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戀家的人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

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 (二手書)

作者:

羅烈師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客家民間信仰

出版日期:2019-01-31
本書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第七輯,本輯以三山國王、媽祖、三官大帝、土地公及義民爺等主神信仰為主要論述範圍,從地方社會與族群兩個層次,討論臺灣客家信仰的特殊性。在地方社會的層次,兩篇媽祖研究之作者皆 ...

土地神信仰的跨國比較研究:歷史、族群、節慶與文化遺產

出版日期:2018-02-12
土地神是華人社會共同的重要信仰對象,在各地有不同稱號,如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土地公、社公、民主公王等,各有其意義與脈絡。隨著華人遷徙世界各地,在各地建立祭壇、廟宇祀之。在台灣有「田頭田尾土地公」之 ...

從埤塘到街市:湖口鄉·下北勢(客庄聚落村史01)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8-12-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共有13位作者參與寫作,完成19篇文章,搶救小鎮的歷史記憶。據此將所有文章分成「街區發展與居民」、「信仰與宗族」、「老店生活」、「地方社會與社區營造」等四篇,並在前後增列導論及結論,總共21篇故事 ...

qmul rhzyal Tayal?開山打林?逆寫北臺灣客庄形成史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22-06-29
搶奪泰雅土地?還是開發山林?在眾多以客家為主體的地方論述中,如何重新定義原住民?這是一部關於土地控制權的轉移歷史,一場原客展開新對話的文化運動,行動者大至世界體系下的傳統王朝、殖民帝國或當代國家等不同 ...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9-12
二手書交易資訊
「客家」早期的英譯之一是guest people,其主要的形象為人在歷史過程中的流動與遷徙,他們到新墾地時相對於在地先住民的「客」。本書作為一部聚焦於「台灣客家人」的學術專著,探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中如 ...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19-09-12
「客家」早期的英譯之一是guest people,其主要的形象為人在歷史過程中的流動與遷徙,他們到新墾地時相對於在地先住民的「客」。本書作為一部聚焦於「台灣客家人」的學術專著,探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中如 ...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19-09-12
「客家」早期的英譯之一是guest people,其主要的形象為人在歷史過程中的流動與遷徙,他們到新墾地時相對於在地先住民的「客」。本書作為一部聚焦於「台灣客家人」的學術專著,探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中如 ...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1-03-3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探索客家研究的尺度,看見發展的軌跡並置身事內,開展在地到國際的研究實踐。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 ...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21-03-31
探索客家研究的尺度,看見發展的軌跡並置身事內,開展在地到國際的研究實踐。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 ...

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

作者:

羅烈師

二手書徵求
. ...

在地望想 - 客庄、城鄉與學院

作者:

羅烈師

出版日期:2011-06-01
出版社:N/A
. ...

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

出版日期:2011-01-22
出版社:桂冠文學
二手書徵求
台灣史與當代臺灣展演文化中,客家論述隱而不彰,臺灣客家研究學會為此乃以「客家書寫」為主題,召開兩次論文研討會,本書蒐錄其中20篇論文,分成苗栗客庄、全臺客庄、展演與認同三篇,以探討當前臺灣地方志書與展 ...

臺灣義民爺信仰與文化觀光

出版日期:2013-11-03
二手書徵求
義民爺是臺灣客家人極為的重要信仰之一,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自成立以來,即對義民爺的議題持續保持關心。義民廟分佈全台,以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地區的褒忠亭義民廟最為著名。苗栗縣主祀、副祀義民爺的廟宇有七座 ...

客家竹枝詞創作500首

出版日期:2017-04-12
二手書徵求
本書收錄「客家竹枝詞創作」課程之學員創作成果,內容包含月令節氣、民俗信仰、詠物說人、文化傳習、勸世醒世、時事新聞等隨口創作詞500首。課程計畫由

羅烈師

主持,劉得相與謝賜龍課務執行,參與學員共19人,課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