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的轉折時刻,歷史將受何種力量左右?
這一套紮根於長遠社會背景下的潛規則,可以讓我們看懂撼動歷史的真實力量,
也可以讓我們知道下層社會的運作邏輯,它更是一把打開歷史新視野的鑰匙。
在歷史上成功的盜賊,除了武力,還必須有其他的條件:
一是要有某種宗教或信仰作為心臟;
二是要有知識分子作為頭腦;
三是要有外圍的運輸工人或商人作其耳目;
四是要有大量農村無業人口作其手腳。
電影《投名狀》為中國盜賊的特色添加了最好的血肉,村民搖身一變就成了盜賊,當了盜賊還可以再變為官兵,而官兵的行為邏輯又可以跟強盜相同,這種矛盾有長遠的社會經濟條件背景。這是一種下層社會組織活動的潛規則。
本書講述的是中國歷史中大時代的轉折時刻,從陳勝、吳廣到現代的毛澤東,一些偉大的平民豪傑,如何成為帝王將相的成功故事及運作祕訣。
作者簡介:
高島俊男(Toshio Takashima):一九三七年生,東京大學畢業,中國文學研究者。對三國、水滸、唐詩背後的社會及歷史有相當深的研究,著書甚多。一九九一年以《水滸傳》獲大眾文學研究賞,一九九五年獲講談社散文獎,二○○一年以《漱石的暑假》獲讀賣文學賞。
譯者簡介:
張佑如:台北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News98節目主持人、日本松下政經塾研究員、NHK國際放送新聞編譯、播報員等。現爲自由撰稿人,主要從事翻譯、寫作與歷史研究。著有《留學北大》等。
【譯者序】
大約是在三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忍不住一口氣看完,只能用「驚艷」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
我們都是學所謂的「正史」長大的。周圍所有的人幾乎毫無例外地對「正史」内容照單全收,深信不疑。即便是我在長大成人之後,有機會涉足歷史研究的領域,在學術殿堂裡,也很少聽聞對中國「正史」的「異議」。本書無疑是一種顛覆、一種挑戰。我想對所有海峽兩岸接受過中國「正統觀」教育的人,一定跟我一樣會被本書中的一些,與其説是作者的觀點,不如説是書中陳述的「史實」的另一面,而在思想上受到衝擊。
作者高島俊男先生是一個專門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學的日本學者。有些人基於「民族情緒」也許會質疑日本人研究中國史的能耐。不過我相信只要看完這本書,平心靜氣地思考,讀者就會明白,正是由於沒有受過「正史教育」,沒有歷史包袱,作者才能以極爲冷靜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問題。高島先生用他一貫愛開玩笑的輕鬆口吻,把許多複雜的歷史事件,通過他用功數十載搜集來的史料做了精彩而深入淺出的解剖和描述。無論如何,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看中國歷史的視點。
推薦序
「盜賊史觀」──成王敗寇的潛規則
編輯室
看外國人寫的中國史常有一些特別的收穫,這倒無關治學認真或者方法獨到,而只因為文化背景不同,作者自然對歷史的差異處多有感受,並順此產生問題和詮釋的觀點,所以讀來特別清新醒目,好像我們平常習焉不察、視而不見的部分頓時都別開生面的活躍起來了。
日本漢學家高島俊男的《中國大盜賊》就是屬於這種讀來特別清新醒目的作品。
關於盜賊的問題,在外國史家的眼中,中國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歷史樣本。大約全世界不曾發生由平民出身,透過盜賊組織而壯大勢力,最後由盜轉兵並逐步取得帝國政權的事例。這種情形只有中國可以發生,而且發生不止一次。若再加上陳勝吳廣這類不成功的革命,那發生的次數就更頻繁了。
無論是歐洲或者日本,大規模的政治權力轉移,如果不是外族入侵,就只能發生在貴族間的相互兼併。平民縱有暴動反抗,始終是小打小鬧,無法形成氣候。唯獨中國歷史,在意識上就把平民革命視為理所當然,而類似劉邦和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不斷被編成民間戲曲廣泛流傳,久而久之,我們反而不覺得這是中國歷史的特殊現象了。
一個漢學家在感受到這樣的歷史差異時,很難不去追問背後的原因,而一個對世界歷史感興趣的人,也很難不相對的去探討其他社會的平民何以無法形成撼動歷史的反抗力量。
英國學者貝思飛(Phil Billingsley)教授在其知名的著作《民國時期的土匪》(Bandits in Republican China),嘗試說明這種觀念上的差別。他認為,中國的盜賊和其他地方的盜賊一樣,剛開始都不具任何政治企圖,然而他們對自己在政治變化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卻非常敏感。此因中國傳統的「天命」觀念,使一個頻露衰敗跡象的王朝可視為失去上天授予的「統治權」,而野心勃勃的首領很容易使自己相信,只有他們才有資格贏得它。加上推翻實施苛政與暴政的君主,這在儒家的價值觀裡是被推崇的行為,於是履見於史冊的「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當如是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便自然的發生了。因此,從非法活動到徹底革命叛亂的轉變,在中國要比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普遍。
即使以讀傳統小說的感受來說,我們很容易想像《水滸傳》的結尾被樂觀改寫成建立一個勢力範圍有如日本國土的小朝廷,但我們無法想像英國的《羅賓漢》最後統治了半個英格蘭領土。別的不說,只從兩方人物的服飾、言語、組織、專長、知識背景等作比較,就知道格局大小差別甚大。
如果再以社會實況來看,也可以感受此中的訊息。例如十五世紀末的荷蘭人文學者伊拉斯謨(Erasmus von Rotterdam)曾記述一故事,四名事業小有成就的鹿特丹市民決定一同赴西班牙與義大利朝聖,經過一年的艱苦旅程後,三名同伴陸續死於途中,只有一名拖著疲憊的身軀和無法辨認的面容返回家鄉,由此顯示當時歐洲各地隔閡阻礙之狀況。但西元前二世紀的中國,司馬遷憑著一輛馬車壯遊大江南北,由西安出發到湖南,轉東行至浙江海濱,然後往北到山東,再沿黃河返西安,全程曲折超過一萬公里,歷時兩年多,卻沒有太大的困難。其後跨地域的長途旅行,包括因當官、貶謫而有的旅程,一直成為中國文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這顯示中國的社會條件也讓盜賊在跨地域的組織活動上比較沒有障礙。
本書作者高島俊男即在這種特殊歷史現象的觸發下寫出此書。他的方法是先對盜賊的成因和組織作一長篇的社會學分析,然後分別討論秦漢、元明、清民三場大時代的歷史轉折,平民如何在下層社會組織動員,最後成為推翻帝國的革命軍隊。
從某個角度說,集團性的盜賊現象似乎是動盪時代的必然陣痛。當一個朝代歷時數百年,其人口成長超過生產規模,或者長期累積的政治弊病已到糜爛不堪的程度,就會在下層社會製造大量無法進入生產體系的流民,這些人集結在一起,不是成為帶有危險性的暴力乞丐,就是淪為匪徒。此時只消再發生天災,便有更多的貧困農民加入,於是盜賊組織迅速增多擴大,並且向四方流動,當情況持續惡化數年,盜賊組織彼此進一步聯繫整編,形成可以建立秩序的武裝力量,此時政府便岌岌可危了,而改朝換代的事情也隨時準備發生。但有時雙方勢均力敵,局面就會長期失序,無論官匪皆只能搜刮民間資源以為支應,如此對峙就成為一場惡夢了。
其實,依照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的說法,盜賊是農村社會的常見現象,只要農村存在過多的勞動力,只要農村擁有跟土地關係薄弱的人口,他們在生活困難的情形下,很容易便淪為盜賊。而根據貝思飛的研究,在民國初年的中國,這些淪為盜賊的人,只有三分之一以此為業,而其他人都是在農村秋收之後,無需勞動力的情形下,才臨時充當盜賊,故其犯案也顯示季節性的規律,而一旦農村有工作機會,或他們能幸運的得到一塊土地,便無人願意從事這種行當。
此外,盜賊的生活也沒有一般人想像那麼自由浪漫。根據貝思飛的統計,大部分盜賊集團都在二、三十人以下,他們東奔西走,有一頓沒一頓,而且組織很少維持三年以上,若非自行瓦解,就是活動中造成大量傷亡,或者被官民合力剿滅。這也是為什麼非萬不得已,大部分人不願以此為業,而即使以此為業的人,一有機會也無不希望能被官方招降收編了。
上百人的大型盜賊集團,一般是由幾股小團體湊合組成,但偶而也由具領袖魅力與組織能力的人來糾集。如果一個盜賊集團要壯大,並持續長久,高島俊男認為他們必須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要有某種宗教或信仰作為心臟;二是要有知識分子作為頭腦;三是要有外圍的運輸工人或商人作其耳目;四是要有大量農村無業人口作其手腳。
然而,官方正式的剿匪行動耗費甚鉅,從訓練到糧餉,從裝備到死傷之撫卹,無不需要大筆銀兩支付,地方財政固難以承受,便只能用攤派解決。當時人為了掃蕩土匪,或按田地面積攤派,或按人頭攤派,或按牲口數攤派,或按不同名目依序攤派,如此沈重負擔又讓一般平民吃不消,故聰明的盜賊若善加利用,例如將搶得的財物部分施予貧苦農民,也可表演「盜亦有道」的戲碼,博得民眾好感。
順著這樣的經濟邏輯,傳統官方對力足以攻下縣城的盜賊集團,便習慣以「招降」代替「剿滅」,因為這是成本最低的方法。更常有招降此一集團,給予適當資源與名號,令其剿滅另一集團的情形。這即是官方讓非法組織彼此削弱力量的一種權術。其中的運作有如電影《投名狀》中所描述,村民迫於生活一變而為盜賊,盜賊主動招降可再變為官兵,而官兵之剿匪行徑又跟強盜不相上下。這種矛盾看似不可理解,實則仍受當時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而一般民間則以「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之俗語加以譏諷。
到了民國時期,盜賊現象幾乎陷入全面失控的狀態,據霍布斯邦研究,僅中國東北地區的土匪人數即占當地人口的千分之五至八,其他地區或有增減,但全國已無一處能避免盜賊作亂。這一方面是國家財政困窘,農村經濟崩壞所致,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各方軍閥對峙,以及外國為其利益而介入,致使凡上百人的盜賊組織即具政治利用價值,而成為各方拉攏收編的對象。於是官、匪與外國三方相互周旋,彼此利用,合縱連橫之複雜程度可說是一場歷史奇景。
我們今天閱讀《中國大盜賊》,其目的不在回顧過去歷史中的盜賊現象,而更在理解下層社會遇到變動時自行組織運作的潛規則。例如二○○五年美國紐澳良地區發生嚴重風災,報載十數萬無家可歸的災民沿公路往德州地區避難,而德州當地居民的自然反應則是買槍自衛,所有槍舖的存貨因此掃購一空。另一例子是美國文學名著《憤怒的葡萄》小說中所描述的,三○年代大量美國農村失業人口如何集體湧向富庶的加州地區,最後卻徘徊在不得溫飽與淪為罪犯的痛苦邊緣。可見大區域的大量流民,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社會之痛。
人類歷史似乎不曾有過永久的穩定,每隔數十百年總要發生社會的劇烈震盪,就中國歷史來說,每逢這種大時代的轉折時刻來臨,盜賊現象總在扮演著關鍵性角色。知道這樣一套紮根於長遠社會背景下的潛規則,可以讓我們看懂撼動歷史的真實力量,更可以是一把打開歷史新視野的鑰匙。
「盜賊史觀」──成王敗寇的潛規則
編輯室
看外國人寫的中國史常有一些特別的收穫,這倒無關治學認真或者方法獨到,而只因為文化背景不同,作者自然對歷史的差異處多有感受,並順此產生問題和詮釋的觀點,所以讀來特別清新醒目,好像我們平常習焉不察、視而不見的部分頓時都別開生面的活躍起來了。
日本漢學家高島俊男的《中國大盜賊》就是屬於這種讀來特別清新醒目的作品。
關於盜賊的問題,在外國史家的眼中,中國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歷史樣本...
作者序
盜可道,非常盜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孫中興
我和土匪(或盜匪,或隨便你怎麼說的那些人)的「遭遇」
「土匪」是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父親常講的家鄉故事的主題之一。因為我素未謀面的祖父就被土匪綁架過,被要求大筆贖金,後來家人當然就破財消災,人雖然回來了,家道卻因此中落,祖父身體也受了傷。人禍未已,天災繼之,父親只好離鄉從軍,以後的故事就融入了台灣的歷史。對於這些老家故事中的土匪,不事生產,陵暴鄉里,除了譴責還是譴責。
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後,因病臥床,父親怕我無聊,買了足本的章回小說讓我解悶忘憂(那個可憐沒有網路遊戲的時代),《水滸傳》就是其中之一。我不僅看得津津有味,而且連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名號都如數家珍。可是我當時只可憐這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卻從沒想到這些讓我懷著溫情和敬意的書中人物,其實也是官府眼中的「土匪」。後來再讀到「俠盜羅賓漢」和「怪盜亞森羅蘋」的書,這些「盜」都比「土匪」要和藹可親多了。
當時在學校學到的和處處可看到的標語中的「匪」,就只有「共匪」。後來出國唸書,見著了被我們政府稱為「共匪」的人也和我們老百姓差不多,才長了些見識,了解到「稱人匪者,人亦以匪稱之」。這種「我漢你賊」的歷史糾結和政治咒語,反映出來的是官方意識形態的「匪」。
沒想到在美國唸書時的博士班學科考試又遇著「匪」。我考的那科名為「社會研究中的歷史向度」,恩師希望我精讀十幾部書來應試,其中有在台灣也頗負盛名的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的《原始叛亂者》(Primitive Rebels)和《盜匪》(Bandits)。這兩本書都是以其「輕薄短小」而深受我愛,雖然沒什麼理論概念,資料也頗貧乏,但是對於考生而言,實在貼心。因此我就愛屋及烏也對「盜匪」問題產生了同情的瞭解。
至於日常生活常在接電話後遇到的「詐騙集團」,雖然已經不被冠上「盜」、「匪」、「賊」之類的污名字眼,但是事後對這些XXX的痛恨大概和我的先人的感受是可以古今相比擬的。盜賊就算不叫盜賊,一樣令人唾棄。
在這一連串和「盜匪」的遭遇中,最令我震撼的還是讀《莊子》中有關「盜跖」的記載和言論。「盜跖」被說成是那個以坐懷不亂聞名的柳下惠的胞弟,真讓人對於兄弟之間德行的天差地別感到唏噓不已。根據〈盜跖〉中的說法,孔子希望以仁義道德去遊說他,沒想到以「至聖先師」為名的孔子卻被盜跖斥為「魯國之巧偽人」,他忿忿不平地認為天下才該稱孔丘為「盜丘」,怎麼反稱呼他為「盜跖」呢?面對這種強詞奪理,連素有「有教無類」口碑的孔子都只好氣到走人。不僅如此,在〈胠篋〉中,盜跖還振振有詞提出著名的成語「盜亦有道」,並且豪不客氣搶過儒家標榜的「聖勇義知仁」也作為自身的評量標準。基本上這些都呼應了老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聖盜共生結構」。這種「聖盜共生」,甚至「聖不如盜」的指控,其實就是一個社會中不同團體所奉行的規範和反規範的相互對立。聖人當然不齒這些「盜行」,這種連「道」都敢據為己有的「盜」,雖然不用肢體暴力而用修辭語藝這種符象暴力,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道可盜,非常盜」了。
有了這些與匪遭遇的經驗為基礎,在出版社編輯和我談到這本書時,我就豪氣干雲似地接下推薦的重責大任。
研究盜匪的讓人擔心害怕之處
盜匪讓人擔心害怕,研究盜匪也讓人擔心害怕。外國人研究中國盜匪,更讓人擔心害怕。
研究盜匪的難處之一在於研究者的立場。學術研究者的立場不是「為匪宣傳」,但也不會是「為勦匪宣傳」。這幾乎是夠格的學者所絕對不會有的「預設立場」。本國學者這種立場還容易取信於讀者,但是外國研究者呢?難道不會有帝國主義或是殖民主義,或是後殖民主義的潛在立場嗎?
接著是研究對象界定的困難。不管稱為「盜」、「匪」、「賊」或是這幾個字的排列組合,研究者通常應該說明自己的用詞及其精確的意涵,以及選取研究對象的判準,以免讀者的期待和作者的用意之間有很大的落差。到頭來,讀者覺得作者(或是出版社)又是另一種形式的盜匪賊人:詐人錢財,騙人買書。
另一個難處是資料問題。通常盜匪都是知識水準不高的人,所從事的又不是可告人之事,所以不會出版傳記為自己的坎坷遭遇求取同情,或是替自己的傳奇冒險故事吹捧。真要有一手資料流傳,多半是當時新聞媒體的報導,或是官方偵訊時的正式文件,有時是透過有知識水準的人質在事發當時所寫的報導或事後的回憶錄。口耳相傳之後的二三手文獻,則以訛傳訛,或者妖魔化,或者浪漫化,讀者也難以判斷自己閱讀的是虛構還是真實。特別是在資料記載有衝突或不足之處,就是展現作者的人生閱歷和研究功力的考驗。
最難的其實還在於對於資料的解釋。盜匪的問題往往不只是單純的對於行動者的行為的界定而已,往往還有著是否政治正確的考量,特別是在言論不自由的時代更是如此。研究者的政治不正確,情節輕者不得出版,重者則可能有牢獄之災甚至殺身之禍。在這種政治氣氛之下,學術研究基本上是政治宣傳。這時候,外國研究者和本國研究者相比,幾乎都可以「勝出」,因為他們對於資料的解釋可以排除這種政治上的不當干預。
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
根據以上幾個難處,我們可以看出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
首先是作者的立場。雖然他在正文中沒有明確說明自己的立場,但是從行文中不難看出:作者在談論書中主角生涯起落時的各種說詞變化,都反映出他們的自我中心,以及身旁幫閒文人的操弄意識形態和集體記憶的詐術,人民永遠都是輸家。
在研究對象的界定方面,作者清楚表明這些主角人物都是具有武裝力量的暴力集團,而不是單獨作業的普通盜匪賊人。作者沒說的其實還有:這些人出身於王朝的興亡,社會變動最劇烈的時期,他們的目標都不是在於一般人的生命和財產,而是國家的名器。如果照《莊子》〈胠篋〉的說法:「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這本書研究的正是「帝王諸侯將相」。傳統上我們不會稱這些人為「盜賊」,但是嚴格說來,他們其實都不是一般的匪類,實在可以稱其為「非常盜」。如果您認為這些人物是「歷史英雄」,這本書會嚴肅地挑戰著您的信念。
資料和解釋的問題也是可以求全責備的下手處。作者雖然在描述「臨城劫車案」時引用資料上不盡完全,以致於有些微事實上的出入(孫美瑤並沒有向書中所說,在事件解決之後馬上被斬首,而還有被收編才被藉故殺掉的後續情節)之外,其他地方則參考了不少資料,並且他也大膽評斷了資料的真偽及其可信程度,這些或許都還有可議之處,但是作者就是根據自己對於資料的解讀而做出判斷,他的結論都不是空穴來風。這也是難能可貴之處。
是盜賊?還是英雄?民主的判斷
我們很少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歷史和歷史人物。身為外國人的作者也原來不是要本地讀者而寫作本書的。現在這種種「原來」都因為現在這個譯本讓我們可以跳開原來的視野,站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時代的角度和高度,好好來檢視這些「為民伸冤」「替天行道」的歷史人物:到底是真心「為民服務」?還是只是為了自己的權位而希望「人民為他服務」?還是幫閑文人筆下的「英雄」?還是人民心中的「盜匪」?
盜匪或英雄,多少罪惡或正義假汝之名以行!
中國古代有「盜賊」。一直都有,到處都有。
與日本的盜賊稍有不同的是,中國的「盜賊」總是成群結夥,集體以武力攻擊農村和城市,掠奪糧食、財物或女人。
那些在偏僻地區偷偷摸摸作亂的盜賊,官府通常會覺得要勞師動衆去打壓太麻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他們作亂。但等到他們坐大,有能力占領一座城市的時候,問題就變得非常棘手了。
規模更大些的盜賊集團,占領一個相當於日本好幾個縣加在一起那麽大面積的地區,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然後,以奪取國都,奪得天下爲目標的大盜賊,最後實際拿到天下的例子也不少。
不過,盜賊並非中國所特有。英文叫做「bandit」。過去在歐洲、中南美洲,和東南亞等地也有很多盜賊。其中地中海西西里島等地尤其以盜賊出沒而知名。
民衆遭到盜賊的侵犯當然恨得咬牙切齒,卻又喜歡盜賊的故事。這就好像日本的民衆都不喜歡黑幫,卻都愛聽國定忠治或清水次郎長的故事一樣。
民衆口中的盜賊,多半勇敢而重「義氣」,正直而有男子氣概。中國的《水滸傳》和英國的《羅賓漢的故事》等,就是集了民間盜賊傳說故事之大成。不過,真正的盜賊,並不是像故事裡那麽溫文可親的。
曾經有位中國學者說過,中國歷史上的兩大勢力是「紳士」和「流氓」。紳士是知識分子,他們或成爲官僚或成爲政治家,構成統治階級。流氓則是社會上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他們聚衆結黨成爲盜賊。中國的歷史,就是紳士和盜賊之間對抗、合作,或者一方迫使另外一方臣服的歷史。
本書將從探討盜賊的起源等說起,然後再分別談談幾個在中國歷史上特別著名的大盜賊領袖。
如果讀者們看完本書以後,能覺得從盜賊的一方來看歷史也是很有趣的,那就是本人的榮幸了。
盜可道,非常盜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孫中興
我和土匪(或盜匪,或隨便你怎麼說的那些人)的「遭遇」
「土匪」是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父親常講的家鄉故事的主題之一。因為我素未謀面的祖父就被土匪綁架過,被要求大筆贖金,後來家人當然就破財消災,人雖然回來了,家道卻因此中落,祖父身體也受了傷。人禍未已,天災繼之,父親只好離鄉從軍,以後的故事就融入了台灣的歷史。對於這些老家故事中的土匪,不事生產,陵暴鄉里,除了譴責還是譴責。
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後,因病臥床,...
目錄
作者序
譯者序
推薦序
導讀
序章 何謂「盜賊」
「山東建國自治軍」/久經世故的克羅/盜賊不可或缺的智囊/試為「盜賊」下定義/與正義‧不正義無關/為什麼會出現盜賊/治安狀況變得如何/官兵都是些什麼人/盜賊坐大的條件/運輸工人和商人是必要的「資訊網」/盜賊王朝/勝者為官兵/由「匪」變為「官」/從「盜賊」到「正義的鬥爭」/何謂「農民」?/翻譯的問題
第一章 盜賊皇帝的鼻祖——陳勝、劉邦
盜蹠——盜賊傳說的起源/燕雀焉知……/起兵的名演說/昔日的同袍/半年失天下/無名的鄉巴佬/年齡也不詳/大叔的起兵造反/著名的鴻門宴/無情的父親/儒者的出頭/大漢帝國的威儀
第二章 坐上龍椅的乞丐和尚——朱元璋
當盜賊起家/和尚情結/天下大亂/紅巾軍/相貌兇惡的志願者/太祖二十四人眾/實力第一,排行第三/禁止掠奪深得人心/首都南京/四名高級秘書/湖上的決戰/張世誠的敗退/大明帝國/展開肅清/於是一個都不在了/四十二個可愛的孩子/建文帝逃往何處?
第三章 人氣最旺的闖王——李自成
同情弱者/滿族的登場/盜賊的猖獗/何謂流寇/綿延數十里的車隊/正史的材料是小說/以外號知名的老大們/傳說中的八年/車箱峽詐降事件/滎陽大會/潼關南原的大會戰/魚腹山的窘境/攻城與大炮/攻打洛陽/闖王不收稅/牛金星與宋獻策/李巖與紅娘子/李巖是李自成的分身?/大明帝國的滅亡/山海關的敗戰/吳三桂為何倒戈?/大順皇帝的末日/李雪垠的批判/三角關係的處理/小說《李自成》的評價
第四章 背負十字架的落第書生——洪秀全
往事如昨/身負全族人的期待/夢中的啟示/耶和華的兒子/教祖開業/五人領導小組/金田村的起事/李秀成參軍的經過/「長髮賊」/加入太平天國軍的人們/「天京」的新宮殿/不承認一切私有財產/天王與東王的鬥爭/天京事變/無用的清朝正規軍/曾國藩創建湘軍/水軍的重要性/二度自殺未遂/曾國荃的如意算盤/洪秀全的末期/天京掠奪/趙烈文的告發
第五章 最後的盜賊皇帝——毛澤東
盜賊皇帝的農民革命/「造反有理」/那人就近在眼前/共產黨與國民黨/辣椒造英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井岡山之路/不允許流寇主義/長征/日軍幫的忙?/整肅知識分子/同樣的繼承人問題/「按既定方針辦」/「帝國」的特質
後記
跋
參考文獻
作者序
譯者序
推薦序
導讀
序章 何謂「盜賊」
「山東建國自治軍」/久經世故的克羅/盜賊不可或缺的智囊/試為「盜賊」下定義/與正義‧不正義無關/為什麼會出現盜賊/治安狀況變得如何/官兵都是些什麼人/盜賊坐大的條件/運輸工人和商人是必要的「資訊網」/盜賊王朝/勝者為官兵/由「匪」變為「官」/從「盜賊」到「正義的鬥爭」/何謂「農民」?/翻譯的問題
第一章 盜賊皇帝的鼻祖——陳勝、劉邦
盜蹠——盜賊傳說的起源/燕雀焉知……/起兵的名演說/昔日的同袍/半年失天下/無名的鄉巴佬/年齡也不詳/大叔的起兵造反/...
商品資料
出版社:如果出版出版日期:2008-04-08ISBN/ISSN:978986670207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