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佩榮◎解讀
定價:NT$ 420
優惠價:88 折,NT$ 370
本商品已絕版
《老子》又名《道德經》,但是內容世人所謂的「仁義道德」完全無關,亦即所論並非倫理學的題材。以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年)所注的版本為例,《老子》分為上下兩篇,先論「道可道,非常道」,後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於是遂有「道經」(一至三十七章)與「德經」(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二篇,合稱《道德經》。〈br〉關於《老子》一書的作者,亦即「老子」此人,司馬遷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寶之史也。」老子是周朝管理文書檔案的官,學問與見解應該具有一水平。根據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一事來看,老子應該也是春秋時代的人,年齡比孔子稍長。孔子聽了老子的一番訓勉之後,對弟子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所謂「龍」,描寫他「乘風雲而上天」,並非年輕時的孔子所能理解。老子眼見周朝衰頹,決定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守關的官員請他留下作品。「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br〉今日通行的是王弼注的版本,而王弼上距老子的年代也有七、八百年,誰能擔保這段期間的傳抄與刻印都沒有問題呢?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的「漢墓」,出土了一大批帛書,其中就有《老子》的帛書甲本與乙本。這兩個版本大同小異,都是〈德經〉在前而〈道經〉在後,並且沒有分章。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又出土了許多竹簡,其中有三種《老子》的摘抄本,分為甲、乙、丙三組。摘抄本的字數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並且丙組中的文句較為接近帛書本與通行本。專家認為,甲組較為接近《老子》祖本,它的抄寫年代距離老子逝世「可能」只有一百多年。換言之,目前所能找到的斷簡殘篇,離〈br〉作者老子本人也有一百多年了。既然如此,我們在依據最新出土的資料修訂《老子》通行本的同時,還是要把焦點置於老子學說的闡釋上。〈br〉在探討老子學說時,會發現材料最多的是歷代的注解與引申。從最早的莊子、韓非等人,經過河上公、王弼,甚至唐玄宗這位帝王,以及宋朝的王安石、蘇轍、朱熹等人,無不發表心得,增益老學。但是,《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藉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而未必說得清楚它原來的用意是什麼。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真實」(更好說是「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外開闢了一條路,並且是更為寬廣的路。奈何天下人卻難以體認他的美意。他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們不妨欣然接受此一邀請與挑戰,一起認真研讀《老子》。〈br〉〈br〉解讀者簡介: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文化)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論語》、《莊子》、《老子》(立緒文化)。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2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傅佩榮◎解讀
優惠價: 88 折, NT$ 370 NT$ 420
本商品已絕版
《老子》又名《道德經》,但是內容世人所謂的「仁義道德」完全無關,亦即所論並非倫理學的題材。以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年)所注的版本為例,《老子》分為上下兩篇,先論「道可道,非常道」,後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於是遂有「道經」(一至三十七章)與「德經」(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二篇,合稱《道德經》。〈br〉關於《老子》一書的作者,亦即「老子」此人,司馬遷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寶之史也。」老子是周朝管理文書檔案的官,學問與見解應該具有一水平。根據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一事來看,老子應該也是春秋時代的人,年齡比孔子稍長。孔子聽了老子的一番訓勉之後,對弟子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所謂「龍」,描寫他「乘風雲而上天」,並非年輕時的孔子所能理解。老子眼見周朝衰頹,決定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守關的官員請他留下作品。「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br〉今日通行的是王弼注的版本,而王弼上距老子的年代也有七、八百年,誰能擔保這段期間的傳抄與刻印都沒有問題呢?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的「漢墓」,出土了一大批帛書,其中就有《老子》的帛書甲本與乙本。這兩個版本大同小異,都是〈德經〉在前而〈道經〉在後,並且沒有分章。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又出土了許多竹簡,其中有三種《老子》的摘抄本,分為甲、乙、丙三組。摘抄本的字數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並且丙組中的文句較為接近帛書本與通行本。專家認為,甲組較為接近《老子》祖本,它的抄寫年代距離老子逝世「可能」只有一百多年。換言之,目前所能找到的斷簡殘篇,離〈br〉作者老子本人也有一百多年了。既然如此,我們在依據最新出土的資料修訂《老子》通行本的同時,還是要把焦點置於老子學說的闡釋上。〈br〉在探討老子學說時,會發現材料最多的是歷代的注解與引申。從最早的莊子、韓非等人,經過河上公、王弼,甚至唐玄宗這位帝王,以及宋朝的王安石、蘇轍、朱熹等人,無不發表心得,增益老學。但是,《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藉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而未必說得清楚它原來的用意是什麼。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真實」(更好說是「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外開闢了一條路,並且是更為寬廣的路。奈何天下人卻難以體認他的美意。他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們不妨欣然接受此一邀請與挑戰,一起認真研讀《老子》。〈br〉〈br〉解讀者簡介: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文化)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論語》、《莊子》、《老子》(立緒文化)。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2 |
7折以上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