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說話,可是你知道她持續不懈、寫了四十億年的日記嗎?漫長的四十億年裡,這個行星看似沉默,其實在海濱之沙與火山灰燼當中,地球寫下了自己的故事,然而只有專家才能解讀。
地質學家貝鳶業如在《岩石閱讀指南》一書中,以科學的專業與文人的筆觸,為我們轉譯詮釋地球的語言,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中這個星球傳奇的一生。雖然人類存在時日甚短,地球的過去我們來不及參與,所幸我們依舊能夠從《岩石閱讀指南》中,學會閱讀我們腳下大地成長與變遷的故事。
作者簡介:
貝鳶業如(Marcia Bjornerud)
為結構地質學家,曾在挪威、加拿大的高緯度北極區以及北美洲的前寒武紀地盾,研究古老山岳帶的構造運動。貝鳶業如是羅倫斯大學教授,於二○○三年獲提名為美國地質學會會員,二○○○至二○○一年間,以美國傅爾布萊特學人的身分前往挪威研究。現居於美國威斯康辛州阿波頓市;三個兒子也都熱愛岩石。
譯者簡介:
若到瓜(Nakao Eki)
太巴塱人(阿美族),台大法律系畢,哈佛大學科學史研究所碩士,譯有《土地的守護神》、《公司男女》、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各類教課書。現從事台灣原住民傳統知識研究,及台灣學研究論文的翻譯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程延年專文推薦
◎亞馬遜網站眾多讀者★★★★★五星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程延年專文推薦
◎亞馬遜網站眾多讀者★★★★★五星推薦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江博明、科學月刊總編輯林基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趙丰強力推薦。
翻開岩石,是一頁頁用四十億年寫成的地球日記,探查這個藍色行星的內心世界,就從這裡開始!──地質專家程延年博士專文推薦
我們絕對需要《岩石閱讀指南》這樣的科普書來導正視聽……作者具有獨特天賦,以各種類比、明示與隱喻,引人入勝地解說科學意念,述說我們星球的故事。──「自然」雜誌
每個地球子民都必須閱讀地球的歷史。這是一本絕佳的田野入門書,讓讀者親身走訪縱觀地球史的田野實察之旅。──史娜德曼,《我們周遭的地球》編輯
地球存在已久,只要知道如何閱讀它的故事,我們也能從中獲益。……作者巧妙地將深刻的洞見與啟發性的比喻結合成一則故事。──艾理,賓州州立大學教授
名人推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程延年專文推薦
◎亞馬遜網站眾多讀者★★★★★五星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程延年專文推薦
◎亞馬遜網站眾多讀者★★★★★五星推薦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江博明、科學月刊總編輯林基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趙丰強力推薦。
翻開岩石,是一頁頁用四十億年寫成的地球日記,探查這個藍色行星的內心世界,就從這裡開始!──地質專家程延年博士專文推薦
我們絕對需要《岩石閱讀指南》這樣的科普書來導正視聽……作者具有獨特天賦,以各種類比、明...
章節試閱
序曲:瘋迷石頭
如同那看似無生命的冷酷岩石,我也擁有塑造了我的物質的記憶。時間與地點都曾有過自己的話語。--赫斯頓《公路上塵土飛揚》
我是地質學家,在美國稱為中西部的廣大地區裡一所小型人文學院教書,以支持我對岩石的迷戀。這所學院跟其他許多此類學院一樣,於十九世紀由一群想要將啟蒙思想引進內陸的慈善家所創立。一百五十年後,我與同事依舊忠於這個理想,但我們也都同意,在威斯康辛州溫尼貝戈湖北岸這座居民好飲啤酒的小城裡,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也就是說,沒什麼值得學術觀察之事。
確實,魔術師胡迪尼和紐約洋基教頭喬麥卡錫都曾住在這裡(頗不搭調的組合)。小說家艾德娜費柏也是(你知道,就是寫《畫舫璇宮》和《巨人》的那位)。我們也可以說美式足球「綠灣包裝工隊」過去的教練跟球員也都出身這裡,在當地彷彿聖人般受到祝福。但全部也不過如此而已。此地的歷史總是看似淺薄又墮落,連湖的名字都在美國過度的消費文化之下,變調成新進的笑柄了。
從電話簿和公路地圖看來,這裡似乎曾有豐富的過往。溫尼貝戈湖畔名為奧詩考詩、波伊西比、新倫敦、新好斯坦、凡登布魯克和馮都拉的城鎮裡,姓熊的跟姓瓊斯的幾乎一樣多。一七三○年,法軍在梅諾米尼印地安戰士的協助下,就在離此地不過數公里遠處,將沿著狐狸河偷襲毛皮商人的印地安索克族整村屠戮殆盡。當時屍體堆積如山,屠殺地點於是獲得「死亡丘」(Butte de Mortes)的稱號,而這名字也一直流傳至今(不過當地發音不準,Bewdahmore的讀法使這名字失去了一些慘酷感)。
在湖的東北岸尼加拉瓜斷崖的高處,有一座呈蛇、烏龜和美洲豹形的象形丘,大約已有一千年之久(美洲豹?)。而在湖的東南方,泥濘的湖黏土中則挖出了帶有屠痕的長毛象骨頭(長毛象?)。這一帶的黏土在某些地方厚約十公尺,沉積在冰河時期形成的這座巨湖底下。這座湖以前即使有名字,也早在數千年前便已為人遺忘,因此地質學家只好以一名阿爾岡京族的印地安酋長之名(他的名字被縫在工作服和外套上也有一百年的歷史了),溯及既往地將這座湖命名為「奧詩考詩冰河湖」。
現在的溫尼貝戈湖面積約五、六萬公頃,是座相當大的湖,也是北美最大的鱘魚(一種巨形原始魚類,可活一世紀之久)族群所在地之一。但溫尼貝戈湖不過是奧詩考詩湖的一點零頭罷了,後者曾經覆蓋過較前者大十倍的面積,是大量冰層融化之後所留下的巨型水塘。黏土沉積層安靜地沉入奧詩考詩湖,覆蓋住有著起伏山丘與谷地的老地景,這是之前在為郊外住家尋找水井時,鑽床機打洞穿過不透水的黏土層才發現的地貌。這棘手的黏土後來成了該郡掩埋場的良好選擇,而場址開挖時,鋤耕機在其下超過六公尺深處挖掘出一層大大小小的雲杉枝幹,發現了冰河期森林的遺跡(埋在地下的森林?)。湖黏土層在象形丘所在的斷崖處突兀地中斷,平坦的地景上突然伸出一片石灰岩斷崖。這些斷崖的岩石裡有著珊瑚、海百合和古老的烏賊化石(烏賊?),表示過去海平面一度很高,而威斯康辛州的地勢則非常低。
在冰河湖對岸的鎮西邊,有一小片有趣的粉紅色岩石露頭(outcrop),那是稱為流紋岩的岩石,是由聖海倫火山那種活火山所噴發的岩石(火山?)。流紋岩的表面有冰河刻蝕的痕跡,但岩石的本身卻古老得多──即便是粉紅色的熔岩在陽光照射的志留紀(距今四億多年前)溫暖海洋中堆積形成島嶼,烏賊悠游其間的年代,這些岩石也已經很古老了。更往西的安布洛河沿岸,則有顆粒粗大、如內華達山脈般美麗的花崗岩,巨大的結晶顯示它們形成於地底深處的山脈(山脈?)根部。轉向北方的話,你還會見到更多火成岩,有些還帶有閃閃發光的銅鎳礦。然後你會來到一條令你羅盤亂顫的窄長形紅鐵礦結構前,此處形成於空氣中首度富含氧氣、鐵自海洋中鏽出的時期。若是你還沒喪失方向感,並往蘇必略湖方向前進,最後就會站在玄武岩熔岩流上,使你聯想到夏威夷的奇拉威火山或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我們這忠貞的學院成立之前,威斯康辛州這一帶曾見識過眾多的移民、有系統的滅種屠殺、狩獵長毛象的活動、災難性的大洪水、大陸為冰河所覆蓋、氣候擺蕩、無情的侵蝕、海水氾濫、豐美的珊瑚礁、三代火山的生成、大氣中大規模的化學變化、以及一座重要山脈的興起。除此以外,此地沒發生過什麼事。
偶然的日記作家
當然,重點是,這裡就跟地球上所有地方一樣都有過去,但有些地方的歷史比較沉靜,也比較不會自我吹捧。許多(或許是多數的)歷史紀錄都太過隱晦,以致於不解其中精妙的人根本無法察覺它的存在。但紀錄不明朗並不表示它們所代表的年代不存在或是不「重要」;問題只在於無人有此餘裕可以逐一細數這些事件。若說內陸的歷史總顯得無關緊要或是反覆無常,那都是因為我們不曾花時間去了解它所呈現的一切:地景和文化的交匯如何使同一個地方能夠孕育出象形丘的建造者、毛皮商人、魔術師和球隊教練,氣候和岩床又怎樣聯手在一個年代裡支配了冰河的流動,在另一年代中支配的卻是熱帶珊瑚礁的位置。
公路地圖上的地名是人與土地互動的文獻記載,岩石與地景則是地球的無體系編年史,是無意間寫成的自傳。自傳總不免是過去事件的主觀敘述,因為記憶的不完美而變得模糊,受到淺短目光的限制,又基於美學、自我本位或法律上的理由而有所剪裁。寫自傳需要的是自我意識,這定義本身便已預先排除了寫出客觀、完整編年紀錄的可能。但地球本身的生命故事,卻是不帶自我意識卻仍被記載下來的自傳,它完全如字面所示,乃是由石頭書寫而成。
不幸的是,石頭卻被冠上了沉默寡言的名聲。石頭般聾、石頭般冷、石頭般的沉靜,甚或呆若石頭等形容,在在顯示多數人與腳下石頭無所關聯。但對地質學家來說,石頭是滿載圖解的文章,訴說著炙熱、風暴、苦難、災害與輪迴的歌德式傳說。這座行星在四十多億年的時間裡,在海沙、火山灰燼、花崗岩和深紅色的片岩裡,無意間就自己的過去寫下了一部風格獨具的豐富日記。
在這個行銷與形象製造無所不在的時代裡,還有這種中立得無情的文章存在,我們或許足堪告慰。我們對它所做的詮釋或許帶有偏見或缺陷,但我們可以確定作者本身並沒有什麼預設。若說這敘述無關道德、無關政治又漠然,那麼它也是普適的、平等的、絕對的。這故事比我們所有人都龐大,型塑它的規範則比所有人造的經濟、法律與宗教原理都更早也更優越。
就文學性而言,地球所訴說的自身故事,不過是個業餘的混合之作。文體自令人屏息的恐怖小說到一般的日記體裁都有,描述的行為自微生物的代謝到造山運動無所不包。生命的芬芳美好與死亡的惡臭細節佔有同等篇幅。有些事件冗長得令人生厭,有些卻肢離破碎、拐彎抹角,讀者必須自行拼湊人物和情節。
但這故事講述的是我們居住的所在,說的是大體上不錯或很糟糕的年代裡活過又死去的祖先,如何將這寬敞的住家交到我們手中的故事,因此這無疑是所有世人都該閱讀的文章。我們在拆下這座古老宏偉住宅(我們唯一的避難所)的屋頂,又改裝了暖氣系統之前,竟不曾費心了解過其建築結構的精微奧妙。而這個以宏大的型態維持自身、為期遠過五千萬年人類史的結構,或許也能教導我們一點求生的本事。
岩石紀錄不是為了薰陶我們的道德而寫成的寓言集,但我們若不跟隨其智慧的腳蹤,那也未免太愚蠢了。地球與其雜多的系統經過千萬年的實驗,已然學會駕馭能量與平衡極端(混合與貯存、大與小、共工與競爭、保守與創新)之法。此種平衡若不存在,生命便不可能在這座行星上存在近四十億年之久。
「勢力均衡」或許正是地球最引人注目的性格特徵。當地球的姊妹金星正變得愈來愈熱,地球的兄弟火星正沉入愈見深沉寒冷的睡眠,我們的行星之家卻始終清醒而穩定。岩石紀錄中早期的條目(四十四億年前的少數澳洲鋯石結晶)就跟之後的卷冊一樣,都清楚顯示液態水自行星歷史的開端便一直穩定存在於地表。地球曾經發燒也曾經寒顫,但卻從未罹患過氣候免疫系統無法克服的極端病症。這是因為地球擁有緩和危機的高科技和低技術策略,那是一種古老而令人驚嘆的制約均衡系統,海洋、大氣、生物圈和堅實的土地全都與此相關。
我們能自地球故事中汲取的教益並不只是比喻性的;倒不如說,這些教訓是原型設計,如果我們想要避免無可挽回的不穩定,就該在我們的經濟與社會體系中仿效這些設計。我們科學家書寫自然時,總是努力避免將研究的現象擬人化,壓抑了我們天生便會在一切所見事物中覺察自己的傾向。但我們在地球上認出自己並不奇怪,畢竟我們是地球的子女。我們忘卻自己是古老王朝最年幼的孩子,這才是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對自己短暫興衰史的那種自戀執迷,使我們對更豐富深刻的家族英雄史蹟視而不見。而在閱讀岩石紀錄時,我們或許可以將地球稍微擬人化,因為我們也可以將自己「擬地化」,從而重新發現地球刻印在我們身上的歷史。
第一章:地球之道(摘錄)
地質學這個領域至今都還帶有十九世紀分類偏見的印記,使人在面對自然的變化與歧異時,能夠獲得一種令人安心的有限感與確定感。地質學的傳統子領域(礦物學、研究岩石的岩石學、古生物學、研究層狀層序的地層學、研究地形的地形學),基本上也都與一八○○年代晚期地質博物館展示廳中的名稱相呼應。直到非常晚近,這些管窺型的子領域才開始經由地球生物化學及古代氣候學等新領域,讓道給地質現象的全視觀點。但命名法則卻比孕育它們的體系活得更久,隨著時間經過,地質學的專門術語更是已經成為時代錯亂、同物異名和有用詞彙別具風格的混合體了。
馬克吐溫就很了解地質學詞彙之豐盛。他在《馬克吐溫自傳》(一九○七年出版)當中提及一名頭髮花白的河船舵手,以地質詞彙為自己的語言添加風味:
身為一名大副,他是個驚人且稱職的咒罵者,那是幹這行所必備。但他擁有一套河上其他舵手都沒有的字彙,使他比這行中任何舵手更能說動那些好吃懶做的碼頭工,因為這些字眼雖不瀆神,卻很神秘而可怕,使人深受驚嚇,覺得聽來比河上服務業所有船頭上找得到的語彙都還要瀆神個五、六倍。
〔他〕沒受過什麼教育,只會閱讀和某種類似書寫、足以哄騙他人的能力。他讀書,讀得又多又勤奮,但他整座圖書館裡只有一部書,那就是萊爾的《地質學》。他抱著書不放,直到所有陰森可怕、刺耳難聽的科學專有名詞全都朗朗上口為止,但他卻一點也搞不清楚這些字是何意思…他只是想要用這些非凡的字眼來激發碼頭工人的能量而已。情況特別緊急的時候,他會像火山噴發般爆出一般老式的正統瀆神咒罵語,混合佐以壯觀的地質用語,然後正式指控他的碼頭工人是白熱不等趾足後上新世時期的古志留紀無脊椎動物,再詛咒他們整幫人死後都下地獄。
地質用語以及將之精準應用到岩石上的行為(如「啊,多迷人的縫合面微晶啊!」)具有一種咒語般的力量,這當中確實存有一種無可否認的樂趣。但在本書中,我們注重的是解讀岩石的本身,而非地質學語彙,只有在這些用語有助於我們閱讀地球自傳,或這些名稱本身能夠闡明石頭的人類論述史時,才會介紹岩石的名稱。
序曲:瘋迷石頭如同那看似無生命的冷酷岩石,我也擁有塑造了我的物質的記憶。時間與地點都曾有過自己的話語。--赫斯頓《公路上塵土飛揚》我是地質學家,在美國稱為中西部的廣大地區裡一所小型人文學院教書,以支持我對岩石的迷戀。這所學院跟其他許多此類學院一樣,於十九世紀由一群想要將啟蒙思想引進內陸的慈善家所創立。一百五十年後,我與同事依舊忠於這個理想,但我們也都同意,在威斯康辛州溫尼貝戈湖北岸這座居民好飲啤酒的小城裡,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也就是說,沒什麼值得學術觀察之事。確實,魔術師胡迪尼和紐約洋基教頭喬...
商品資料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10-24ISBN/ISSN:9789867001795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其他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