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50
本商品已絕版
《漁遊》紀錄家族的淡水河一日遊,及捕魚野餐等活動,可見當年的淡水河風光和兩岸居民生活。
本影片當年獲得日本八釐米協會佳作獎。
《台北幼稚園運動會》紀錄當時鄧南光之子參與台北幼稚園運動會情況,可見在日治時代時政治
影響人民生活乃至幼兒教育,亦可見當時鄧家的社經地位。
《台北映象選輯》台北映象原有多則,今擇其中萬華龍山寺、藝閣、萬華本島人街三則。
演出者簡介:
本名鄧騰煇,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日據時代,鄧南光在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加入學校寫真俱樂部而接觸攝影。二十八歲回國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展開他全台攝影生涯。未滿三十歲之前,足跡已遍及全省,留下將近6000張的底片。他的視角靈活、浪漫而大方,當時與張才、李鳴鵰被攝影界尊稱為「快門三劍客」。三人以不同的寫實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共同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此後,他也主張自由新穎的攝影風格,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
1930年代開始,鄧南光以八釐米業餘電影攝影機創作,記錄自己的家庭活動,以及臺灣與日本的景觀與社會事件,作品有《淡水河》、《去看海女》、《芭蕾舞》、《家族照》、《東京》、《建築描寫》、《驟雨》、《虫》、《春》、《某一天》、《賽馬》、《動物園》、《漁遊》等十餘部。其中《漁遊》與《去看海女》曾獲得日本八釐米電影協會佳作獎。
1964年成立「臺灣省攝影學會」,引領後進將鏡頭伸向臺灣風土民情,而擺脫先前緬懷中國、講求意境、追求唯美、不食人間煙火、不植臺灣本土的畫意沙龍派影響。執鏡頭四十年,鄧南光作品廣泛、生動地表達了一個民間攝影家的生命感懷。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本名鄧騰煇,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日據時代,鄧南光在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加入學校寫真俱樂部而接觸攝影。二十八歲回國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展開他全台攝影生涯。未滿三十歲之前,足跡已遍及全省,留下將近6000張的底片。他的視角靈活、浪漫而大方,當時與張才、李鳴鵰被攝影界尊稱為「快門三劍客」。三人以不同的寫實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共同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此後,他也主張自由新穎的攝影風格,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
1930年代開始,鄧南光以八釐米業餘電影攝影機創作,記錄自己的家庭活動,以及臺灣與日本的景觀與社會事件,作品有《淡水河》、《去看海女》、《芭蕾舞》、《家族照》、《東京》、《建築描寫》、《驟雨》、《虫》、《春》、《某一天》、《賽馬》、《動物園》、《漁遊》等十餘部。其中《漁遊》與《去看海女》曾獲得日本八釐米電影協會佳作獎。
1964年成立「臺灣省攝影學會」,引領後進將鏡頭伸向臺灣風土民情,而擺脫先前緬懷中國、講求意境、追求唯美、不食人間煙火、不植臺灣本土的畫意沙龍派影響。執鏡頭四十年,鄧南光作品廣泛、生動地表達了一個民間攝影家的生命感懷。
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作者:鄧南光
定價:NT$ 450
本商品已絕版
《漁遊》紀錄家族的淡水河一日遊,及捕魚野餐等活動,可見當年的淡水河風光和兩岸居民生活。
本影片當年獲得日本八釐米協會佳作獎。
《台北幼稚園運動會》紀錄當時鄧南光之子參與台北幼稚園運動會情況,可見在日治時代時政治
影響人民生活乃至幼兒教育,亦可見當時鄧家的社經地位。
《台北映象選輯》台北映象原有多則,今擇其中萬華龍山寺、藝閣、萬華本島人街三則。
演出者簡介:
本名鄧騰煇,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日據時代,鄧南光在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加入學校寫真俱樂部而接觸攝影。二十八歲回國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展開他全台攝影生涯。未滿三十歲之前,足跡已遍及全省,留下將近6000張的底片。他的視角靈活、浪漫而大方,當時與張才、李鳴鵰被攝影界尊稱為「快門三劍客」。三人以不同的寫實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共同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此後,他也主張自由新穎的攝影風格,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
1930年代開始,鄧南光以八釐米業餘電影攝影機創作,記錄自己的家庭活動,以及臺灣與日本的景觀與社會事件,作品有《淡水河》、《去看海女》、《芭蕾舞》、《家族照》、《東京》、《建築描寫》、《驟雨》、《虫》、《春》、《某一天》、《賽馬》、《動物園》、《漁遊》等十餘部。其中《漁遊》與《去看海女》曾獲得日本八釐米電影協會佳作獎。
1964年成立「臺灣省攝影學會」,引領後進將鏡頭伸向臺灣風土民情,而擺脫先前緬懷中國、講求意境、追求唯美、不食人間煙火、不植臺灣本土的畫意沙龍派影響。執鏡頭四十年,鄧南光作品廣泛、生動地表達了一個民間攝影家的生命感懷。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本名鄧騰煇,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日據時代,鄧南光在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加入學校寫真俱樂部而接觸攝影。二十八歲回國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展開他全台攝影生涯。未滿三十歲之前,足跡已遍及全省,留下將近6000張的底片。他的視角靈活、浪漫而大方,當時與張才、李鳴鵰被攝影界尊稱為「快門三劍客」。三人以不同的寫實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共同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此後,他也主張自由新穎的攝影風格,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
1930年代開始,鄧南光以八釐米業餘電影攝影機創作,記錄自己的家庭活動,以及臺灣與日本的景觀與社會事件,作品有《淡水河》、《去看海女》、《芭蕾舞》、《家族照》、《東京》、《建築描寫》、《驟雨》、《虫》、《春》、《某一天》、《賽馬》、《動物園》、《漁遊》等十餘部。其中《漁遊》與《去看海女》曾獲得日本八釐米電影協會佳作獎。
1964年成立「臺灣省攝影學會」,引領後進將鏡頭伸向臺灣風土民情,而擺脫先前緬懷中國、講求意境、追求唯美、不食人間煙火、不植臺灣本土的畫意沙龍派影響。執鏡頭四十年,鄧南光作品廣泛、生動地表達了一個民間攝影家的生命感懷。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