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買保險才是王道!
理賠、保障、儲蓄三合一,絕對安心的保險理財術!
讓你有買就有賺到,一個人老後也不怕!
這是一本專業財經記者為你的「老後人生」而寫的聰明保險書!
你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了嗎?別以為現在談退休還早,越年輕開始做規劃,就越沒有壓力!
雖然退休理財工具百百種,但是只有「保險」才能讓錢只進不出,幫你穩穩守住!搞不懂年金險怎麼買?定期養老險是什麼?終身醫療險足以保障退休後的醫療照顧嗎?……別擔心,本書有最周全的實用資訊,幫助你對未來更放心!
這是一本女人寫給所有女性最貼心的保險書!
不管是單身或已婚,女性同胞們都要懂得用保險來愛自己,因為買對保險,不只是買到保障,更可以賺到幸福的人生!
但是,單身貴族的保險要怎麼買才好?已婚熟女該如何規劃?年紀、家庭狀況不同的女性,保險種類、保障額度應該怎麼調整?婚姻狀況改變了,受益人又要如何變更?……本書中細心提供了最精準的「分齡」建議,讓女性同胞們都可以輕鬆入手最適合自己的保險規劃!
這是一本為所有搞不清楚「自己在保什麼險」的人而寫的平民保險書!
你通常都這麼做嗎?保單買了就放著,有了健保就少保醫療險……事實上,這麼做可就錯了!
本書不但為你破除保險4大迷思,更從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商業保險與勞健保、國民年金等各類型保險著手,教你22招精打細算的保險法,還有投保前須多留意的7大理賠爭議、生老病死的16大理賠絕招。不論你已經有保險或正考慮擁有人生第一張保單,只要善用本書,有保就絕對有保障!
作者簡介:
【中國時報金融組主任】吳佳晉
現任中國時報金融組主任,曾任中時晚報資深財經記者、工商時報財經組召集人,主跑保險業、銀行、金控、投信投顧業。
多年前,卡債滿天飛,她遍訪所有銀行債管部門,寫了一本教大家如何還卡債的《從負翁變富翁》,大受好評。而為了瞭解全方位理財商品,她又不惜砸錢去當銀行的VIP財富管理客戶,並寫了一本《錢滾錢》,教讀者如何識破投資迷思。
由於保險商品非常複雜難懂,她花了五年時間,訪問了十多家保險公司的專家,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寫成了《這一生,至少要有一張保單》,書中集結退休議題、如何聰明投保以及打破理賠迷思等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幫助所有讀者,用保險為自己的人生打造出安全又安心的防護網!
【吳佳晉的Facebook】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814305660&ref=profile
章節試閱
你做好退休準備了嗎?
想退休到老無憂?年金商品最優
一項退休調查報告發現,7成左右的民眾自認「準備不足」,或根本沒有準備退休金,且大多數已退休民眾很難光靠政府或子女奉養過日子。壽險公司建議,民眾應該學習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把至少2成資金放在長期投資工具上,例如年金等商品。
這份調查內容指出,亞洲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估計超過一半的人口可能會活超過80歲。以台灣為例,20年內,60歲以上人口會從現在的13%增加到29%,但卻有7成左右的民眾表示,根本還沒開始準備退休金,不知退休後的生活要怎麼過。
一般人的退休生活,多半是倚賴家族資助或下一代奉養,雖有各種退休計畫,但目前政府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只有3成多;若加上勞退個人退休金,所得替代比率雖超過4成,比起歐美市場高達6到7成的所得替代率,退休準備明顯不足。
普遍來說,民眾的退休資金有4成以上仍是倚賴銀行存款,跟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比重偏高。民眾對長期投資商品明顯畏懼,主要原因是擔心投資本金不保或資金被鎖住,但現在許多投資及保險商品,靠一定水準以上的投資績效抵抗通貨膨脹,同時讓客戶活著時可按期領回,既能保持資金流動,獲利也比只抱著銀行存款領微薄的利息要好。
越年輕開始規劃退休,越沒有壓力
主跑金融線這麼多年,我認識好多壽險顧問,每位顧問平均要接觸上千名客戶,從這些頂尖壽險顧問的經驗中,我發現一件事:原來,退休規劃一點也不難,「Just do it」,從現在開始做就對了!越年輕開始,越沒有壓力,如果到了40、50歲才來規劃退休,年紀大了,就是雙倍壓力。
年存10萬,退休有望
●做法不同,結果天差地別
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這波全球金融海嘯,也讓許多人的資產大縮水。即使全球景氣看來稍有復甦跡象,但很多朋友還是大嘆日子難過,誰還敢奢望退休?
大多數人提到退休,總是用「時間還早」、「沒錢」、「沒想過」一語帶過,正因為這些藉口,以至於有不少人到了將要退休的年紀,還是手頭空空。
我也常聽朋友抱怨:「1個月存2萬元,好難喔!」但生一個孩子,怎樣辛苦都養得起,這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做與不做而已。
我認識一位年繳上千萬稅金給國稅局的壽險顧問,以他的口袋之深來看,早就不需要工作,他之所以繼續待在保險業,只因對客戶的責任未了。
他曾經跟我分享了一個退休小秘訣:「年存10萬,退休有望。」
他提到,10年前想幫一位44歲的女客戶做退休規劃,女客戶回說沒錢,結果10年過去了,這名女客戶54歲,已到了退休年紀,手邊還是沒錢。
反觀另一個25歲的女生,工作5年,存款餘額不到1萬元,卻聽從他的建議,每個月乖乖存錢,強迫自己儲蓄,目前已經小有一筆積蓄了。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能否順利退休,歸根究柢,還是「存錢」兩個字。
保險是強迫儲蓄的利器,具有保障和強迫儲蓄的雙重功能。
●安心退休,保險才是王道
有人問我:退休理財工具百百種,選哪一種最好?有人喜歡定存,有人喜歡股票,而我看過許多真正安心退休的例子,他們的理財方式,似乎只有「保險」才是王道。
根據銀行內部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個月跑銀行6次,不管是用金融卡提款或刷信用卡,都是把錢花掉,使得銀行戶頭裡的存款越來越少。買賣股票也是如此,根據證券公司統計,只要進出股市6次,本金約減少2成,大多數人買賣股票,不可能只進不出,不知不覺中,本金也就慢慢消耗掉了。
看看所有投資理財工具,沒有一種工具跟保險一樣,要提領不容易,要預借更難,保戶的錢「只進不出」,除非等到期滿,很難消失不見,就好像是一個「啞巴銀行」,穩穩地把客戶的錢守住,可說是最佳的退休理財工具。
一個完善的退休規劃往往需要靠時間複利累積,綁個10年、20年是常有的事,除非你超有定力,否則建議你還是透過強迫性的理財工具,像是年金險,來規劃退休金。
「年存10萬,退休有望」做起來其實也不難,只要每個月強迫自己省下8千元,1年就有將近10萬元,不妨拿這筆錢買張「退休保單」,像是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也是幫自己「存一個未來」的好方法。
年金險,鼓勵你健康又長壽
●什麼是年金險?
簡單來說,就是由保險公司把所有保戶的保費集中在一起成為資金,扣掉保險成本費用之後,再拿去投資賺錢、或是存放在銀行生利息的保險,等到經過一段期間之後,根據保單上的條件,再把這些累積下來的本利和,依照年金型態,按期分配給保戶。
舉例來說,假設小安買了年金險,年繳保費10萬元,共繳20年。如此一來,20年之後,小安就可以每年領回10萬元,而且保證領滿20年。也就是,萬一小安在領到第15年就去世的話,那麼剩下的5年金額,就由小安的保險受益人繼續領。
如果小安活得比較久,領滿20年還健在的話,又怎麼辦呢?那麼小安還可以繼續領下去,直到他去世為止。而且就算小安在人生最後幾年身體不好,甚至成為植物人,也一樣能領這些年金。那領滿20 年的人呢?繼續領,領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年金險的特色
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保險有兩種特色:
第一個特色:保本。
保戶所繳的保費,原則上到最後都可以在不加計繳費期間利息的情況下,領回80%~100%(但實際情況要以保險契約條款為主)。
第二個特色:保戶互助。
這種保險保障保戶至少領滿20年年金,所以有些人可能只領滿20年,而有些人則會領到25年、30年或更久,真的是活越久,領越多。
而沒有辦法領那麼多年金的人,他們原本該得到的利息,就會分配給需要繼續領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孝順父母的子女會為父母購買這種保險,然後鼓勵他們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只有健康地活著,才能享受到這份年金。
這種年金險理財方式有點像定存,都是屬於低風險、低報酬率的商品。而和定存最大的不同是,年金險到最後的年金回饋有互助的意味,讓其他往生的人還沒領到的利息,贊助給還活著的人。
累積退休金+醫療照顧+照護險=退休無憂
想要無憂無慮地退休,至少要做到兩點:一是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二是做好完善的醫療規劃,這兩點都可以靠保險工具來實現。
●如何累積退休金?
保險專業人士認為,只要慎選投資工具,20年後,年報酬率為5%的定存,不見得會比年報酬率為15%的基金要差。這是一種利變型年金商品,這類商品的宣告利率,免受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的限制,而是以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來決定宣告利率,如此一來,利變型年金險的收益率會比原先預期來得高,購買這類商品等於強迫自己儲蓄。
●定期醫療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至於醫療照護方面,很多人以為買了終身醫療險就已足夠,其實有些醫療費用,終身醫療險是不理賠的,「生小病賺小錢,生大病花大錢」,所以,如果能以定期醫療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方式,作為退休醫療規劃,會更完善。定期醫療險相較終身醫療險,保費便宜,若再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可以補償直接醫療費用、健保不給付的藥費,以及一些醫療雜支等額外費用。
●現代人不能少的照護險
過去的保險觀念是:只要有月退休年金作為生活費,再加上醫療保險支付疾病開銷就足夠。不過,在單身人口持續上升、少子化的趨勢之下,以及「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式微,現代人勢必還需要規劃到「照護險」。
照護險,原則上就是當一個人處於無法自理生活的狀態時,這種保險能支持被保險人請看護、照顧起居生活的各種開銷。我們將在第二章中詳細說明(請見P.119)。
目前許多商業保險都已經有照護險的項目,而全民健保也預計將在2011年開辦照護險。
退休規劃不能臨時抱佛腳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
退休是一場長期抗戰,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越早計畫,成功機會越大,就跟考試一樣,不能臨時抱佛腳。
一個人的勞動力時間約莫是在25歲到65歲之間,千萬別以為這40年的時間很漫長,光陰可是稍縱即逝的!這數十年中由勞動所換來的金錢,不但要顧及日常生活開銷,還要用來養兒育女、照顧父母,每一筆錢都卡得死死的,看起來似乎沒有「閒錢」可以規劃退休。不過,有句話說「聚沙成塔」,只要有心為自己的將來著想,每個月從固定收入中提撥一點錢出來,還是可以為自己攢得老年退休的生活保障。
目前市面上針對不同族群,提供了不同的保險產品,琳瑯滿目。在這麼多養老險的產品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住三個基本原則,那就是:追求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禦通貨膨脹。而無論是善用定期定額投資,選擇保本的投資標的,還是購買養老險相關的保單,都應該知道,退休金的累積要靠時間的,時間一久,成效就會出來。
像定期養老險與投資型保單就是不錯的退休規劃工具。以投資型保單來說,一次可以選擇多檔投資標的,並能隨時彈性增加保額,有些保單還有多種貨幣帳戶的設計,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還本、保障兼儲蓄的定期養老險
目前有許多家保險公司都主打養老退休規劃的保單,主要特色就是保障、分紅加上回本等功能。
我們以20歲的小如為例,假設她的保單內容是這樣的:投保100萬元,繳費期間10年,年繳保費11萬6千元,繳費期間可獲得100萬元的保障,期滿之後領回100萬元+保單紅利。
在這種保單中,具有還本、保障兼儲蓄的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強迫儲蓄,而且利用保單本身的特色,抵抗通貨膨脹,並且參與分享了保險公司的投資獲利成果,可以說是很不錯的養老險產品。
另外,市面上還有一種定期養老險的產品,可以選擇不同年期的保險期間,例如透過購買6年期的保險,強迫自己每個月定額存下一筆錢,並且在這6年期間享有保障,在6年到期之後,還能夠領回本金加紅利。
定期養老險的產品通常有6年、10年、15年或20年的期限可以供選擇,甚至我們還可以根據退休計畫來保險:如果你希望在55歲退休,約定從60歲開始領還本金,就可以用這樣的條件去設定你的保險契約。這種契約的好處就是,當依照自己設定的目標退休之後,從此就不必再擔心收入問題,因為這份保險將會定期支付一定的金額,直到被保險人死亡為止。基本上,投保這樣的定期險,活得越久領得越多,一點都不需要再操心老後的經濟生活了,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還能抵抗通貨膨脹的壓力。
用這種保險規劃來補足老後生活的所得替代率,是不錯的選擇。
●人算不如天算的慘痛教訓
有位壽險公司經理和我分享了他的親身經驗。過去他開駕訓班,1個月至少賺百萬元,累積了不少財富,因此他打算買房子當包租公,躺著養老。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大火燒掉了他名下的幾十間套房,一夜之間,積蓄全部泡湯!所幸家人平安無事,這次的破產也成了他奮發再起的動力,為了迅速還清負債,他從零開始,投身壽險業。2年後,他不但無債一身輕,還從業務員升到了處經理。
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必須把風險管理放在獲利前面,才能使得我們無後顧之憂地經由投資獲利,不會被無形的風險傾蝕掉辛苦投資的心血。
從此,這位經理深切體認到,一旦投資有了失誤,就等於賠上了老後的經濟來源,即使有房子也不一定可靠。因此,倒不如用完整的保險產品作退休規劃,完整地保障好自己的健康和財產,才是真正「保福氣又安康」,也才能真正實踐「富過三代」的理想。
保險擁有「強迫儲蓄」以及「確定領到」兩大優點,的確是最讓人安心的養老投資工具。建議你不妨把每個月收入的20%當作退休準備金,購買分紅保單,越早開始規劃越好。
提早複利,沒有壓力
我認識一位壽險顧問,年年蟬聯任職的壽險公司「最佳主管」的殊榮。這位鐵娘子20幾歲時把手邊的錢拿去買台股,從大盤6000點開始買,賺到11000點,卻不懂得獲利了結,以至於最後虧了不少錢。自此之後,她領悟到「要先守住錢,才能想賺錢」,以及「風險永遠要先擺在前頭」的理財之道,開始積極理財。
另外,她也向我提到「提早複利,沒有壓力」這個觀點,很適合給不知如何做退休規劃的人參考。
以複利來計算,如果每個月投入1萬元在年報酬率3%的產品上,第1年的獲利是$120000X3%=$3600,第2年的獲利是($120000+$3600)X3%……以此類推,10年後,本息總金額就是$1397414.189元!也就是說,只要提早10年投資,10年之後就有百萬元的差距。
退休規劃,靠保險做得到
我有一位在電視台上班的朋友,前陣子一臉哀怨地說:「從現在起,我要認真工作賺錢,重新開始!」
這位朋友的老公是外科醫師,收入不錯,但是這幾年來她自行創業,賠了5、600萬,加上最近買股票又賠了400多萬,她這才發現,再不拚命賺錢是不行了。
確實,就算再怎麼會賺錢,如果留不住錢也沒用。這正如經營之神王永慶所說過的名言:「你賺的1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的1塊錢才是你的錢。」
我周遭有很多朋友,常抱怨辛辛苦苦存的錢,最後總是莫名其妙地不見了,不是被借走,就是賠掉。我也看過不少人到了要退休的年紀,卻不顧風險地貿然投資,結果把退休金給賠掉了。
退休規劃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積極地累積自己的資產,努力追求獲利,保障自己年老無憂;第二種是消極地安置退休後的基本收入,以及醫療意外等各種開銷。
過去大多數人的退休規劃,都著重在第一種類型:努力賺錢投資,增加財富,但卻忽略了保障老年收入和醫療意外的風險,使得自己的退休保障不夠,還可能因為投資失敗,而賠上了最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甚至根本無法退休。
許多人以為,保險就是每年付出大筆金錢給保險公司,短期內卻看不出有什麼好處,所以寧可將大部分金錢放在高風險高獲利的投資上,這真的很危險。
其實,要有完整的退休生活保障,無論是在積極獲利還是消極保障上,都同樣地重要。千萬不要看著眼前的獲利,就迷失了方向,忘記了老後生活必須先求生存,再求享受。
退休規劃先要有「本」做基礎,強迫自己儲蓄,並善用保險做規劃,才能真正把錢留住。
獲利和保險要更清楚區分
●保險觀念的盲點
一般人看待保險往往有一個盲點,就是不夠了解保險真正的好處在哪裡。許多人在提到「買保險」這件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知道的,就是「能不能回本?」,而第二個想知道的,就是把錢放在保險裡,利率有沒有比放在銀行裡還要好?
雖然前面已經強調,許多產品確實都兼具回本和分紅的功能,可是如果單以這種標準去選擇保險產品,就很容易買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產品,反而是一種浪費。當我們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切入的角度絕對是要以「個人的生涯需求」為主,而不是以分紅獲利多少的角度來決定。
●保險和追求獲利是兩回事
不管是保險專家還是保險學的權威學者,過去幾年都已經提出非常多論述,表明保險和追求獲利根本是兩回事。
我們應該要把投資和保險清楚地分開來看。當提到保險規劃的時候,應該是要以「保障」為基本要求,以「分紅」為次等要求。畢竟,你所買到的產品如果無法針對需求保障,那麼即使分紅獲利再高,一旦發生意外,這些所謂的分紅獲利,還是要投入「補足損失」的大洞裡,根本發揮不了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對於醫療型保險和退休規劃型保險,也要非常地清楚。很多人一旦買保險就要買退休規劃型保險,也就是一定能回本的保險,生怕買了醫療意外保險之後,如果沒有發生理賠事件,就會虧很大。
雖然退休規劃型保險具有很好的保本抗通膨功能,可是若沒有補足醫療開銷的大洞,那麼等於是沒有保障,未來這些回本加上分紅的好處,還是都有機會投進「補足醫療費用不足」的大黑洞裡。
*佳晉保險話:不要隨便將保單解約
買年金險必須年年繳錢,很多人因為臨時手頭緊,就把保單解約或拿去質借。
我並不贊成把保單解約的做法,年金險是強迫自己儲蓄的最佳退休工具,如果因為一時意志不堅而解約,也就喪失了藉由保險達成退休規劃的功能。
一些壽險顧問告訴我,他們的客戶之中有很多都是生意人,常常因臨時需要周轉就把保單解約,這時候,有些不專業的壽險顧問或許會聽從客戶的指示解約,但專業的壽險顧問卻會婉拒客戶提出的要求。
結果呢?當客戶被拒絕時難免感到氣憤,頻頻抱怨,但過了幾年之後,反而會回頭感謝那些壽險顧問的堅持,因為這些客戶後來做生意失敗,手上的錢都賠光了,幸好當年有買了年金險,即使後來做生意失敗,至少還有年金的保障,來照顧他們退休後的老年生活!
你做好退休準備了嗎?
想退休到老無憂?年金商品最優
一項退休調查報告發現,7成左右的民眾自認「準備不足」,或根本沒有準備退休金,且大多數已退休民眾很難光靠政府或子女奉養過日子。壽險公司建議,民眾應該學習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把至少2成資金放在長期投資工具上,例如年金等商品。
這份調查內容指出,亞洲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估計超過一半的人口可能會活超過80歲。以台灣為例,20年內,60歲以上人口會從現在的13%增加到29%,但卻有7成左右的民眾表示,根本還沒開始準備退休金,不知退休後的生活要怎麼過。
一般人的退休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0-02-08ISBN/ISSN:9789578037601 For input string: ""
頁數:19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