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物
當代攝影裝置
「觀者渴望去尋覓那看不見的地方,那地方,在長久以來已成『過去』分秒的表象之下,如今仍棲蔭著『未來』,如此動人,我們稍一回顧,就能發現。」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攝影小史〉(1931)文中曾如此形容攝影的體質,甚至在文末提出「未來的文盲是不懂得攝影的人,而非不會書寫之人」這個頗具預言性的句子。隨著時代更迭,影像的顯影場所不再單純以銀鹽聚合於相紙,或以數位之姿呈現在各種平面介面之上,隨著現成物、裝置藝術的興起,藝術創作者們也開始探詢某種得以將影像內裡翻現於空間之中、以裝置量感立體化攝影內在刺感的「攝影裝置」。本期《典藏.今藝術》以「顯影物」為題,邀集四位作者以不同角度思考「攝影裝置」。李立鈞首先以時間、記憶為線索,由20 世紀初的「攝影使用」為主要軸線思考攝影如何自記錄、再現過去的被動角色成為擁有主動性的媒介。張世倫則進一步將「攝影裝置」的概念加以問題意識化,以台灣創作者為主要觀察,梳理1990 年代隨裝置藝術發展以來的創作脈絡,拉出攝影裝置如何反身指涉靜態影像的存在狀態,即其做為一種藉由空間部署回溯至影像本質的積極討論。施昀佑與黃亞紀的文章由概念藝術開始,介紹國際攝影裝置的發展脈絡,探索藝術家如何跳脫過往沿用繪畫的呈現手法,而在物件與空間中回應不同的藝術提問,並思考作品與觀眾之間的關係。(策畫|林怡秀)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新氣象
文|高子衿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12月隨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離職後,文化部長懸缺逾一個半月,上個月底由代理部長的政務次長洪孟啟真除,副手直接扶正,以求政務推動無縫接軌。洪孟啟曾任文建會第一處處長以及中部辦公室副主任,為了讓年輕藝術家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中部覓得閒置空間-台中火車站倉庫,整修為藝術空間,也就是現在為人所知的台中20號倉庫藝文特區。
同時,無論是執掌首都文化大業的文化局長,以及對於藝文產業界影響深遠的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協)理事長,也都在新年度之初確定了新任的人選,可以留意的是,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與第12屆畫協理事長王瑞棋,兩人都有豐富的業界經驗,王瑞棋曾是外商公司的高階經理人,而後從家飾精品、咖啡餐飲與當代藝術的共同經營到專業的藝廊空間,亦有10多年的營運資歷,而來自於豐富的國際經驗,讓他在思索「藝術大門」該如何開啟時,則有了極為積極的見解:他認為國際參與是必然發展的方向,「是否可能透過各種活動,去改變台灣社會對藝術的觀感?為未來鋪陳嶄新的局面,帶動另一種市場的開發的同時,也可以透過讓國際人士認識台灣的藝術,進而提升國內的文化競爭力。」
而由音樂人倪重華出任文化局長,雖然在甄選之初曾引發了一些爭議,走馬上任後,他不諱言知道自己的不足,故而在前100天內,以拜訪文化界人士、徵詢對整體藝術文化的建議為主要工作,初步大方向除了利用硬體完整產業鏈,還包括對於硬體的基礎整治與維護更新(例如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尋找空間,或是整修已有30年歷史的台北市立美術館館舍與擴建典藏空間等),另一個可見的重點則是來自倪重華對於其專業--音樂產業變革的觀察心得,例如4G寬頻時代帶來「音樂+影像+互動+Live」的嶄新聆聽音樂方式,其中「內容生產、內容發行、內容傳輸這三種角色是並重的,並且是以生產、發行具有競爭力的優質內容為終極目標,政府資源的投入也絕不能脫離具有競爭力的優質內容這個載體。」因而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將著重於把建設中的藝文場館「變成高檔的數位內容生產中心,而不只是地標性的建築。」
上任之初,本刊對於兩位藝文執掌舵手皆進行了專訪,試圖在他們的願景勾勒當中,想像台灣未來的文化藍圖。也期待來自業界、強調溝通為上的兩位領導者,確實能一新既有的機構、組織文化。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新氣象
文|高子衿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12月隨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離職後,文化部長懸缺逾一個半月,上個月底由代理部長的政務次長洪孟啟真除,副手直接扶正,以求政務推動無縫接軌。洪孟啟曾任文建會第一處處長以及中部辦公室副主任,為了讓年輕藝術家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中部覓得閒置空間-台中火車站倉庫,整修為藝術空間,也就是現在為人所知的台中20號倉庫藝文特區。
同時,無論是執掌首都文化大業的文化局長,以及對於藝文產業界影響深遠的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協)理事長,也都在新年度之初確...
目錄
EDITORIAL編輯手記
30 新氣象|高子衿
COLUMN今專欄
32 與社會交往之後|黃孫權
34 超越青森的青森縣立美術館|野島剛
NEWS焦點新聞
36 國際.中國.台灣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48 影像界面的反身性與可逆性──陳順築2012-2014年間複合媒材作品的閱讀|黃海鳴
52 星空下的陳順築:一個家庭一個故事許多照片│陳慧嶠
FEATURE專題企劃
56 顯影物:當代攝影裝置
58 不在(再):相片的記憶與遺忘|李立鈞
62 做為「動詞」的台灣攝影裝置|張世倫
68 空間中的影像刺感:國際當代攝影裝置現場|黃亞紀
REVIEW深度評論
72 混種、交織纏繞與藝術知識的肉身化──談「鬼魂的迴返」的地方性生產|王聖閎
76 成為圖畫之前──「誓.逝」的活人畫與圖景│徐明瀚
80 攝影使徒的基督教人類學 僕,阿藍的攝影作品│沈柏丞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84 圓點祭壇──草間彌生作品中的性.忘.愛|張玉音
87 我在這兒,但什麼也不是──草間彌生的藝術之路|游崴
92 草間彌生年表紀事|(整理)孫孟巧
92 尋找城市未來感: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談「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侯昱寬
ART TALK相談室
94 專訪歐拉弗.艾力阿森──疑惑、詩意的力量|余小蕙
98 現場—─複數的他者 陳界仁談《殘響世界》|曾芷筠
FORUM藝術論壇
102 人間對話錄―文化生產篇4:匱乏與氾濫――當代藝術知識的生產危機|(整理)高千惠、南方朔
SPOTLIGHT藝壇注目
106 為自己劃開一個缺口——關於「不在圖像中行動」|卞卡
110 往返2D與3D,思緒和物質間的迴圈──Emmanuelle Lainé「邊界狂亂的歡愉」|詹育杰
114 浮城過影,百般樣態——陸先銘、郭維國雙個展|高子衿
116 自由的間隙──譚軍&樓|張玉音
118 歸於自然──趙仁輝「無盡藏」個展|李素超
OBSERVATION藝點觀察
120 80後當代藝術創作的現實生態――天美基金會首次舉辦台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高子衿
122 要搞運動而不是做活動──專訪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採訪整理)林怡秀
124 放眼台灣藝術市場的未來──專訪畫廊協會新任理事長王瑞祺|(採訪整理)吳樹安
126 當藝術史進入數位時代──專訪蓋提信託主席James Cuno|高子衿
130 在規訓與日常生活中看見人民的力量──春之當代夜「當代文化與城市景觀」系列論壇|吳樹安
134 盧西安.佛洛伊德──來自心理傳記的新理解|高榮禧
CROSSOVER跨界視野
138 前往黑暗滿盈之地:《幽靈馬戲團》中的病體國際主義|龔卓軍
142 舞蹈與文字的相遇|鄒欣寧
144 怎樣看見搖滾(二十九)|顏峻
SNG展覽直擊
146 國際.中國.台灣
ART SCENES展覽選介
172 不作畫的畫作──再敘述 吳怡蒨個展|韓之演
174 孤寂的綻放──重現歷史雲煙中的沙耆|吳樹安
176 邀古融今──重返筆墨|張禮豪
177 春天來大溪,尋找一座「我們的」博物館|黃蘭燕
CALENDAR展覽快訊
178 展覽月報|編輯部
EDITORIAL編輯手記
30 新氣象|高子衿
COLUMN今專欄
32 與社會交往之後|黃孫權
34 超越青森的青森縣立美術館|野島剛
NEWS焦點新聞
36 國際.中國.台灣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48 影像界面的反身性與可逆性──陳順築2012-2014年間複合媒材作品的閱讀|黃海鳴
52 星空下的陳順築:一個家庭一個故事許多照片│陳慧嶠
FEATURE專題企劃
56 顯影物:當代攝影裝置
58 不在(再):相片的記憶與遺忘|李立鈞
62 做為「動詞」的台灣攝影裝置|張世倫
68 空間中的影像刺感:國際當代攝影裝置現場|黃亞紀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