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是「家族主義」加「實力主義」加「體面主義」的綜合體
這個帝制史上全新的權力模型,究竟如何誕生?
「門」者,院門,只有巨室大族才有廣闊的庭院與高大的院門。
「閥」者,柱子,用來記錄家族歷代的功勳。
而「門閥」,指的就是歷代位居高官,並擁有強大經濟實力的豪門大族,是世家大族的終極版本。他們是王朝的幕後操縱者,是隱形皇帝,權力甚至一度凌駕於皇室之上,左右一國興衰。這是兩千年帝制史上全新的權力模型,權力的運作邏輯,國家的治理方式都與過去截然不同。
而這種模式的開創者就是東晉的王導、王敦。唐代詩人劉禹錫詩中所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王」指的就是他們這個家族。
本書所說的,正是「中古第一家族」瑯琊王氏崛起的真實故事。
二十世紀著名歷史作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曾在其書中指出,如何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在敘述中保持懸疑,是歷史寫作的困難之一。這是難處,也是對於寫作者的考驗,更是區別作品良窳的關鍵所在。《門閥》在全書開頭即向讀者宣告,這本書故事的結局是:王敦在西元三二二年自武昌起兵,揮師東下,打敗了在建康的東晉皇帝司馬睿,與王導共同執掌朝政,開啟門閥與皇權共治天下的局面,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但故事的張力,卻才要在此展開。雖然終點已經確立,但這些人物如何一步步走向結局,卻有著小說般的情節。作者從西元三○七年,王氏家族的一場內部秘密會議開始寫起,在會議中,王導、王敦初步決定了將其家族勢力往江東發展的方向。只不過當時的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決定,不只決定了王氏一族的未來,更決定了晉朝的命運。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得以看到:世家大族在取得官場權勢之後,如何累積雄厚的家族財力,保障子孫壟斷讀書的特權,為下一代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源與經濟實力,如此循環往復,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都占據難以動搖的地位。
由此形成的門閥,是一個充滿著地位、傳統、財富、家學、高傲、任性、審美與頹廢的世界,可謂「家族主義」加「實力主義」加「體面主義」的綜合體,更透過血緣傳承,繁衍滋長。這個古老而持續存在的權力模型,仍為理解今日的現實世界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礎架構。
【本書特點】
一、本書的寫作方式,是先行設置歷史場景,然後帶領讀者進入歷史人物的內心,從這些歷史人物本身的角度,描述他們面對的情勢,主觀的希冀、決策與行動,以及其結果與影響。簡言之,這是一本採用「設身處地」方式寫作的歷史普及作品。
二、除了王導、王敦、司馬睿等主角之外,「吹笳退敵」的劉琨、「聞雞起舞」的祖逖、「除三害」的周處,也在本書的故事舞臺登場。書中的「陶侃搬磚」絕不是一個刻板的勵志故事。
三、三國迷注意!《三國演義》中的荀彧、華歆、孫權、陸遜、顧雍、甘寧等名士豪傑,他們的後人在書中也有精彩的故事續集。欲知後事如何,且看本書分解。
四、書中講述了北方世族南渡,與江東世族的競爭與合作,以及世家大族對寒門的拉攏與打壓,讀來也不禁令人唏噓。
五、全書附十九張地理位置示意圖,以及一張人物關係圖,便利理解查考。
作者簡介:
南朝
深研魏晉史十年。從《三國志》、《晉書》、《世說新語》等隻言片語的記載,以及出土文物資料中,拼出了瑯琊王氏這個中古第一家族驚心動魄的崛起過程。
作者在書中自陳:「歷史真正吸引我的是人的複雜性,更具體地說,是人在複雜境遇中的應對,以及命運的流轉。……
歷史更多是一個複雜的、近乎不可捉摸的過程。
我想寫的文本,不是一件事的結局到底怎樣,而是它如何從開始走到了結局的這個過程。寫人的重點也在他跟自己的環境是怎麼互動的,怎麼被塑造,又如何去反作用於環境。這個過程是非常迷人的。
……過程永遠比結局精彩,更有味道。」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八王之亂與滅門危機(節錄)
西元三○七年初,在徐州下邳,也就是今日徐州市東南方向七十公里處的古邳鎮,幾個年輕的貴族公子相繼走進一座圍著院牆的宅子。
當時還是深冬,北方的大地幽遠而寂寥。下邳雖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但寒氣逼人的天氣中,路上往來的行人、牛車都減了不少。當人開口說話時,嘴裡會哈出一陣陣白氣。
主人將他們引入院子,一直往深處走。在確定所有人都到齊之後,他安排下人關緊大門,並令他們就在院子門口守著。沒有他的吩咐,誰都不允許進來。
主人叫王導,前來的也都是他們瑯琊王氏的族人。
東晉人裴啟所寫的《語林》記載了這次家族集會:
大將軍、丞相諸人在此時閉戶共為謀身之計。
《語林》專門記載兩晉人物言行,《世說新語》的寫作風格以及內容多承自此書。多虧了這條珍貴的記載,我們能大致還原當時的會議情況。
其中的大將軍是王敦,而丞相是王導,這是兩人日後的職位,此刻兩人還遠沒有如此顯赫。
王導此時在西晉瑯琊王司馬睿軍府中擔任司馬,主管軍事。司馬睿前一年開始駐紮下邳,所以王導在這裡也置辦了一所宅子。堂兄王敦則剛剛卸任了都城洛陽的官職,等待朝廷新的安排。
這一年王導三十二歲。
據史載,王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也就是風度豪邁,目光敏銳,對時事有極強的洞察力。
他們生活的魏晉時代盛行人物品藻,尤其是豪門貴族,多重視一個男人的外貌、風度,以及精神氣質,並以此預見一個人的未來。比如名士嵇康被譽為「龍章鳳姿」,這是對風采、外貌的讚美。曹操年輕時則被評價為「治世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這則是對能力和品行的判斷。
王導的這個評價也極高,相貌上可能沒有嵇康那麼挺拔特秀,但風度極迷人。早在十四歲那年,就有當時名士評價他說:「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
成年後的王導沒有辜負這個評價,長袖善舞,深不可測,是個天生的政治家,時人甚至將其與管仲相提並論。
他的堂兄王敦則是另外一副容貌,「舊有田舍名,語音亦楚」。說話腔調土裡土氣,近乎楚地蠻人。同時根據記載,他面色較黑,因此有「阿黑」的小名。
長得又黑、聲音又土,於是被時人視作鄉巴佬。每當同時代那些出身豪門的貴公子坐下來談論音樂歌舞、詩詞歌賦的時候,王敦都像個格格不入的鄉下人。……
雖然八王之亂稍微落定,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在中原王朝被內鬥削弱後,北邊的遊牧民族匈奴人趁勢崛起,鐵騎南侵,已經占據了並州、冀州,也就是今日的山西、河北一帶。只要渡過黃河,就能兵臨洛陽城下。
如果皇帝與太傅齊心協力,共禦匈奴,形勢未嘗不會有變好的可能。畢竟相比匈奴,中原王朝在組織、管理上仍有無可置辯的優勢。
但在戰亂中成長起來的王導等人清楚,越是這種時候,越是內鬥的高潮時刻。在沒有安全感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都會不可避免地傾向保守,寧可固守私利、錙銖必較,也不會團結一致,拓展更大的生存可能。
這就是王敦、王導兄弟召開家族會議的原因,也就是《語林》所載「共為謀身之計」。在這場越演越烈的新內鬥中,他們必須提前謀劃家族的出路。……
在新的內鬥徹底爆發前,他們必須提前確定自己的站位。越是像他們這樣的大家族,越是會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朝堂鬥爭。
支持皇帝,紮根洛陽或許應該是首先考慮的選擇。皇帝雖然年輕,仍有不可置疑的政治合法性,也有重整河山的雄心。如果能透過皇帝凝聚人心,未嘗不能有所作為。
但王敦、王導都是熟悉軍事的人,清楚地知道洛陽並不是一個能夠長久自守的城池。
它雖然北有黃河天險,西有崤山,南有熊耳山、嵩山等群山環繞,卻沒有形成類似關中一樣的封閉空間,山川河谷之間盡是出口,很容易遭到外敵入侵。……
既然如此,跟太傅司馬越一起去許昌未嘗不是一個選擇。這個家族的族長王衍早在幾年前已經是太傅陣營中的核心角色。……
根據王導這幾年的觀察,太傅司馬越只是靠著暫時的軍事優勢勉強維持權力,並沒有在朝建立起穩固的根基。西元三○七年,皇帝司馬衷暴斃,據說就是死於他的毒殺。雖然至今沒有確鑿證據,但已經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各大家族對他的信任。以此行事,即使去了許昌,或許也難紮下根來。
王敦對司馬越可能也沒有太多的好感。雖然他自己就是一個野心勃勃、強悍霸道的人,但他可能不會太欣賞司馬越的專權跋扈。這不是因為司馬越的道德瑕疵,而是出於王敦本人的驕傲。
當兩兄弟對當下形勢做了一番分析之後,事實逐漸明朗――既不能留守洛陽,也不能繼續跟隨司馬越南下許昌。
或許,他們可以像其他家族一樣找個僻遠之地的深山躲藏起來,讀書耕田,彈琴賦詩,老此一生,竹林七賢大多如此。或者在戰亂平息後再出山入仕,後來與瑯琊王氏齊名的潁川庾氏的庾亮就跟著父親躲到了江南的會稽。
但這不是王敦、王導的選擇。脫離司馬越集團後,他們追求的不只是保全自己和家族,而是一個可以趁亂崛起的機會。就像他們伯祖王祥曾經做到的那樣,在亂世中抓住機會,更上一層。
他們克制、清醒,但也野心勃勃。
那他們就必須冒險走出第三條路徑――開拓獨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在西元三○七年初的深冬季節,在下邳那座門庭幽深的宅子中,王敦、王導不由得心動起來。下邳地處南北運河的北端,是江東糧草北上中原後進行轉運的樞紐。早在王曠北歸前,王導的任務就是在下邳協助司馬睿轉運陳敏從江東收集來的糧草。這讓他有機會認識到以江東的糧草之豐、土地之肥沃,確實是割據自保的理想之地。
計畫已定,想要真正實現,還缺少最後一環――一個來自司馬家的代表人物。
瑯琊王氏雖然要脫離司馬越陣營,但並不準備圈地自守,取代司馬氏的統治。他們要做的是推舉一個有希望的藩王作為名義上的代表,自己則在幕後進行操控。
這是世家大族最熟悉也最擅長的權力遊戲。早在三國時代,舞臺上的主角雖然是曹操、劉備、孫權等草莽梟雄,背後起到支撐作用的卻是各自領地的大族、豪強。
幸運的是,早有一個人物在歷史中等候他們多時――瑯琊王司馬睿。
第一章 八王之亂與滅門危機(節錄)
西元三○七年初,在徐州下邳,也就是今日徐州市東南方向七十公里處的古邳鎮,幾個年輕的貴族公子相繼走進一座圍著院牆的宅子。
當時還是深冬,北方的大地幽遠而寂寥。下邳雖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但寒氣逼人的天氣中,路上往來的行人、牛車都減了不少。當人開口說話時,嘴裡會哈出一陣陣白氣。
主人將他們引入院子,一直往深處走。在確定所有人都到齊之後,他安排下人關緊大門,並令他們就在院子門口守著。沒有他的吩咐,誰都不允許進來。
主人叫王導,前來的也都是他們瑯琊王氏的族人。
...
推薦序
【導讀】設身處地談歷史,王馬天下起門閥(節錄)
葉言都(歷史學者、作家)
這是一本越讀越有意思的歷史書,但是必須靜下心來讀,才能讀出味道,體會其中的意義。
作者採用的寫作方式,是先行設置歷史場景,然後帶領讀者進入歷史人物的內心,從這些歷史人物本身的角度,描述他們面對的情勢、主觀的希冀與因此產生的決策與行動,以及其結果與影響。這是一本採用「設身處地」方式寫作的普及歷史書,可以視為這種作品的典型。
書名《門閥》,作者名為南朝,開宗明義,提示作者以寫作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各朝代的歷史為職志,而本書的主題為――門閥。
門閥者,高門大戶的閥閱世家也。中國古代仕宦顯貴人家的大門外矗立著兩根柱子,左邊的稱為「閥」,右邊的稱為「閱」,家戶的主人用它們來彰顯成就與地位,因此中國古代世代為官的顯貴人家又常被稱為門閥、門閥士族、閥閱世家等。門閥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最為發達,備受禮重,並以此區分各色人等,產生森嚴的社會階級,使當時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獨特的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代南方的門閥,建構於西晉敗亡、東晉建政於江南,北方世家大族紛紛南遷以躲避戰禍的當口。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異常混亂與黑暗的時期,混亂與黑暗之所以出現,大前提是東漢末年黃巾革命以來越演越烈的分裂趨勢,小前提則是西晉開國即顯現的衰象與亂徵。
奇怪的朝代,獨特的社會
中國歷代的皇室裡,晉朝皇室司馬家族是個特殊的例子,可以列入墊底。西晉結束漢末三國以來的百年分裂,卻既未使國家繁榮安定,如兩漢、唐、宋、明、清,也並未曾推動積極建設,如秦與隋,僅僅存活三十六年就滅亡。對於這種奇怪的現象,皇室司馬家族負有重大責任。
這個家族以陰謀與殺戮起家,自司馬懿起算,到第三代司馬炎篡魏建晉,雖然表面上有個道德與法治的外形,並口口聲聲地提倡,但自身卻帶頭破壞,於是形成上下「相率而為偽」的局面。政治虛偽化、黑暗化,國家迅速敗壞,終於引爆潛在的危險,導致整體性的悲劇,百姓萬物成為芻狗。
危險與機會:本書敘述的起點
西晉政權潛在的危險,來自當時中國北方胡、漢多民族雜居的社會狀況。緣自漢武帝起,漢朝對北方遊牧民族實行征討政策。到東漢時,許多遊牧民族降順中國,東漢政府的對策則是將其遷入長城以內。
這種民族政策可以避免胡人勢力在草原上再起,卻必須倚賴強大的行政、治安與司法力量才能維持。東漢後期漢帝國步入衰落和瓦解,胡、漢間與各胡族間的糾紛與衝突得不到解決,各族乃趨向自立,不斷擴張地盤。西晉陷入八王之亂後,皇室分裂,力量因內鬥而自我抵銷,國力空虛,民生凋敝。中原漢族的政治與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遂趁機起兵,爭奪中原地區的控制權,於是洛陽、長安被胡族攻陷,兩位皇帝投降後慘死,西晉告終,中原大亂,法律與秩序喪失殆盡,淪入叢林法則支配的悲慘世界。
這是極端危險的時代,但未嘗沒有因此而來的機會,端看當事人如何理解環境,因應形勢,掌握時機,自謀發展。本書就從這裡開始敘述,深入描繪與分析當時各世家大族的所作所為,而以王導、王敦領導南遷的瑯琊王氏門閥為代表。可謂:「保族興家於亂世,追求聞達於諸侯。」
瑯琊王氏家族能夠在南方形成門閥,契機是與在八王之亂中向南方流亡的西晉皇族司馬睿合作,經歷大約十年在南方立定腳跟,然後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流亡政權。然而江南地區當時十分複雜與混亂,要確立自北方而來的政權並不容易。
皇權與世族的結盟
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元帝)本來只有皇族空名,並未掌握兵權,流亡到南方後處境艱難。幸運的是,此時胡族正忙於與中原的漢族及彼此間戰鬥,並未能追擊,加上長江天險的阻隔,遂使他在南方重建政權,偏安江南的企圖有可能實現。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此時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低落,又缺乏實力,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方建國,只有尋求有力者的支持。恰巧許多中原世族也南遷避難,正有待在南方建立勢力,其處境、立場與司馬睿大致相同,雙方合作乃成為必然。在雙方合作下,出身瑯琊王氏的王導以權臣之姿主持大局,一面拉攏江南世族,一面安排北來世族在南方立足,促使各方勢力以司馬睿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取得勢力的均衡,東晉政權才得以建立,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政權靠世族的支持才得以建立,整個朝廷當然都由世家大族把持。這些世家大族不論是北方遷來的「僑姓」或南方當地的「吳姓」,其實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他們都擁有大量田地、山澤,並以此為經濟基礎,建立私家部隊(部曲),實力足以抗衡司馬氏政權。東晉的皇帝只要想擴張權力,世家大族必然反對,導致衝突,出現內亂。一旦內亂爆發,東晉中央力量不足,又必須依賴其他世族力量將其平定。東晉政權的微弱由此可見,因此它必須在各種勢力之間擺盪,求取平衡以延續國祚,這樣的狀態持續存在,成為此政權的特徵。
面子、裡子都要,而且真要到了
雖然如此,世家大族自有非常務實的因應與發展之道,即以實力為依歸,發展為門閥。在南方立足後,豪強大族會招募佃客、部曲,加上平民投靠,不缺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充足,就去掠奪地理資源,對傳統上公有的山澤(山區、水域)動手。他們憑藉人力資源與政治勢力將山澤封鎖,納為私有,生產民間不可或缺的物品出售,如柴薪、水產等,或對使用山澤者收費,稱為「封山占澤」。僑姓世族首開其端,吳姓世族當然也不落人後;於是東晉境內充滿世家大族連山帶澤的大規模私家莊園。門閥的實力,由此展現。
東晉以降,世族門閥地位崇高。政治上藉由九品中正制,擁有仕宦優先權;經濟上享有占田、蔭戶和免除租稅徭役等特權,建構起莊園經濟勢力;社會地位更極為優越,他們以此自傲,輕視甚至蔑視他人;文化上家學傳承,具有代表性。門閥成立後,以血緣繼承,從此長久存在,誠所謂「面子、裡子都要,而且真要到了」,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特異場面。
門閥:家族主義加實力主義加體面主義的產物
從東晉到南朝的門閥,是個充滿著地位、傳統、財富、家學、高傲、任性、審美與頹廢的世界。這個世界並非憑空出現,其困難重重的開端,落在西晉滅亡前後的大動亂中,而以瑯琊王氏為其先行者。本書論述瑯琊王氏興起於江南的初期,正是南方門閥成敗所繫的關鍵時刻。門閥靈魂人物王導的所作所為,可謂以家族主義加實力主義加體面主義為法門,而以此建構而成的門閥,也充滿這三大主義的精神。
東晉至南朝門閥的故事,充滿幽微與轉折,並非粗描草畫、三言兩語所能說清。若想深入追尋,抽絲剝繭,真正欣賞它的迷人之處,就請翻開本書的正文,靜下心來,讀下去。
【導讀】設身處地談歷史,王馬天下起門閥(節錄)
葉言都(歷史學者、作家)
這是一本越讀越有意思的歷史書,但是必須靜下心來讀,才能讀出味道,體會其中的意義。
作者採用的寫作方式,是先行設置歷史場景,然後帶領讀者進入歷史人物的內心,從這些歷史人物本身的角度,描述他們面對的情勢、主觀的希冀與因此產生的決策與行動,以及其結果與影響。這是一本採用「設身處地」方式寫作的普及歷史書,可以視為這種作品的典型。
書名《門閥》,作者名為南朝,開宗明義,提示作者以寫作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各朝代的歷史為職志,而本書...
目錄
導讀 設身處地談歷史,王馬天下起門閥/葉言都
序章 「臥冰求鯉」的權力邏輯
第一章 八王之亂與滅門危機
第二章 隱秘的盟友
第三章 衣冠南渡,深入江東
第四章 江東四大家族
第五章 匈奴南下,帝國黃昏
第六章 永嘉亂起,中原淪陷
第七章 另起爐灶,經略江南
第八章 豪門當政,寒族出力
第九章 江東殺機
第十章 戰荊州
第十一章 代管天下
第十二章 東晉立國
第十三章 瑯琊王氏,功高震主
第十四章 重振君權,打壓豪門
第十五章 政變的導火線
第十六章 揮師東下,劍指南京
第十七章 門閥時代,政出王氏
後記 門閥時代的風流與黑暗
人物關係圖╱參考書目
導讀 設身處地談歷史,王馬天下起門閥/葉言都
序章 「臥冰求鯉」的權力邏輯
第一章 八王之亂與滅門危機
第二章 隱秘的盟友
第三章 衣冠南渡,深入江東
第四章 江東四大家族
第五章 匈奴南下,帝國黃昏
第六章 永嘉亂起,中原淪陷
第七章 另起爐灶,經略江南
第八章 豪門當政,寒族出力
第九章 江東殺機
第十章 戰荊州
第十一章 代管天下
第十二章 東晉立國
第十三章 瑯琊王氏,功高震主
第十四章 重振君權,打壓豪門
第十五章 政變的導火線
第十六章 揮師東下,劍指...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