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自孫中山一八九四年創黨以來,迄今有百餘年之歷史,期間興衰輪替不只一次。前期於大陸,雖 最後敗於中共,但仍於臺灣繼續發展;後期在臺灣已近六十載,自二○○○年至今,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國民黨政權失又復得。百餘年來的國民黨,曾有四次由衰而興的歷史,二○○八年政黨轉替,國民黨再度執政,應是第五次由衰而興的契機。如何掌握這一契機,同時記取先前的教訓,也受到各界的關注。
黨史專家蔣永敬教授依前作《國民黨興衰史》,續將近年發表多篇新論文,增訂補充加入五篇,均是探討有關國民黨興衰的問題,對於《國民黨興衰史》原先內容多有補充。
作者簡介:
蔣永敬
一九二二年生,安徽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碩士。國民黨黨史會編審、專門委員、總幹事、秘書、纂修(民國四十六年八月至六十八年八月),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民國八十一年退休)。著有《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胡志明在中國》、《中國思想家—孫中山》、《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以上兩本均由臺灣商務出版)、《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抗戰史論》、《孫中山與中國革命》。
章節試閱
//線上試閱//
柒、增訂部份
一、從三個名詞的微觀角度透視辛亥革命
前言
辛亥革命中的三個名詞:中華民國、三民主義、國民革命,皆源於中國同盟會成立之後。九十年來,已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最流行的觀念。但此三個名詞的產生,並非一躍而就,而是有其複雜的過程與背景,與中國傳統、時代潮流有不可分離之關係,對辛亥革命運動之作用與影響,至為深遠。本文將以微觀的角度,來檢視這三個名詞產生的過程和背景,藉以透視辛亥革命的意義和性質。
中華民國
自八○年代兩岸三地學者頻繁交流以來,對於學術研究,也帶來新的刺激。使之過去許多不是問題的問題,經過討論或爭論,便有了問題而須重新思考了。而此三個名詞問題,亦正如此。即以「中華民國」一詞而言,一九八一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日本學者為促進兩岸學者交流,發起辛亥革命學術討論會,希望兩岸學者參加,此盛事也。其時臺灣方面尚未「開放」,既怕「統戰」,但又不甘「示弱」,乃在日本演了「對臺戲」。大陸學者會於東京,來自臺灣中華民國學者會於橫濱。其時日本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有的學者對「中華民國」國號不免質疑。會中有一日本學者提問:中華民國國號創自何時、何地、何人?此乃不成問題之問題也。但來自中華民國的學者不免為之一楞。幸筆者對《孫文學說》第八章有深刻之印象,乃即席答之曰: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孫中山創之於東京也。其文曰:
成立革命同盟會於東京之日(按即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吾(孫中山自稱)始信革命大業可及身而成矣。於是乃敢定立中華民國之名稱,而公布於黨員,使之各回本省,鼓吹革命主義,而傳布中華民國之思想焉。[1]
此答案精確否?如用微觀透視之,即有問題了。經遍查一九○五年孫中山之著述及同盟會有關文獻,以及當時報刊如《民報》等之文字,找不出「中華民國」這一名詞。一直到一九○六年十二月二日孫中山在《民報》週年紀念會的演講詞中,始三次提到「中華民國憲法」[2]。章炳麟慶祝詞中亦有「中華民國萬歲」之口號。[3]此時孫中山制訂《同盟會革命方略》之〈軍政府宣言〉中有云:「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並謂「養成自由平等之資格,中華民國之根本,胥於是乎在焉」。[4]
「中華民國」名詞之確立,乃是經過長時期的演進。早在一九○三年孫中山在東京青山成立軍事學校時,學生入學誓詞有「恢復中華、創立民國」詞句,一九○五年的同盟會會員入會誓詞因之。這是「中華」和「民國」的出現。連在一起,便是「中華民國」了。惟多年來流行的「中華民國」英文名詞(Republic of China ,ROC)則先於中文名詞的出現。一九○四年秋孫中山在紐約發表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The True Solution of the Chinese Question)英文本中,即提到「把這個不合時宜的韃靼帝國,要改造為中華民國」。其英文原文為:Transformation of this out-of date Tartar Monarchy into a Republic of China。[5]早期的譯本,譯為「改良滿洲往日專制政體,變為支那共和之政體」。[6]則失其真。在同盟會正式成立的一周之前,即一九○五年八月十三日孫中山對東京留學生演講詞中,尚用「大共和國」名詞也。[7]
「中華民國」一詞,依章炳麟(太炎)在《民報》發表〈中華民國解〉,極富中國傳統意義。其文云:
漢家建國,自受封漢中始,於夏水則為同地,於華陽則為同州,用為通稱,適與本名符會。是故華云、夏云、漢云,隨舉一名,互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此中華民國之所以謚。[8]
「中華民國」一詞之意義,依《同盟會革命方略》〈軍政府宣言〉所列「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兩綱之說明,則具傳統與現代之雙重性。其文曰:
恢復中華: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敢有為石敬瑭、吳三桂之所為者,天下共擊之。
建立民國: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依前之說明,「中華」意義,實具「漢賊不兩立」之傳統性;「民國」意義,則具現代性,行民主而反傳統帝制。[9]
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初稱三大主義,首次公諸於世時,見於孫中山所撰〈民報發刊詞〉,載於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東京出刊的同盟會《民報》第一號。其文有云:
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
繼述三者在歐美進化之過程與世界之潮流,遂即指出中國之迫切的需要:
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10]
至於何時習稱「三民主義」?馮自由在其所著《革命逸史》中指出是在《民報》出版後,在其主持之香港《中國日報》刊登廣告,介紹《民報》,以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為冗長不便,乃簡略之為「三民主義」。孫中山亦以為適合而採用之。[11]
今按孫中山有關著述,一直到一九一二年四月三日的演講詞中,始用三民主義一詞。[12]在此之前,皆用「三大主義」也。[13]
「三大主義」的提出,是以世界的眼光來看中國問題。中國問題之解決,不能自外於世界。這一進步的觀念,是其十年以上在國外觀察研究所得,構成此一結論。[14]但如進一步的去考察,仍以中國傳統為基礎。例如講到民族主義,中山曾謂:「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15]講到民權主義,則云:「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也。我國民之論古者,莫不傾慕三代之治,實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16]「中國古昔有唐虞之揖讓,湯武之革命,其垂為學說者,有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有所謂『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有所謂『民為貴,君為輕』,此不可謂無民權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無其制度,故以民立國之制,不可不取資於歐美。」[17]就民生主義言,則曰:「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發達最先,睹其禍害於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環視歐美,彼且瞠乎後也。」[18]
就「三大主義」之各別名詞產生的過程而言,民族主義名詞出現最早,最為普遍;民權主義及民生主義兩名詞在後,則較稀少。[19]
孫中山自〈民報發刊詞〉始,雖已使用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名詞,但亦同時使用革命誓詞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以代民族主義;「創立民國」以代民權主義;「平均地權」以代民生主義。例如一九○六年冬制定之《同盟會革命方略》之〈軍政府宣言〉所列之四綱,標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四詞,繼列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次序。而無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字樣。雖提「中華民國」,則是輕描淡寫。此實美中之不足也。此外,《方略》及宣言的制定,並未經過黨內會議的討論,乃孫中山個人之「創作」。自難得到同志普遍的認同和支持,故其效果就會大為減低了。如胡漢民在其《自傳》中所云:「先生(稱孫中山)更為革命方略,以授黨人」;「此具體之方案,惟先生能創之。傾覆滿清,實祇為先生半部方略之作用,亦正恨吾人不全依先生之方略,以致不能收其成功耳。」[20]
一九二三到二四年間,擔任孫中山顧問的俄人鮑羅廷(M. M. Borodin)在研究孫中山革命屢遭挫敗的原因,認為孫之革命黨缺乏健全的綱領、章程及組織機構,它偶爾發布由孫中山簽署的諸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等一般性的宣言,根本不涉及當前的事件,不對它們作出解釋,也不利用這些事件來發展和鞏固黨。這些宣言作趣聞被刊登在幾家報紙上,然後國民黨沉睡一年又一年。[21]鮑之批評,雖嫌過火,但也並非虛言。
國民革命
辛亥革命究竟是什麼革命?多年來兩岸學者的觀點頗有分歧。1982年春,兩岸三地學者在芝加哥舉行的辛亥革命學術討論會中,大陸學者章開沅和臺灣學者張玉法各有針鋒相對論文的提出,前者認為辛亥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後者認為是「全民革命」。以後兩人續有論文就此問題有所爭論。[22]筆者當年雖未參與此一盛會,事後細讀兩人論文,留有深刻印象。忽然想起「余致力」,不曰「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乎?此乃孫中山遺囑之「開場白」也。孫中山遺囑撰於一九二五年,上推四十年,當為一八八五年。是年為乙酉中法戰爭中國戰敗之年,《孫文學說》第八章有云:「予自乙酉(一八八五)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由是以學堂為鼓吹之地」云云。[23]故辛亥革命,亦應名為「國民革命」也。此一名詞之確立,見於《同盟會革命方略》之〈軍政府宣言〉。其文曰:
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國,祇以驅除光復自任,此外無所轉移。我等今日與前代殊,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當與民變革;雖經緯萬端,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故前代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所謂國民革命者,一國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即皆負革命之責任。
--------------------------------------------------------------------------------
[1]孫中山《孫文學說》第八章,1919年出版。見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第一冊,451頁。
[2]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1906年12月2日演講。《國父全集》,第三冊,13-14頁。
[3]羅家倫主編,黃季陸等增訂《國父年譜》,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四次增訂本,上冊,297頁。
[4] 《同盟會革命方略》。《國父全集》,第一冊,234頁。
[5]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譯文),1904年秋。《國父全集》,第二冊,250頁。英文原文見同集第十冊,94頁。
[6]見同上集「附錄」:<支那問題真解>,255頁。
[7]孫中山<中國應建設共和國>,1905年8月13日。《國父全集》,第三冊,4頁、7頁。
[8]太炎(章炳麟)<中華民國解>。《民報》,第十五號。1907年7月,東京發行。
[9] 《同盟會革命方略》。《國父全集》,第一冊,233-234頁。
[10]孫中山〈民報發刊詞〉,1905年11月26日。《國父全集》,第二冊,256-257頁。
[11]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41-142頁。
[12]孫中山〈提倡民生主義之真義〉,1912年4月3日講詞。《國父全集》,第三冊,32頁。
[13] 1912年4月1日孫中山〈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講詞尚用「三大主義」。見同前《全集》,26頁。又1906年12月2日紀念《民報》週年演講題為〈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為後人編者所訂。講詞中仍用「三大主義」一詞,見同前《全集》,8頁。
[14]左舜生《中國近代史四講》,香港,友聯出版社,1926年。295-296頁。
[15]孫中山《中國革命史》,1923年。《國父全集》,第二冊,355頁。
[16]孫中山〈中國必革命而後能達共和主義〉,1897年8月與宮崎寅藏等談話。《國父全集》,第二冊,398頁。
[17] 《中國革命史》,《國父全集》,第二冊,355頁。
[18] 〈民報發刊詞〉。《國父全集》,第二冊257頁。
[19]使用「民族主義」一詞最早者,可能為梁啟超在《清議報》第九十五期(1901年9月11日出版)所刊〈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一文。孫中山使用此詞最早者見1904年在舊金山之〈重訂致公堂新章要義〉。考訂見拙著《孫中山與中國革命》,(2000年,國史館發行),95-96頁。「民權主義」早期多稱「共和主義」。「民權」一詞,孫中山1903年曾使用之。同前拙著,100-101頁。「民生主義」早期多稱「社會主義」。「民生主義」一詞,有記為1904年春在舊金山時即定之。(同前拙著,137-138頁)。
[20]胡漢民《自傳》。《胡漢民先生文集》,1978年,國民黨黨史會編輯出版。第二冊,22-23頁。
[21]蔣永敬〈鮑羅廷與改組國民黨〉。《中山先生與莫斯科》(與楊奎松合著)。臺灣,臺灣書店印行,2001年5月。83頁。
[22]章開沅〈就辛亥革命性質答臺北學者〉。《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一期。章、張爭論要點參見汪敬虞〈中國近代社會,近代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革命〉,《孫中山和他的時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上冊,26-27頁。
[23] 《孫文學說》第八章。《國父全集》,第一冊,409頁。
//線上試閱//
柒、增訂部份
一、從三個名詞的微觀角度透視辛亥革命
前言
辛亥革命中的三個名詞:中華民國、三民主義、國民革命,皆源於中國同盟會成立之後。九十年來,已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最流行的觀念。但此三個名詞的產生,並非一躍而就,而是有其複雜的過程與背景,與中國傳統、時代潮流有不可分離之關係,對辛亥革命運動之作用與影響,至為深遠。本文將以微觀的角度,來檢視這三個名詞產生的過程和背景,藉以透視辛亥革命的意義和性質。
中華民國
自八○年代兩岸三地學者頻繁交流以來,對於學術研究,也帶來新的刺激。使之過...
目錄
增訂版自序
自序
歷任領導人圖片
壹、三次大結合
一、第一次:同盟會成立的時代意義
二、第二次:國民黨改組的歷史背景與意義
三、第三次: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
貳、聯俄與容共
一、孫中山與越飛聯合聲明前的談判
二、馬林與國共合作
三、蔣中正赴俄考察記
四、鮑羅廷與改組國民黨
參、軍權、黨權與民權
一、國民黨與民國早期之民主運動
二、二、國民黨實施訓政的背景及挫折
三、民主憲政摧殘者:袁世凱與李登輝
肆、分裂與整合
一、國民黨的分合與興衰
二、中山艦事件原因的考察
三、迎汪復職與迎汪倒蔣
四、中共抗日統戰初期的「抗日反蔣」方針
五、從團結禦侮到共赴國難
伍、世代交替
一、孫中山晚年北上與最後的奮鬥
二、胡汪蔣分合關係之演變
三、從紀念蔣經國的言論來認識李登輝
四、李登輝與汪精衛的「世代交替」之比較
陸、回顧與展望
一、國民黨一至六次代表大會的回顧
二、從國共兩次分合看兩岸問題
三、國共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四、從「百年老店」的興衰看國民黨的改造自救
柒、增訂部份
一、從三個名詞的微觀角度透視辛亥革命
二、「督撫革命」與「督撫式的革命」
三、鮑羅廷對國民黨的「左運」工作
四、孫中山晚年北上致力和平統一的途徑
五、戰後蔣中正「先安關內,再圖關外」問題之研究
增訂版自序
自序
歷任領導人圖片
壹、三次大結合
一、第一次:同盟會成立的時代意義
二、第二次:國民黨改組的歷史背景與意義
三、第三次: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
貳、聯俄與容共
一、孫中山與越飛聯合聲明前的談判
二、馬林與國共合作
三、蔣中正赴俄考察記
四、鮑羅廷與改組國民黨
參、軍權、黨權與民權
一、國民黨與民國早期之民主運動
二、二、國民黨實施訓政的背景及挫折
三、民主憲政摧殘者:袁世凱與李登輝
肆、分裂與整合
一、國民黨的分合與興衰
二、中山艦事件原因的考察
三、迎汪復職與迎汪倒蔣
四、中共抗日統戰初期的「抗...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1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