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為了創新 / 趙政岷
巴黎奧運剛過,讓世人幾家歡樂幾家愁!但都度過了一段興奮幸福的時光。但你可知道田徑場上目前大家熟悉的背向式跳高,可是經歷過一場革命創新!打破為了創造,「沒有改變,就沒有創新」。不論政治、股市或奧運其實都是如此。
一九六○年代初,迪克.福斯貝里(Dick Fosbury)和許多青少年一樣,時常覺得自己很沒用。他是美國奧勒岡州梅德福高中的學生,熱愛運動,卻沒有什麼擅長項目。渴望加入美式足球隊,但身材太瘦弱被打了回票,嘗試加入籃球隊,被告知球技不好。於是他加入了田徑隊,但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最後他選擇了跳高,但又跳不到五呎最低合格標準的成績。福斯貝里知道,必須做出改變,才能留在田徑隊。
在當時所有跳高的運動員都是向前跳的,採用的是跨越式和剪式兩種不同技巧。當時跳高選手的實體環境也在改變,以前所用的鋸末、沙子和木屑的著陸表面,改由三呎厚的軟泡棉橡膠取代,較柔軟的新表面使選手可以仰面著地而不受傷。福斯貝里式打破了大家的習慣,沿著J字形的路線跑向橫桿,然後背對橫桿面向天空一躍而過。他在1968年以七呎四吋(223.52公分)的成績,創下了奧運紀錄贏得跳高金牌。到了1972年下一屆奧運會時,40名跳高運動員中,有28人採用了福斯貝里式跳高法。目前跳高通用的背向式跳高(Fosbury flop),便是以發明者他的名字為名。
福斯貝里成功的一個關鍵是,除了身為運動員之外,他還是工程系學生。他的力學知識使他能夠讓背向式跳高達到完美的地步。結合了工程理論與身體練習,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慢慢地發展出不尋常的跳躍方式。首先福斯貝里發現,如果弓起背部,身體在越過橫桿上方時,他的重心會保持在橫桿下方。其次他徹底改變了跑向橫桿的方式,不像其他人向前衝刺,而是斜向衝刺。不管橫桿的高度如何,其他人起跳時都在同一個位置,而福斯貝里則在橫桿提高時,把起跳的位置移得更遠。這個技巧增加了他的「飛行時間」,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塔莉.沙羅特與凱斯.桑思坦所著的《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習慣化如何左右人生》一書指出,打破常規,對習慣化保持懷疑,往往可以獲得不尋常的訊息與思考,造成舉足輕重的創新。當你觀察人們一遍又一遍以同樣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你的大腦就會停止記錄他們的行為並停止回應。也就是說,你已經習慣化了。你預期人們開車時坐在前座,不開車時坐在後座;腳上穿鞋,手上戴手套;用湯匙而不是叉子吃冰淇淋。因此當人們做這些事情時,你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訊息。你的大腦中沒有引起你注意、讓你思考的「驚奇」信號,不會產生「也許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事?」的思考。
「變化會提升創造性思考,而習慣化則會減少創造性思考」。那麼是不是愈慢習慣化的人就愈有創造力?在鑽研創造力這方面有許多著作的心理學家雪莉.卡森(Shelley Carson)認為很有可能。習慣化遲緩可以使人看到其他人不再看到的事物,因此發現改進的機會。大多數人很快就會對接下來發生什麼、何時、為什麼以及如何發生產生預期。他們能夠快速對周圍的世界產生心理模型。但如果你對事情應該如何演變的假設比較少,就比較會接受新的可能性。
這是為什麼許多新思維和真正的原創性,往往來自某種意義的局外人,或同一領域擁有不同知識或技巧的人,因為他們不懂或是遲鈍。在法律領域,過去五十年來最具創造性的成就來自經濟學領域。受過經濟學訓練的律師和對法律有興趣的經濟學家問道:「如果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法律,會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在1991年法律經濟學的創始人羅納德.寇斯(Ronald Coase)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經濟學領域,最具創意的成就來自心理學領域。對心理學有興趣的經濟學家和對經濟學有興趣的心理學家問道:「如果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經濟學,我們會採取什麼不同的做法?」這個問題讓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2002年、讓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在2013年、以及讓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在2017年,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靈活的思考未必只來自新人。組織可以透過對例行公事和環境做微小的改變來增加創造性思維。例如可以改變員工的實體環境,鼓勵員工接受與自己所擅長截然不同領域的訓練,創造具有不同專業知識的多元化團隊,或要求員工輪流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結果,就會有些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跳高。就像財星五百大企業執行長威廉.波拉德(C. William Pollard)所說,「沒有改變,就沒有創新、創造力或改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