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建設的那些事兒
確實,藝文建設可以改變一個城市,如同古根漢美術館所造成的畢爾包效應,讓予人破敗印象的畢爾包鹹魚翻身,其灰姑娘般的城市復興故事令全球紛紛效仿,爭先搶後地設計美輪美奐的藝術文化硬體設施,然而,興建之後呢?許多耗資耗時的文化建設最後只留下宏偉建築的印象,以及蚊子館的標籤。關鍵就在於,足以改變城市的藝文建設之「建設」不僅止於硬體而已,它還囊括了一系列政策和與之相對應的藝文活動推展計畫,少了藝文活動在場內持續發生,沒有連結在地群眾,鹹魚翻身之後還是鹹魚。因此,我們進一步在本期People 單元專訪今次臺北雙年展的共同策展人吳瑪悧,與讀者分享現代美術館在社會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非自限於其建築與概念本質,成為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