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摩登的上海、左翼的上海、傳奇的上海……現代的上海,有什麼樣的文學故事,和台灣的距離又如何丈量?繁簡滋味各不同,生活但存隔閡,歧路也生趣味,激盪出新的思想火花。本期近距離直擊上海文壇,專訪四位當代重磅作家,聽新一代青年熱話生猛現實。回望舊時代足跡,必逛內山書店、常德公寓;遊走思南公館、新天地;造訪新文藝座標衡山和集,個性派半層書店。十里洋場,一地繁花,看得人眼花花心亂飛。還有夢沒做完,再聽一晚老爵士。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標/我們跟上海一樣的事
內文/
台灣讀者對1956年創刊的《萌芽》一定非常陌生,但一提起韓寒、張悅然、郭敬明這些鼎鼎大名的作家,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出身於《萌芽》與大陸全國重點大學合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這個1998年首次舉辦的競賽限制參賽者30歲以下,全大陸會有幾萬人參加,前幾屆最熱門,許多高中生得獎者光憑得了這個獎,就能免試或破格錄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等頂尖學校,也就成了年輕讀者眼中的風雲人物,同時帶動《萌芽》大暢銷,極盛時期據說能賣破五十萬冊。
「現在沒那麼熱門了啦。」《萌芽》雜誌的辦公室主任呂正跟我說,「雜誌銷量當然也沒那麼好了,要很努力才行。」
「嘖,我還以為你們這邊雜誌很好賣耶。」我笑說,「結果還不是一樣。」
我們在上海作協攀滿藤蔓的漂亮小樓二樓,一邊領著「2017年上海—台北兩岸文學營」的營員參觀《萌芽》辦公室,一邊隨便講話,還掛心金宇澄老師是否到了,專程來上海的《聯合文學》編輯小隊,準備在外面小陽台訪問他。我幫《萌芽》寫稿子時,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居然會如此頻繁往返上海,跟上海作協人員、上海作家、學者、《萌芽》同仁,以及來自各地的年輕寫作者見面。現在已經跟他們混得很熟,但其實剛接觸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相處,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現在上海有哪些活躍的青壯作家,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文學,不知道上海作協是什麼玩意兒?也幾乎無法理解《萌芽》這樣「新概念」的文學雜誌,為什麼維持這麼老派的編輯風格,而且字小到不行,讓人不禁懷疑大陸人的視力是不是比我們好多了?
跟金宇澄老師打過招呼,看他在小陽台就座,我們的編輯小隊與上海寫手包圍著他,開始問第一個問題時,我悄悄溜走,去衡山和集看書,一家非常中產階級的藝文精英書店,雖然這麼說有點那個,但台灣沒有一家書店有這麼「中產精英」的程度。然後去一家咖啡館喝咖啡,吃閃電泡芙,雖然這麼說也有點那個,但我沒在台灣一樣貴的咖啡館喝過那麼難喝的咖啡,吃過那麼難吃的閃電泡芙。我既不遺憾也不欣喜,我同樣也是這麼想的,本來在不同的風土、體制、教育方式與思考脈絡之下,兩岸的文學想像、文體技巧、關懷題材,而且對未來的徸憬都截然不同,才不可能靠著幾次的文學交流,讓彼此變得多麼了解彼此。
不過,別的事情不知道,至少在文學領域裡一定是以下這樣沒錯:保持好奇心,勇於去開拓更遠更陌生的領域,這便是此次專輯的目的。我還不夠了解上海,就像我不夠了解東京、巴黎、倫敦、紐約,可是我明白上海的他們和我們同樣熱愛文學,在各自的條件限制下,都想盡可能做好一點,而在越來越沒人想讀文學的時候,我們也懷著一樣挫敗的心情,想著要怎麼再更努力一些。
特別感謝:上海作家協會孫甘露老師、《萌芽》呂正、桂傳琅、唐一斌的協助。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標/我們跟上海一樣的事
內文/
台灣讀者對1956年創刊的《萌芽》一定非常陌生,但一提起韓寒、張悅然、郭敬明這些鼎鼎大名的作家,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出身於《萌芽》與大陸全國重點大學合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這個1998年首次舉辦的競賽限制參賽者30歲以下,全大陸會有幾萬人參加,前幾屆最熱門,許多高中生得獎者光憑得了這個獎,就能免試或破格錄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等頂尖學校,也就成了年輕讀者眼中的風雲人物,同時帶動《萌芽》大暢銷,極盛時期據說能賣破五十萬冊。
「現在沒那麼熱門了...
章節試閱
海風吹,狐步舞,長恨歌:上海城與人與故事
賴佩暄/文
海風吹,風裡有戰爭的煙硝味。十九世紀乘著海風來的遠洋船隻,堂堂駛進黃浦江畔的港口。帝國的衰敗開啟了這座城市作為半殖民地的歷史。來自遠方的異國面孔,帶來更多商業與貿易機會,也帶來新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情調。此後,「殖民現代性」以各種形式深入城市的肌理,為她帶來「東方巴黎」的美譽。華洋雜處的異國情調與十里洋場的繁華,是她最迷人的風采。人們可以輕易嗅出她的商業和市儈氣息,也能呼吸到開放和自由的空氣。她有如冒險家的樂園,只要人們願意來,無論是豪宅、洋房或公寓,乃至於狹仄的亭子間,總有容身之地。
這裡有結社與興辦報刊的自由和資本,有能以文章溫飽的最低生活條件。來自五湖四海的作家、文化人相繼來此寄居或落腳,如同梁實秋所言:「上海這個地方並不曾請我來,是我自己願意來的。」新潮、相異的文學理念在此交鋒,碰撞出炫目的火花,使她成為北京以外最重要的文化樞紐。無論是現代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革命文學、都市文學、通俗文學、幽默小品,各種時興的花邊小報抑或大型畫報如《良友》,都是彼時上海文學的一景。
城市的風充滿各式各樣的氣味和聲響。吳儂軟語、南腔北調、「洋涇濱」英語和異國口音在風中交響。風裡有朱古力、咖啡和脂粉的香氣,也有沈從文與滬上作家、魯迅與激進左翼作家筆戰的火氣。聽慣歌舞昇平之日的笙歌弦樂,戰爭淪陷時期的鶴唳風聲如此刺耳。隨風流蕩的不只有徐志摩和陸小曼、鴛鴦蝴蝶派文人書頁裡的繾綣情語,更有讓影星阮玲玉深感「人言可畏」的流言蜚語。知識分子感時憂國的慷慨呼聲在風中起落不定,小市民的家常絮語仍竊竊如故。
胡風曾說:「上海是一個海,但在污穢裡面有不污穢的東西在潛伏,在腐爛裡面有健康的生命在生長。」這就是上海,如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潮信隨時而變。海派,一種城市文化和文學風格已然形成,要而言之,即求新、趨時與務實。「上海文學」裡的「文學上海」,是都市文化與文學的代表,兼有左翼文藝的血統,更少不了尋常街市裡的傳奇。
世紀末的摩登上海
上海,造在地獄上面的天堂!──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1932)
跳一支狐步舞吧,在周璇〈夜上海〉的歌聲裡。這會讓你想起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的新感覺派小說;想起邵洵美、葉靈鳳作品的唯美與頹廢;想起戴望舒、李金髮充滿象徵的現代派詩歌,以及一份名為「現代」的雜誌。那是在三○年代的上海才能誕生的美好事物。
這是一個摩登的都會上海。這裡有一種紅,是霓虹燈在夜晚閃爍的紅,是女子唇上火豔的紅。在狐步舞的踏步和旋轉中,讓身體的各個感官在都市遊樂園中進行一場冒險。舞廳、咖啡廳、跑馬場、電影院、百貨公司、摩天樓,汽車、跑車、電梯、霓虹燈,口紅、香水、尤物,朱古力、香菸、酒精,爵士樂、探戈、狐步舞,雪白的大腿、鞋跟、嘴角的笑……排成一列都市風景線,宛如花一般的罪惡,一場超現實的夢境,一部意識流或蒙太奇電影。
拜金的尤物和都市的浪蕩子不過是摩登上海的代言人,城市才是真正的主角,猶如〈上海的狐步舞〉,是這個城市在跳舞,迷失在都市光影裡的紅男綠女只能被她的舞步帶著走。擁抱了天堂,也就看見了地獄。佛洛伊德式的精神妄想、夢魘式的心理幻覺成為都市新感覺的一種。無論是放縱還是壓抑的色欲,都暗示著欲望的無底洞。狐步舞腳下踩著的,是一片虛無的心靈荒原。
海風吹,都市的欲望氣息吹向世紀末的上海。上海打了個盹,從革命的夢中醒來,轉身又投向新世紀全球化的懷抱。消費與時尚,感官與欲望,小資情調與頹廢作風,猶然是一支未盡的狐步舞曲。寶貝們隨著舞步搖擺,胴體的曲線無比誘人。那是安妮寶貝《告別薇安》、衛慧《上海寶貝》和《我的禪》、棉棉《糖》等小說中的都會女性及其欲望城市。她們都是上海寶貝,流連於派對或酒吧,渴望愛情也享受性的狂歡。她們用身體寫作,在流言蜚語中展開情欲的冒險,騷動的欲望和苦悶的靈魂如此赤裸。
來自四川的少年郭敬明和本地的叛逆少年韓寒,是上海另類的一對寶貝。他們是消費時代最時尚、最有型的文學明星。郭敬明以《小時代》開創自己的時代,韓寒果真如《三重門》後記所宣稱,成了「上海的一塊大金子」。都市裡的青春與成長故事,有專屬於少年的天真與世故。書裡的青春或許還比不上他們的真實人生。他們活躍於網路,一手拿筆(鍵盤),一手持camera,甚或轉個身又握住了賽車的方向盤。他們是新世紀的上海摩登,上海對他們而言,真正是冒險家的樂園。
革命的左翼上海
遊閑的屍╱淫囂的肉╱長的男袍╱短的女袖╱滿目都是骷髏╱滿街都是靈柩╱亂闖╱亂走╱我的眼兒淚流╱我的心兒作嘔──郭沫若〈上海印象〉(1921)
上海是誰的天堂,又是誰的地獄?死屍、骷髏與靈柩,是詩人郭沫若對這座城市最駭人的感受。茅盾《子夜》裡的吳老太爺果真被這「魔窟」似的城市所刺激,初來乍到便進了靈柩。這是一個充滿毒害與罪惡的城市,唯有革命才能獲得救贖。
這裡有一種紅,是血一般的紅,革命的紅。海風裡有血腥的氣味,那是革命者滾燙的鮮血、受壓迫的人民無辜的血。殖民者和統治者的血腥沸騰了一群人的血,創造社高揚的浪漫主義旗幟換上了革命文學的大旗,太陽社掄起了筆桿為無產階級者寫作。這是一個革命的左翼上海,誕生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魯迅、郭沫若、茅盾、蔣光慈、郁達夫、夏衍、田漢、馮雪峰、丁玲、胡風……,長長的隊伍裡多了五副烈士靈柩。「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風中是魯迅悼柔石的哀音。
紅色的上海,是被帝國主義踐踏、被資本主義腐化的罪惡之地。這裡是資本家的天堂,無產階級者的地獄。地獄裡的人是蔣光慈〈短褲黨〉裡不堪壓迫而起義的工人,是夏衍戲劇《上海的屋檐下》裡貧苦的小市民。就連愛情,都變得如此艱難。當革命和愛情產生衝突,要革命還是戀愛?丁玲在〈一九三○年春上海〉裡做出了抉擇。
海風吹,革命的風長驅直入新中國的上海。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為這座城持續輸社會主義的血,對上海的資本主義工業和資產階級進行大改造。子夜裡的城市終於迎來黎明的曙光。革命,繼續革命!農業合作化運動與階級鬥爭在《虹南作戰史》裡的上海郊區鄉村轟轟烈烈展開。紅太陽照耀下的上海,是千篇一律的紅。
告別革命,似乎也告別了左翼上海。左翼寫作的熱血漸漸冷卻,曾經的傳統成為海派文學裡邊緣的風景。國家的GDP瘋了似的成長,懷抱著微小夢想湧入城市的打工者,又讓人看見了地獄。望向都市的底層和邊緣,或許還能讓左翼的血脈再次賁張。
人間的傳奇上海
書名則傳奇,目的是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遍人,普遍人裡尋找傳奇。──張愛玲《傳奇》(1944)
唱一首長恨歌吧,為上海的風花雪月和遺恨傳奇。張愛玲在常德公寓裡寫下她的傳奇。傳奇裡不是天堂、不是地獄,而是尋常的人間煙火。這是一個市井的傳奇上海,有的是都市生活裡瑣細的日常,平凡中自有不凡的世故與蒼涼。
海風吹,世紀末的上海吹起一股懷舊的風。老上海曲終人散,留下一地傳奇。傳奇裡有一種紅,是褪了色的紅,猶可見出舊時的豔。風裡的上海有華豔的女性風情,那是陳丹燕的《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素素的《前世今生》、程乃珊的《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女人》、王安憶的《長恨歌》裡款款現身的上海女子。她們的媚影重疊著老上海的魅影,一顰一笑都是老上海璀璨風華的再現。
這是世紀末的海上花列傳,從韓邦慶、鴛蝴派文人、張愛玲、蘇青到王安憶等人,莫不是延續著「上海─女性」想像的文學傳統。王安憶寫人如寫城,《長恨歌》裡的王琦瑤是上海「女」城形象最合適的代言人。老上海的懷舊,有浮華的時尚與消費,也有平實的日常生活。弄堂裡的流言傳著閨閣的密語,所有動靜聲響都瞞不過鴿群的眼睛。「王琦瑤們」穿梭在舞會、電影院、時裝店中,追逐時尚潮流,但少了色情與危險,揉合了摩登與家常的氣息。「弄堂女兒」王琦瑤儘管成了「上海小姐」,那也是易於親近的三小姐。這座城市的命運就如王琦瑤一生的傳奇,極豔的風情裡有家常的素淡。「繁華是表,平實是裡」,是這個城市的思想和精神。
無論老上海還是新上海,傳奇裡有的是上海人過日子的堅實底氣。上海往事也並不總是浮豔的繁華舊事,也有歷來小市民生活的點滴記憶。孫甘露的《上海流水》是水一般隨意流淌的生活瑣記;金宇澄的《繁花》鋪開上海市井地圖,故事如繁花開遍城市的角落,絮絮叨叨的吳語隨飛花飄散;夏商的《東岸紀事》為浦東開發前的小人物生活史添上實實在在的一筆;吳亮的《朝霞》裡有上海文革時期的隱秘故事,那是幾乎要被遺忘的日子,在記憶的幽暗處等待朝霞的微光;王承志的《同和里》中庸常、世俗的弄堂生活,是文革年代最有人間氣息之處。它們如清明上河圖般展開一幅上海風情畫,那些存在或者消失的事物,一個可見與不可見的城市,正緩緩浮現。
海風不停地吹,從帝國晚期吹拂至當代。這座城、這些人、這些事,都在文字裡獲得永恆。長恨正如長愛,總由無盡深情始。天長地久有時而盡,上海的故事怎麼說也說不盡。
賴佩暄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專長為中國當代小說研究。以小說為觀景窗,尤愛長篇小說之閱讀。
BOX
《三重門》
韓寒/著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
《子夜》
茅盾/著
里仁書局
出版日期:2001/12/20
《上海流水》
孫甘露/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上海的早晨》
周而復/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5-01
《長恨歌》
王安憶/著
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05/08/14
《東岸紀事》
夏商/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6/05/01
《同和里》
王承志/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2016/08/01
在上海寫作
孫甘露/文
上海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是中國文學出版的重鎮,尤其是文學雜誌,一直伴隨並參與塑造了文學運動和作家的發展、成長。創刊六十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收穫》雜誌,多次引領文學風潮的《上海文學》雜誌,作為青年作家大本營的《萌芽》雜誌,上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新時期文學創刊並不斷改革創新的《小說界》雜誌,以評論文章的銳氣和優美為人稱譽的《上海文化》,以及二○一七年創刊的大型綜合性文學刊物《思南文學選刊》,都在自覺地思考、積極地回應時代,承續文學的薪火,引導、跟蹤著同時代人的寫作。
多樣化的文學期刊陣營,在推動作家創作、發現新作品新作家方面,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塑造了上海濃郁的文學氛圍,也儲蓄了一大批文學後備力量。在國內外深具社會影響的文學活動上海國際文學周、上海寫作計畫、上海國際兒童文學作家節、上海思南讀書會等,以另外一種形式構築了上海的文學空間,成為世界各地作家們交流互動的精神領地。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上海的文學創作融匯於新時期文學的潮流之中,以王安憶為代表,湧現了一大批社會關注廣泛、創作風格多樣的代表性作家,如葉辛、陳村、趙麗宏、孫顒、程永新、王小鷹、陳丹燕、程乃珊、竹林、王周生等。與此同時,上海也湧現了一批有各具特色的批評家,如陳思和、王曉明、蔡翔、吳亮、程德培等。這批優秀作家和批評家,為上海的文學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來者的寫作提供了可借鑒的物件、可比照的目標。
進入二十一世紀,出生於七〇、八〇年代前後的年輕作家漸次登上文壇。小說界湧現了諸如小白《局點》《租界》《封鎖》、路內《少年巴比倫》《花街往事》《慈悲》、須蘭《櫻桃紅》《思凡》、滕肖瀾《十朵玫瑰》《乘風》、薛舒《殘鎮》《遠去的人》、姚鄂梅《西門坡》《真相》、周嘉寧《我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的生活的》《密林中》、任曉雯《她們》《好人宋沒用》、張怡微《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細民盛宴》、走走《我快要碎掉了》《水下》、甫躍輝《動物園》《安娜的火車》、王若虛《讓身體飛》《尾巴》、錢佳楠《人只會老,不會死》等作家作品。這些作品關照著自己置身的時代,寫法上也靈活多樣,既有傳統的寫實延續,也有現代小說技藝的嘗試,還有對傳統所謂類型小說中的挑戰,形成了風格多樣、面貌各異、層次豐富的作家和作品生態。
在小說之外,上海文壇還湧現了一批既有本職工作,又業隨筆的群體,創作了大量值得重視的作品,如毛尖《非常罪非常美》《有一隻老虎在浴室》、如袁筱一《最難的事》《我目光下的你》、黃昱寧《陰性閱讀,陽性寫作》《假作真時、btr《迷你》《意思意思》等。這是一批視野、風格、趣味更趨多元化的新一代翻譯家、自由職業者,他們大都受過完備的高等教育,在各個不同的生活領域浸潤多年,在從事小說、詩歌、文學評論寫作的同時,不少人也同時在從事文學翻譯和文學編輯工作。
在文學評論領域,承接老一代的評論家,先後出現了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海派文學》、郜元寶《為熱帶人語冰 : 我們時代的文學教養》《漢語別史 : 現代中國的語言體驗》、張新穎《迷戀記》《沈從文的後半生 : 1948-1988》等出色的評論和隨筆作品。近年來,上海又湧現出一批兼寫評論與隨筆的年輕評論家,如金理《歷史中誕生:一九八○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的青年構形》《同時代的見證》、黃平《“80”後寫作與中國夢》《大時代與小時代》、張定浩《既見君子》《愛欲與哀矜》、黃德海《若將飛而未翔》《書到今生讀已遲》、項靜《肚腹中的旅行者》《我們這個時代的表情》、木葉《水底的火焰》、李偉長《年輕時遇見一些作家》等作品。
另有如蔡駿《荒村公寓》、那多《甲骨碎》、孫未《尋花》等年輕一代的作家作品,在類型小說的寫作方面成績突出,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再如血紅《升龍道》、骷髏精靈《機動風暴》等網路文學作家,伴隨著互聯網文學的發展,創作成績斐然。一批一九五○年代出生的成熟作家、評論家、文學編輯,如金宇澄、吳亮、程小瑩、傅星,在沉寂多年之後,厚積薄發,煥發出飽滿的創作後勁,貢獻了《繁花》、《朝霞》、《女紅》、《怪鳥》等一批令人矚目的新作品。
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寫作領域的作家,彼此融合關照,視野開闊、感覺敏銳,是在上海寫作的獨特優勢,他們從各個層面為現實生活的表達尋求新的可能性,並探索與之適合的文學形式。
孫甘露
中國先鋒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呼吸》,中短篇小說集《訪問夢境》《信使之函》《憶秦娥》,隨筆集《在天花板上跳舞》等。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社社長。
去上海,只為張愛玲
田威寧/文
「你的愛玲姊早就離開了,現在的上海也不是當年的上海。」
「我只是想去愛玲姊的家,告訴她:『我來了。』」
上海之於我是加了限定形容詞的--張愛玲的上海。去上海只為張愛玲。
二○○七年七月,初次造訪上海的我手上有兩本以「尋找張愛玲」為主題的著作。買張上海地圖,找出書中記載的張愛玲故居、她讀過的學校、常去的地方、作品裡出現的街道、店家、描述的景象——我清晰地記得我已許久沒有那麼快樂了。看自己當年的照片,卡其色鴨舌帽與墨鏡幾乎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張張都是微濕的髮絲與胸口。有些時刻錄了幾分鐘的影片,背景皆是漫天鋪地的蟬聲。
我是如此戀戀於這座城,一踏在上海的土地上,便彷彿踏在張愛玲的腳印上。我可以帶回金黃色的扇形銀杏葉和巴掌大的法國梧桐葉,但帶不回層層疊疊於歷史塵埃上的腳印。而張愛玲的腳印最多的地方,應是家門口吧。
上海迄今可見的張愛玲故居有多處:蘇州河旁見證張愛玲出生與成長的大宅(李鴻章的產業)、從父親的家逃出後與母親同住的開納公寓、於焉寫出〈傾城之戀〉、〈金鎖記〉等成名作與秘密結婚的常德公寓(愛丁頓公寓)、親見解放軍進城的重華公寓,離滬前最後一個住所黃河公寓(卡爾登公寓),都在當時的租界區。這些建築是我的情感的錨,也是夜空的星座,讓我抬起頭便能定位一切。
最具代表性的常德公寓是我的神龕。這幢一九三六年建成的Art Deco公寓一直是民居,在我初訪時,建築物的整體結構並無改動,然而牆、門、窗無一不斑駁——滿滿的時代的皺紋。〈公寓生活記趣〉裡那個「有涵養、知書達禮」的開電梯的先生當然不在了,電梯旁雜亂的陰暗的空間,層層的斑駁的嵌著玻璃的木框信箱前,一名白汗衫藏青短褲的男子熟練地將保溫瓶的水倒入印有橘色大花的透明玻璃杯裡。男子眼皮半抬,以老貓的神情懶懶地問:「找誰啊?」「我找張愛玲,她搬走了。」「知道搬走了還來?」「我從臺灣來,只是想告訴她一聲。」紅著眼眶說明張愛玲之於我的意義,對方有著短短的沉默,我驚覺自己失態了。對方忽道:「那個張愛玲以前住在哪?我帶你上去,不能進去的,都有人住的。」上了樓,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咦?就兩扇門沒啥好看的你哭啥,我下樓了,其他的你自己去,看夠了走樓梯下來。」
常德公寓因被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二○○八年經考證後整修,漆回張愛玲居住時的深米黃色、裝回鋼窗,拆除大門的鐵門,改裝嵌著玻璃的雙扇實木門,安著一對金色門把,還公寓既典雅又氣派的本色。但我永遠記得二○○七年的夏天初見張愛玲故居的震動。對張愛玲,我如對神明。
多次重訪上海的那些年,心裡總有個遺憾:受工作性質所限,無法知道《半生緣》中「那一天的陽光始終很稀薄。一捲片子還沒有拍完,天就變了。趕緊走,走到半路上,已經下起了霏霏的春雪。下著下著就又變成了雨。」是甚麼狀態。也無法知道農曆三月的豔陽天,舊法租界的柳絮如何一路飛舞,讓三輪車上的胡蘭成在張愛玲的髮際和膝蓋上捉著玩——這些描述成為我人生的執念。於是,為感受一輪完整的張愛玲的春夏秋冬,我在上海住了一年。
那年沒回台灣過年,因為我還沒看到雪。資深同事皺著眉勸著:「今年是暖冬,不會下雪的。」土生土長的上海朋友也鄭重地表示:「這個時候還沒下,今年不會下雪了。」一個人在上海天天讀著張愛玲的作品,天天等著雪。過完年,零下四度,仍舊沒有下雪。二○一四年二月十日近午,攲在沒有暖氣的廚房的落地窗前看書,眼睛痠,抬頭往外一瞥,不禁大叫:「大雪!大雪!」心頭一熱,頓時淚流滿面,立即奔往常德公寓,告訴張愛玲:「你真的知道我是為了你來的!」不一會兒,雪下著下著就成了雨。兩個月後,舊法租界果真是紛飛的柳絮與梧桐絮,七十年前春色如許,「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我沒趕上看見七十年前的上海的月亮,但我知道頭上的這月亮曾照著習慣於深夜寫稿的張愛玲。
亦步亦趨地踩著張愛玲的腳印,我彷彿重新活了一遍。閉上眼睛,我仍然看得見她。
田威寧
作家、北一女國文教師。著有散文集《寧視》。
《繁花》前後
──金宇澄印象記
崔欣/文
十年前我初進《上海文學》,是敝辦公室最小偏憐女,第二年輕的是位一九五二年的大叔,同事都叫他老金——算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將近三十歲。多年後,他為天下大叔代言,寫出一部《繁花》。
我在大學的主業並非現當代文學,進了編輯部,等於舊時代學徒學生意,一切都要從頭學起。那時雜誌社有個小小的網路論壇,老金在論壇上開了一貼,專貼與作者關於改稿的往來郵件,外人不過當熱鬧看看,於我卻是編輯實例的最好範本。時髦的宮鬥小說裡講,想做一個寵妃最好的辦法,是日日看著別人如何做寵妃。我便日日看老金如何做一個老辣的編輯,乃至他寫信的措辭語氣,我都會忍不住模仿。
老金當時是常務副主編,負責排定每期雜誌所發稿件。他說,編雜誌就像配菜,葷素搭一搭,若把所有最好的稿子都編在一期,全是大魚大肉,讀者也吃不消。有些稿子,作者改來改去總是差一口氣,就輪到老金自己動手了。他說大部分稿子,需要做的是減法,把注水的地方、囉嗦的地方砍掉,話留一半,味道就出來了。他以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為據,認為好的小說就要像冰山一樣,八分之一在水上面,還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他經常會對來稿的開頭不滿意。他一再說,開頭很重要,一定要把最吸引人的東西,放到最前面。
老金不笑的時候,面相有一點「凶」,是《論語》裡所謂「望之儼然」;但他開口,語速偏慢,聲調低緩,笑起來甚至有一點靦腆,是「接之也溫」。新作者來訪,往往初時惴惴,待聽他一席話講下來,覺得他就好似親切的鄰家大叔。他議論稿子都很實在,不掉書袋,印象最深的,是他談及短篇小說時的一個譬喻:短篇小說就是一客清蒸魚,不要全須全尾,只取魚身最精華一段。
我常留心聽他議論來稿,留心聽他和作者電話討論小說,他也不吝指點,這有點像《天龍八部》裡,無崖子把修煉七十餘年的畢生功力傳給虛竹一樣,我也在有意無意間,一點一滴汲取了老金三十年編輯心得的精華。他十年前就對我說,將來我這一批人總是要退的,雜誌要你們年輕人做下去。編輯工作上手後,他又開始教我每期雜誌稿件如何安排搭配,他說,我不要兵,要將。
隨後的幾年裡,我眼看著同辦公室的老編輯們一個個離開,新來的編輯都是「八○後」「九○後」,彷佛就是轉瞬的工夫,老金就成了辦公室裡年紀最大的。奇怪的是,我第一年輕他第二年輕的那種狀態,似乎已經形成了慣性,連帶我們的相處方式,依然有種平輩間的輕鬆。
《上海文學》六十周年社慶典禮那天,我是主持人。許多退休多年的耄耋老編輯前來觀禮,會後一個老編輯拉住老金說:「我聽他們都叫你老金老金,當年我們可是一直叫你小金的哎。」轉身看見我,說:「現在小姑娘倒已經滿老練了。」老金說:「是啊,年輕人都成長起來了。」言語間滿滿的欣慰,倒頗有幾分老人家的慈祥。老編輯隨後補刀一句:「小金,你的頭髮真是越來越少了。」老金笑笑,祭起「不響」的大旗。
年輕編輯多了,辦公室漸漸坐不下了,老金主動說:「我坐到隔壁去吧,我抽煙,免得影響你們。」有意思的是,儘管他搬去了隔壁,我們辦公室的年輕人,依然把他看做是「我們這一夥的」。偶爾年輕同事一起聚餐,也會想著叫上他,當然他也很自覺,有他在的飯局,我們都不用埋單(但我得聲明啊,我們並不是為了逃單才叫上他的)。
我們很容易忘記他其實是我們的父輩,大概也與他的日常裝束有關。這樣的春夏季,他會穿一件深色麻質襯衫,窄腳卷邊牛仔褲,輕便樂福鞋,黑白細格子禮帽,黑色小圓墨鏡,隨時可以被街拍鏡頭歸入潮人那一類。即使他偶然拿起父輩的架子,教育我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桌子那麼亂,也不理理清爽,一看就是家裡不做事情,全靠父母打理。」我不買帳地撇撇嘴說:「看看你自己的桌子,幾時乾淨過了?」老金就哈哈哈偃旗息鼓了。
某年暑天,雜誌社集體郊遊,車開過一片農田,老金忽然感慨:「我十八歲時候,在東北插隊,就是這樣辣火火的太陽,整片田裡就我一個人幹活,中午就躺在壟溝裡,臉上蓋一件衣服就這麼睡覺。那時候就想,留在上海的人,多麼愜意。」
車裡忽然靜寂,那一刻,我驀地意識到和老金之間年齡的差異、經歷的差異其實如此巨大。上一代人沉浸於回憶,下一代人則因為突然觸摸到那些回憶而有些生疏、敬畏,又帶點惶然。
《繁花》驟得大名之後,編輯部常有媒體絡繹往來,老金送客回來,點起一支煙,煙霧裡看到笙歌散後的疲憊。無論如何,巨鹿路675號三樓的辦公室,還是他眷戀的那一根棲枝。他依然很早來上班,先要在我們辦公室坐一坐,在窗邊他的舊座位(如今這座位已歸了一位「九○後」小帥哥),一邊品評我的臨帖日課,一邊閒閒散散聊幾句新看的書,新發的稿子,或是無傷大雅的圈內八卦。那一刻,他重又回歸於一個編輯的歲月靜好。
崔欣
一九八一年生,畢業於復旦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二○○七年進入《上海文學》雜誌社工作,現為雜誌副主編。偶有小說發表。
路內
最要緊的是疏離感
王侃瑜/採訪撰文.安比/攝影
上海的季節變化是跳躍式的。約見路內這天,恰逢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整座城市好像突然進入了夏天。路內穿白襯衣和白T恤,從家裡坐地鐵來到青松城大酒店,大堂咖啡吧冷氣十足,他要了一杯美式咖啡,談起上海擺擺手,「我對於任何一座城市都比較疏離。」然而,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中,他談論的上海既熟悉又陌生,距離感存在於文本和作家意識之中,卻絕非生活之中。
(小標)我見過這座城市的失落
二○○一年底之前,路內還在蘇州生活。
在蘇州老家,他與父母同住,彼時也寫東西,只是如今很少拿出來。那時互聯網還未普及,年輕人之間的聯絡不比現代,如今通過網路傳個簡訊立刻就能得到答覆,當時文青只能寫信交流,一封信寄出去得花一個禮拜才到,回信又是一個禮拜,來回半個月就沒了。「過去的溝通不像現在這樣一句一句,寫信就像寫專欄一樣,半個月裡我給你兩千字,你回過來兩千字。還有一種就是背個背包、拍拍屁股就找朋友去了,通常在大學裡。」
二十來歲的路內,沒少跑來上海找朋友。九二、九三年的上海,地鐵還沒開通,要去大學裡玩就得坐上三個小時公交,從蘇州坐火車到上海一個小時,再加上要等火車,跑一趟的時間足夠今天坐高鐵從上海到北京。年輕人不缺時間,缺的是錢,沒錢就在學校裡瞎玩。「沒錢的時候特別好玩,比如說你買了一包假煙都得找那個老闆打架,因為你只有這麼多錢。」不厚道的老闆賣出的假煙不光是味道不對,而是根本點不起來,沒錢的年輕人買到一包木棍當然得去找老闆,老闆不認帳,只能打架。「當時就跟著一幫大學生,大學生也打架,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生打架可厲害了,肯定是把人櫃檯都掀了。」路內跟著大學生朋友一起玩,去得最多的是華東理工大學,當時的華東化工學院,他們打桌球,被當地小孩欺負,於是又打群架。
九十年代的上海大學校園,遍地京片子,那是王朔最紅的時候。「我表妹,上海醫學院的,那姑娘一個上海人,滿口京片子,現在四十多歲,跟我講一口上海普通話。時代不一樣了,她不願意再講京片子了嘛。」上海流行過臺灣普通話,流行過北京普通話,最後是上海普通話,時髦口音的輪轉昭示著文化興盛與衰敗。
九五年之前,上海的情況其實不如廣州,雖然鄧小平南巡時說要開放,但浦東整個格局還沒起來,上海感覺有點沒落。「當時的廣東人可囂張了,穿著拖鞋在街上瞎晃,隨便就拐個上海姑娘走了,廣東人都矮胖子,可沒辦法,廣東人有錢啊,後來輪到臺灣人了。」 說到這裡,又是一陣大笑,可隨後路內斂起笑容,「我自己對此無感,但我看到過這座城市的失落。」
(小標)你被時代拋出去了
二十四歲那年,路內從工廠辭職,隨後不久進入廣告業。在蘇州廣告業謀生的四五年間,他幾乎沒再來過上海。那時候做廣告很賺錢,整個行業拯救了一代文藝青年,可二線城市的機會終究不多,要發達就得去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就這麼幾個選擇。單純從金錢角度考慮的話,北上打拼顯然更好,但因母親身體欠佳,路內選擇遷居離家更近的上海。
闊別數年之後,路內再度造訪上海,這座城市已經和過去大有不同。「我能感到不一樣,首先肯定是繁華,但我這種觀感和上海本地人不一樣。上海本地人肯定會覺得外地人多了,公司、金融多了,上海人比較有錢了。但我的觀感是這座城市和我年輕時所見不一樣了,我是個他者。」
對於路內來說,離開父母來到上海是他寫作心理上很重要的驅動力,必須得離開那個環境,才能每天坐下來寫小說。年輕時經常造訪的城市如今成了生活居住的城市,自己也從工人變成了廣告人,幾年不見,路內和上海都變得更有錢了,這種變化給他帶來很大衝擊。
路內很少把上海作為小說舞臺,大多故事發生在以蘇州為原型的「戴城」。「追隨三部曲」也好,《花街往事》也好,小說中有兩個座標點,近一點的上海和遠一點的北京,當然還會輻射到更遠的美國。在小說裡,上海比戴城高那麼一點,又沒有那麼難去到,年輕時的路小路身邊不乏有人去上海,他卻始終留在戴城,等他三十歲終於在上海紮穩腳跟,坐在馬路牙子上回憶工廠故事時,「他者」的身份已經不存在了,但他也不是「我者」,他被一個過去的時代給拋出去了。
路小路代表了一代人的經歷,九十年代的年輕人很迷茫,他們到北京到上海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就四處找各種好玩的人一起玩,很容易受傷害。「現在的姑娘小夥去北京上海幹什麼?創業、買房,買房先得有戶口,交完五年社保,拿到戶口買完房你已經很老了,差不多可以生小孩了,生完小孩立馬就是入託,很現實的,目標非常明確。」
在路內看來,迷茫時代的轉捩點是○三、○四年互聯網時代結束,那個時代標誌性的事件就是非典,非典結束後房價一路猛漲;另一個時間節點是零八年,奧運會和汶川地震之後房價迎來又一輪猛漲。在加速到來的現實面前,所謂的迷茫時代結束。「大家不迷茫了,曾經的這批人也不能繼續假裝迷茫,你確實也找到了自己的事情可做,但你被時代拋出去了。」
(小標)你越熱烈撲向她,越寫不好
如果要用三個詞來概括上海的精神氣質,路內會用冷清、複雜、洋氣。這座城市不熱鬧,城市構成複雜,而且相當歐化,和蘇州或是許多北方城市的結構截然不同。傳統中國城市的商業結構是片區型的,沿襲以市場為單位的中國古代商業構造,方便管理;上海的卻是商業街,一整條長街開滿商店,完全是一座歐洲人設計出來的城市,這種歐化寫在基因裡。
小時候的路內來上海最喜歡去舅舅家邊上的鐵道學院,離真如、南翔的貨運站不遠,外公是鐵路職工,帶小輩過鐵路都是從火車底下鑽,孩子們覺得特別好玩。如今他在上海最喜歡的文化場所是巨鹿路上綠樹掩映的愛神花園,上海市作家協會所在,熟人最多;他也像年輕時一樣愛去大學,比如復旦,不過只是去玩玩並不打架;電影節期間他還會出沒於影城附近,見朋友,聊聊天。
在上海生活十幾年,路內鮮少直接寫上海。在他看來,這座城市太多元化。他不認同大多數作家想要代言某一座城市的做法,要捕捉到一座城市的特質、深藏在故事下面的隱秘之物,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光寫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最多只能成為一個傳記、旅遊作家,嚴肅文學小說的要求高很多。在這種高要求下,路內可能會寫到上海,但他不會聲稱自己在寫上海。
路內認同的是王安憶和金宇澄筆下的上海,他們觸及了城市深層的東西,另外還有孫甘露的《呼吸》和吳亮的《朝霞》,分別書寫文革時期和八十年代末的上海。「除了生動、準確之外,還要找到城市的靈魂,深入的地方在哪兒。」
他習慣跟任何一座城市都保持距離。哪怕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鄉蘇州,他也會給她改個名字叫做戴城,在文本中拉出一個審美上的距離,這是他心理上的距離。可即便有一天他要寫上海,也無法使用其他的名字。「有幾座城市是沒法用指稱的,北京、上海、拉薩、臺北、香港,沒法用一個普世的名字來取代它,這些城市的特質都非常強悍。」在他寫戴城的小說裡,上海從來都是上海,名字沒有換過。
「當你熱烈撲向一座城市的時候,你往往寫不好,你越熱烈越寫不好。」對路內來說,疏離感至關重要,這並非是天生本能或是文學策略,而是人世間的既定事實,恰如放棄一個人時才能知道她對你的價值,在你撲向一個人時其實並不知道她的真實價值所在。文學其實是平衡的產物,經過時間與經驗的過濾,形成了作家筆下較平衡的東西,所有這些平衡都與距離有關,與進退有關。
採訪結束後,路內走出飯店,到馬路上拍照,他點燃一支煙,解釋說大陸媒體採訪拍的照片裡都不准抽煙,「所以我現在抽。」有了煙,他在鏡頭前更加放鬆自如,臨走前,不忘補上一句:「上海沒什麼好玩的。不過你們還年輕,好好玩。」
王侃瑜
九○年生,上海人,本科與碩士分別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中文系,中英文寫作,曾獲彗星科幻優勝與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作品見於《萌芽》、《科幻世界》、《文藝報》、《ELLEMAN》、《Mithila Review》等。
BOX
《少年巴比倫》
路内/著
重慶出版社
出版年:2008/08
作家路內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追隨三部曲」之一,書寫糖精廠工人路小路的青春,卻絕非一部單純的「青春小說」。帶領讀者進入九十年代的戴城,一座衰老的工業化城市。年輕的路小路在糖精廠是個異類,他又流氓又文藝,敢在新廠長面前大鬧會場,也能和廠醫白藍聊詩歌與人生,字裡行間散發的是肆意張揚卻又悲觀迷茫的荷爾蒙。
《花街往事》
路內/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一條薔薇街,一家照相館,一個人到中年風度不減的爸爸,一個飛揚跋扈閃閃發光的姐姐,一個天生歪頭的「我」。《花街往事》打破了路內以往作品的單一視角敘事,聚焦於花街住戶和顧家親眷等多個人物身上,每一章節均獨立成篇,連綴在一起又鋪陳出一條街的世俗傳奇。花街往事不如煙,反而紛繁爛漫,從容遊走其間更見寫作功底。
《慈悲》
路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十二萬字的篇幅寫盡國營工廠五十年的興盛衰亡,以節制隱忍的筆調透視普通人平凡的一生與半個世紀的時代脈象。工廠就像一個小社會,你不犯人不代表人不犯你,有人記恨,有人感激,也有人不貪也不爭,認定生活沒有出路而人各有命。個體終究無法抵抗時代潮流,被歷史的車輪拖拽向前,最終依靠信念抵達人世慈悲。
海風吹,狐步舞,長恨歌:上海城與人與故事
賴佩暄/文
海風吹,風裡有戰爭的煙硝味。十九世紀乘著海風來的遠洋船隻,堂堂駛進黃浦江畔的港口。帝國的衰敗開啟了這座城市作為半殖民地的歷史。來自遠方的異國面孔,帶來更多商業與貿易機會,也帶來新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情調。此後,「殖民現代性」以各種形式深入城市的肌理,為她帶來「東方巴黎」的美譽。華洋雜處的異國情調與十里洋場的繁華,是她最迷人的風采。人們可以輕易嗅出她的商業和市儈氣息,也能呼吸到開放和自由的空氣。她有如冒險家的樂園,只要人們願意來,無論是豪宅、洋房或...
目錄
專輯
034 上海
散步、買書,偶然在弄堂遇見作家,就去喫飯、喝酒、聽爵士
036 作家直擊 金宇澄/路內/小白/潘向黎
050 文壇熱話 Btr 周嘉寧 王若虛《萌芽》編輯桂傳俍、唐一斌
054 滬上讀寫 賴珮暄 孫甘露 薛舒
062 閱讀路線 巴金/張愛玲/魯迅/蕭紅/半層書店/衡山和集
074 上海藝文漫遊指南 張禎 余靜如 張祖樂
特輯
119客家原鄉 文學漫步
定期
013 作家文學鬥陣 徐禎苓vs蔣亞妮
015 編輯室報告 王聰威
016 文學生活 羅浥薇薇
021 在一起/第四十一屆金鼎獎逛逛看/蕭詒徽 背著走╱馬欣 借你玩╱波戈拉
028 當月作家 林俊頴 陳柏言
078 專欄 勞倫斯‧卜洛克╱路內╱高翊峰╱言叔夏
136 作家讀書 黃麗群 編輯部
138 聯文選書 林巧棠╱譚洋
140 文學快訊 馬來西亞╱中國╱德國/華文朗讀節/台北詩歌節/英國皇家愛樂
141 藝文精選 音樂╱劇場╱展覽╱電影
154 當代大師 弗來迪米爾・索羅金 盛浩偉
161 採買指南
162 靈感角落.下期預告 王盛弘╱高翊峰72小時
傑作選
083名家&新秀
084名家作品 魚夫/楊錦郁
092新人新書 選摘/顏訥《幽魂訥訥》 專訪/翁智琦 評論/騷夏
100新人上場 宇路/漂母文學獎
106廣角 陳玉笈
隨書
UNITAS 別冊 米字旁
封面故事
摩登的上海、左翼的上海、傳奇的上海……現代的上海,有什麼樣的文學故事,和台灣的距離又如何丈量?繁簡滋味各不同,生活但存隔閡,歧路也生趣味,激盪出新的思想火花。本期近距離直擊上海文壇,專訪四位當代重磅作家,聽新一代青年熱話生猛現實。回望舊時代足跡,必逛內山書店、常德公寓;遊走思南公館、新天地;造訪新文藝座標衡山和集,個性派半層書店。十里洋場,一地繁花,看得人眼花花心亂飛。還有夢沒做完,再聽一晚老爵士。
專輯
034 上海
散步、買書,偶然在弄堂遇見作家,就去喫飯、喝酒、聽爵士
036 作家直擊 金宇澄/路內/小白/潘向黎
050 文壇熱話 Btr 周嘉寧 王若虛《萌芽》編輯桂傳俍、唐一斌
054 滬上讀寫 賴珮暄 孫甘露 薛舒
062 閱讀路線 巴金/張愛玲/魯迅/蕭紅/半層書店/衡山和集
074 上海藝文漫遊指南 張禎 余靜如 張祖樂
特輯
119客家原鄉 文學漫步
定期
013 作家文學鬥陣 徐禎苓vs蔣亞妮
015 編輯室報告 王聰威
016 文學生活 羅浥薇薇
021 在一起/第四十一屆金鼎獎逛逛看/蕭詒徽 背著走╱馬欣 借你玩╱波戈拉
028 當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