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重生vs. 再生 形式vs. 細節 美感vs. 生活
對於都更特別有感,家裡一間超過50 年的磚造平房,從第一位建商換到第三位建商,算算也談了將近20 年,截至目前為止,還是有15%的所有權人未同意,明明區域內有將近1/4的房子無人居住甚至呈現坍塌狀態,都更仍滯礙難行。
歸咎其因不外就是「貪」一字,有的人貪使用面積,因原建物大幅違建,從2 樓擴建至4 樓,若進行都更所換回的坪數,遠不及現在所使用的空間,當然不願意配合都更;有的人則是貪利,因現配合建商並非他所引入,無法從中獲得最大利益之下,反對自是必然。面對這樣的狀態,難道公權力就無法發揮嗎?其實現行都更法採多數決之立法精神,不必依過去傳統合建須取得每一個土地所有權人的同意,只要獲得更新單元內大多數人及產權面積之同意就可以實施,對少數不願配合者,政府有另定強制執行條件。只是現行的事實是,地方政府為避免紛爭,在未達全部地主同意,多只會發回請建商再去溝通,這也難怪都更滯礙難行,但問題是民眾的居住安全不能等。
根據統計,台灣屋齡超過50 年以上房屋高達69.5 萬戶,而30 年以上的老屋也已超過384 萬戶,其中竟有86 萬戶老屋為最不容易進行都更的是30 年以上4 ∼ 5 樓型態建築物,許多老屋更有結構上的疑慮,未能達到耐震安檢的最低標準,尤其是台北市屋齡超過30 年的老舊住宅比例就高達67%。於是為了快速推動危險老舊住宅的新生,內政部開了一條「都更改建高速公路」於2017 年推動為期10 年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並在前3年放寬了獎勵內容,額外提供10%的容積獎勵,加上原有容積獎勵的最高上限30%,最多可獲得高達40%的容積獎勵,不過這項額外的獎勵期限只到2020 年的5 月9 日。
其實不只是「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政府也推出包含老屋健檢、外牆拉皮、電梯增建等等各項補助,來協助民眾更新老屋。為了讓讀者更了解自己所居或新購的老屋要如何來進行再造,本期封面故事特別規劃了「老屋回春術-從危老條例到裝修眉角,重建、改建、整建全解」,從多面向提出購屋前應先評估與考量的重點,同時依老屋屋況提出了重建、改建與整建3 種不同程度的翻修方式,並詳解近來最熱門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讓讀者可以從中選擇適合的整修方法,讓老屋重新回春,打造安全的居住空間。
每年一過4 月就陸續進入室內設計比賽及頒獎典禮的旺季,從8 月底自家TINTA 金邸獎頒獎典禮到在台南舉辦的TID Award 頒獎典禮暨設計師之夜,隨後9 月初又飛到上海參加M+ 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的頒獎典禮,擔任頒獎人並以媒體評審身分來為設計夢之隊投票。9 月中又再為北京《好好住》營造家獎,一路從成都再轉至深圳。這是第三次擔任北京《好好住》營造家獎評審了,今年主辦方特別體恤評審,特別分區進行,而且只評15 個作品。在成都和來自北京的賴亞楠、關天頎及本地的張灿老師一起進行西南區的點評。隔天又飛到了深圳跟邵唯晏、王俊宏和香港何宗憲老師及深圳現代傳媒主編陳雅男會合,點評華南區設計師的作品,而現場除了被點評的設計師,也會有來自各地的設計師特別前來旁聽學習。
很多被點評的設計師都是這幾年從《好好住》開始了執業生涯,看著他們所經歷的及設計的進程,彷彿又重回了《漂亮家居》的創刊!
這幾年大陸家裝平台的快速掘起,讓許多年輕設計師有了創業的機會,但並不是所有設計師都受過完整的設計教育訓練,有的甚至只是po 出自己裝潢的家,就轉行當起設計師!這不禁讓人回想起《漂亮家居》剛創刊時的台灣,當時面對最大問題就是設計師素質的參差不齊及不理解設計價值的消費者,而這就是現在大陸家裝市場的現況。從點評的作品看見了大陸設計師形式多於細節的追求,也見識到大陸消費者著重於美感甚於生活。但也明顯感受到,兩岸家裝設計在形式上正逐漸走同質化,台灣設計師還能有什麼優勢呢?設計沒有絕對答案,尤其是住宅的設計更牽涉到居住者個人的需求及喜好。雖是如此,住宅設計卻也最能反映當下環境民眾生活的厚度,就是所謂生活的底蘊,而這正是台灣設計師的優勢,如何帶著台灣設計師走出去,將是《漂亮家居》接下來最大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