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革命心理學:烏合之眾的信念與狂熱(電子書)

The Psychology of Revolution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評價
收藏
0人次試讀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 NT$ 315 NT$ 450

適用裝置:
適用軟體: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烏合之眾》二部曲,群眾心理學的最佳實證案例!
以法國大革命為鏡,解開狂熱群眾背後的驅動原因

勒龐在《革命心理學》書中延續了經典作品《烏合之眾》對群眾心理的觀點,藉由十八世紀歐洲發生的革命事件,解讀歷史上群眾瘋狂的真實案例,驗證普羅大眾為何在那個時期會如此肆無忌憚、殘暴、判若兩人。

勒龐講的是歷史,寫的是過去,但他真正的目的是以法國大革命為題,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革命各個階段,以及各路人馬,如統治階層、農民、軍隊等不同集體的所思所想,雖然時間相隔甚遠,但人心不變,卻也描繪出一般歷史書中從未提到的社會現象。將他提出的群眾心理套用到現代,還是能解釋現今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不同的是,經過勒龐的剖析之後,後世人不再毫無頭緒,也能理解個體在群體之中毫無責任感、情緒化的降智表現了。

從古至今,革命的目的不外乎推翻前朝的陋習惡政,但實際上不過是一群人意圖佔領既有掌權者的利益而已。菁英不斷提出新思想催眠大眾,而當思想轉變成信仰後,群眾買單,群起對當權者展開反對行動時,就是革命的開始,長此以往,歐洲也就不停的經歷長時間的混亂與無政府狀態。

勒龐嘗試從理性邏輯、情感邏輯、集體邏輯和神秘邏輯看各種型態的革命,他認為革命的發生主要由這幾種邏輯相互影響,其中情感、集體與神祕邏輯凌駕於理性之上,是影響歷史事件最重要的因素。

革命在本質上其實就像是一種宗教,有著宗教狂熱、暴力、不寬容、不理性的特徵。法國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歷史家的艾力克斯‧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 )寫道:「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政治革命,其運作方式和某種程度的表現形式,都像是一場宗教革命。看看它有哪些規律和特徵最終與宗教革命相似:它不僅像宗教革命一樣廣泛傳播,而且像宗教革命一樣,透過佈道、宣講加以傳播。」有趣的是,政治革命的謬論或虛假誓言在革命中就能獲得驗證,而在宗教中卻非如此,信徒非得死後才能了解所支持的教條是否為真,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恐怕也還無法有確切的答案。

革命,只是一種外顯的表現,橫跨的時間不過數十年,但真正影響的是人民根深蒂固的觀念。拿破崙的軍事功績就是人們口中的談資,很快就被消解了,但鑲嵌在種族民族大腦中的信仰會持續影響好幾代人。法國大革命所產生的思想,也如同其他思想一樣,延續至今。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同時也是群眾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在1866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但後來並沒有選擇從醫,而是遊歷歐洲、北非與亞洲,走入了寫作的世界。勒龐的著作範圍十分廣泛,包括醫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中在一八九五年出版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的研究》(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為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其他著作還有《民族演變的心理法則》(Lois psychologiques del'évolution des peuples)、《戰爭心理學》(Enseignements Psychologiques de la Guerre Européenne)等。

譯者簡介:

葛沁
擁有多年行銷與公關經驗。曾擔任記者、行銷顧問,以及國內外多家大型知名科技公司與新創企業的全球行銷與公關主管。業餘筆耕翻譯。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