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葛洛夫(Andy Grove)在他的經典之作《10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中,介紹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的概念。葛洛夫指出,「策略轉折點是指一個企業的基本構成要素即將發生變化的時候。」許多人的確是以這樣的方式體驗到轉折點──就在此刻一切出現不可逆的變化。 然而,探究策略轉折點真正的本質後,就會看見不同的故事。情況類似於海明威的《太陽依舊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小說人物邁克(Mike Campbell)回答自己是如何破產的。「先是漸漸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推薦序】 推薦序 創新的未來,可以預先看見 文/克雷頓.M.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回想那個年代,但事實上距今不久前,沒有人在談破壞(disruption),創新一度是只有少數人關注的利基主題。大家對於數位轉型會帶來的結果,依舊感到霧裡看花。三十年前,我們的世界就是那樣。 然而,即便是在當時,已經有幾個人感到早期的警訊很明確。我和本書作者麥奎斯在1980年代末,兩個人都在讀博士班,她在華頓商學院,我在哈佛。我們兩個人都有預感,企業如何能成功的基本理論假設,即將面臨重大挑戰。我這一方提出的主要概念是當領導者面對我日後談的「創新者的兩難」(innovator’s dilemma),「管理卓越」反而會導致企業失敗。麥奎斯則認為,按照一般流程來執行不確定性極高的計畫,將是一大陷阱。我們兩人的概念在1995年同時登上《哈佛商業評論》。 我和麥奎斯挑戰當時的正統說法──事實上,我們今日依舊在挑戰,例如所謂的市占率高是好事。我和麥奎斯會問,市占率是什麼意思?「產業」這個概念原本就是人為的分類。任何企業面臨的最重要的競爭者,通常是沒被綁手綁腳的市場進入者,他們根本不曉得所謂的「業界」期待他們做什麼。處理這種現實狀況有可能是極大的挑戰,不過實用的理論將能提供策略方針,描述是哪些因素導致事情發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聽見「理論」或「理論上」幾個字,經常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但理論向我們指出因果關係,說明是哪些行動引發哪些結果、原因是什麼,也因此好理論其實高度實用。管理者每次擬定計畫或採取行動,自然是假設可以獲得預期中的結果,也因此他們努力涉獵理論。我們愈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就愈能協助管理者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理應這樣做,但碰上那些狀況則該那樣做。因果關係讓看似隨機的事物,得以揭開神祕的面紗,提供預測的依據。 提出任何實用理論的第一步,永遠是先找出正確的分類方式。我先前的研究發現試圖預測購買行為時,產品或人口統計區隔是錯誤的分類法。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一句名言:「顧客很少購買企業自認在賣的東西。」就是這句話,讓我發現「用途理論」(theory of jobs to be done),也就是民眾購買產品與服務的目的,其實是試圖改善生活。人們一旦發現有需要完成的事,就會想辦法「雇用」(或解雇)能完成那件事的產品。 麥奎斯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她依據相關研究提出新類別,基本上打破了數十年來的策略思維,不再認為「你所在的產業決定了你的命運」。麥奎斯建議改採「競技場」(arena)的角度來思考,而不是產業,也就是說市場不再由產品類別來定義,而要看人們試圖在生活中完成哪些事。這個概念替面臨破壞性變革的管理者,提供了更有力的分類方式。 麥奎斯接著除了闡述什麼是成功的創新,也解釋方法。她的「發現導向的規劃」理論(discovery-driven planning),協助管理者在找出未來的同一時間管控風險。我長期深信此一理論的力量,除了指定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閱讀,在我共同創辦的Innosight,我們的策略顧問工作也廣泛運用此一理論。 創新不必是痛苦的碰運氣。雖然破壞永遠在前方的不遠處等著,管理者在規劃路線時不須盲人摸象。本書將帶大家看到,如何進一步了解、甚至預測創新接下來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發展。
若干年前,葛洛夫(Andy Grove)在他的經典之作《10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中,介紹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的概念。葛洛夫指出,「策略轉折點是指一個企業的基本構成要素即將發生變化的時候。」許多人的確是以這樣的方式體驗到轉折點──就在此刻一切出現不可逆的變化。 然而,探究策略轉折點真正的本質後,就會看見不同的故事。情況類似於海明威的《太陽依舊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小說人物邁克(Mike Campbell)回答自己是如何破產的。「先是漸漸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推薦序】 推薦序 創新的未來,可以預先看見 文/克雷頓.M.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回想那個年代,但事實上距今不久前,沒有人在談破壞(disruption),創新一度是只有少數人關注的利基主題。大家對於數位轉型會帶來的結果,依舊感到霧裡看花。三十年前,我們的世界就是那樣。 然而,即便是在當時,已經有幾個人感到早期的警訊很明確。我和本書作者麥奎斯在1980年代末,兩個人都在讀博士班,她在華頓商學院,我在哈佛。我們兩個人都有預感,企業如何能成功的基本理論假設,即將面臨重大挑戰。我這一方提出的主要概念是當領導者面對我日後談的「創新者的兩難」(innovator’s dilemma),「管理卓越」反而會導致企業失敗。麥奎斯則認為,按照一般流程來執行不確定性極高的計畫,將是一大陷阱。我們兩人的概念在1995年同時登上《哈佛商業評論》。 我和麥奎斯挑戰當時的正統說法──事實上,我們今日依舊在挑戰,例如所謂的市占率高是好事。我和麥奎斯會問,市占率是什麼意思?「產業」這個概念原本就是人為的分類。任何企業面臨的最重要的競爭者,通常是沒被綁手綁腳的市場進入者,他們根本不曉得所謂的「業界」期待他們做什麼。處理這種現實狀況有可能是極大的挑戰,不過實用的理論將能提供策略方針,描述是哪些因素導致事情發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聽見「理論」或「理論上」幾個字,經常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但理論向我們指出因果關係,說明是哪些行動引發哪些結果、原因是什麼,也因此好理論其實高度實用。管理者每次擬定計畫或採取行動,自然是假設可以獲得預期中的結果,也因此他們努力涉獵理論。我們愈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就愈能協助管理者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理應這樣做,但碰上那些狀況則該那樣做。因果關係讓看似隨機的事物,得以揭開神祕的面紗,提供預測的依據。 提出任何實用理論的第一步,永遠是先找出正確的分類方式。我先前的研究發現試圖預測購買行為時,產品或人口統計區隔是錯誤的分類法。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一句名言:「顧客很少購買企業自認在賣的東西。」就是這句話,讓我發現「用途理論」(theory of jobs to be done),也就是民眾購買產品與服務的目的,其實是試圖改善生活。人們一旦發現有需要完成的事,就會想辦法「雇用」(或解雇)能完成那件事的產品。 麥奎斯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她依據相關研究提出新類別,基本上打破了數十年來的策略思維,不再認為「你所在的產業決定了你的命運」。麥奎斯建議改採「競技場」(arena)的角度來思考,而不是產業,也就是說市場不再由產品類別來定義,而要看人們試圖在生活中完成哪些事。這個概念替面臨破壞性變革的管理者,提供了更有力的分類方式。 麥奎斯接著除了闡述什麼是成功的創新,也解釋方法。她的「發現導向的規劃」理論(discovery-driven planning),協助管理者在找出未來的同一時間管控風險。我長期深信此一理論的力量,除了指定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閱讀,在我共同創辦的Innosight,我們的策略顧問工作也廣泛運用此一理論。 創新不必是痛苦的碰運氣。雖然破壞永遠在前方的不遠處等著,管理者在規劃路線時不須盲人摸象。本書將帶大家看到,如何進一步了解、甚至預測創新接下來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