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新疆博物館收藏的織繡品為主,並盡可能收錄了其他省區有代表性的最新出土織物及館藏傳世繡品,全面性、系統性地向讀者展示我國自史前以迄明清的織繡歷史,並配有數百幅彩版和線圖,以便讀者具體地瞭解不同時期各種織物的品類與風格。
作者簡介:
武敏,曾任新疆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員、國際服飾學會(日本東京)理事,現任新疆博物館研究員、南京雲錦研究所絲綢文物復製研究室學術顧問、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服飾學會顧問,著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合著,中日合作出版)、「新疆經濟開發史述論」(合著)等,並發表有關中國古代織物組織、印染、產地與服飾等研究論文多篇,對久已失傳的古代「夾纈」花版與工藝操作過程的復原、「鹼劑印花」工藝的發掘等,均填補了中國文物研究與古代印染史的空白,受到海內外學術界重視。作者已被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出版的「中國當代名人錄」。
作者序
【總序】
中國是世界古文明國家之一,悠久的歷史、遼闊的土地和豐饒的物產,以及不同民族多樣的文人景觀,交織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也留下了無數的珍貴資產。其中最令人目眩神馳的各種古文物,不但早已在人類藝術史上大放異彩,它們所蘊涵的先民智慧,更是令人贊歎不已;睹之怎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歷史情懷?
然而隨著社會型態與生活方式的急遽變遷,國人卻已逐漸忘卻先民締造的優雅文化。是由於時空的阻隔?還是由於無從認識、了解而產生的漠視與輕視呢?經過不斷的思索,我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沒有人配合著現代人的環境與生活,以淺明易解的方式,正確而完整地把中華文化的精髓傳達給廣大的群眾。也鮮有人告訴我們只要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藝術,任何人都具有感受美的天賦,都能培養出品賞藝術的能力,就像先民一樣,以平凡素樸的心,自然就能渾然天成的創造出精巧無比的藝術品,也能無礙的享受藝術所帶來的喜悅。雖說藝術並非生存所必須,然而,少了它,整個歷史文化將呈現一片死寂與空白,個人生活也將因之單調無趣。基於此,身為炎黃子孫且從事文化工作的我們,自應責無旁貸的負起這傳承歷史與美化人生的文化使命。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從時代洪爐中所淬鍊出的人,要有建設時代、開創新局的抱負;從社會的賜與中成長茁壯的人,當具關懷文化、回饋人群的心願。因此,我們精心策畫了「中華古文物鑑藏系列」,結合了海內外古文物方面最權威的專家共同撰寫,除了幫助讀者培養品賞古文物的素養,增加精緻生活的素質外,也提供文物收藏者作為鑑別參考之用,當然,這更是展現中國人高深智慧與追求真、善、美的一大創舉。
做為一個文化機構,幼獅公司的一貫目標即是「以服務散播書香,以書香美化社會」。我們衷心希望這套「中華古文物鑑藏系列」,能為現代人開啟一扇認識歷史的大門,引領讀者步入泱泱華夏的文化殿堂。
【序】
我國是蠶絲的故鄉,也是絲織印染刺繡的發源地。早在兩千多年前,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中國華麗的絲綢錦繡不斷運往西方,飲譽海外並為我國贏得「絲綢之國」的美稱。只是由於古代織繡品大都用作服飾,除宋元以後有少量供觀賞的緙絲、繡品等得以傳世者外,大抵難以保存至今。本世紀初,沿絲綢之路的新疆、甘肅等地雖曾先後發現過一些漢、唐錦繡,但大都被盜往國外,為外人壟斷,遂使國人對我國古代織繡無從進行系統研究。
值得慶幸的是,近三十餘年來我們在新疆民豐、吐魯番等地又先後分別發掘到大量漢~唐織繡,繼而全國許多省區也陸續出土了不少從史前、先秦、兩漢至宋遼金元與明代的織繡品,近年新疆地區更不斷有先秦、兩漢毛織毛繡品出土,使我們有可能對中國古代織繡作系統地觀察,進而揭示其發展源流。
本書以新疆博物館收藏的織繡品為主,並盡可能收錄了其他省區有代表性的最新出土織物及館藏傳世繡品,全面性、系統性地向讀者展示我國自史前以迄明清的織繡歷史,並配有數百幅彩版和線圖,以便讀者具體地瞭解不同時期各種織物的品類與風格。
筆者任職於新疆博物館三十餘年,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長期潛心於館藏織繡品的整理研究,在既缺參考資料又無所師承的條件下,依靠個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從細心觀察實物繪製結構圖入手,通過反復模擬實驗,對織物織造、染色、印花、刺繡針法等諸種工藝逐漸有所認識,有所發現。貫穿在本書中的不少個人觀點與發現,或修正了前人以往所見的疏誤,或填補了過去史籍記載之空白。因此,本書是筆者積數十年研究之心得,也凝聚著本人半生心力。如果讀者諸君能從本書領會到中國古代織繡工藝的精妙,進而從這一視角體察到中華文化具有多麼悠久、光輝的歷史和高超成就,激發起對中國傳統文明的熱愛和作為龍的傳人應有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為弘揚我中華文明而同心協力進取,那將是筆者最大的心願。
一切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每個人的認識能力均有一定局限,本書自不可能是一部完美之作。隨著新生土實物資料的不斷發現,我們的認識將黛進一步深入,研究也將向更高水準發展,個人在本工中的某些看法,也將受到客觀事實的檢驗。筆者誠懇地期待著讀者諸君對本書提出批評指正,以期將來有所補充修訂。
筆者在對中國古代織物學習探索過程中,曾蒙我國已故紡織史學家王若愚教授、考古學家夏鼐教授、歷史文物學家沈從文教授等前輩不時賜教,多所獎掖,謹以此書答謝上述諸前輩的關懷。
此外,本系列叢書策劃者劉良佑教授不僅給我以鼓勵,更在百忙中為本書作了最後校正;我國著名文物攝影家玉露女士代為攝影彩妝,使本書增色不少;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諸同仁如劉元陵小姐、簡國榮先生、陳婉容小姐等,先後為本書出版傾注心力。借此機會謹向他(她)們致以由衷的感謝!
武敏一九九二年五月三十日於烏魯木齊
【總序】
中國是世界古文明國家之一,悠久的歷史、遼闊的土地和豐饒的物產,以及不同民族多樣的文人景觀,交織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也留下了無數的珍貴資產。其中最令人目眩神馳的各種古文物,不但早已在人類藝術史上大放異彩,它們所蘊涵的先民智慧,更是令人贊歎不已;睹之怎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歷史情懷?
然而隨著社會型態與生活方式的急遽變遷,國人卻已逐漸忘卻先民締造的優雅文化。是由於時空的阻隔?還是由於無從認識、了解而產生的漠視與輕視呢?經過不斷的思索,我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沒有人配合著現代人的環境與生...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的原始紡織
第一節 衣服的出現與紡織的起源
第二節 我國原始紡織原料與纖維加工
第三節 我國史前時期織物的組織結構
第二章 工藝漸趨完備的先秦織繡
第一節 商代出現的提花絲織品?綺 第二節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織繡的新發展
第三節 近年出土戰國錦繡
第四節 新疆近年出土的先秦毛紡織品
第五節 彩色紛呈的戰國染色
第三章 先後輝映的西漢彩繡與東漢織錦
第一節 西漢絲絨物寶庫?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第二節 絲路開通與新疆出土的漢代絲織品
第三節 兩漢錦繡之異同
第四節 新疆出土的兩漢時期毛織品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織繡
第一節 何以蜀錦獨稱妙
第二節 吐魯番出土的織成與錦繡
第三節 高昌地產織錦
第五章 絲織工藝大發展時期?隋唐的錦繡與印染 第一節 隋唐織染生產概況
第二節 吐魯番出土的隋唐錦、綺、綾、紗、羅
第三節 隋唐印花與刺繡
第四節 隋唐織物紋樣
第六章 宋(遼、金)元織繡與刻絲
第一節 宋元織繡概述
第二節 宋錦與蜀錦及遼、金、元織金
第三節 兩宋單色紋織物的勃興
第四節 宋元刻絲與刺繡
第七章 明清織繡的新成就
第一節 明清兩京織染與江南三織造
第二節 絢麗多彩的南京雲錦
第三節 蘇州織成與宋式錦
第四節 明清織繡的紋樣特點
第一章 中國的原始紡織
第一節 衣服的出現與紡織的起源
第二節 我國原始紡織原料與纖維加工
第三節 我國史前時期織物的組織結構
第二章 工藝漸趨完備的先秦織繡
第一節 商代出現的提花絲織品?綺 第二節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織繡的新發展
第三節 近年出土戰國錦繡
第四節 新疆近年出土的先秦毛紡織品
第五節 彩色紛呈的戰國染色
第三章 先後輝映的西漢彩繡與東漢織錦
第一節 西漢絲絨物寶庫?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第二節 絲路開通與新疆出土的漢代絲織品
第三節 兩漢錦繡之異同
第四節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