德爾莫尼科後是搭地鐵而非豪華轎車回家,你就能自信地得出結論:這人絕對稱不上什麼先知。他可以繼續扯謊,直到他不朽的靈魂轉黑;你也可以基於人情世故說著「喔」、「啊」之類的,親切點頭附和,但絲毫不必相信。
一九六○年代末,在我從事記者這行十五年後、真正開始涉足市場時,這些想法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中。我開始對這些先知產生好奇,開始嘗試分析人們猜對與猜錯的原因。
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理性公式,被設計來幫助人們正確預測。華爾街上每一家顧問服務,都有他們各自偏好的方法。比如「價值線」(Value Line)這類基本面的信徒,他們研究公司的獲利紀錄、新產品部門以及高階主管的士氣。有像是「線圖工藝」(Chartcraft)這樣的線圖專家,仔細鑽研峰谷、突破與頭肩型態。有像是「動態整合研究院」(Institute of Dynamic Synthesis)這樣的數據觀察家,他們試圖透過研究人們賣空的交易量,以及經紀商帳戶裡未使用的現金數量來預測市場。有的逐浪泳者認為你應該在經濟前景樂觀、每個人都歡天喜地時買進;有的逆向思考者則認為,你應該在其他人都抱持悲觀時進場。另外還有各種次要或附屬公式。有人主張應該要平均成本(定期定額),也有人認為這種方法毫無意義。有主張長期投資的人,也有主張短期持有的人。有些人主張投資應該要多元化,也有人主張要下重注在幾支熱門的股票上,各種論點層出不窮。
只是這些理性公式,看來頂多都是只對某些人、在某些時候有效。目前還沒有設計出完美的公式,這也是股市令人抓狂的地方。無論你多麼全心全意投入、多麼勞心勞力認真嚴謹去設計你的理性系統,你都不可能使它免於偶然性的影響。一九四○年美國的《投資顧問法案》,就明文禁止這些顧問服務承諾其諮詢絕對正確,或有任何出眾程度的聰明精巧。事實上,法律要求他們用大字寫明:「不應假設未來提出的建議能帶來獲利……。」華爾街很清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也很清楚:市場主要還是一場機率遊戲。
任何理性的市場策略都不會保證成功。只有非理性的方法,才會做出這樣的保證。
但每個非理性方法,真的都能保證成功嗎?這就是我過去這幾年始終煩惱的問題。奇怪的是,憤世嫉俗的老SEC不僅沒有嘲笑我,有時還相當認真地看待我的這段探索。大眾對通靈和神祕學的興趣明顯日益濃厚(據說這是我們現在所處之寶瓶座時代的特徵),這也為SEC帶來了一些特別尷尬的問題。占星學家和一些其他的另類人士已經開始根據《投資顧問法案》申請註冊。SEC擔心,如果他們鄭重其事地幫這些茶葉占卜師完成繁瑣註冊程序,會看起來有點愚蠢。而另一方面,SEC又能基於什麼理由來拒絕他們呢?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一位SEC官員告訴我,「許多標準型顧問在過去十年裡的成績都相當糟糕。許多另類預測者有著同樣的表現,甚至反而更好。不管是你還是我,誰敢說其中一個的方法是對的而另一個則是胡說八道?法律也沒規定你得使用什麼預測方法。它只說你必須誠實宣傳並避免做出承諾。」
於是乎我開始奔走,去訪談那些非理性方法的使用者。
【摘文2】往日聞人(摘錄)
李佛摩開始喜歡上一種令人汗毛直豎的險招,賣空。在這一套被某些顧問視為「純粹瘋狂」的巧計裡,你要在實際擁有股票前就先把它賣出。你期待的是股價下跌,若一切都如預期,那就可以「平倉」,或者說在稍後以低於你賣出價的價格買進。自李佛摩時代以來,監管這類交易的法規已大為收緊,但在那時,你可以賣空大量股票而無須投入自身大筆資金。如果你猜對了,你的錢會一夜翻倍;如果猜錯了,那你就會被市場掃地出門。
一九○六年的某日,李佛摩走進一位經紀商的辦公室,說自己想要賣空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經紀商手足無措,賣空聯合太平洋?這也太有勇無謀了。當時正是牛市期間,聯合太平洋又是行情板上最熱門的成長股之一,放到一九七○年代來看,它就是那時候的IBM。絕大多數投機者非但沒有賣空,反而透過保證金交易貪婪地買進。「還請三思啊,先生!」經紀商焦急提醒。
李佛摩依然故我,做空了數千股。據當時在經紀商辦公室周遭閒晃的目擊人士聲稱,李佛摩那天來時,看起來隱約有種困惑的感覺,彷彿也想不太明白自身的行動;然而,當他走出辦公室時,卻顯得出奇平靜。隔天他又來了一趟,依舊一臉茫然,還又賣空了數千股。
又過了一天,也就是一九○六年四月十八日,舊金山遭遇地震。聯合太平洋裡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鐵路與其他資產,以及未公開的數百萬美元潛在收益,就此深埋廢墟之下。公司的股票懸在高點震盪了一天,然後像隻翅膀受了傷的鴨子一落而下。李佛摩透過這次交易,賺進超過三十萬美元的財富。
「你是怎麼知道的?」人們後來問他。李佛摩只能無奈地聳肩回應。
隔年,即一九○七年,情況同樣如此。該年年初,市場一片大好,股價瘋狂飆升,樂觀情緒蔓延。就在此時,李佛摩突然開始莫名其妙地賣空股票。
「你這是瘋了!」一位瑞士銀行家友人說。
李佛摩陰沉地點了點頭。「也許你說的對。」他回覆道。他似乎又一次對自己的行動感到茫然。
隨後,在全然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市場崩盤了。恐慌情緒持續擴大,甚至到了人們開始討論要關閉紐約證交所。當一切塵埃落定,李佛摩也差不多收穫了三百萬美元。
李佛摩的一生就像這樣。有時他的預測能力看似受到動搖,使他做出災難性的錯誤預測,但他總能很快恢復過來。他變得不可思議地富有,在紐約公園大道上有套豪華公寓,在長島坐擁一座巨大莊園,有一艘遊艇,有自己的私人火車車廂,以及看來遠多於合理數量的女伴。所有這一切,都是憑他當初借來的十美元本金所贏來的。
可是後來,事情開始不對勁了。一九二九年十月初,他跟一位瑞士銀行家友人說:「我一定是老了,漢斯。」這時他已五十一歲。「我不再對自己有信心了。我有預感,這個月股市會有大新聞,我感覺到某種緊張情勢正在蓄積。但我不知道是該做空還是做多。」
「那你何不直接空手?」謹慎的瑞士人如此建議。李佛摩聳了聳肩,「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就是沒辦法再『知道』了。」
有件事他說對了,市場確實有大新聞。史上最嚴重的股市崩盤從這個月的月底開始,李佛摩本應做空,但他選擇了做多。在接下來幾年裡,他試圖挽回虧損卻徒勞無功。一九三四年,他宣布破產。
「我不再有那本事了,漢斯,」李佛摩告訴他的瑞士朋友,「不論那到底是麼,它就這樣不見了。」
多年來,漢斯已學會要相信李佛摩的預感。根據他自己提出的建議,漢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初,就把自身所有資金撤出市場。他富有且滿懷感激,透過自己在瑞士銀行業的關係,他安排讓李佛摩有了新的資本。李佛摩重回市場,但正如他自己所言,「它」已經消失,他手邊的新籌碼逐漸減少。
一九四○年十二月的一個下午,李佛摩漫步走入紐約的荷蘭雪梨酒店,喝了兩杯古典雞尾酒後進了男士洗手間,飲彈身亡。
【摘文3】暗月之儀(摘錄)
巫術的神祕儀式裡,並不包含對金錢的固有偏見。在涉足這奇怪行業前,我心裡一直抱有一種觀念,也就是巫術有兩種不同類型:善良的白巫術,以及邪惡的黑巫術。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想法。就我的消息來源所說,巫術就像一把斧頭,可以用來把人們救出火場,也可以用來殺人。無論如何,這都是同一把斧頭,揮舞的方式也都一樣。斧頭並不關心自己被用來做什麼,它就只是一個工具。
巫術亦然。這些神祕儀式,只是被視為力量的來源。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要如何運用這股力量。它可以被運用於道瓊指數上,也可以用於其他任何目的。
這位「入市」集會的女祭司,煞費苦心地要我記住這些觀念。她是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子,沒漂亮到會在街上引人注目的程度,只是……嗯,很討喜。她看來絲毫不像女巫。在她臉上,看不到性情乖戾、難以取悅這類許多人(像電影製片)會將之與神祕技藝連繫在一起的特質。她告訴我,不從事巫術時,她在IBM擔任祕書(老天,這一切愈發荒誕了)。她二十出頭就步入禮堂,但不到一年就婚姻破裂。她的名字叫伊莉莎白。
「你得先明白巫術到底是什麼,」她緊張的聲音裡帶著傳道者的熱情。「我出生時是衛理公會教徒,上過教堂、參加過相關活動。但所有主要宗教如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有個問題:他們都在壓制個體。那一套你也知道:你不過是可憐的罪人,生在世上只為接受考驗,進入天堂最好的辦法就是貧窮與謙遜。好,所以我打定主意,讓這一切見鬼去吧。我不是共產主義者,但我同意馬克思的觀點:宗教的重大意義,在於讓人們滿足於自身的貧困。一切都是骯髒的把戲。但你瞧,巫術可不一樣,它讓個體得到昇華,賦予你力量。它不只是給你上天堂之類的模糊承諾,而是給你『現世』裡能實際看到、摸到與使用的獎勵。」
「你的意思是,金錢?」我問。
「是其中之一。金錢、愛情、性,一切你想要的都算。」
「但這真的有用嗎?」
「當然有。我可不是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的傻瓜。如果我看不到成果,自然就不會參與其中、待在這裡頭。它當然有用。」
她試圖解釋巫術的根本原理。她將其視為一種群體的心靈感應。那些祕儀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召來惡魔或其他靈體,執行女巫集會的命令。在伊莉莎白看來,這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儀式有助於將團體成員的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目標上。「你聽過心靈感應嗎?下次搭地鐵時試試看,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對面的一個人身上,看能否讓他搔搔鼻子之類的。如果你夠專注,那他就可能照做。好,如果光憑一個人,就能透過這種心靈感應的方式來施行其意志,那你想想看,一群人能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集會的運作方式。一群人,通常是十三位,透過集中他們的意志,來獲得他們都想要的結果。」
「儀式能幫助你們集中意志嗎?」
「是的。這些儀式可能看起來很蠢,但它們能讓每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團隊目標上。」
「這在股市上有用嗎?」
「喔,是的。我們所做的,就是專注於我們買進的一些股票。我們想著,成千上萬的人被這些股票吸引,他們買進,然後股票上漲。」
「每次都成功?」
「經常。三次裡至少成功兩次。過去兩年裡,我們的錢翻了一倍。」
這一切都令我難以置信。我問伊莉莎白,我能否參加一次女巫集會的聚會,觀察他們的成果。她說她必須諮詢其他成員(原來,他們都是住在曼哈頓上東城約克大道附近的單身男女)。她不相信我會被允許觀察整個神祕儀式,除非我能說服每一個人,告訴他們,我是抱著開放的心態前來。「你的心態很重要,」伊莉莎白嚴肅地說。「我們不能讓你給房間帶來負面的心靈感應氛圍,這樣會搞砸一切。」
我告訴她,我已經準備好糾正我的心態。我指出,她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讓我看到一些成果。
她再次說要諮詢其他人的意見。一週之後,也就是一九七○年三月十六日,星期一,她打電話給我,說集會已經同意向我展示他們的力量
她說,她會念一份包含十支股票的清單給我聽。其中八支是集會在上週五(十三日)有買進的。伊莉莎白說,集會的「意圖」是讓這八支股票的價格,在未來三週內大幅上漲,其中七支會上漲至少百分之十。剩下的一支,IBM,不會漲那麼多,因為「它太大了,太多人持有,有太多其他影響施加於其上。如果能把它推高一點點,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我問道:「那還有另外兩支呢?你剛剛說有十支股票的。」
她回答,集會的「打算」是,最後兩支股票的價格應該下跌。她說,為了平衡,集會在拉抬某些股票時,也總會拉下另一些。她試圖解釋這種「平衡」,但這對當時的我而言,沒有多大意義。最後,她讀出了這份股票清單,以及集會對每支股票的意圖。
我帶著負面的心靈感應氛圍離去,並找了公證人來見證這份名單,標明日期並蓋了章。
接下來的三週時間裡,就在我等著看女巫的魔咒如何發揮作用時,我多次嘗試讓地鐵上的人搔搔鼻子。在六次嘗試中,一個男的搔了搔鼻子,一個女的抓了抓下巴,而其他人就只是坐在那裡,彷彿沼澤深處的柏木樹幹。
【摘文1】贏家、輸家及其原因(摘錄)
我們即將一起造訪一些遙遠陌生之地,就你我二人,所以你有權了解一些關於你導遊的事情。我是一名記者。我並非ESP(超感官知覺)的愛好者,也不曾涉獵神祕學。多年前我了解到,如果說謊可能讓他們得利,那他們通常就會對記者撒謊。隨著年齡增長,我也愈容易抱持懷疑態度。於是我成為這樣的記者,會避免報導像是約瑟夫.班克斯.瑞因及其在杜克大學的ESP研究。我會惱怒地拒絕閱讀像是艾德格.凱西、珍妮.狄克遜這類所謂先知的作品(直到最近)。當人們試圖引起我對特異功能或神祕學的興趣時,我都會告...
作者序
讓人抓狂的東西
至少有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有些人在股市上的表現,始終比其他人更好。
為什麼呢?很顯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聰明。有些人能取得其他人無法獲取的內部資訊。有些人可能擁有比別人更巧妙的交易系統。而其他人太謹慎,或者不夠謹慎。其他人太容易上當受騙,其他人太過貪心。種種實際的、理性的可能因素不勝枚舉,但當你把這些因素都提煉出來後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沒被找到,某些「特別」的東西。
兩個有著同等智慧、經驗和金融嗅覺的人進到了市場,一個出來時抱著大筆財富,另一個出來時口袋卻空空如也。由於種種雙方都無法透過理性預測到的情況,某人的股票上漲,另一人的股票卻下跌。每個人的購買行為,在其買進當下,鑒於當時可取得的資訊,其他理性的人也都認為再合理不過。然而結果卻證明,某人的買進是對的,另一個人卻是錯的。
為什麼?這「特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有些人稱之為機會或運氣,是冷漠命運盲目且隨機的一次發揮。按照這定義來說,像T.O.杜利這樣的人之所以總是獲利,單純是因為他很幸運。他就是統計學上幾乎不可能成真的極少數特例,偶然出現來混淆那些精算師的。他贏的次數遠超機會法則賦予他的預期,而這些勝利毫無來由。這一切背後沒有什麼宏大的成功模式。老紳士本身既沒有獨特的技能或天賦,其上也沒有什麼不可見的力量或威能,能塑造出他的連勝。他的成功,單單只是件機率奇聞,是擲硬幣時連續十次都擲出人頭朝上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這類怪事偶爾會發生,但為此興奮激動則毫無必要。這樣的連勝無法被預測或掌控,也不是任何事物所能「造成」。
這是對老杜利故事的理性詮釋。還是有些其他的解釋,只是受限於沒有更準確的詞彙,在此我會稱之為「非理性」的詮釋。我稱之為「非理性」不一定代表貶義,我的意思只是,這些解釋涉及看不見、摸不著、無法被輕易測量的心靈或神祕現象。這些力量與威能,無法用每個人都滿意的方式來證明其存在。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存在,但泰半科學界是全然不信。這些現象超出了絕大多數冷靜觀察者所謂有形和理性的邊界,也因此被貼上了「非理性」的標籤。
T.O.杜利對自身故事的解釋是非理性的。他將之歸因於心靈感應。他認為也許自己知道其他人在想些什麼。其他人可能會提出其他非理性的解釋。有人會說杜利只是擁有預知的天賦。他們會說,杜利不一定真的能理解別人的想法,然而不知何故很神奇地是,他能知道未來將發生些什麼事。還有些人可能會談論到人們外部而非內部的控制因素。例如,他們可能會說他受到群星的指引,或者他身陷在某些無敵幸運數字組合的和諧振動中。
而我,完全不知該怎麼解釋。我只能抱著歉意、含糊地說,T.O.杜利的故事是真的。它經過核實,有正式的紀錄。杜利確實是那些始終獲勝的市場參與者之一。
通常我自認不喜歡任何非理性的解釋,包括杜利自己的說法。我會說這根本一派胡言。但當我審視了理性的說法後發現,我同樣不喜歡這種解釋。我自己也投身市場,且從很久以前就是個撲克玩家,對於機率這種事,有我自己的見解與體驗。我知道連勝遲早終結,沒有人能一直贏下去,沒人能做到。
但令人困惑的事實是,有些市場參與者確實未嘗敗績。我找到了他們並與他們交談,你將在本書中見到他們。你會聽到他們的非理性解釋。你很可能不願相信他們的說法,我也不相信。我認為他們都在騙我,直到他們證明情況並非如此。我讓他們所有人都出示文件證明以及其他證據,並透過與他們的經紀商交談來重複查核。我迫使他們其中一些人,做出我能親眼見證結果的預測。我將這些預測打出來、標上日期並經過公證,這樣事後就不會對預測內容產生爭論。而最終我不得不相信他們,因為別無選擇。
瘋狂的事實並未消失。華爾街上或周邊的一些人,確實透過非理性的方式接觸股市並取得勝利。
讓人抓狂的東西
至少有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有些人在股市上的表現,始終比其他人更好。
為什麼呢?很顯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聰明。有些人能取得其他人無法獲取的內部資訊。有些人可能擁有比別人更巧妙的交易系統。而其他人太謹慎,或者不夠謹慎。其他人太容易上當受騙,其他人太過貪心。種種實際的、理性的可能因素不勝枚舉,但當你把這些因素都提煉出來後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沒被找到,某些「特別」的東西。
兩個有著同等智慧、經驗和金融嗅覺的人進到了市場,一個出來時抱著大筆財富,另一個出來時口袋卻空空如也。由於種種雙方都無...
目錄
1. 那個永遠不會錯的人
2. 贏家、輸家及其原因
3. 往日聞人
4. 感應者們
5. 觀天文而知趨勢
6. 報信的鬼魂
7. 暗月之儀
8. 牌中自有黃金路
9. 夢想家
10. 水晶球與靈擺
11. 魔術方陣
12. 大師們的預測總結
13. 所以呢?親愛的有志者們
附錄:市場的神祕制勝之道
第一課 感應型的技術
第二課 占星術
第三課 塔羅牌
第四課 巫術
1. 那個永遠不會錯的人
2. 贏家、輸家及其原因
3. 往日聞人
4. 感應者們
5. 觀天文而知趨勢
6. 報信的鬼魂
7. 暗月之儀
8. 牌中自有黃金路
9. 夢想家
10. 水晶球與靈擺
11. 魔術方陣
12. 大師們的預測總結
13. 所以呢?親愛的有志者們
附錄:市場的神祕制勝之道
第一課 感應型的技術
第二課 占星術
第三課 塔羅牌
第四課 巫術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