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由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及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合作舉辦的第十屆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以「方豪孝思堂文庫」為主題發想,並以「地方志書寫與知識流轉:臺灣史學的建構與發展」為論壇主題進行探討。本書收錄國內地方志專家學者於當次論壇之專題演講及論文,以期讓讀者對臺灣的地方志書寫與方豪先生的治學能更進一步的認識。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政大圖書館特藏管理組
近年來致力於史料數位保存,及促進數位人文學術發展,搭建史料與學術研究結合之平台為期許。「政大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即是落實此目標之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舉行,提供研究者利用圖書館所建置之數位典藏之史料,進行研究成果發表與意見交流之平台。為讓更多關心者能參與,特將論壇之文集集結成冊出版系列專書,協助推動史料研究之創新學術發展。
作者序
序
方志作為中國傳統歷史書寫的形式,源遠流長。方志至少包含了帝制中國對天地人的認識、官方對治下人民的期待、地方士人對本地文教的彰顯,以及帝國物產人事萬物的紀錄與展現。一個地方足以修纂方志,顯示該地不僅納入版圖,同時文教已興,已有足夠多「文明」的事蹟得以或必須記載。因此在傳統的框架下,方志都隱含了高度的政治與文化意涵。
然而受到近代歷史學與政治體制改變的衝擊,方志的意義有了巨大轉變。當帝國成為民國,方志原先以皇權為中心的宇宙觀被迫改變,原先推動地方志的重要群體士人階層,也失去了制度保障的身分。然而,基於保存鄉土歷史、發揚鄉賢事蹟、抑或突顯地方特色等理由,方志在現代也找到新意義,其內容架構與書寫方法具有濃厚的現代學科色彩,目的與內容除了國家視野之外,也注意各種日常生活與庶民樣態,並成為保留地方文獻、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的重要工程之一。其斷裂與傳承、質變與新生,成為極具特色的地方知識累積方式。
曾在政大任教、也與政大淵源極深的方豪教授,一生治學廣泛,其中也包含方志。方豪教授有關在方志學的詳盡貢獻,可見後述盧胡彬教授的介紹,然而他在方志資料蒐集、考證、辨誤、編輯、編印與纂修工作,讓他累積大量的藏書,這也是政大所收藏孝思堂文庫的重要部分。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多年持續蒐集各式一手史料,充實特藏資料,並挑選主題逐步數位化。本年即以孝思堂藏書為主題,進行數位加值工作,建構資料庫,並藉公布機會,在2022年11月11日召開第十屆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設定主題為「地方志書寫與知識流轉:臺灣史學的建構與發展」。
本屆論壇共邀集三位老師進行主題演講,兩位年輕學者發表論文,並進行兩個場次的方豪孝思堂文庫特展導覽,結合資料庫,展現虛實整合的特性。為配合主題,大會先請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健榮教授,主講「地方學與臺灣史研究」,細數地方學在戰後臺灣的發展歷程、地方學對臺灣史研究的回饋、在地連結與學術傳統的建立,並以新北學為例,說明臺灣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地方學知識傳統如何建構與發展。其次邀請多年來鑽研文山地區研究的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詹瑋退休副教授,講述「我的文山地區地方史修志經驗」,以他豐富修志經歷,說明一部方志從籌組團隊、田野調查、行政協調、撰寫分配,以及取得在地人士信任的各種細節。詹老師從《深坑鄉志》出發,陸續參與及編纂《文山區志》與《深坑鄉志續編》,其經歷也提供大學歷史系與地方志編纂、以及學校單位籌組團隊兩種運作模式,不僅有助實務的推進研討,也成為臺灣1990年代之後地方修志風潮的重要見證。
本次論壇第三場專題演講,邀請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盧胡彬教授,主講「方豪的臺灣地方志研究成果與影響」。盧教授細數方豪投身臺灣地方志研究的歷程,將之分為四階段,分別為草創時期(1949-1951)、轉型時期(1952-1965)、反省時期(1966-1974)、成熟時期(1978),並說明其影響為蒐求輯印臺灣舊方志、闡述清代臺灣方志的發展歷史、整理和利用地方志書,以及提倡修志人才為重並身體力行。盧教授同時指出,方豪教授早年特別注意臺灣方志中的利瑪竇記載,同時也重視浙江文人與臺灣修史之間的關係。盧教授的演講讓聽者在短時間內全盤掌握方豪教授在臺灣地方志的工作,也更能理解他所開創的問題在戰後的臺灣史研究中所具有的價值。
兩位年輕研究者也映照本次論壇主題,分別論述地方志書與方豪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生朱書漢,以〈臺中市地區有關歷史書籍、地方志書發展探討(1896-1934)〉為題,著重日治時期臺中市相關的歷史與方志發展歷程。朱書漢指出原先相關的書籍是以觀光推廣為目的,因此多有交通與旅遊資料,但後來地方沿革與名勝古蹟介紹的內容漸增,甚至也出現各類主題的統計書籍。最後,綜合性的《臺中市史》出現,成為當時臺中市地方志書的集大成者。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徐維里,發表〈「國世」與興趣:方豪的臺灣史研究〉,指出方豪主張中國作為「祖國」的角色,建立臺灣與中國的連結,以及彰顯臺灣人的「民族」意識,但也強調臺灣本省人寫本省史的重要性。而他重視臺灣方志文獻的編集、校勘、審定以及出版,也有不願讓日本人專美於前的民族意識。換言之,藉由方志與歷史教育,重塑國家的身世(國世),是其投入臺灣方志研究的重要動力,而方豪在史料、研究議題與史學大眾化的理論與實踐,拓展了臺灣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於今看來更顯先鋒與遠見。
方豪教授在臺灣地方志書的研究,以及諸位先生及年輕研究者的闡述,正足以昭示對一個地方的認識,需要一代又一代從基礎工作出發,累積資料與開創議題。地方志書作為一種特殊的書寫形式,承載了官方與民間對地方認識的需求,而此需求並不會隨著時代而消失,志書反而因此推陳出新。藉由此次論壇,對於地方志書與方豪教授的貢獻,得以進一步認識,也期待引發興趣,前往政大圖書館利用孝思堂文庫與方豪先生史料資料庫。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林果顯 謹識
館長序
臺灣史在早年被視為中國史學中之地方、鄉土、方志的旁支,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具主體性的獨立研究領域。本館特藏中心館藏「方豪孝思堂文庫」的捐贈者方豪教授,身兼天主教神職及歷史學者,二戰前以研究中西交通史與天主教史聞名,來臺後發揮近身之學的精神,投入臺灣史研究,傾力訪求、蒐集與校勘臺灣方志史料。其作為長期關注地方志研究之學者,將研究視野關照到臺灣地方志,對於臺灣史研究的早期發展做出奠基的貢獻。
2022年11月11日由圖書館及臺灣史研究所合作舉辦的第十屆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以「方豪孝思堂文庫」為主題發想,邀請本校臺灣史研究所林果顯副教授兼所長擔任召集人,並以「地方志書寫與知識流轉:臺灣史學的建構與發展」為論壇主題進行探討。本次論壇「專題演講」特別邀請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健榮以「地方學專題演講:地方學與臺灣史研究」為題,論述地方學的發展、形成過程與臺灣史研究之關聯,並以「新北學」為例闡述其論點;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副教授詹瑋以「地方志纂修實務專題演講:我的文山地區地方史修志經驗」為題,詳細回顧其實際參與《深坑鄉志》、《臺北市文山區志》以及《深坑鄉志續編》的編纂工作及過程,並分享其修志的實務經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盧胡彬以「方豪學思歷程專題演講:方豪的臺灣地方志研究成果與影響」為題,論述方豪先生蒐集臺灣各地地方志,並據此進行史料分析研究,讓臺灣史從中國史的分支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專門學科。此外,本次論壇特別邀請臺史所林果顯所長主持「論文發表」,由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朱書漢發表〈臺中市地區有關歷史書籍、地方志書發展探討(1896-1934)〉,以及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徐維里發表〈「國世」與興趣:方豪的臺灣史研究〉,透過研究者的論文,使我們對臺灣的地方志書寫與方豪先生的治學有更深層的認識。
《知識流轉:臺灣地方志書寫與方豪治學理念》一書,收錄2022年於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的專題演講與論文。此書同時是政治大學數位史料研究叢刊的第十本專書,延續圖書館在推動數位史料應用與學術研究工作上的努力。本書收錄的專題演講經講者確認其文稿,研究論文均依循主持評論者意見修正,讓此專書更臻完整。承蒙林果顯所長在論壇的籌備與本書出版的指導與支持,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謝忱。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
2023年9月於政大
序
方志作為中國傳統歷史書寫的形式,源遠流長。方志至少包含了帝制中國對天地人的認識、官方對治下人民的期待、地方士人對本地文教的彰顯,以及帝國物產人事萬物的紀錄與展現。一個地方足以修纂方志,顯示該地不僅納入版圖,同時文教已興,已有足夠多「文明」的事蹟得以或必須記載。因此在傳統的框架下,方志都隱含了高度的政治與文化意涵。
然而受到近代歷史學與政治體制改變的衝擊,方志的意義有了巨大轉變。當帝國成為民國,方志原先以皇權為中心的宇宙觀被迫改變,原先推動地方志的重要群體士人階層,也失去了制度保障的...
目錄
序/林果顯
館長序/廖文宏
地方學與臺灣史研究
我的文山地區地方史修志經驗
方豪的臺灣地方志研究成果與影響
臺中市地區有關歷史書籍、地方志書發展探討(1896-1934)
「國世」與興趣: 方豪的臺灣史研究
序/林果顯
館長序/廖文宏
地方學與臺灣史研究
我的文山地區地方史修志經驗
方豪的臺灣地方志研究成果與影響
臺中市地區有關歷史書籍、地方志書發展探討(1896-1934)
「國世」與興趣: 方豪的臺灣史研究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