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做為進一步探究日本殖民地時代台灣電影史研究基台的作品。將1895年至1942年間台灣的電影政策,從法規、統制、宣傳等層面整理史料分析其作為一種論述的意義,此外,也針對電影政策的對象,即民眾社會的層面也加以調查分析。所使用的史料為當時政府發行的公報、雜誌外,還有民間的報紙、雜誌,以及口述歷史等。
電影是在黑暗中看到的明亮的影像,但觀眾所看到的並不是FILM本身而是在銀幕上映出來的影像,那麼「電影」到底是FILM本身?還是在銀幕上的影像?其實「電影」就如「書」被讀者看到時才發揮作用般,FILM每一次在銀幕上跟觀眾接觸時才發生作用。本書之所以叫做《殖民地下的「銀幕」》,一方面意味著在黑暗的時代裡也有娛樂文化的一面,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透過「銀幕」,能呈現出該時期所謂「殖民地主義」的那一面。
作者簡介:
三澤真美惠
◆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系畢業(主修「人間科學」)。曾
任雜誌記者、廣播主持人。1995年來台。
◆1999年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
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博士班。
◆電影一直都是作者的最愛。而作者之所以會對台灣史產生興趣,也是在看
了《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兩部電影後受到啟發的結
果。因此作者用自己當作一個例仔,證明電影的影響力有多大,大到能改
變一個人的命運。
◆論文.著作有:《日本時代台灣的電影政策:1895年-1942年》(1998年度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教育會的電影宣傳策略:
1914年-1942年〉(收於《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若林正丈、吳密察
編,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資料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01-01ISBN/ISSN:957801324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軟精裝頁數:47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