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生病身體的 50 個好習慣、確實提高免疫力
日本免疫學大師安保 徹首度與身心教育學者鬼木 豐兩人共同著作之免疫力鉅著。
一般人只知道要提高免疫力要吃維他命、要營養均衡,免疫力提高後才能百病不侵、預防流感,但是安保 徹要說的是,提高免疫力是好事,但免疫力太高,反而會導致其他疾病,要如何適當提升免疫力,善於發揮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力不但可以預防,甚至可以治療疾病。
而你不知道的是:常過敏之人反而擁有比一般人強的免疫力,免疫力變得太強會導致憂鬱症,長期激烈的運動,會降低免疫力,晚睡晚起不見得不好,擁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長壽,不用太堅持非無農藥不吃!
對於現代人來說,生活環境中過多的病毒、細菌,導致我們怕這怕那,但其實不是完全隔絕這些東西就能身體健康,最重要是如何提升免疫力,而提升免疫力不只是單純地補充營養品或維他命,而是生活習慣的調整。
安保 徹解說 5 0種提升免疫力的具體方法,顛覆你原來以為的傳統觀念。
第一篇 免疫力可治療所有疾病
第二篇 血液循環佳 免疫一定強
第三篇 反向思考大挑戰 過敏體質免疫力佳
第四篇 注意!壓力是免疫的天敵 能免則免、盡速脫離
第五篇 免疫力可治癌症 不要過度倚賴醫學療法
第六篇 只需一分鐘! 免疫力提升術
第七篇 中高年人 需要免疫力的保護
作者簡介:
安保 徹
1947年生於青森縣。東北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新潟大學研究所齒學綜合研究科教授。80年代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留學時製作了「??NK細胞抗原CD57???????????抗体」。90年,發現胸腺外分化T細胞。96年,首度解開白血球的自律神經支配機制。2000年,發現瘧疾感染之預防乃是藉著胸腺外分化T細胞來進行。為活躍於全世界的國際性免疫學者。著作包括《免疫進化論:根據自然的條理來追求醫學》(河出書房新社)、《主張疾病由氣而生的免疫學》(講談社)等多種。
鬼木 豐
1935年生於福岡縣。日本感性教育.醫道研究所所長、身心健康堂、身心養生苑理事長。透過以感性論哲學為依據的「教育與醫道」之實踐,進行出版、演講、研修、臨床指導。確立主張「現代病起因於人格病。要治療現代病,就必須解放感性,使其活性化」之「感性醫道療法」,在東京與神奈川經營「身心健康堂」,在伊豆高原經營「身心養生苑」。著有《人格可以改造--開拓自立人生的感性內觀療法》(產業能率大學出版部)等書。
章節試閱
表一•掌管人體健康的兩大神經系統
腰痛就是以脆弱的肌肉來支撐福態的身軀所引發的症狀。因為掌管免疫系統的淋巴球由副交感神經控制,所以,如果採取放鬆的生活方式,淋巴球就會逐漸增加。就某種程度來說,淋巴球數量較多、免疫力較高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不過,如果這樣的情形太過嚴重,便會引起過度反應,因為一旦對存在於周圍的少數抗原產生反應,就會引起過敏性炎症。
像這種過於逞強的生活方式與太過放鬆的生活方式都會讓我們生病。如果把它解釋成「生活方式的偏差導致疾病」,很自然就可以理解治療疾病的主體就是患者本身。即使是到醫院去、吞了一大堆藥,只要不斷持續這種錯誤的生活方式,就不可能治癒疾病。
在逞強的生活方式中,除了長時間工作、增加身體的負擔之外,還包括心理上的煩惱。大家應該都曾經有過當煩惱出現之後,血流變差,笑容也跟著消失的經驗吧。認真的生活方式和壓抑感情的生活方式,便是這種偏差的基礎,因此,我們也應該學習如何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除了從壓力中解脫,積極的努力將身體往好的方向引導,也可以產生預防及治療疾病的功效。具體來說,其方法包括飲食內容的考量、以泡澡來促使體溫上升、藉著做體操來改善血液循環等。
本書將會如上述一般,具體提出努力經營生活,以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如此認真地度過自己的人生,也就等於是維護自己的成長、靈魂的成長以及人類的尊嚴。因為人類生長在身心一體的世界,所以,健康的生活與自我實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和這種情形相反的,應該就是因為太過隨性的生活而弄壞身體,不斷到醫院去吃一堆藥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雖然也有自己覺得輕鬆愉快的一面,但卻會失去身為人類的尊嚴。持續服用抗癌藥劑和鎮靜劑,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就是最具體的例子。
這麼一來,我們可以知道不管是要預防疾病或是對抗疾病,都必須學習「生活方式的技巧」。如果要對生活方式的技巧做更近一步的解釋,就會再加上得到心靈上的安定、輕鬆地生活、在必要的時候得一口氣發揮所有的能力來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努力。
本書站在各種角度陳述為了採取這種生活方式所需要的知識和智慧。這次,我也借助了在伊豆高原經營身心養生苑的鬼木豐先生的幫忙。因為我很少和病人直接面對面接觸,所以,實踐這種生活方式的鬼木先生所說的話(專欄)應該可以具體的提供各位讀者作為參考。平時,鬼木先生便經常指導大家:治療疾病的是患者感性的活性化。所以請大家創造「不要太依賴醫師,靠自己來照顧身體」的趨勢。
鬼木先生的這種實踐法,和我所主張的生活方式有著相當類似的基礎。因為真理本來就只有一個,所以,照顧患者或一般人的身體與心靈的方法論,本來就應該有許多類似之處,請從這個觀點來體會鬼木先生所講的話。
一如上述,改變生活方式、持續過著足以維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身體狀況、讓手腳變得溫暖,精神也會變得更加充實飽滿。
特別是身為免疫中心的腸,會因此而進行活性化,因此,排便狀況一定也可以得到調整,變得更加順暢。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會充分感受到「免疫力竟然這麼厲害!」
為了讓人類可以平靜地生活,在必要時可以盡情發揮所有的能力,我們也抱持著感謝和祈禱的心情。此外,當年紀老到某種程度,一生就快結束的時候,也要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
還有一點是現代人已經忘記的:瀕臨死亡的時候,人類並不是那麼需要營養。大家都誤以為人類在臨死前,一定要靠著點滴和插管來輸送養分,一直到死去為止。我想,關於這一點,不只是醫療相關單位,一般人也必須有所體認。
許多的生活方式都和維護人類尊嚴有著密切關係。希望本書可以對各位讀者提供一些幫助。
*第9講
長期激烈運動 會降低免疫力
現在正值追求健康的熱潮,電視和雜誌每天都在介紹據說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的食物和方法。不過,請大家不要忘記,不管對身體有多大的好處,如果做過頭了,反而會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可能會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比方說,最近基於興趣與健康管理的雙重目的、而開始學習瑜珈或社交舞的中高年人越來越多了。當然,開心的活動身體是一種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的好習慣。活動身體不僅可以增強體力,也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和代謝。
此外,為了預防肌肉疲勞,保持良好姿勢也相當重要。在增強體力的同時,還可以改善姿勢的瑜珈和舞蹈,可說是一石兩鳥的健康法。事實上,因興趣而學習瑜珈、舞蹈或日本舞的人,都有著背脊挺直的結實身軀,氣色也非常紅潤,看起來總是精神奕奕。
但是,最近常常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
「我因為健康的理由而迷上瑜珈,現在已經自己開班授課了,但我卻得了癌症,這是為什麼呢?」
學習瑜珈或舞蹈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健康,然而,升格成為老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人卻生病了,這真的是相當引人注意。這個問題很明顯的是因為過度活動身體所造成的,也就是做了太多有益身體健康的事。
在自律神經的運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也就是活動和休息的平衡。不管是瑜珈或舞蹈,只要可以適切進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便會隨著舒暢的疲倦而得到誘導,自律神經很容易就可以達到平衡。
但是,一旦為了教導學生而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活動身體,就會變成重度勞動,交感神經逐漸緊張,讓可達到休息的副交感神經無法運作。結果形成血液循環功能低落、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的體質。
同樣的,也有不少把跑步和游泳當作每天例行功課的中高年人總是一臉憔悴的模樣。對中高年人來說,因為跑步、游泳本來就屬於重度勞動,如果沒有藉著充足的睡眠時間來保持平衡,身體便無法承受。因此,重要的是一邊觀察當天的身體狀況,一邊調整速度和距離。過度相信自己的體力,在沒有充分休息的狀況下每天跑步、游泳的人,到最後就會變得過度疲倦而導致生病。
此外,如果可以攝取適量的食物纖維,便可以促進消化管運作的活化,形成副交感神經占優勢的狀態,然而,一旦攝取過多,也會形成腸胃的負擔,造成身體健康惡化。甚至,同樣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大笑」,如果做得太多,也會產生弊害。
生病的人因為交感神經的緊張,日常生活中會漸漸失去笑容,如果可以藉著聽聽相聲、看看喜劇節目來維持每天的笑容時間,對治療疾病應該相當有幫助。
但若總是經常開口大笑,副交感神經就會過度運作,陷入過分放鬆的狀態,即使在說著「在這裡!」的時候,也不能展現魄力,無法集中精神。這是笑太多的壞處,如果情況惡化,甚至有可能導致憂鬱症或過敏性疾病。
*第20講
冷暖氣會減低免疫力 正常流汗才健康
我們人類並不會受到外部多變氣溫的影響,可以保持一定的體溫。進行這項控制的便是我們的自律神經。當外部環境的氣溫很高時,會轉變為副交感神經占優勢的狀態,讓血管、汗腺擴張,促進氣化熱排出。相反的,當外部環境的氣溫變低時,便會轉變為交感神經占優勢的狀態,讓血管、汗腺收縮,防止氣化熱的排出,因此,我們的體溫可以一直保持在三十六度左右。
但是,根據某份報告指出,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小學、國中和高中生平均體溫不到三十六度。無法充分保持維持生命活動不可或缺之熱能的低體溫化浪潮,確實已經湧向孩子們的世界。
副交感神經過度占優勢的狀態會引起孩子的低體溫,藉著在戶外遊玩、運動,適度地曝曬在紫外線下來刺激交感神經,理應很容易脫離低體溫的狀況。但是,現在的孩子所面臨的低體溫問題,似乎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
日本體育大學名譽教授正木健雄先生提到,這十年來經常可以看到,在體育課時間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或是白天戶外溫度上升時,便流出油膩膩的脂汗、滿臉通紅,甚至不支倒地的學生。這樣的學生絕對是低體溫兒童,如果平常大約維持在三十五度或三十三∼三十四度左右的體溫,倒地時通常會上升到三十七∼三十八度。
一如前述,人類在天氣熱的時候會轉變為副交感神經占優勢的狀態,促進散熱,防止體溫上升。但是,低體溫的孩子無法在必要的時候讓這個散熱機能進行運作,一旦熱能堆積在體內,便會因痛苦而昏倒。
來自自律神經的體溫調節力,是人類為了在自然界生存下來所得到的原始能力之一。也就是說,現代的孩子雖然是人類,但卻連身為恆溫動物的基本能力都沒有,虛弱的狀況非常明顯。
存在於這些現象背後的就是太過依賴文明的過度保護生活方式。出生後家裡就備有冷暖氣和電冰箱的孩子,甚至不需要自己進行體溫調節。稍微感覺有一點熱,只要馬上打開冷氣、飲用冰箱裡的飲料,或是吃冰淇淋來冷卻身體就可以了。就這樣,將「完全以外界刺激來提供原本自律神經所應該進行的體溫調節」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阻礙了自律神經的發育,恆溫動物應該具備的能力因而退化。
孩子們在沒有冷暖氣、也無法自由飲用冰水的學校,只能一邊溫和地讓自律神經進行運作,一邊以自身的力量來進行體溫的調節。平靜時,尚未發育成熟的自律神經尚且可以應付,然而,一旦到了需要更活潑的體溫調節力的體育課時間,自律神經就會馬上麻痺,無法釋放熱能,體溫調解機能已然瓦解。
低體溫是散熱失敗之根本原因,同時也會影響低血糖。平常就要記得,不要太依賴冷暖氣或冷飲,當感到炎熱或寒冷時,要在早上多吃穀物來防止低血糖,這才是改善低體溫、培養尚未發育成熟之體溫調節力的關鍵。
*第25講
過敏體質的人 通常比較長壽
「我以前是個常常感冒的孩子,而且每次感冒,喉嚨就會又紅又腫,連續發燒好幾天。不過,後來身體就漸漸變得強壯,已經好幾年沒有得過感冒了」
當對沖繩的百歲人瑞進行有關健康的詢問調查時,常常可以聽到很多這樣的陳述。也就是說,年輕時十分體弱多病的人,都長壽得讓人羨慕。
這樣的傾向並不僅限於沖繩縣民,就算不到一百歲,我們的身邊應該都有一、兩位九十歲左右的健康老年人吧。請大家務詢問他們兒童時期的身體狀況,應該有相當比例的人都會回答「身體虛弱,經常昏睡」。
如果從自律神經的狀態來看,長壽體質屬副交感神經占優勢的體質。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占優勢的人因為血液循環流暢,所以也擁有許多具免疫力的淋巴球。正因為如此,他們不容易罹患癌症等生活習慣病,可以健康長壽。
但是,如果只就「長壽體質=副交感神經占優勢體質」這個公式來看,為什麼他們在孩提時代會體弱多病呢?感冒很容易發展成重大疾病嗎?這些謎題並無法得到解答。如果想要解開這個謎題,請參閱第48講中所提到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所產生的白血球型態變化。
在處於成長期孩子的血液中,淋巴球的比例比白血球或顆粒球都來得高,他們以淋巴球占優勢的型態來進行生長。
對孩子來說,大部分淋巴球的主要任務都在保護身體,使其不受病毒的感染。這些淋巴球平常都處於休眠狀態,一旦接收到「有病毒入侵!」的情報,它們便會開始進行猛烈分裂,對病毒展開攻擊。
感冒也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當淋巴球要對病毒展開攻擊的時候,會因身體的治癒反應而引起些許的發燒和炎症。淋巴球的反應性越高,症狀就越激烈,所以,淋巴球較多的孩子,在感冒之後會一併出現發燒的現象。
當有很多淋巴球時,即使是發高燒,一∼兩天就會退燒,完全恢復身體健康。大部分的孩子都屬於這種類型,被稱為是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可以說他是淋巴球數量太過豐富。也就是,因為免疫力過高,所以會對病毒反應過度,造成容易感冒、進而導致重病的情形。
但是,進入青春期之後,身體幾乎停止成長,隨著減少消耗能量,淋巴球也會漸漸變少。結果,去掉免疫力過剩的部分之後,不僅不容易感冒,身體也會變得更加強壯。
慢慢地,淋巴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減少,孩提時代獲得幾乎可說是過多豐富淋巴球的人身體底子會變得比較好,可以長期維持極高的免疫力。而且,從老化開始加速、並變得容易罹患疾病的七十歲左右開始,被當作孩提時期的財產而儲存起來的免疫力,更是能夠發揮它的本領,為上了年紀之後的健康提供最佳後盾,這就是長壽的祕密。
順帶一提,現在的老年人大都是從戰爭時期與戰爭之後的貧困中,努力生存下來的。在交感神經占優勢的嚴苛生活環境中,能夠獲得過多的淋巴球實在堪稱是一種才能。
另一方面,生長在富裕環境的現代年輕人們,大多都是淋巴球過多的副交感神經占優勢的體質。這種情形的壞處是過敏性疾病急速增加,大部分的青少年都為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和花粉症所苦。
不過,如果以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過敏體質絕對不是一種不好的體質,應該是說,即使對無害的異物和刺激也會產生過敏反應的過敏性體質的人,比只對病毒有過敏反應的長壽老人,擁有更多的淋巴球,更有資格稱為長壽體質。
就算現在很痛苦,一旦隨著年齡的增長,淋巴球開始減少,所有的症狀都會開始安定。如果可以了解這一點,並在成長的過程中善加保存天生所擁有的淋巴球,不隨意浪費,就可以和沖繩的百歲人瑞一樣,在未來反而變得更加強壯,擁有不知疾病為何物的健康老年生活。
但是,如果為了逃離痛苦的症狀而接受過度治療,很遺憾的,將來理應色彩燦爛的人生,不得不化為一場夢。
被當作過敏性疾病之治療藥物來使用的消炎止痛劑和類固醇藥劑,全都靠抑制血液循環來控制炎症。一如前述,因為類固醇藥劑擁有強力抑制血液循環的效果,可以讓症狀如魔法般得到改善,但在另一方面,如果長期持續使用,交感神經就會逐漸變得緊張,過度銷耗掉天生所擁有的淋巴球。
三十年前,開始零星出現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孩子,當症狀嚴重的時候,即使會暫時性的使用類固醇,也不會經常使用。
但是,之後,隨著患者數量的急速增加,過敏性疾病也有難治化的傾向,最近,不用說超過二十歲還是治不好,繼續惡化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加。
造成這種現象的元兇就是類固醇藥劑的濫用。因為類固醇藥劑會強力抑制血液循環,所以當藥效消失之後,會產生「副交感神經運作反射性提高」這種好轉反應。然後,症狀又更嚴重復發,不管是醫師還是患者都會想要使用魔法般的類固醇藥劑。幾次重複下來,症狀一直無法治癒。
一旦擁有罹患嚴重特應性疾病或氣喘的子女,父母們都發出「不忍心看到他們痛苦的樣子」的嘆息。但是,如果因為太過擔心,進而過度保護或過度干涉,孩子反而會失去自信,讓自律神經的運作逐漸惡化。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只要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就可以減輕、消除的疾病。其中關鍵就在於日常生活,請務必相信:打敗疾病之後,就可以擁有比一般人更加健康的身體。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的接受治療。
身心苑實例分享八──花粉症
一說到過敏的代表,大家都會想到花粉症,花粉症現在已經成為堪稱是國民病或地球病的文明病了。花粉症難道真的治不好嗎?
從事電腦相關工作的M先生(四十歲男性)從孩提時代就罹患花粉症,每年的一月底開始,他的鼻子就會開始堵塞,到了春天之後,鼻子深處和眼睛便會發癢,並為眼屎、鼻水、鼻涕和咳嗽所困擾,甚至還會嚴重到無法工作。就連十一月來到苑裡的時候,他還依舊在為鼻子深處的發癢和咳嗽所苦。
根據安保先生等人的研究,在釐清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的關係之後,我們了解了出現過敏現象的人,是屬於副交感神經容易興奮的體質。而且,用來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就是橫濱的內科醫師.淺見鐵男醫師所開發的井穴刺絡治療。這是用針來刺激指甲長出的地方,讓它產生三十滴左右的點狀出血的治療方法。在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的時候,便對抑制交感神經的無名指以外的手指進行井穴刺絡,當副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的時候,就對無名指進行井穴刺絡,藉以調整自律神經。
針對M先生,我以兩週一次的頻率進行以「對無名指進行井穴刺絡」為主的針灸治療。此外,在生活方面,除了避免有許多油炸食物的便利店便當,採取以蔬菜為主的飲食,我還建議他自己進行手指搓揉,藉以調整自律神經。
結果,他再也不需要每年到耳鼻喉科拿藥,即使在花粉較多的初春時節,也幾乎沒有出現眼屎、鼻塞和咳嗽症狀,就連鼻水和眼睛發癢的現象也比過去幾年減輕許多。
不只是花粉症,治療過敏的技巧並不在於消除其症狀,而是藉著對交感神經進行適度的刺激,並且不要讓副交感神經太過興奮,來取得兩者的平衡。
因此,就花粉症來說,以口罩等來隔絕花粉或是以藥物來抑制鼻水和眼睛發癢,並不是根本的治療。
表一•掌管人體健康的兩大神經系統腰痛就是以脆弱的肌肉來支撐福態的身軀所引發的症狀。因為掌管免疫系統的淋巴球由副交感神經控制,所以,如果採取放鬆的生活方式,淋巴球就會逐漸增加。就某種程度來說,淋巴球數量較多、免疫力較高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不過,如果這樣的情形太過嚴重,便會引起過度反應,因為一旦對存在於周圍的少數抗原產生反應,就會引起過敏性炎症。像這種過於逞強的生活方式與太過放鬆的生活方式都會讓我們生病。如果把它解釋成「生活方式的偏差導致疾病」,很自然就可以理解治療疾病的主體就是患者本身。即使是到醫...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免疫力可治療所有疾病
第 1 講 憂鬱症 能不「藥」就不要
第 2 講 過與不及都不好 身心平衡最健康
第 3 講 強化免疫力 定可治百病
第 4 講 自己造病自己醫 醫生只是治療推手
第 5 講 定調睡眠節奏 可維持免疫力
第 6 講 有病須對症 但勿自己嚇自己
第 7 講 視情況調整飲食 保持免疫平衡
第 8 講 均衡飲食為主 健康食品為輔
第 9 講 長期激烈運動 會降低免疫力
第 10 講 聆聽內在的聲音 療癒疲勞的免疫力
第二篇 血液循環佳 免疫一定強
第 11 講 為活化免疫力 保持體溫與運動
第 12 講 適度給予熱壓力 排汗提高免疫力
第 13 講 長期服用血壓藥 更多病痛跟著來
第 14 講 藥物非萬能 不要怕疼痛
第 15 講 無壓力的赤腳生活 跟腳癬說掰掰
第 16 講 長期服藥反使風濕症候群變本加厲
第 17 講 避免衍生更多病 切勿依賴類固醇
第 18 講 一天大笑好幾回 免疫提升沒煩惱
第 19 講 嗜甜的飲食習慣 會擾亂免疫平衡
第 20 講 冷暖氣會減低免疫力 正常流汗才健康
第 21 講 發疹表示在排毒,切勿急忙亂投藥
第 22 講 炎症和發燒是自癒力的表現
第三篇 反向思考大挑戰 過敏體質免疫力佳
第 23 講 適當的戶外運動 可以鍛鍊免疫力
第 24 講 適量細菌有益免疫 過度潔癖反損健康
第 25 講 過敏體質的人 通常比較長壽
第四篇 注意!壓力是免疫的天敵 能免則免、盡速脫離
第 26 講 自律神經失調 才是糖尿病主因
第 27 講 情緒起伏過大 應多攝取穀物
第 28 講 轉大人的另一面是壓力大 應注意免疫力猛然下降
第 29 講 不要自己造病後 再靠藥物來治病
第 30 講 拚命三郎多罹癌 減少工作量為要
第 31 講 年輕女性貧血 是準備為人母的生理反應
第 32 講 風濕症不難治 只需找出壓力源
第五篇 免疫力可治癌症 不要過度倚賴醫學療法
第 33 講 癌症是免疫病 重新檢討生活方式才能治本
第 34 講 實踐四大準則 讓免疫力消滅癌細胞腫瘤
第 35 講 以自然療癒為主軸 善用癌症三大療法
第 36 講 由衷感謝癌症的造訪 免疫力一定會恢復
第 37 講 糙米能強化免疫力 愉悅飲食最重要
第 38 講 三大療法反而降低免疫力 罹癌者需勇敢拒絕
第 39 講 強大的自信心 帶來正面效果
第六篇 只需一分鐘! 免疫力提升術
第 40 講 自己就是一個小宇宙 隨順自然最好
第 41 講 呼吸是回覆免疫的神祕通道
第 42 講 極清簡的飲食 無礙於高免疫力
第 43 講 藉由免疫力改善失眠 輕度勞動可助眠
第 44 講 強化軟弱少用的關節 腳拇趾外翻便會好轉
第七篇 中高年人 需要免疫力的保護
第 45 講 免疫力自療力量強過任何藥物 勿過度依賴醫療制度
第 46 講 別被健康依據牽著跑 保持好免疫才重要
第 47 講 有了好免疫 不怕慢性病
第 48 講 美容整形並不等於對抗老化。 若想常保青春,絕對不要太過努力!
第 49 講 適度的障礙增加反應力 切勿因噎廢食
第 50 講 即使臨終 也可保持尊嚴地活著與離世
前言
第一篇 免疫力可治療所有疾病
第 1 講 憂鬱症 能不「藥」就不要
第 2 講 過與不及都不好 身心平衡最健康
第 3 講 強化免疫力 定可治百病
第 4 講 自己造病自己醫 醫生只是治療推手
第 5 講 定調睡眠節奏 可維持免疫力
第 6 講 有病須對症 但勿自己嚇自己
第 7 講 視情況調整飲食 保持免疫平衡
第 8 講 均衡飲食為主 健康食品為輔
第 9 講 長期激烈運動 會降低免疫力
第 10 講 聆聽內在的聲音 療癒疲勞的免疫力
第二篇 血液循環佳 免疫一定強
第 11 講 為活化免疫力 保持體溫與運動
第 12 講 適度給予熱壓...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時周出版日期:2009-06-22ISBN/ISSN:978986758683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