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家庭專輯
本期透過「家庭」專輯,從成員、居住空間、工作、遊戲、同桌共食等面向,探討生活中重複互動最親近的人的關係,檢視現代家庭的諸多現象與可能性。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如果你無法脫掉家庭的骨架,不如想法子讓它跳起舞來。」KINFOLK是讓各位讀者重新「閱讀家庭」,一個很好的開始!
社群關係
家庭的概念是可以超越血緣的限制。不單是誰和你之間的親屬關係,而是你和他/她的相處。所以,「家人」有可能是經常送包裹給你的快遞人員、每天為你煮咖啡的咖啡店老闆、甚至可能是經常在咖啡店裡遇見的朋友。讓攝影師Neil Bedford告訴我們還有那些人是你不在家的時候,可以成為支持你的人。
生命中的一天
來自台灣的陳宏銘與魏晨燕在斯德哥爾摩設立Afteroom工作室。四年以來,簡單與真誠的設計哲學不止呈現在作品上,更反映在每天的生活中。專訪中,他們不僅暢談台灣家庭傳統對他們生活與設計發展的影響,也帶領各位讀者參觀他們的工作環境與家居空間。陳宏銘表示:「遠離家鄉,才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臺灣,了解到有哪些家鄉的東西根深蒂固在淺意識中。」
創意基因
家庭形塑我們的想法、意見與對事物的熱情。家庭也無疑地會滲透所有創意的努力。在這個單元中,受訪的作家、攝影師、藝術家、出版商、製片人以及從前我們根本想像不到的職業,如電動遊戲設計、策展人或侍酒師……等,將告訴各位讀者他們創作靈感的繆斯、他們從誰身上傳承的天份、如何培養並傳遞到下一代。
家庭故事
作家Rachel Eva Lim以「記憶的街巷」指出,過去我們用照片、書信與編寫歌謠來強化家族的故事。如今,大家愈來愈習慣用數位平台分享影像。或許我們該思考如何打造家族檔案來保留故事。「我們到了沒?」系列攝影是捕捉三兄弟坐車旅行的路上,彼此胡鬧娛樂的情景。相信這些會勾起各位讀者兒時家庭旅行的片段回憶。
作者簡介:
Kinfolk第17期秋季號要談的是「家庭關係」。從我們的長輩一直傳承下來,更迭不斷的血緣關係是我們所揹負的重大課題。Kinfolk提出一個非常嚴肅的質問:自從有了相片之後,我們是如何重新建構自己的家庭關係?會感到內疚是因為跟自己手足談心還不如跟吧檯咖啡師的次數多?還是關心自己父母的真正的需求過?我們對家的概念都很特殊,都受生長環境的影響,其實也沒有所謂正常或章法可言。但是恆久不變的原則,僅僅是愛、諒解、同理心與支持。還有…或許是一點點的耐心。本期還談到創意。到底創意是源自於先天的稟賦還是後天的薰陶?創意是許多人渴望能夠傳遞給後代的一種才華。本刊訪問耶魯大學研究員Mei Tan,實際瞭解科學家對於創意來源所進行的研究結果。
來自台灣,陳宏銘和魏晨燕2011年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一家STUDIO Afteroom設計公司。Kinfolk前往瑞典與他們相處了一天,瞭解他們的工作流程、家庭生活以及家庭關係如何影響並支持他們的事業。
陳宏銘說:「台灣和瑞典的家庭文化之間最明顯的差異是輩份關係。在傳統的亞洲文化,我們服膺父母的權威。有一個明確的分際,不能踰越,從小就要遵循。在瑞典,相反的,對待孩子像朋友,喜歡以平等心對待,所以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女兒也把我們當作朋友。我們給她足夠的空間,讓她做自己,而且當她失控的時候,我們也非常有耐心的支持她。有時候,為了能夠解決問題,我承襲台灣父母的教導方式會不經意從腦海裡跑出來。在這一點上,我體驗到,我的潛意識裡還是有個傳統的亞洲父親的想法,我知道什麼對她最好,她應該聽我的。或許兩種不同文化之間並不矛盾,而是我要從自由與紀律之間找到平衡點。或許可能永遠不會達到這種平衡,但我會繼續努力。」
Kinfolk開發人我關係、自己與朋友和家人的連結不遺餘力,每期以一個發人深省的主題喚起讀者内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