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體驗生命與美的本質
蔣勳老師多年前一篇「給大學新鮮人的一封信」文章中,提到他在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時,曾給每一位大學新鮮人派了一項寒假作業:一個人(不能與其他人同行)找任何一個地方住三天,寫一封信給他。只能一個人,去任何地方都行,練習獨處,與自己對話。他說,「學習孤獨,是重要的功課。」
「年輕時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林懷民老師在談及雲門的「流浪者計劃」時,也曾下過這樣的註腳。他認為,「每個地方都會給自己累積東西。」
這期在思考旅行主題時,直覺地想起了兩位老師的話。正是這樣的概念,旅行不是只有美食和漂亮的景點,而可以是一種生活的體驗。更重要地,在這個體驗中,得到人生更開濶的想像。
林老師三十歲前的一趟歐洲旅行回來後,創立了雲門。知名攝影家、同時也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柯錫杰老師,五十歲時結束紐約名利雙收的生活,也進行了一段長旅,在那段孑然一身的旅行中,開創了他著名的「心象攝影」。
還有更多更多的例子。
接手《Shopping Design》後,常常必須解釋現在的SD跟Shopping有什麼關係,甚至跟Design的關係好像也沒那麼明顯了。對於有同樣疑惑的讀者,我深深致歉。不過,對我來說,倒不覺得背離了兩者的思考。
Shopping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消費」。我們每天無可避免地都要消費,消費必然關乎選擇,SD想與讀者分享溝通的,就是這個選擇的依據、標準和觀點。旅行要不要花錢?要花錢,那麼它就是一種消費。選擇什麼樣的旅行,錢怎麼花,不就是一種消費的觀點。而你如何構思旅行的長度、深度和廣度,其實就是設計。
市面上的旅遊書和旅行指南非常多,有太多資訊可以參考。但我們想提醒的是,旅行還有更多面向,它不該是一種直線型的思考,不該只能是一趟印證的行程,或許我們該讓它有更多開展自身的機會,更多生活的思索和體驗,讓它更慢一點。
擁有眾多書迷的才子作家艾倫.狄波頓,在他的著作《旅行的藝術》中說道,「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他說,流動的風景反而有助於思考。相反地,刻意安排一段時間必須要思考時,反而容易思緒停滯。「新的思想,需要新的地方。」
在這期封面故事中,有辭去工作到義大利學料理的男生,到德國看遍建築的建築系女生,有從16歲就開始一個人旅行的年輕冒險家,奉行on the road精神的咖啡館老闆,帶著一把剪刀在旅行中為陌生人剪髮的流浪剪髮師,以素人攝影的身份征服許多讀者的旅行作家……你大概能從他們的旅行中,找到現在的他/她之所以是他/她的原因。很多靈感和行動的來源,以及新人生的可能,大概都跟某一段特殊的旅行有關。
「用生命趕路其實是不值得的,生命應該停下來做很多的觀賞、體會很多的感受……有一個緩慢下來的心情,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美的感受。」(《天地有大美》,蔣勳)
這期詹偉雄詹大哥一篇關於旅行文化意義的演變論述,也非常值得一讀。他幫我們把這期旅行的意義之精髓作了精闢的闡述,從個人為何要進行旅行,到一個國家應以什麼態度發展自身,幾乎直指近期社會議題的核心。
「通過一趟旅行,你才真正變成一個自主的個人。」我想以大哥的話作為結尾,「旅行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自我而產生的需要,不在於去經歷已知,而是去遭遇未知。」
(BOX)
4月號因為有反服貿的報導,刊出後有讀者來信說我們充滿恐怖的思想,但也有朋友批評我們回應的不夠多。對此,我想說的是,只要是跟我們所關注的美好生活有關,SD必然有自己的觀點,不會迴避,也不會迎合。現在如此,未來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