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團火,而我們都是看火者。
捍衛它就是撥旺它,撥旺它的內在力量。
重新定義「自然保育」的新世代哲人,真正回應「生態危機」的指引之書
自從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就愈來愈顯著;經濟利益至上的價值觀、過度的開發,不僅導致生態失衡,更引來大自然的反撲。面對愈來愈不宜居的地球家園,關心環境的人們紛紛提出各種永續發展的計畫,希望兼顧資源的開採利用與自然保護。
本書作者莫席左的主張在這些倡議之中,可說是另闢蹊徑的異數、令人振奮的新聲。他認為自然保育不是要讓環境回到人類干預以前的原初狀態,而是去思考怎樣的開採利用能讓環境本身的生態動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並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許多時候最適切的做法,就是什麼也不做,放任環境自由演變,展現牠們繁盛強大的生命力,因此關鍵在於創造出這樣的空間與條件。他也提醒我們「保護自然」一詞可能帶有的潛在成見。「保護」往往意味著上對下的位階關係,但人類身為世上萬物共同編織出的生命之網的一分子、自然的一部分,是以生物的身分捍衛生物,捍衛多重物種的生活環境。
莫席左的思路綿密、文筆生動幽默,處處流露對自然的關愛與亟欲改變現狀的熱情。在環保議題益發受到關注的此刻,本書以務實與理想主義兼具的態度,點出環境自我治癒、茁壯的潛力,翻新我們對自身與自然關係的理解,為關心生態永續的人們,帶來思想的鼓舞與行動的力量。
「面對我們與其他生物共享的世界遭到劫掠,我們與牠們並非面對面,而是肩並肩。為了編織與捍衛這個世界的宜居,我們數不勝數,一如燎原燼火。」
作者簡介:
巴諦斯特.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
1983年生,是法國極受關注的新生代哲學家、作家。
他任教於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é),主要研究人類與生物的關係,特別是透過田野調查跟蹤野生生物。
莫席左已出版多部著作,如《在獸徑上》(暫譯,Sur la piste animale)、《生之奧義》、《重燃生之燼火》等,並曾獲生態政治基金會獎(prix de la Fondation de l’écologie politique)、法蘭索瓦.索美文學獎(prix littéraire François Sommer)、法蘭西學術院賈克.拉夸獎(prix Jacques Lacroix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作為嶄新生命哲學的領銜人物,他的思想受到許多當代法國哲學家、評論家的肯認,特別是他對法國動物哲學的突破與貢獻。
在著作之外,莫席左也積極參與各種倡議活動,捍衛環境與自然生態,實踐他的哲學理念。
譯者簡介:
林佑軒
寫作者、翻譯人,巴黎第八大學碩士。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等項得主,數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等集,散文〈都春美〉獲九歌112年度散文獎。作品參與臺灣文學外譯計畫,並為文學雜誌執筆法語圈藝文訊息。
著作三種: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散文集《時光莖》(時報,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入圍)。
法文譯作八種:《大聲說幹的女孩》(聯合文學)、《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時報,臺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入圍)、《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卷二、三、四、五(野人,合譯)、《在雪豹峽谷中等待》(木馬)、《生之奧義》(衛城)、《零號病人》(大塊)、《時間、欲望與恐懼:如何再現最真實的歷史樣貌,阿蘭.柯爾本的感官史講義》(臺灣商務,合譯)、《夜裡的花香》(木馬)。
請見:https://yuhsuanlin.ink。
請洽:yuhsuanlink@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在人類活動對全球環境影響愈來愈大的關鍵時分,細緻梳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不只更新我們對自身與其他生命形式的理解,更提出關於生態永續具體措施的精彩洞見。
★作者是講述深刻思想的哲學家,也是語氣活潑、文風鮮明巧妙的倡議者。在他筆下,自然的生命力獲得完整的呈現,既震撼人心,也引發思考,刺激更多環境議題的討論。
★深具啟發性、顛覆保育與開發二元對立的嶄新論述,珍視各種各樣生命形式的人們不可錯過的生態思辨。
【專文推薦】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掛名推薦】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謝哲青|作家
徐振輔|作家
詹順貴|環境律師
工業革命帶來人類生活的重大改變,卻也讓人很快發現伴隨著空氣、水、農作物污染與自然環境破壞的代價,因而有識之士開始認真思考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乃至地球間的關係,只是近百年來的主流始終是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觀。但莫席左不一樣,他這本書是從自然或生態中心主義,提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念與作為地球眾生相之一的人類應該內化的行為建議,例如,對於土地所有權,除了使用、收益等財產權概念外,應再賦予歸返權,使曾受人類開發或污染的土地可以歸返自然休養生息,自行療癒(類似英國擴及濕地、森林、原野的「國民信託」制度)。不管你是奉行經濟發展或崇尚環境保護,閱讀這本書,都會為你打開另一扇嶄新視野之窗!
──詹順貴,環境律師
透過火的隱喻,生命力量的非人爆發,將重新為人類找到方向。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名人推薦:★在人類活動對全球環境影響愈來愈大的關鍵時分,細緻梳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不只更新我們對自身與其他生命形式的理解,更提出關於生態永續具體措施的精彩洞見。
★作者是講述深刻思想的哲學家,也是語氣活潑、文風鮮明巧妙的倡議者。在他筆下,自然的生命力獲得完整的呈現,既震撼人心,也引發思考,刺激更多環境議題的討論。
★深具啟發性、顛覆保育與開發二元對立的嶄新論述,珍視各種各樣生命形式的人們不可錯過的生態思辨。
【專文推薦】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掛名推薦】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
章節試閱
生之燼火
從一座大教堂到另一座
巴黎聖母院火災的時候,我們看見社群網站出現了大量煽情的迷因。一張又一張的相片:被蹂躪的森林、被玷污的海灘、失去生氣的森林、被污染的海底,每張相片下面都寫著:「請重建這座大教堂。」
如此強而有力的圖像意在突顯,兩邊都是「無比珍貴的事物遭到毀滅」,金錢與動員能力卻是不成比例。如此的拼接對比有其中肯之處。然而,跟所有的隱喻一樣,如此的圖像在其他方面卻成為了阻礙。因為,生物並非烈燄吞噬的大教堂,而是逐漸熄滅的火。生物就是火本身。一叢發芽的火。這是另一個隱喻,是動態的、納入歷史脈絡的,與大教堂的靜態想像迥然有別:這個隱喻較為公允地對待生物事實的獨樹一幟。
為了避免被類比所困陷,首先必須說明烈燄吞噬的大教堂這個隱喻在描述生物多樣性情形的侷限。將之類比為文化古蹟的破壞,蘊含的意思是「永久毀滅」。然而,從演化與生態的觀點來看,生物不應該首先就被想成一座被「蠻族」夷為平地的古蹟。被想成一座人類之手建造的遺產。被想成那些永遠消逝的本土語言。被想成在帕邁拉(Palmyre)遭伊斯蘭國炸毀的巴爾夏明神(Baalshamîn)希臘羅馬式的神廟。生物不是人類用手製造出來的,凝止、脆弱、易燃的人類意義的遺產:生物首先說來,是一團創造性的火。不是我們創造了生物,是生物創造了我們。
我使用「火」此一隱喻,在這裡的意思是,生物圈(biosphère)可能會縮減,變得貧乏而虛弱,但只需要幾點星星燼火,還有種種限制的解除(釋放出來的生態棲位〔niche écologique〕、更和煦的環境),生物就會蓬勃繁衍,四處擴散增殖。某個地方沒有生命只不過是因為外於生命的條件頑固不休阻止著生命,對抗牠永不疲憊的豐富生命力。
我說的「創造性」,意思是如此的生命輻射仍隨時可以創造成千上萬種新的生命形式。三十幾億年至今的演化時光中,生物原初的力量表現發揮,這樣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就是泛濫(prodigalité)。生命「荒謬的泛濫」(absurde prodigalité),牠叢林式的捲土重來的能力,牠豐盈滿溢一如激湍的傾向,這些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一旦生命的條件再度變得有利,一點星星燼火、一小塊環境(只要這塊環境在生態上足夠生機蓬勃)就能重新生出欣欣向榮、能產生重大適應輻射(radiation évolutive)的生命。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珍惜最後的生之燼火。不是透過動物園的樣本動物這種荒誕的形式來珍惜,而是透過受到保護的、不與外界割裂開來──因為,一種生命形式的棲息地正是由其他所有生命形式交織而成──的環境裡的活生生的動物與植物族群這種形式來珍惜。這些環境要能彼此緊密連通,生物族群成員的數量還要足夠,這樣才能確保牠們在基因上足夠強固,並擁有改變、適應全球暖化後必然出現的環境變遷的能力。
達爾文有一個思想實驗(expérience de pensée),這個思想實驗在他對演化的理解裡扮演關鍵角色;他以此實驗為生命之火的性質建立模型時,對生命之火有個強而有力的直覺。在一八六二年出版的《蘭花》(Orchids)一書中,達爾文觀察到某些小蘭花每株有多達十八萬顆的種子。他計算出,如果十八萬顆種子全都成功發芽,將會占據半公頃的土地;依此增長速度,牠們的曾孫輩(也就是四代之間)就會覆蓋整個地球。僅僅一株蘭花就將在四代之內,也就是四年之間,用牠的後代覆蓋整個地球──若且唯若牠所有的後代都活著。所有個體都會不同,每個個體都將獨一無二。而我們必須瞭解,棲居地球的一千萬個物種理論上都有類似的能力(不同之處只在於增長速度)。族群相對穩定是因為棲息地已經被占據了,而且大家都想活。但只要我們留出空間,一旦條件允許,生命的內在本質就會表現出來,這個本質就是變異的創造性增殖,有能力像火一樣覆蓋世界。
要理解生物圈的演化本質,就必須將之思索為一團活生生的火,一團泛濫的火──這種說法不含半點神祕主義,除了那種在我們之外與我們之中搬演的演化劇碼所需要的,平靜自在的神祕主義。
這方面的千萬個例子之中,自然學家闊學給出了具體的一個:「一九九八年,維埃納河(Vienne)上的紅屋水壩(barrage de Maisons-Rouges)拆掉了,就此為洄游魚類開啟了康莊大道。隨後的幾個月裡,海七鰓饅(lamproie marine)與西鯡屬的魚類(alose)就回歸到這個四分之三個世紀裡只有一片腐滯死水的地方,繁衍起來了!年復一年,牠們的數量不斷增加……很可能將近十萬條魚!我們做了什麼才得來這樣的幸福?什麼都沒做。我們就只是毀棄了混凝土鑄造的致死罪愆,這招引死亡的不幸混凝土在太長的一段光陰中讓維埃納河流域水清無魚。再次強調:這裡並沒有七鰓饅或西鯡屬魚類的養殖!牠們是自己回來的,沒有我們的幫助,不過另此一提,也沒有我們的束縛。」
像這樣是在修復(restaurer)生態系嗎?我們修復一幅傑作或是一座教堂。也就是說,我們將我們的組織才華應用於這凝止的物質上,讓它恢復到原初的狀態,對抗光陰的流逝,而形象化了光陰如此流逝的,正是必然傷損我們意欲修復的實體的熵。將「修復」這個隱喻從人手建造的遺產領域引進到生態工程(ingénierie écologique)中,反映了我們對生命世界、對我們與生命世界關係的深重誤解。在生命世界裡,光陰的流動並不是熵,也沒有什麼原初的範本等待尋找:變化發展的流動自我組織,創造、再創造出種種形式。在這個流動中,我們什麼都修復不了:只有生物動能可以自我修復,我們最多只能恢復最低限度的環境條件,讓生命能自我修復。為了將技術隱喻應用於生態工程的弔詭發揮到極致,也不妨換句話說:我們最多最多就只能為一具我們並未建造的機器,以我們慎重微妙的行動來修復我們破壞的種種機械結構,讓這具機器自我重建。
一言以蔽之:我們修復我們所製造的;我們無法修復那製造了我們的。
生之燼火
從一座大教堂到另一座
巴黎聖母院火災的時候,我們看見社群網站出現了大量煽情的迷因。一張又一張的相片:被蹂躪的森林、被玷污的海灘、失去生氣的森林、被污染的海底,每張相片下面都寫著:「請重建這座大教堂。」
如此強而有力的圖像意在突顯,兩邊都是「無比珍貴的事物遭到毀滅」,金錢與動員能力卻是不成比例。如此的拼接對比有其中肯之處。然而,跟所有的隱喻一樣,如此的圖像在其他方面卻成為了阻礙。因為,生物並非烈燄吞噬的大教堂,而是逐漸熄滅的火。生物就是火本身。一叢發芽的火。這是另一個隱喻,是動態的、納入歷史脈絡的,與大教堂的靜態想像迥然有別:這個隱喻較為公允地對待生物事實的獨樹一幟。
為了避免被類比所困陷,首先必須說明烈燄吞噬的大教堂這個隱喻在描述生物多樣性情形的侷限。將之類比為文化古蹟的破壞,蘊含的意思是「永久毀滅」。然而,從演化與生態的觀點來看,生物不應該首先就被想成一座被「蠻族」夷為平地的古蹟。被想成一座人類之手建造的遺產。被想成那些永遠消逝的本土語言。被想成在帕邁拉(Palmyre)遭伊斯蘭國炸毀的巴爾夏明神(Baalshamîn)希臘羅馬式的神廟。生物不是人類用手製造出來的,凝止、脆弱、易燃的人類意義的遺產:生物首先說來,是一團創造性的火。不是我們創造了生物,是生物創造了我們。
我使用「火」此一隱喻,在這裡的意思是,生物圈(biosphère)可能會縮減,變得貧乏而虛弱,但只需要幾點星星燼火,還有種種限制的解除(釋放出來的生態棲位〔niche écologique〕、更和煦的環境),生物就會蓬勃繁衍,四處擴散增殖。某個地方沒有生命只不過是因為外於生命的條件頑固不休阻止著生命,對抗牠永不疲憊的豐富生命力。
我說的「創造性」,意思是如此的生命輻射仍隨時可以創造成千上萬種新的生命形式。三十幾億年至今的演化時光中,生物原初的力量表現發揮,這樣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就是泛濫(prodigalité)。生命「荒謬的泛濫」(absurde prodigalité),牠叢林式的捲土重來的能力,牠豐盈滿溢一如激湍的傾向,這些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一旦生命的條件再度變得有利,一點星星燼火、一小塊環境(只要這塊環境在生態上足夠生機蓬勃)就能重新生出欣欣向榮、能產生重大適應輻射(radiation évolutive)的生命。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珍惜最後的生之燼火。不是透過動物園的樣本動物這種荒誕的形式來珍惜,而是透過受到保護的、不與外界割裂開來──因為,一種生命形式的棲息地正是由其他所有生命形式交織而成──的環境裡的活生生的動物與植物族群這種形式來珍惜。這些環境要能彼此緊密連通,生物族群成員的數量還要足夠,這樣才能確保牠們在基因上足夠強固,並擁有改變、適應全球暖化後必然出現的環境變遷的能力。
達爾文有一個思想實驗(expérience de pensée),這個思想實驗在他對演化的理解裡扮演關鍵角色;他以此實驗為生命之火的性質建立模型時,對生命之火有個強而有力的直覺。在一八六二年出版的《蘭花》(Orchids)一書中,達爾文觀察到某些小蘭花每株有多達十八萬顆的種子。他計算出,如果十八萬顆種子全都成功發芽,將會占據半公頃的土地;依此增長速度,牠們的曾孫輩(也就是四代之間)就會覆蓋整個地球。僅僅一株蘭花就將在四代之內,也就是四年之間,用牠的後代覆蓋整個地球──若且唯若牠所有的後代都活著。所有個體都會不同,每個個體都將獨一無二。而我們必須瞭解,棲居地球的一千萬個物種理論上都有類似的能力(不同之處只在於增長速度)。族群相對穩定是因為棲息地已經被占據了,而且大家都想活。但只要我們留出空間,一旦條件允許,生命的內在本質就會表現出來,這個本質就是變異的創造性增殖,有能力像火一樣覆蓋世界。
要理解生物圈的演化本質,就必須將之思索為一團活生生的火,一團泛濫的火──這種說法不含半點神祕主義,除了那種在我們之外與我們之中搬演的演化劇碼所需要的,平靜自在的神祕主義。
這方面的千萬個例子之中,自然學家闊學給出了具體的一個:「一九九八年,維埃納河(Vienne)上的紅屋水壩(barrage de Maisons-Rouges)拆掉了,就此為洄游魚類開啟了康莊大道。隨後的幾個月裡,海七鰓饅(lamproie marine)與西鯡屬的魚類(alose)就回歸到這個四分之三個世紀裡只有一片腐滯死水的地方,繁衍起來了!年復一年,牠們的數量不斷增加……很可能將近十萬條魚!我們做了什麼才得來這樣的幸福?什麼都沒做。我們就只是毀棄了混凝土鑄造的致死罪愆,這招引死亡的不幸混凝土在太長的一段光陰中讓維埃納河流域水清無魚。再次強調:這裡並沒有七鰓饅或西鯡屬魚類的養殖!牠們是自己回來的,沒有我們的幫助,不過另此一提,也沒有我們的束縛。」
像這樣是在修復(restaurer)生態系嗎?我們修復一幅傑作或是一座教堂。也就是說,我們將我們的組織才華應用於這凝止的物質上,讓它恢復到原初的狀態,對抗光陰的流逝,而形象化了光陰如此流逝的,正是必然傷損我們意欲修復的實體的熵。將「修復」這個隱喻從人手建造的遺產領域引進到生態工程(ingénierie écologique)中,反映了我們對生命世界、對我們與生命世界關係的深重誤解。在生命世界裡,光陰的流動並不是熵,也沒有什麼原初的範本等待尋找:變化發展的流動自我組織,創造、再創造出種種形式。在這個流動中,我們什麼都修復不了:只有生物動能可以自我修復,我們最多只能恢復最低限度的環境條件,讓生命能自我修復。為了將技術隱喻應用於生態工程的弔詭發揮到極致,也不妨換句話說:我們最多最多就只能為一具我們並未建造的機器,以我們慎重微妙的行動來修復我們破壞的種種機械結構,讓這具機器自我重建。
一言以蔽之:我們修復我們所製造的;我們無法修復那製造了我們的。
生之燼火
從一座大教堂到另一座
巴黎聖母院火災的時候,我們看見社群網站出現了大量煽情的迷因。一張又一張的相片:被蹂躪的森林、被玷污的海灘、失去生氣的森林、被污染的海底,每張相片下面都寫著:「請重建這座大教堂。」
如此強而有力的圖像意在突顯,兩邊都是「無比珍貴的事物遭到毀滅」,金錢與動員能力卻是不成比例。如此的拼接對比有其中肯之處。然而,跟所有的隱喻一樣,如此的圖像在其他方面卻成為了阻礙。因為,生物並非烈燄吞噬的大教堂,而是逐漸熄滅的火。生物就是火本身。一叢發芽的火。這是另一個隱喻,是動態的、...
目錄
推薦序(洪廣冀)
只要給我們一座槓桿,還有一個支點……
細緻解剖一具槓桿:案例分析——自由演變的火源
生之燼火
重整結盟
為對峙的種種分歧重繪新地圖
結論:自我捍衛的生物
謝辭
推薦序(洪廣冀)
只要給我們一座槓桿,還有一個支點……
細緻解剖一具槓桿:案例分析——自由演變的火源
生之燼火
重整結盟
為對峙的種種分歧重繪新地圖
結論:自我捍衛的生物
謝辭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