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江南文化社會史!!
一位評彈家的生命歷程,他的回憶錄是一部
說書人的生命史,時代、人生、社會交織其間
『一年多來我利用業餘時間整理父親的回憶錄,我深深地沉浸於父親的生命歷程中,我感到從來沒有像現在那樣地瞭解自己的父親、熱愛自己的父親。古人說「知子莫如父」,現在我同樣可以說「知父莫如子」了。父親視評彈為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已融入評彈之中了。他的回憶錄是一部說書人的生命史,時代、人生、社會交織其間。用社會史的眼光來看,這部說書人的生命史,既有屬長時段的結構,也有短時段的事件。佐之以其他文獻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讀這一部江南文化社會史。』──整理後記‧編者的話
作者簡介:
唐耿良
1921年生,江蘇蘇州市人。國家一級演員。1933年師從評話名家唐再良習《三國》,一年後在江浙一帶演出。1944年進入上海,不久漸有影響,成為蜚聲書壇「七煞檔」、「四響檔」之一。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任副團長、藝術委員會主任。歷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及中國曲藝家協會上海分會(今上海曲藝家協會)第一、二、三屆副主席,上海市人民代表等職。1952年參加創作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後編演短篇評話《黃繼光》、《張積慧》。1955年,編演短篇評話《王崇倫》、《朱潤餘》等,先後與人合作編寫了中篇《王孝和》、《沖山之圍》、《白求恩大夫》、《焦裕祿》及《如此親家》等。其演出本《三國‧群英會》經整理,由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
唐力行
1946年生,江蘇蘇州市人,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教授,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安徽師大與蘇州大學任教。著有《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商人與文化的雙重變奏》、《明清以來徽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江南儒商與江南社會》、《徽州宗族社會》、《蘇州與徽州》等,主編《明清以來蘇州社會史碑刻集》、《江南區域史研究論著目錄(1900-2000),參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
章節試閱
//線上試閱//
一
引子:多倫多大學講課引起了我的回憶
Peter(彼得)的中文名字叫羅愛儒,是我新認識的加拿大朋友,他在多倫多大學
東亞學系任教,主講中國戲劇史,講得一口流利的國語。一次我們在宴會上相聚
,他問我:是否能請你到我們學校來,給我的學生講講評彈藝術的特點。我在上
海時,曾到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學校講授過評彈藝術,現在能夠在加
拿大的高等學府弘揚國寶,這個機會是不應該放棄的,便欣然接受了邀請。
回家後我跟羅教授通電話,瞭解聽課的對象的情況。羅說學生有加拿大人、美國
人、英國人、荷蘭人、日本人、韓國人,還有香港和台灣人。我一聽有這麼多國
家和地區的學生,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都沒有接觸過評彈,他們會有興趣
聽課嗎?如果他們聽得索然無味,給我一個「禮貌的冷漠」,這尷尬的場面怎麼
下得了台 我反覆苦思怎麼辦?此刻,想起了老朋友評話大響檔張鴻聲講過的話
:「上台先放一隻噱頭,聽眾笑了,他們對你的感情距離縮短了,你下面說的書
就容易接受了。」對呀,我在講課之前,何不先給學生放一隻噱頭,引得他們笑
了,講課的內容就容易被他們接受了。放什麼噱頭呢?噱頭要貼近時代,容易引
起學生的共鳴。當時正是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聯合國授權美國發兵進攻,沙漠戰
爭正酣,大家都在關注著戰爭的狀況。我的噱頭怎樣引到這方面去呢?講課一開
始,我先介紹說:蘇州評彈是蘇州地方的一種民間藝術,它的表演是用蘇州方言
來表達的。蘇州話的特點是柔軟、糯,甚至有點「嗲」,聽起來很舒服。中國有
句俗語:寧可同蘇州人相罵(吵架),也不跟寧波人答話。因為寧波人講話直聲
直氣太生硬了!蘇州人即使是罵人,它的語調語氣語音還是柔軟而動聽的。正因
為蘇州話軟糯悅耳,在文化大革命中竟成了一條罪狀,「四人幫」中的江青說「
蘇州評彈是靡靡之音,聽了要死人的」。如果聽了評彈要死人,那打仗就不用派
軍隊,只要派蘇州評彈去就好了。海灣戰爭不必調那麼多軍隊,耗費那麼多金錢
,去找個蘇州評彈藝人就足夠了。你有飛毛腿導彈,我有蘇州評彈,靡靡之音聽
死你。這怎麼可能呢?江青完全是胡說八道。
其實聽了評彈不但不會死人,相反的還有益於身體健康。我有一個日本曲藝界的
朋友叫岡本文彌,活到一百零四歲的高齡。他生前十幾次組團到中國旅遊,每次
到上海、蘇州都要聽評彈。一年他到上海訪問,已是九十六歲了。我接待他時悄
悄問他:您年事已高,身體卻如此健康,請教您有什麼養生的秘訣?他回答說:
秘訣是愛聽評彈,多聽評彈能延年益壽。所以,今天同學們聽我介紹評彈,就能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止咳化痰,安心養神,長命百歲,永葆青春。由於羅教授
英語水平高超,把我的噱頭意趣翻譯得恰到好處。學生們聽得哄堂大笑,課堂裏
的氣氛活躍了,我和同學們的距離縮短了。進入正題後,我盡量挑輕鬆的、生動
有趣的例子加以說明,同學們不時相顧而笑。講課結束時響起持久而熱烈的掌聲
,獲得了超過預料的效果。我如釋重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不料羅教授說:講課還沒有結束,留二十分鐘讓同學們提問題,請你即席回答。
我放鬆的神經驟然又緊張起來,我怕他們提一些敏感的問題不容易答覆。這時學
生們紛紛舉手,有的問:你幾歲接觸評彈的?我說:六歲。他們又問六歲怎麼聽
得懂歷史故事?我說:我到書場去聽書,因為書場有好吃的零食,先是為了嘴饞
到書場裏去,後來聽懂了,就慢慢發生興趣,走上了學說書的道路。有人問:你
是怎樣學說書的,從學會說書到成名成家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這一連串的問題講
三日三夜也講不完,短短二十分鐘哪裏講得完。我只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扼要回
答他們。講課結束,羅教授請我到餐館吃夜飯,祝賀我講課成功。當晚,睡到床
上,精神特別亢奮,思潮滾滾,夜不能寐。回想起我的說書生涯,萬千感慨,往
事歷歷,湧上心頭。我個人在那特殊時空的經歷,或許就是我們這一代評彈藝人
的縮影。把記憶變成文字,留給那些熱愛評彈藝術的聽眾,留給我的親人、朋友
和後代,這是我的責任,也是退休後寓居海外的我力所能及的。
二
窮而求達:我的家庭讓我學說書
我為什麼會走上說書人的道路?這與我的家庭環境是分不開的。
我的父親唐阿泉是蘇州河沿街小石灰橋旁一家茶館「同安居」的小開。祖父母晚
年得子,對我父親十分溺愛,養得嬌慣任性。早晨祖母叫茶館堂倌去買一碗燜肉
麵給他吃,他見堂倌端麵碗時一隻大拇指浸在湯裏,便嫌髒不肯吃,要另外再買
點心。父親長大了,到了應該找工作去當學徒的年齡,祖父母擔心他吃不了當學
徒的苦,看到學說書比較自由,不用起早摸黑受老闆和師父的欺侮,學成後當上
響檔,收入高生活富裕,就決定讓他去學說書。家裏湊了一筆錢,託人介紹拜彈
詞名家趙筱卿為師,趙給父親起了個藝名唐月奎。奎字輩的同門師弟兄有楊斌奎
、朱耀奎(後改朱耀祥)、杜文奎、程鴻奎等等。學說書伙食自理,一切零用開
支都由自家承擔,你就是跟著老師在書場聽書。學會了,上台說書收入全歸自己
,學不會改行,拜師金不退回。我父親由於經濟上沒有壓力,學藝並不刻苦用功
。學了三年滿師上台,在蘇州一家小書場破口說書。他是「酒壺裏的肉圓」,肚
裏明白口子太小斟不出來。說了半個鐘頭,一句唱詞忘記了,如果是有經驗的說
書人,可以臨時編一句糊過去,我父親因為第一次上台,沒有經驗,只是在三弦
上連續彈奏過門,尷尬著面孔迸僵在台上。下面有個聽客就罵開了:牙鉗也沒有
撬開,活現世,就想上台騙銅鈿,下來吧!我父親受不了這個當眾羞辱,就把手
中的三弦擲向那個聽眾,跳下書台,把那聽眾一把胸脯揪住,動手要打人。書場
老闆急忙過來勸架拉開。我父親拎著這把擲壞了的三弦,悻悻然離開書場回家。
初次登台便受到挫折,從此再也沒有勇氣上台說書。這件事傳到茶會上,被同道
眾引為笑柄,從此沒有人叫他唐月奎,都稱他「說書阿泉」,成了一位名為說書
卻不敢上台的藝人了。雖然他不能上台卻仍眷戀著說書的行當,一有空就到茶會
上吃茶,與很多說書藝人交了朋友。他沒事時就到書場去聽書,並且還把我帶去
,讓我從小就受到說書藝術的薰陶。
不久,祖父母先後逝世,我父親結束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同安居」茶
館因不善經營,盤賣給別人。他面對著家裏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不得不挑起家
庭生活的重擔,打零工,做手藝,什麼能賺錢就幹什麼。他把希望寄託在三個孩
子身上,把我們拉扯大,希望我們將來謀一個好的職業來重振家園。
我的母親楊菊英,是一家染布作坊的三小姐,憑著媒妁之言,嫁給茶館店小開,
也算是門當戶對了。我母親沒有讀過書,一字不識。她既勤勞又賢慧,嫁到唐家
後,祖父母不久去世,父親沒有固定的職業,沒有固定的收入,家裏常有斷炊之
憂,我母親操持家務之外,還要攬一點手工活,掙點錢補貼家用。她的手工活叫
作調絲,把三根竹竿插在三塊方磚中的洞眼裏固定,把一絞絲套在竹竿上,另外
一頭是一個木框架中間穿一根細木棍,一只軸頭套在木棍上,一頭用繩子一拉,
軸頭轉動,一絞絲上的一根絲通過鉤子,三個指頭捏住,拉動繩子轉動軸頭,把
黏在絲線上的絲毛剝除,絲就繞在軸頭上。母親清晨起來晚飯過後,一有空就坐
下調絲。「角落落……」調個不停。一個月下來可以掙兩三塊銀元。母親雖然過
著窮困的日子,但還是省吃儉用,把我們三弟兄送進學校讀書,她知道沒有文化
,孩子們不會有前途。一天父親沒有一文錢留下來,清早出門找活去了。母親怎
麼料理這一日三餐呢?三個孩子中午放學回家吃什麼呢?她拎著一只菜籃子,籃
裏放一只大碗,到桃花塢大街菜市裏,見到賣青菜的攤子邊上有切下的不少菜根
丟在地上,作為垃圾處理掉。我母親把這些菜根揀在籃裏說是回家「餵雞」。又
到賣鹹菜的攤子問菜販討了一碗雪裏紅鹹菜滷。回家把菜根洗淨後放些鹽、滴幾
滴菜油,放在飯鍋裏蒸一蒸,鹹菜滷裏放一些麵粉,調成漿糊蒸熟。我們中午回
家吃飯,這菜根的芯子甜津津酥漫漫很好吃,鹹菜滷調的麵粉糊又很鮮。我們哪
裏知道這是母親熬盡心血,不花一個銅板為我們準備的可口飯菜。
有時我放夜學回家,母親給我一只籃子一把舊剪刀,讓我到平門城腳下草地裏去
挑野菜,草地裏有金花菜、馬蘭頭、薺菜、野莧菜等,挑回家煮著吃。有時在野
地裏我還拔到一些毛茅榛,剝掉了外殼吃裏面的茅榛;有時捲起褲管到荷花池裏
去,在石駁岸上摸螺螄,這些都是有趣味的童年往事。螺螄摸回家養一天,母親
就用醬油炒螺螄,全家算是開了葷。有時母親買一塊豬油回家熬了油,油渣蘸鹽
當菜吃,還舀一調羹豬油給我們拌飯吃,算是加了油水,我們吃得嘴唇油光光,
心裏還挺高興。我們雖然過著貧窮的日子,但是在母親的呵護下,日子過得卻還
算安定,洋溢著「菜根香」的溫馨。
我在小學裏讀書很用功,初級小學四年級畢業時還考了第三名。初小升高小,我
報考謝衙前的善耕高級小學。五年級只招六個名額,我卻考得了第二名。好多同
學都落了榜。我父親得訊後十分高興,哼起了《珍珠塔》裏一句唱詞:「你小小
的功名我大大的喜」。母親也特為我做了一雙新的布鞋子,讓我穿了到學堂去。
母親希望我讀書用功,將來謀一個好的職業,可以有穩定的生活,她不贊成我去
學說書,因為父親學說書學得一場無結果,浪費一筆拜師金,浪費了三年時間,
沒有學得一技之長,也沒有固定的職業。而我呢,卻喜歡聽書,善耕小學放學回
家路過都亭橋德仙樓書場,總要溜進去聽半個鐘頭白書,然後再回家。
母親因為操勞過度,營養不良,缺乏休息,突然腦溢血倒下,父親心急如焚,奔
去請著名中醫李疇人出診,開了名貴中藥羚羊角粉等,可是藥石無效。父親又去
請來一個巫婆,點了香燭。老爺上身,說是母親在西北方撞上野鬼,於是我去買
了豬頭肉、大餅放在藤扁裏,跑到西北方荒墳堆裏送羹飯,我拔高了喉嚨喊著:
「姆 媽 轉來吧。」我大哥遙遙答應:「噯 轉來吧。」豈知神鬼無靈
,一切方法無效,母親已處於彌留狀態,眼睛赤紅,面孔升火,嘴唇焦裂。父親
帶著我們三弟兄立在床前,問她可有什麼話交代?母親那時已不能說話了,她神
智仍清醒,看到我們四個人,眼角流出了眼淚,我們也淚流滿面。淚水就是她無
言的遺囑,似乎在囑咐父親,要帶好這三個沒娘的孩子。淚水流乾,母親嚥氣撒
手西歸。當時我哭得喉嚨都啞了,經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幼年喪母,再也得
不到母愛的呵護了,那時我才十歲呀!
//線上試閱//
一
引子:多倫多大學講課引起了我的回憶
Peter(彼得)的中文名字叫羅愛儒,是我新認識的加拿大朋友,他在多倫多大學
東亞學系任教,主講中國戲劇史,講得一口流利的國語。一次我們在宴會上相聚
,他問我:是否能請你到我們學校來,給我的學生講講評彈藝術的特點。我在上
海時,曾到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學校講授過評彈藝術,現在能夠在加
拿大的高等學府弘揚國寶,這個機會是不應該放棄的,便欣然接受了邀請。
回家後我跟羅教授通電話,瞭解聽課的對象的情況。羅說學生有加拿大人、美國
人、英國人、荷蘭人、日本...
目錄
目錄
一、引子:多倫多大學講課引起了我的回憶001
二、窮而求達:我的家庭讓我學說書004
三、仰之彌高:老師手把手教我學說書011
四、初涉書壇:從小碼頭走向大碼頭016
五、饑寒交迫:逃難山村說書求生023
六、藝無止境:村野尋師補習書藝028
七、忍辱求生:鐵蹄下說書的磨難031
八、喜結良緣:江南古鎮黎里的牽手之行033
九、我的奮鬥:從碼頭響檔到上海響檔 036
十、挺進上海:初做上海先生的甘苦040
十一、描王之死:毒品對說書人的戕害043
十二、生於亂世:我所經歷的三次改朝換代048
十三、跟上時代:解放說新書051
十四、香港淘金:留下挨整的無窮隱患056
十五、適者生存:說新書得獎後的苦惱061
十六、誠惶誠恐:自斬傳統書尾巴065
十七、追求進步: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069
十八、參加革命:十八藝人組建人民評彈工作團072
十九、建團伊始:難忘的治淮生活075
二十、走出國門:在朝鮮戰地說書086
二十一、貼近時代:《黃繼光》、《王崇倫》的轟動效應091
二十二、奉命創作:《鋼水沸騰》、《破天荒》的夭折094
二十三、推陳出新:整舊中的幾件往事098
二十四、傳統菁華:從挖摺子書到半部《三國》的命運102
二十五、藝術盛會:一九六二年香港演出瑣記105
二十六、左風盛起:大寫十三年與第二次斬尾巴116
二十七、北上大慶:創作《王鐵人的故事》119
二十八、山雨欲來:文革的前奏123
二十九、西去大寨:編寫《大寨人的故事》126
三十、與時俱進:我成了寫作現代評話的專業戶132
三十一、黑雲壓城:走下書壇押上批鬥台137
三十二、家破人亡:愛妻飲恨而去142
三十三、忍辱負重:郭彬卿給我的教訓149
三十四、逐步升級:從關牛棚到隔離審查153
三十五、請君入甕:莫須有的香港特務案157
三十六、還我清白:從被逼認罪到決心翻案163
三十七、艱難度日:到奉賢幹校去勞動168
三十八、劫後餘生:撤銷審查宣告解放174
三十九、戰戰兢兢:評法批儒與魏蜀吳三家鬥法179
四十、癡心不改:要想說書,難難難!181
四十一、一吐塊壘:書壇怒斥江青185
四十二、解除困惑:關於曹操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辯正189
四十三、存亡繼絕:一百回《三國》的電台錄音193
四十四、故國神遊:折戟沉沙認先朝198
四十五、薪火相傳:六老藝人蘇州評校授藝 207
四十六、厚積薄發:《三國群英會》的出版230
四十七、古為今用:三國用人之道244
四十八、爐火純青:陳雲老首長對我的鼓勵251
四十九、星期書會:天波巧載吳儂語,送入千家萬戶中256
五十、故舊八憶:憶昔共振翼,雁鳴聞天庭261
五十一、積勞成疾:染上了說書人的職業病306
五十二、退隱桃源:找到了理想的退休居所310
五十三、旅加掇趣:問路、購物、學語言和旅遊313
五十四、桑梓情深:初次探親訪友之旅316
五十五、教堂說書:給加拿大人講蘇州評話322
五十六、多大講學:在海外弘揚評彈藝術327
五十七、再展雄風:獲得了重登書台的信心330
五十八、服務僑胞:實現了在定居地說書的願望334
五十九、尋夢蘇州:剪不斷理還亂的家鄉情 338
六十、病中錄像:為伊消得人憔悴342
六十一、再結良緣:蕭蕭兩鬢入洞房345
六十二、情重如山:我的朋友情兄弟情350
六十三、名家展演:去中南海說書354
六十四、夫唱妻隨:到美國紐約開碼頭358
六十五、逃過一劫:逢凶化吉後福無窮362
六十六、海外知音:記白素貞教授365
六十七、美國錄影:評彈就是我的生命368
六十八、後記374
年譜379
附錄:三國用人之道389
整理後記407
目錄
一、引子:多倫多大學講課引起了我的回憶001
二、窮而求達:我的家庭讓我學說書004
三、仰之彌高:老師手把手教我學說書011
四、初涉書壇:從小碼頭走向大碼頭016
五、饑寒交迫:逃難山村說書求生023
六、藝無止境:村野尋師補習書藝028
七、忍辱求生:鐵蹄下說書的磨難031
八、喜結良緣:江南古鎮黎里的牽手之行033
九、我的奮鬥:從碼頭響檔到上海響檔 036
十、挺進上海:初做上海先生的甘苦040
十一、描王之死:毒品對說書人的戕害043
十二、生於亂世:我所經歷的三次改朝換代048
十三、跟上時代:解放說新書051
十四、香港淘金:...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