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天鳴
定價:NT$ 170
優惠價:95 折,NT$ 161
市面難尋商品,已售完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以孔孟為核心的儒家學說,以及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成為二支主要的學說思想脈絡。而以道家哲理為基礎的道教,隨著中國人追求長生不死、企圖成仙得道應運而生,同時結合了遠溯三代以上、先秦以前的神仙思想,創造了中國民間流傳的仙道人物不知凡幾。受老莊思想與修道方士的鼓吹將神仙故事的人物,甚至重視忠孝節義的賢君良臣、儒將逸士皆成為天方神君的重要角色。此外,佛教傳入中土後,仙道故事又容納了大量的佛教人物,將原先已充滿神異詭奇的仙道人物,更加賦予神助般的力量。「儒家」思想約形成於西元前五百年的春秋時期,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創立以「仁」為核心體系的思想學派,主張個人的自身修養,以「孝」為家庭倫理基礎,以「禮」為社會秩序之本,重視以君、臣、父、子所形成「三綱五常」人倫關係,講求君子「中庸」與為政「正名」之道;與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人君以「仁」治國,並講求「王道」之意義相通,影響世人於家庭、生活、為師、為君與為人之道。歷代儒家所闡揚的忠孝、節義、修睦、恤下、為善的故事體裁,以版畫圖繪詮釋,別有教化特色。對中國來說,佛教是外來的文化,它是西元前六世紀印度釋迦牟尼(約西元前565-前486)所創立的宗教,東漢傳入我國,由於中外大師的努力,歷代帝王的護持,漸漸宏揚起來,在傳播的過程中,與傳統的思想有對立與抗爭,也彼此互相學習調和,宋代以後佛教已完全融入中國社會,其所倡導的緣起性空思想、六道輪迴的生命觀及善惡因果的報應,深為國人所接受,和儒道兩家共同組成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其禮儀節慶也成為社會的重要民俗。院藏佛教典籍極其豐富,書中附有不少釋家人物與經文故事之插圖,無非莊嚴佛經及闡釋義理之用,而其刻繪更是神情逼真,構圖詭奇生動,實為我國版畫上乘之作。「道家」乃先秦諸子百家之一,以老子、莊子(西元前369-前286)之思想學說為代表,主張效法自然、天人合一,以清靜無為之方式治國修身;而「道教」,則是漢代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基礎,並吸收古代神仙方術、神鬼信仰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宗教,追求通過形體之修煉而「得道成仙」,歷史上有東漢靈帝時河北鉅鹿人張角創立的「太平道」,以及漢順帝、桓帝時張道陵(34-156)創始的「天師道」(亦稱五斗米道)兩個主要教團,以道家之老子為「道」之宗師則起源於「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道家與道教結合的神話傳說與仙道人物精彩有趣,受明清優秀人物畫家的青睞,將神道人物之神情體態、場景及配飾一一呈現。如此「儒釋道」人物所形成的形態風格與故事題材,多樣異趣;尤以故事題材在民間人人皆能說上幾則,例如:「孔子問禮於老子」、「漢皋解佩」、「木蘭從軍」、「目連救母行孝」等。除三者原先宣揚聖賢功德、教化人心、懲惡揚善的故事真諦外,在中國文人的筆墨下自有其表現的想像力與藝術創作,馳騁於想像,也豐富塑造了人們心目中對聖、佛、仙人物的特有形象,為故事情節及神佛傳說增添了傳奇性的色彩。本院收藏明清古籍中,圖繪及版刻的書籍豐富多樣,尤以明萬曆以後版畫刊本最夥,明佛經泥金圖繪的神佛人物更是細膩非凡,人物之神態或正氣凜然、莊嚴慈悲,或仙風道骨,唯妙唯肖,而其場景更是可歌可泣、詭譎奇幻,令人目不暇給。今精選院藏圖繪之儒家、佛教、道家與道教人物,分為「神佛傳奇」、「仙道迷蹤」與「超凡入聖」三個單元,從出世的神佛天界、過渡的凡人成仙、到入世的人間典範,透過人物的形象、配飾、場景與故事的賞析,略窺古人對於先聖、賢人、神佛、仙士的描繪與詮釋,讓觀者於儒釋道的哲理有深一層的了解,亦一覽院藏古籍中人物圖繪的多姿多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天鳴
優惠價: 95 折, NT$ 161 NT$ 170
市面難尋商品,已售完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以孔孟為核心的儒家學說,以及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成為二支主要的學說思想脈絡。而以道家哲理為基礎的道教,隨著中國人追求長生不死、企圖成仙得道應運而生,同時結合了遠溯三代以上、先秦以前的神仙思想,創造了中國民間流傳的仙道人物不知凡幾。受老莊思想與修道方士的鼓吹將神仙故事的人物,甚至重視忠孝節義的賢君良臣、儒將逸士皆成為天方神君的重要角色。此外,佛教傳入中土後,仙道故事又容納了大量的佛教人物,將原先已充滿神異詭奇的仙道人物,更加賦予神助般的力量。「儒家」思想約形成於西元前五百年的春秋時期,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創立以「仁」為核心體系的思想學派,主張個人的自身修養,以「孝」為家庭倫理基礎,以「禮」為社會秩序之本,重視以君、臣、父、子所形成「三綱五常」人倫關係,講求君子「中庸」與為政「正名」之道;與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人君以「仁」治國,並講求「王道」之意義相通,影響世人於家庭、生活、為師、為君與為人之道。歷代儒家所闡揚的忠孝、節義、修睦、恤下、為善的故事體裁,以版畫圖繪詮釋,別有教化特色。對中國來說,佛教是外來的文化,它是西元前六世紀印度釋迦牟尼(約西元前565-前486)所創立的宗教,東漢傳入我國,由於中外大師的努力,歷代帝王的護持,漸漸宏揚起來,在傳播的過程中,與傳統的思想有對立與抗爭,也彼此互相學習調和,宋代以後佛教已完全融入中國社會,其所倡導的緣起性空思想、六道輪迴的生命觀及善惡因果的報應,深為國人所接受,和儒道兩家共同組成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其禮儀節慶也成為社會的重要民俗。院藏佛教典籍極其豐富,書中附有不少釋家人物與經文故事之插圖,無非莊嚴佛經及闡釋義理之用,而其刻繪更是神情逼真,構圖詭奇生動,實為我國版畫上乘之作。「道家」乃先秦諸子百家之一,以老子、莊子(西元前369-前286)之思想學說為代表,主張效法自然、天人合一,以清靜無為之方式治國修身;而「道教」,則是漢代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基礎,並吸收古代神仙方術、神鬼信仰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宗教,追求通過形體之修煉而「得道成仙」,歷史上有東漢靈帝時河北鉅鹿人張角創立的「太平道」,以及漢順帝、桓帝時張道陵(34-156)創始的「天師道」(亦稱五斗米道)兩個主要教團,以道家之老子為「道」之宗師則起源於「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道家與道教結合的神話傳說與仙道人物精彩有趣,受明清優秀人物畫家的青睞,將神道人物之神情體態、場景及配飾一一呈現。如此「儒釋道」人物所形成的形態風格與故事題材,多樣異趣;尤以故事題材在民間人人皆能說上幾則,例如:「孔子問禮於老子」、「漢皋解佩」、「木蘭從軍」、「目連救母行孝」等。除三者原先宣揚聖賢功德、教化人心、懲惡揚善的故事真諦外,在中國文人的筆墨下自有其表現的想像力與藝術創作,馳騁於想像,也豐富塑造了人們心目中對聖、佛、仙人物的特有形象,為故事情節及神佛傳說增添了傳奇性的色彩。本院收藏明清古籍中,圖繪及版刻的書籍豐富多樣,尤以明萬曆以後版畫刊本最夥,明佛經泥金圖繪的神佛人物更是細膩非凡,人物之神態或正氣凜然、莊嚴慈悲,或仙風道骨,唯妙唯肖,而其場景更是可歌可泣、詭譎奇幻,令人目不暇給。今精選院藏圖繪之儒家、佛教、道家與道教人物,分為「神佛傳奇」、「仙道迷蹤」與「超凡入聖」三個單元,從出世的神佛天界、過渡的凡人成仙、到入世的人間典範,透過人物的形象、配飾、場景與故事的賞析,略窺古人對於先聖、賢人、神佛、仙士的描繪與詮釋,讓觀者於儒釋道的哲理有深一層的了解,亦一覽院藏古籍中人物圖繪的多姿多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