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

作者:

余安邦

出版日期:2017-11-25
余德慧是台灣心理學界的異數。《詮釋現象心理學》(會形,1998;心靈工坊,2001)這本書在台灣的出版,以及往後各種學術思想性與社會實踐性的精神性生產,奠定且刻劃了余德慧一生的學術志業與生命旨趣。從而 ...

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

作者:

余安邦

出版日期:2005-01-01
「社區有教室」課程方案之推動,旨在將教學的場域由學校擴展至社區,讓課程教學與豐富多元的社區資源結合,使孩子在自己居住生長的土地,透過潛移默化的學習,分享經驗、交會心靈、轉化能量、創造成長,營造社區永續 ...

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打造有文化品味的課程與教學

出版日期:2008-12-09
二手書徵求
「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即試圖透過學校與家庭及社區(部落)的密切互動,冀望社區(部落)的生命與活力獲得正向的開展;也希望師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夠緊密結合,使其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能相互交融,真正達到「家校和 ...

社區有教室

出版日期:2002-09-01
  強調終身學習的今日,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已經從以往各自封閉的獨立個體,轉化為合作互助的伙伴關係。在彼此偕同互助的過程中,教師會感受到學校與社區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而願意去深化與社區的情感連結;並透過社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