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學研究進入21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外,還關注英語學界「自然化」等哲學發展,亦援引古代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參照,著重於「對比」進路之探索,分別以「當代研究」、「古代回歸」、「擴大視域」、「聚焦佛學」、「展開對話」以及「分析論辯」之鋪陳架構,試著開展「跨文化」的多元交談。
作者簡介:
林建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佛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任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哲學、人間佛教思想、佛教心理學、佛道比較宗教,並教授宗教哲學、佛教倫理學等課程,長年關心跨文化佛學研究,並旁及印順思想研究等。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並於Philosophia、Contemporary Buddhism、Asian Philosophy、Sophi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中發表多篇論文。
章節試閱
導論: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摘錄)
三、研究背景:心意識研究炙手可熱
心意識的研究在1980年前以哲學研究為主,之後則吸引大批的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資訊科學家及其他領域的學者投入研究,甚至諸多重要的諾貝爾獎得主也跨足涉入。因此,關於心意識的哲學理論,除傳統的「笛卡兒身心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或稱「笛氏/笛式〔身心〕二元論」)外,各種學說、理論也紛紛出籠。其中在「意識」的哲學問題上,如約翰.瑟爾所表示的:「意識正成為現今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乃至神經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甚而最核心的研究主題。」尤其意識經驗涉及了難以解明的主觀面向,因此如何以客觀的研究方式,來掌握主觀的經驗內容,成了其中棘手之所在。此客觀科學研究意識所將遇到的瓶頸,哲學家們稱為「解釋鴻溝」(explanatory gap),或將此歸為一「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簡言之,對於心靈與物質間是否有不可跨越的解釋鴻溝,及意識經驗是否具有非物理性的特質,而不會僅是一種腦的作用而已,成了意識問題的爭議之一。
根據法蘭西斯可.凡瑞拉(Francisco J. Varela)表示,現今意識研究的各種學說, 可初分為四類,分別為「神祕主義」(mysticism)、「物理主義」(physicalism)、「功能論」(functionalism)及「現象學」(phenomenology)進路。其中神祕主義認為(或者可歸為如Collin McGinn的「不可知論」〔agnosticism〕),以客觀的科學來研究主觀的意識經驗,涉及主、客觀兩種觀點,而此超出了人類的認知限制,好比猴子無法瞭解量子力學一樣,因此將意識歸為「無解」的問題。「功能論」把人類的心與認知比擬為一資訊處理系統(information process system),認為人的心靈現象可藉由計算機科學的運作模型來解釋。「物理主義」則主張,藉由客觀科學之第三人稱觀點,即可解釋所有的心靈現象;其視心靈為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認為可建立一套對心智客觀的科學理論,而將所有的心靈現象化約為物理現象。至於「現象學」則重視由第一人稱的知覺經驗出發,來詮釋所經驗到的現象,認為要瞭解主觀的意識經驗,不外是藉自身的觀察而可得知,因此與客觀科學的研究路數大異其趣。
但以上各派理論都面對了一定程度的挑戰,例如法蘭克.傑克森(Frank Jackson) 的「知識論證」(knowledge argument)對物理主義形成一定的威脅,而約翰.瑟爾的「華語房論證」(Chinese room argument)也質疑功能論觀點的有效性。除此四種之外,也有物理學家號召「新科學」的發展,作為一種研究意識的進路,代表人物如牛津大學的Roger Penrose。此外,艾倫.華萊士(B. Alan Wallace),亦在否定科學唯物論之後,探索新科學的發展,而提出「冥想科學」(contemplative science);此「冥想科學」乃結合(converge)西方科學與東方禪定學的意識研究,可謂統合第三人稱為進路的客觀科學研究,及第一人稱意識經驗所作之觀察,亦可說是「新科學」的一種範式。除了「冥想科學」外,現今採取科學與現象學、佛學之整合性觀點的,還有凡瑞拉及湯普森等人,他們反思唯物論之局限,提出所謂的「神經現象學」(neurophenomenology)。
回到東方思想的脈絡中,在東方,心靈與意識之論述一直是其中的重點,其中佛學更是如此;或者說,心與意識的探討可說是佛教哲學的優勢與強項。因此面對意識、心靈等課題,佛教哲學如何在學界取得一定的發言地位,應是值得關注的。如前所述,從代表初期佛教的《四阿含》或《五尼柯耶》之思想,強調觀照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而得解脫,到阿毘達摩(Abhidharma)中對於身、心細緻的解析,以及大乘瑜伽行派的唯識理論,乃至後期佛教(如禪宗)的心性論及如來藏思想,再再都與身心或心識問題相關。因此,在佛學相關研究中,心意識的探討即是一熱門課題,如二十多年來國際佛學期刊的研究趨勢,其中「心靈哲學」即為一大重點。也誠如Rhys Davids所說,佛教之哲學及其宗教是奠基在心理的基礎,而且其中一些主要的論爭,亦與現今心理學的主要學派的觀點有相似之處。
總之,諸多心意識的哲學、科學理論如雨後春筍般浮出,佛教的心意識學說的理論探究和實務應用,亦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意識之課題不再限於西方哲學、科學脈絡下的探索,而可從佛教哲學的觀點作思考,本書即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形。
導論: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摘錄)
三、研究背景:心意識研究炙手可熱
心意識的研究在1980年前以哲學研究為主,之後則吸引大批的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資訊科學家及其他領域的學者投入研究,甚至諸多重要的諾貝爾獎得主也跨足涉入。因此,關於心意識的哲學理論,除傳統的「笛卡兒身心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或稱「笛氏/笛式〔身心〕二元論」)外,各種學說、理論也紛紛出籠。其中在「意識」的哲學問題上,如約翰.瑟爾所表示的:「意識正成為現今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乃至神經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甚而最核心的研究主題。...
作者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摘錄)
從《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標題來看,大致可知本書有著三個向度的關注:一是以心意識為探討主題,二是佛教的理論觀點(趨入於解脫),三是對比的視域或方法進路。今日心意識的哲學問題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源遠流長的佛學傳統又是如何看待的?是故帶著一定對話的「疑情」,在對比的脈絡中提出佛學對心意識問題的可能回應。
如此「跨文化」的對比視域,在心意識探討中應有其必要,而不能只限於「一家之言」,甚至也不是單以「學院派」研究可以得到確切的解答〔如〈導言〉引榮格(Carl G. Jung)所言〕,不同文化之不同角度皆提供各種思考的可能,特別是人文學科的思想探索,理應有寬闊的眼界宏觀主題研究的全局,因此這裡的「對比視域」同時也意味著多元寬廣的視域,其間雖以佛教思想為主,卻也不限於佛教,一方面試著抉發佛教心意識理論的諸多洞見,另一方面也兼顧非佛教學者的研究關注,使能從中獲悉佛教心識說的整體梗概。
是以本書放在比較、對比視域下探究佛教的心意識學說,相對於專論式深入原典的研究,也重於通論式撰述取向。或者說本書分有兩大類文章,一種是專論式的,如第二章論述《阿含經》之「識」的概念特色、第七章「意業為重」的分析探究以及第十章回應瑟爾(John R. Searle)談論意識問題之論證;其餘多半是通論式的(即便是專論亦帶有通論傾向),目的即是為了「對比」。如此之「對比」進路,不可避免的要「化繁為簡」,畢竟「小題大作」、太過專技性古籍思想的分析考證,很難達成有效的對話,也因此「抓大放小」成了本書不得不的選擇。而既是「抓大放小」,就有特定的立場偏好以及觀點取捨,多少帶有筆者個人主觀的詮解,在我理解下的佛學大致(可以)是如此,因此只能是「一種」觀點而未必是「唯一」。
事實上,佛教心意識哲學、佛教心理學一如佛教倫理學等新興研究,有著各種詮解可能,相對於說是「佛教觀點下的心意識研究」,或許更該說是「佛教觀點『啟發』下的心意識研究」,畢竟古來傳統已然眾說紛紜,更何況現今對比式的解讀。不過,本書雖取角寬廣、嘗試擴大思考維度因應重要哲學問題,卻始終是立基於佛教的核心法義,亦即《阿含經》的基礎教法來展開對比式探索,同時也審視佛教在心意識問題上的根本洞見。
縱觀全局而作寬闊對比,在進路上重於詮釋,如此就有一己解讀的發揮,而未必是限定於文本的精確意義,由此可見吾人哲學取徑的佛學研究(至少在「心境」上是哲學的)。當今「佛教哲學」研究,誠如吳汝鈞先生所說,「哲學」與「文獻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法是較為理想的,但究實而言少有人兼而有之,畢竟單一面向的精良訓練已屬不易。由於我關心佛教思想在現今哲學境況中的發展潛勢,也因此相對於「文獻學」更重於「哲學」的論究思辨。
雖然學生時代曾在日文、梵文下過工夫(各修滿12學分),也短時間學過巴利文、藏文等,卻始終志不在此,沒有往語言文獻的方向前行,倒是把精研佛典語言的時間挪移到當代哲學(特別是英美分析哲學)的消化和吸收上,而我相信這也是「佛教哲學」研究的一環,試著由此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盼從佛學汲取思想養分來面對現今的哲學討論,及至於有所回應與對話。倘若問我東方哲學、佛學之心意識觀點為何,這本書大致是我想說的,藉此提供一些尋思的線索。當然「學無止盡」,個人所知所得仍舊有限而不敢言「貢獻」,只願自己一小步嘗試得以拋磚引玉,有助於心意識研究向前跨步的進程。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摘錄)
從《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標題來看,大致可知本書有著三個向度的關注:一是以心意識為探討主題,二是佛教的理論觀點(趨入於解脫),三是對比的視域或方法進路。今日心意識的哲學問題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源遠流長的佛學傳統又是如何看待的?是故帶著一定對話的「疑情」,在對比的脈絡中提出佛學對心意識問題的可能回應。
如此「跨文化」的對比視域,在心意識探討中應有其必要,而不能只限於「一家之言」,甚至也不是單以「學院派」研究可以得到確切的解答〔如〈導言〉引榮格(...
目錄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
導論 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
第一章 佛學觀點下的意識研究:以「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為例
一、前言
二、「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之取借佛學觀點
三、對意識研究的正面啟發
四、以佛學觀點回應意識問題之可能挑戰
五、綜合反思及展望
六、結語
第二章 初期佛教意識觀點的回歸:以《阿含經》為主
一、前言
二、「識」概念在初期佛典中三個主要脈絡
三、初期佛教「識」概念的論述:以水野弘元、印順法師及漢密爾頓為主
四、「識」之相關概念及待解問題
五、佛教「識」概念之特色:與現今意識研究作對比
六、結語
第三章 試論東方哲學對意識艱難問題之可能回應:價值向度的探索
一、前言
二、兩種意識概念及意識問題
三、意識與道德之相似特質
四、東方傳統下的意識觀點:以價值實踐為主
五、多元視域下的意識探究
六、結語
第四章 從意識經驗到道德良知:儒佛觀點的初步思考
一、前言
二、為什麼「痛」是必要的:儒家的觀點
三、為什麼「痛」是必要的:佛教的觀點
四、「我痛,故我在」:意識經驗賦予道德意義
五、結語
第五章 初探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及特色:余英時觀點的解讀
一、前言
二、「軸心突破」在中國
三、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
四、中國古代「心」思想起源之特色奠立
五、結語
第六章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一、前言
二、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
三、佛教心理學之現代意義
四、結語
第七章 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
一、前言
二、《阿含經》「意業為重」經文解析
三、《成實論》「意業為重」之正反辯證
四、「意業」及其與身口業之關係
五、佛教「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及相關反思
六、結語
第八章 佛教主張身心二元論嗎?:主流學界觀點作對照
一、前言
二、身心二分僅是暫時性區分
三、身心問題之中道立場
四、業力之心:為什麼「心」不僅僅是身或腦?
五、結語
第九章 吉爾伯特.賴爾「心」之理論的佛學詮釋
一、前言
二、賴爾的「範疇錯置」與佛教「無我」論證之對比
三、「心」作為「知道如何」及佛教觀點
四、「心」指涉「行為傾向」及佛教觀點
五、結語
第十章 英語學界詮釋意識問題之局限:以約翰.瑟爾為例
總結:見心識之真實得解脫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
導論 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
第一章 佛學觀點下的意識研究:以「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為例
一、前言
二、「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之取借佛學觀點
三、對意識研究的正面啟發
四、以佛學觀點回應意識問題之可能挑戰
五、綜合反思及展望
六、結語
第二章 初期佛教意識觀點的回歸:以《阿含經》為主
一、前言
二、「識」概念在初期佛典中三個主要脈絡
三、初期佛教「識」概念的論述:以水野弘元、印順法師及漢密爾頓為主
四、「識」之相關概念及待解問題
五、佛教「識」概念之特色...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