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乾物的世界 (二手書)

作者:森枝卓士
出版日期:2018-07-04
出版社:步步
二手書交易資訊
乾物,是大自然的恩賜加上人的智慧所產生的食物,是太陽、風與人們的雙手所創造出來的美味。歡迎光臨,一起進入乾物的世界!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許多以乾燥的方式保存下來的食物,像是堅果、果乾、魚乾、肉乾,乃至我們 ...

我討厭吃烤魚 (二手書)

作者:塚本靖
出版日期:2016-07-28
二手書交易資訊
和孩子一起對抗偏食的壞習慣!誇張趣味的情節與幽默感,幫助孩子把不喜歡的食物變成喜歡的食物吧!天啊!餐桌上的烤魚突然變成飛天魚,追著不喜歡吃魚的小孩跑,還一直喊著「不要討厭我,請好好吃我」,這到底是怎麼 ...

和我一起去野餐 (二手書)

作者:許增巧
出版日期:2017-06-25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特色:◎第一本親子動手做食譜繪本誕生!◎美味、健康自己來!17道最適合親子動手做的野餐料理◎不藏私的詳細步驟、清楚解說讓孩子第一次當料理小幫手就上手!最簡單、最美味、最開心,第一本親子動手做食譜繪 ...

超人氣小雞幸福書包 (二手書)

作者:工藤紀子
出版日期:2017-06-01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人氣作家工藤紀子經典代表作!讓你一次擁有最歡樂的故事與最可愛的小雞!活潑好動的超人氣小雞一家總是有著許多歡樂又有趣的故事,從逛超市、過生日,到歡樂假期的遊樂園、耶誕節及露營,用最貼近生活的內容,帶來 ...

我的水果寶寶 (二手書)

作者:陳麗雅
出版日期:2017-03-01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親近大自然,走入田野,從觀察葉子、果實,認識水果的種類!◎超人氣生態寫實畫家陳麗雅最新水果認知書!水果寶寶集合囉! 找一找――哪些水果長在地面?哪些住在樹上呢?仔細瞧――各種水果的顏色、形狀,葉子與 ...

菜園裡的美味大餐:春夏 (二手書)

作者:鈴木桃
出版日期:2019-04-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結合自然知識與DIY食譜的親子

食育

繪本★跟小動物到菜園裡,探索七種春夏蔬菜生長的小祕密,再動手料理,一起去野餐!特色:1.透過清新細緻的圖畫,認識春夏時節常見蔬菜的生長環境及其特徵。2.書末附有春夏 ...

這個可以吃嗎? (二手書)

作者:林柏廷
出版日期:2017-05-01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特色:◎孩子的第一本

食育

繪本「食育」從小做起!這個可以吃嗎?這個不能吃!那什麼可以吃呢?想一想、猜一猜,什麼食物適合什麼動物?父母們可以先帶領寶寶認識繪本中的動物,並思考適合該動物的食物。也可以進 ...

小雞到外婆家 (二手書)

作者:工藤紀子
出版日期:2017-06-01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工藤紀子超人氣小雞寶寶書No.1 再度登場!採櫻桃、採紫蘇、揉麵團……自己動手做點心,真好玩。小雞們最喜歡到外婆家了!工藤紀子的小雞系列第六回──《小雞到外婆家》。雞爸爸和雞媽媽要去探望剛出生的小雞表 ...

菜園裡的美味大餐:秋冬 (二手書)

作者:鈴木桃
出版日期:2019-09-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結合自然知識與DIY食譜的親子

食育

繪本2★跟小動物到菜園裡,探索七種秋冬蔬菜生長的小祕密,再動手料理,一起去野餐!特色:1.透過清新細緻的圖畫,認識秋冬時節常見蔬菜的生長環境及其特徵。2.書末附有秋 ...

小雞到外婆家(二版) (二手書)

作者:工藤紀子
出版日期:2021-11-01
出版社:小魯
二手書交易資訊
人氣寶寶書NO.1採櫻桃、採紫蘇、揉麵團……自己動手做點心,真好玩。小雞們最喜歡到外婆家了!雞爸爸和雞媽媽要去探望剛出生的小雞表弟妹,暫時將小雞們託付給外婆照顧。當活潑可愛的小雞遇上擅於製作點心的外婆 ...

果園裡的美味大餐 (二手書)

作者:鈴木桃
出版日期:2020-10-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結合自然知識與DIY食譜的親子

食育

繪本3★跟小動物到果園裡,探索七種水果生長的小祕密,再動手料理,一起去野餐!特色:1.透過清新細緻的圖畫,認識四季常見水果的生長環境及其特徵。2.書末附有七種水果的 ...

小洋蔥大作戰 (二手書)

作者:瀨名惠子
出版日期:2016-07-01
出版社:上誼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平凡無奇的廚房化身冒險舞台小洋蔥對抗壞老鼠,夜裡的廚房大作戰即將展開!可憐的馬鈴薯被老鼠咬了一口,在廚房裡嚎啕大哭。紅蘿蔔與小洋蔥連忙過來安慰,高麗菜還給了他一片葉子當繃帶,廚房裡的夥伴們忿忿不平地討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