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為一代巨導白景瑞甫自義大利學成歸國時,進入中影的第一部試作。以紀實的「仿紀錄片」手法,經過安排的拍攝台北城市的早晨。從破曉前黑夜裡發亮的的招牌燈開始、逐步遍及居家、市場、教堂、街道、工廠、電信局等地,初步剪接後計畫配上現場音。但當時中影正是「健康寫實」當道的時期,這種類似紀錄片的手法難以獲得認同,使得拍攝計畫中止,本影片原拷貝也因此湮沒,僅存兩捲工作帶。經四十年後的今日,兩度在銷毀的邊緣,幸而因緣際會得以重見天日。
其影像的律動性與音樂性,雖來不及配上音效,卻無損精彩,可視為白景瑞赴義大利修習的成果展示。為本次發行影片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部。
演出者簡介: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即熱心參與話劇活動。1957年退伍後進入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為筆名於聯合報發表影評與畫評。1961年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臺,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6年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在當時雖票房失利,但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
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8、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七○、八○年代,經歷健康寫實、文藝愛情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即熱心參與話劇活動。1957年退伍後進入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為筆名於聯合報發表影評與畫評。1961年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臺,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6年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在當時雖票房失利,但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
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8、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七○、八○年代,經歷健康寫實、文藝愛情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
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本片為一代巨導白景瑞甫自義大利學成歸國時,進入中影的第一部試作。以紀實的「仿紀錄片」手法,經過安排的拍攝台北城市的早晨。從破曉前黑夜裡發亮的的招牌燈開始、逐步遍及居家、市場、教堂、街道、工廠、電信局等地,初步剪接後計畫配上現場音。但當時中影正是「健康寫實」當道的時期,這種類似紀錄片的手法難以獲得認同,使得拍攝計畫中止,本影片原拷貝也因此湮沒,僅存兩捲工作帶。經四十年後的今日,兩度在銷毀的邊緣,幸而因緣際會得以重見天日。
其影像的律動性與音樂性,雖來不及配上音效,卻無損精彩,可視為白景瑞赴義大利修習的成果展示。為本次發行影片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部。
演出者簡介: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即熱心參與話劇活動。1957年退伍後進入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為筆名於聯合報發表影評與畫評。1961年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臺,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6年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在當時雖票房失利,但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
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8、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七○、八○年代,經歷健康寫實、文藝愛情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
導演 / 演出者簡介: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即熱心參與話劇活動。1957年退伍後進入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為筆名於聯合報發表影評與畫評。1961年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臺,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6年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在當時雖票房失利,但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
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8、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七○、八○年代,經歷健康寫實、文藝愛情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