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600
優惠價: 79 折, NT$ 474
除晚近發展出來的少數學科外,
臺灣大學史也幾乎就是臺灣各學科的發展史。
臺灣大學的歷史可以上溯至臺北帝國大學。1928年創立時,臺北帝大即確立為一所綜合大學,陸續設置文政、理農、醫學和工學部。學部採講座制,由一位專任教授主持,帶領轄下師生於教學同時進行研究調查採集。除了有形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累積了無形的資產,並從中建構出臺灣各科學問的基礎。
本書收錄13篇論文,內容為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之研究,分述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及圖書館之建置過程、歷史遞嬗及學術傳承。
作者簡介:
林秀美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臺大校友雙月刊》主編。曾主編《臺北帝大的生活》、《臺灣骨科醫學發展史》、《臺大人叢書》、《臺大校園資產叢書》等。
洪子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哲學。曾主編Rationality: Constraints and Contexts (Elsevier)、Communicative Action(Springer)、《存在交涉》(中研院/聯經)、《啟蒙與反叛》等專書。
吳秀瑾
臺灣大學哲學學士,美國天普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中正大學哲學系。主要專長領域為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女性主義知識論、關懷倫理學與知識不正義。最近期的研究計畫(科技部)以女性關懷倫理,檢驗儒家倫理學,代表著作〈德沃金的機運平等觀:女性主義批評〉、〈關懷倫理學的規範性〉等等。
陸品妃
臺灣大學哲學學士、清華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堪薩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堪薩斯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陽明大學,現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通識教育中心任教。研究領域為法政與社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倫理學,特別是與平等相關之法律、政治、經濟與社會面向的整合思考。近作有〈民主人的群體歸屬與認同〉、〈平等正義的涵蓋面〉等論文。
吳密察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功大學臺文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臺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等書,及〈「臺灣史」と「日本史」の交錯〉(2020)、〈臺灣史研究と公文書〉(2018)、〈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2017)、〈「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2017)。
陳偉智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現為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為臺灣近代史、殖民地人類學、歷史與社會理論。著有《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曾參與臺大臺灣研究社帝大史小組,整理臺北帝大史料,編輯《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
蔡祝青
臺灣大學中文學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臺大中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文學與文化,翻譯研究,報刊研究,觀念史研究。2017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獎」評判提名。著有〈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詞條為中心〉、〈接受與轉化:試論偵探小說在清末民初(1896-1916)中國的譯介與創作〉、〈鹽谷溫來臺講學考述—兼論其文學史論述的建構及增衍〉等論文。
王智明
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交通大學社文所合聘副教授以及《文化研究》學刊主編。曾獲得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2014),國科會吳大猷紀念獎(2009)。著有專書Transpacific Articulations: Student Migration and the emaking of Asian Americ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近期編有《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聯經,2019)和Precarious Belongings: Affect and Nationalism(與吳佩松合編,Rowman and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17)。
吳叡人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為比較政治、政治理論、亞洲民族主義研究、臺灣政治史、臺灣政治思想史、日本近現代政治史、日本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曾發表〈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等文章,並著有《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及譯有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張文薰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以臺日文學比較、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為專業領域,關注漢學知識化與現代文學的交涉、臺灣知識份子精神史等議題,並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思想之譯介工作。近期著有〈從「異國情調」到「文人意識」:佐藤春夫之「支那趣味」研究〉(2019),譯有《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前田愛著,2019)。
黃美娥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長期投入臺灣文學研究,涉獵範疇從古典到現當代,兼治雅俗,同時關注臺灣與東亞文學關係議題,另亦致力文學史料的蒐集和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數十篇;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等十種。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王泰升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臺史所暨法律所合聘研究員。著有《臺灣法律史概論》、《去法院相告》、《臺灣人的國籍初體驗》(合著)、《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Legal Reform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湾法における日本的要素》、《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灣法的世紀變革》、《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曾獲教育部國家講座及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3次、華大法學院終身成就獎等。
黃紹恆
1984年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199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畢業(經濟學博士)。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教授,2005年8月至今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遠流,2010)、《臺灣社會經濟史》(與陳鴻圖、林蘭芳合著,空大,2012)、《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關西鎮志》(總編輯,關西鎮公所,2019)。
歐素瑛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國史館助修、協修、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副館長,現任國史館修纂處纂修,及臺大歷史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教育學術史,著有《臺北帝國大學與近代臺灣學術的奠定》、《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以及〈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臺灣省參議會對日產糾紛之調處(1946-1951)〉、〈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等論文多篇。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林秀美、洪子偉、吳秀瑾、陸品妃、吳密察、陳偉智、王智明、蔡祝青、吳叡人、張文薰、黃美娥、王泰升、黃紹恆、歐素瑛
優惠價: 79 折, NT$ 474 NT$ 600
除晚近發展出來的少數學科外,
臺灣大學史也幾乎就是臺灣各學科的發展史。
臺灣大學的歷史可以上溯至臺北帝國大學。1928年創立時,臺北帝大即確立為一所綜合大學,陸續設置文政、理農、醫學和工學部。學部採講座制,由一位專任教授主持,帶領轄下師生於教學同時進行研究調查採集。除了有形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累積了無形的資產,並從中建構出臺灣各科學問的基礎。
本書收錄13篇論文,內容為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之研究,分述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及圖書館之建置過程、歷史遞嬗及學術傳承。
作者簡介:
林秀美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臺大校友雙月刊》主編。曾主編《臺北帝大的生活》、《臺灣骨科醫學發展史》、《臺大人叢書》、《臺大校園資產叢書》等。
洪子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哲學。曾主編Rationality: Constraints and Contexts (Elsevier)、Communicative Action(Springer)、《存在交涉》(中研院/聯經)、《啟蒙與反叛》等專書。
吳秀瑾
臺灣大學哲學學士,美國天普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中正大學哲學系。主要專長領域為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女性主義知識論、關懷倫理學與知識不正義。最近期的研究計畫(科技部)以女性關懷倫理,檢驗儒家倫理學,代表著作〈德沃金的機運平等觀:女性主義批評〉、〈關懷倫理學的規範性〉等等。
陸品妃
臺灣大學哲學學士、清華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堪薩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堪薩斯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陽明大學,現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通識教育中心任教。研究領域為法政與社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倫理學,特別是與平等相關之法律、政治、經濟與社會面向的整合思考。近作有〈民主人的群體歸屬與認同〉、〈平等正義的涵蓋面〉等論文。
吳密察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功大學臺文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臺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等書,及〈「臺灣史」と「日本史」の交錯〉(2020)、〈臺灣史研究と公文書〉(2018)、〈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2017)、〈「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2017)。
陳偉智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現為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為臺灣近代史、殖民地人類學、歷史與社會理論。著有《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曾參與臺大臺灣研究社帝大史小組,整理臺北帝大史料,編輯《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
蔡祝青
臺灣大學中文學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臺大中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文學與文化,翻譯研究,報刊研究,觀念史研究。2017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獎」評判提名。著有〈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詞條為中心〉、〈接受與轉化:試論偵探小說在清末民初(1896-1916)中國的譯介與創作〉、〈鹽谷溫來臺講學考述—兼論其文學史論述的建構及增衍〉等論文。
王智明
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交通大學社文所合聘副教授以及《文化研究》學刊主編。曾獲得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2014),國科會吳大猷紀念獎(2009)。著有專書Transpacific Articulations: Student Migration and the emaking of Asian Americ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近期編有《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聯經,2019)和Precarious Belongings: Affect and Nationalism(與吳佩松合編,Rowman and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17)。
吳叡人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為比較政治、政治理論、亞洲民族主義研究、臺灣政治史、臺灣政治思想史、日本近現代政治史、日本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曾發表〈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等文章,並著有《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及譯有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張文薰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以臺日文學比較、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為專業領域,關注漢學知識化與現代文學的交涉、臺灣知識份子精神史等議題,並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思想之譯介工作。近期著有〈從「異國情調」到「文人意識」:佐藤春夫之「支那趣味」研究〉(2019),譯有《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前田愛著,2019)。
黃美娥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長期投入臺灣文學研究,涉獵範疇從古典到現當代,兼治雅俗,同時關注臺灣與東亞文學關係議題,另亦致力文學史料的蒐集和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數十篇;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等十種。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王泰升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臺史所暨法律所合聘研究員。著有《臺灣法律史概論》、《去法院相告》、《臺灣人的國籍初體驗》(合著)、《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Legal Reform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湾法における日本的要素》、《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灣法的世紀變革》、《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曾獲教育部國家講座及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3次、華大法學院終身成就獎等。
黃紹恆
1984年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199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畢業(經濟學博士)。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教授,2005年8月至今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遠流,2010)、《臺灣社會經濟史》(與陳鴻圖、林蘭芳合著,空大,2012)、《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關西鎮志》(總編輯,關西鎮公所,2019)。
歐素瑛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國史館助修、協修、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副館長,現任國史館修纂處纂修,及臺大歷史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教育學術史,著有《臺北帝國大學與近代臺灣學術的奠定》、《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以及〈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臺灣省參議會對日產糾紛之調處(1946-1951)〉、〈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等論文多篇。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