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客又要上路囉!
這一回,我們要.歐亞非走透透,發現旅行真正的意義!
更多生動的照片、更豐富的美景人文,更精采刺激的旅程就要勾引你上路!
經濟不景氣,那就買本書躺在沙發上遊世界吧!
★我旅行,因為想多看、因為想多聽、因為想滿足我牡羊座的好奇心。
因為旅行,我到過不同的城市、睡過不同的沙發、認識不同的人與文化;從北極圈、到撒哈拉沙漠、到阿爾卑斯山、到紅海,我看見、我聽聞、我發現了世界、也讓自己的潛能被激發。於是我說:旅行,可以是天涯、可以在咫尺、也可以在於對自己的觀察。
★嚮往沙發旅行嗎?現在就上網加入沙發客大家庭
由美國大男生凱西范頓Casey Fenton在突發奇想之下產生的沙發客網站,是喜歡旅行交朋友的背包客新天堂!任何願意接待陌生人、沒錢住旅館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公開的園地(www.couchsurfing.com)尋找你的下一張床。
沙發客網站www.couchsurfing.com在2004年一月份成立,如今已在200多個國家有總共超過50萬的會員!
Couchsurfing是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顧名思義就是睡人家的沙發,或提供自己家裡的沙發或床給旅遊者借宿,當然有的時候,主人提供的不止是沙發,還會大方分享居家空間、招待豐盛好料,甚至當起導遊、傳授私房景點,沙發客與主人之間可不是市儈的交易,而是世界地球村般的友誼交流。
沙發客網站也並不單單是一個找尋免費住處的地方,藉由提供沙發、搜尋沙發、與客人喝咖啡、跟當地人接觸等各種形式,深入自身文化也認識他人生活,甚至從中重新對人產生信任,達到沙發客的終極目標──絕對不誇張──世界和平。2008年,作者的處女作《你家沙發借我睡》出版上市,將各種千奇百怪的沙發客經驗公開與人分享,並鼓勵大家加入這個大家庭的行列,引起廣大迴響。
作者簡介:
林鴻麟
鄉下土生土長的台灣熟男,食量很大,卻始終身材纖細,但還是要高呼那是東方人應有的骨感。
天生反骨,違背父母要他當醫生的冀望而讀了電影和戲劇。擁有留美大傳碩士學位,三十歲後不但不想成家立業,還不務正業地跑去跳舞。
除了喜歡美食、電影、閱讀、寫作、按摩、舞蹈和戲劇,還無可救藥地上了「旅行」的癮。2003年毅然辭去大學講師的職務,並在跳蚤市場變賣所有家當,搬到巴黎去「住遊」。陰錯陽差地成了巴黎第三大學體育系的學生。學校休假就去旅行,一年有至少四個月「在路上」,幾年來足跡幾乎遍及歐、美、亞、非洲大小城市。
以教授瑜珈和從事芳療按摩謀生,偶爾也演演戲、跳跳舞。盤纏有限 ,所以旅行的時候總是依賴陌生人的恩惠。
2005年成為沙發客的一員後就決定以此為旅遊的最高指導原則。喜歡分享,所以書寫一直繼續。
曾出版《你家沙發借我睡》(繁體版時報文化出版、簡體版中國世紀出版社出版)
章節試閱
◆標題:Noueiba─西奈半島三杯茶
◆引言:旅行者要有「永續旅遊」的概念,在旅行增長見聞的同時也協助了當地經濟與地球的永續發展。
當我躺在位於紅海旁的度假草屋門前躺椅上數著流星的瞬間,我忽然領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什麼事也沒做地度假了!
看到我這樣寫的朋友一定會認為我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我根本就是來巴黎度長假的,這一度也已經快六年了,每次回email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偶爾打電話回台灣家裡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回到巴黎了。」即使人在巴黎,我也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很多活動,看美術館的展覽和電影什麼的,在自己的城市做的事跟旅行時做的事沒兩樣;這樣說起來,我去西奈半島那個叫做Noueiba的小鎮,在紅海邊的沙灘上無所事事地大休息了五天,還真的是這些年來難得的一次「純度假」經驗呢!
在我看來,旅行跟度假是不同的。我是個上了旅行的癮的人,「在路上」的時間比在自家沙發上多,旅行之前我都會勤做功課,到了目的地之後就會開始按照計畫,去參觀那些想去的地方:自然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和藝廊之類的,並且學習跟當地人一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品嚐道地物美價廉的料理、盡力接觸並試著了解當地風俗民情和文化;即使只是毫無目的地的漫遊,也會用好奇的眼光去發現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絕對不會只是窩在飯店裡或別人家的沙發上。這樣的「旅行」不但讓我增廣見聞,也能讓我發現自己被安逸生活所埋沒的本能。
然而「度假」卻又是另外一種方式了。幸運的法國人每年有超過三十天的假期,他們常常選擇去海邊或山上租個房子,然後無所事事地曬曬太陽、看看書,在大自然中充分休息,不用急著一定要去做什麼事,有了充分的休息之後,可以有足夠的能量應付接下來大半年的工作,這樣的休閒方式才算是「度假」。
我一直在想,我的西奈半島純度假經驗會如此美好,應該是因為它全屬意外。
在抵達埃及之前,我已經在路上旅行超過兩個月了,疲憊的我於是告訴我在開羅的沙發主人阿姆:我只想看金字塔,那是我從小以來的心願,其他的時間我決定要隨遇而安。而且我在埃及的第一個星期剛好是回教徒的齋戒月,白天除了麥當勞之外,幾乎都找不到吃的(於是我寧可挨餓),餓著肚子,我也沒什麼心情觀光。阿姆說要看金字塔太容易了,一天就可以解決。於是他建議我去中南部看看千年神殿和帝王墓之類的古蹟,我於是看到了讓我嘆為觀止、在大熱天裡感動到起雞皮疙瘩、久久不忍離去的卡納神廟,也有了一趟難忘的尼羅河遊船上看夕陽之旅。
接著還有很多天假期怎麼辦呢?阿姆說他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總是會找時間到西奈半島的一個度假營區去放鬆,到埃及一週後,齋戒月也結束了,趁著齋戒月結束之後的Eid Al Fitr假期,他願意帶我一起去。這一趟完全在我計畫之外的度假之旅,竟然成了我在埃及最最難忘的回憶。
先說說阿姆吧。他是個二十三歲的埃及大男孩,卻因為生活經驗豐富而有著老靈魂,所以我們的相處沒有問題;曾經跟隨當大使的父親在香港住過四年並在那裡完成學業,所以對亞洲文化並不陌生,反而是因為生活階級的差異,讓他對埃及的當代普羅大眾生活感到陌生,他和所有埃及的富人階級一樣,沒搭過地鐵,出門不是開車就是搭計程車,買生活用品的方式是打電話叫人送到家裡來,我要煮一頓亞洲料理回報他的招待,忘了買米,他說:「別下樓去買了,我讓人送上來!」當他的國家有絕大多數的人每個月收入不到三十美金的時候,他每個月所付的房租是八百美金。我住在他的頂樓公寓裡,大陽台上有個小型移動式游泳池,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邊泡水邊遙望稍遠處的金字塔。
阿姆沉迷於東方的武術,答應讓我睡他家沙發,是因為以為我可以跟他切磋功夫,不斷地建議我跟他過幾招!我因為貪圖要他帶我去西奈半島度假,告訴他切磋中國武術最好是在大自然裡,咱們到海邊的沙灘上再來過招吧!
於是在阿姆先餵我幾口足以讓我放鬆的菸後,我們上了他的飛車,我驚訝地在後座的位子上發現了車子的後視鏡,那不是應該掛在駕駛頭部右前方的嗎?正要跟我的駕駛反應的時候,看到左邊一台連左右視鏡都沒有的車子、右邊一台後座塞滿了衣物的車子、前面是一台沒有車牌的,還沒來得及對這些公路奇景做出反應,就又看到一匹驢子拉著四輪車叮叮咚咚地緩步前行,在二十一世紀看到這樣的情形,還真讓我感到錯愕;我想埃及的交通法大概是全世界最鬆的吧!我們正在高速公路上耶!將近一小時之後,我們進入西奈半島的範圍,幾乎看不到什麼車子了,沿路至少有五個小時在沙漠中,一條路孤零零地在荒地裡展開,路的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空曠,荒蕪貧瘠的土地讓我不禁要擔心:這裡的人都靠什麼生活?不過事實上大概也沒有多少人住在沙漠裡,可能就是一些游牧的貝督因人(註一)吧。
六個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一個叫做Noueiba的海邊小鎮,它其實是由綿延的度假營區構成,我們住的度假營區叫做「三杯茶」(Kum Kum 3),經營者是土生土長的貝督因人,營區名稱來自於貝督因習俗:用三杯茶來對客人表示最高歡迎之意。
如果讓我自己選擇度假營區,堅持「永續旅遊」的我也會選Kum Kum 3,因為它的經營完全符合永續旅遊的定義:透過某種層次的觀光活動,讓旅遊所在地的社會文化、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產生平衡獲利,進而讓當地的旅遊環境及事業得以長久維繫。
Kum Kum3的所有員工都是當地的貝督因人,所提供的食物都來自當地,這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當地人可以因為觀光客的消費而改善生活;主人還讓當地的貝督因婦女以不推銷不干擾客人的方式,靜靜地進來販賣她們的手工藝品,她們(每天一到四人不等)總是全身包裹黑布,躲在角落裡編串首飾,跟大城市裡的強迫推銷完全相反,這更是吸引了我的光顧,而我當然是以幫助他們生活的名義、不過度消費地買夠了給朋友和自己的禮物,還送給她們的小孩原子筆,完全沒有血拚購物的罪惡感,我這麼做可算是幫助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呢!
除了在海邊用天然材料搭的草屋之外,Kum Kum 3沒有其他過度的人工建設,草屋裡連電力都沒有,在月光星光下,其實我們也看得見去廁所的路,在這裡我們過著近乎自然原始卻也更迷人的五天生活(我是說習於城市生活的我可能無法這樣生活一個月)。
永續旅遊的概念在這裡被實施得很徹底,我們吃當地生產的食物,主人會來分享當地民俗,不用每天換浴巾床單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根本就沒有那些東西(每天只付兩歐元住房費的我也沒什麼好苛求的);向當地人消費,幫助他們的生活也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別人在賣東西!而這也並不是不得已的,那些包裹全身的回教婦女開出的價錢是城市裡的十分之一,我恨不得把所有東西買下來呢!而且當地食物好吃又便宜,白天也可以吃得到東西(齋戒月終於結束了)。
當阿姆跟我說Noueiba一邊是山一邊是紅海的時候,我原本計畫每天早上找一條路線到山上健行,下午則到海裡游泳,晚上就吃喝到睡著為止。結果這樣的計畫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西奈半島的山是沙漠山,不但沒有半棵樹還寸草不生,在白天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去那裡健行等於跟自己過不去。於是我只好放棄樂山的想法,乖乖地在我離海水只有五公尺的草屋外過著看海的日子(草屋內太熱了)。唯一後悔的是沒有跟一對以色列愛侶去爬西奈山,那是聖經裡記載摩西和上帝對話而拿到十誡的聖地,通常晚上十點搭計程車出發,十二點到達山腳後,花四小時登上摩西與上帝對話之處,喝喝咖啡等待日出,再沿原路回營區;我當時覺得這樣的行程聽起來頗無聊,只有猶太人才會覺得去那裡很重要,後來錯過機會之後才懊悔,搞不好這個不一樣的行程會是五天假期的高潮呢,不過 「 C’est la vie!」我只好繼續向前看。
我在Kum Kum 3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每天晚上都躺在草屋外的躺椅上看滿天星和銀河,數流星數到睡著,天地吾廬我就睡在大自然裡;早上天有微光即醒,在門前躺椅上,看隔著紅海從對面沙烏地阿拉伯山上升起的日出,然後就著朝日做瑜伽,早餐吃當地傳統食物後看看海,然後去浮潛,在清澈見底的紅海裡跟大大小小、千百成群或形單影隻、各種顏色鮮豔的熱帶魚共泳,看到了很多我這輩子沒見過的魚,河豚、魟魚、獅子魚、石頭魚等等危險魚類就在我沒有衣物蔽體的身旁泅泳,冷不防的又有一千隻藍色熱帶魚從我身後游來,再來一群半透明的小魚,忽然又踩到一團軟黏的東西,原來是巨大的八爪魚!……看著眼前豐富而色彩繽紛的景象,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蘭妮•萊芬斯坦(因為幫希特勒拍片而著名的德國電影導演)老了還要謊報年齡去拿國際潛水執照,沉醉於海底世界。
午餐之後是午覺,看看無關緊要的書後繼續浮潛,或躺在氣墊上隨波逐流,然後跟新認識的朋友們趁退潮把飲料搬到海裡泡在水中暢飲……晚上營區主人會來跟我們閒聊,講述貝督因人的傳統,還就著營火唱起傳統歌謠,有人擊鼓、有人彈吉他,第一天晚上,營區的主人心血來潮,還規定大家在他唱完傳統貝督因歌謠之後,也要唱自己的傳統歌謠跟大家分享(幸好沒實現,否則我的「蘇三起解」可能會把所有人的high都解了);來自不同國籍的人在這裡共享喜樂,連原本互相憎恨的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都能在這裡和平相處。一切就像是在消失的天堂裡。
沒有一定要進行的行程、沒有一定要參觀的景點,時間彷彿靜止(我必須上發條才會走的手錶被我遺忘),我真真實實地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全然放鬆、並且合乎永續旅遊要求的假期。如此真好。
註一│貝督因人(Beduin,阿拉伯語作Badawi,意思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阿拉伯人的一支,分佈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區。
◆篇名:Aragon---西班牙峽谷運動
◆引言:藉由運動主題之旅,可以滿足冒險精神、發現潛能,並增加自信。
峽谷運動(Canyoning)是我在二○○八年夏天去西班牙境內的庇里牛斯山健行時,首次嘗試之後就深深愛上的一種運動。
說得確切一點,峽谷運動應該稱作下峽谷運動:一種在被水沖刷而成的峽谷中,從水源高處順水流動的方向涉水下行的運動。
當我向妹妹提議一起去度過一個峽谷運動假期時,她反問我為什麼要去找折磨呢?我聽了覺得很悲哀,竟然連我自己的妹妹都忘了我可是巴黎第三大學體育系的學生呢!
我在潘普洛納(Pamplona)跟一起參加奔牛節的沙發客告別之後,驅車南下往亞拉岡省(Aragon)的峽谷前去,那些沙發客可是對我羨慕不已呢!還是沙發客比較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我跟他們約好了,明年要一起提早計畫去別的峽谷canyoning,根據我的研究,庇里牛斯山有很多適合從事這項活動的峽谷,我們明年要在這裡辦一個沙發客聚會,先去下峽谷再去跑給牛追。
我和馬來西亞的朋友易馬罕來到了從事峽谷運動的Sierra de Guara,這裡正是峽谷運動的誕生地,在西班牙亞拉岡省北部,韋斯卡(Huesca)附近,最著名的峽谷有rio Mascun、rio Vero、le Balces、la Peonera、le Formiga等,除了下峽谷運動,這裡也是攀岩愛好者的天堂。
經過長久的水流沖刷,古老的庇里牛斯山峽谷有非常特別的地形與景觀,在下峽谷的過程中,往往令人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出美絕的傑作之偉大。峽谷中光是水的部分就包括淺灘、深溝、急流、水池、瀑布等;岩石的部分則更是千奇百怪、出人意料的豐富,除了奇石巨岩,還有因為地質的不同而形成的造形不一的自然雕塑、洞穴和石窟。在岩石之間順水而下,時而涉水而行、時而蛙泳、仰泳、跳水、漂浮、滑岩、攀岩,在洞穴裡匍匐前進、鑽動、穿梭,有時還得依賴繩索與吊帶的協助,幾乎任何跟水和岩石有關的運動和動作都得派上用場,這就是下峽谷運動吸引人的地方,我們躍躍欲試。
在一個露營區落腳後,我和易馬罕直奔遊客中心報名隔天的下峽谷活動。因為臨時報名,而且只有兩個人,在旅行社的經濟考量下,被安排去跟別的團體「湊團」,並且因為適合初學者的團沒有其他人報名而不能成團,他們必須先打電話去跟另一個確定出團的「進階團」帶團領隊和該團的負責人確定,是否能讓我們兩個初學者參加,講得好像這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嚴格的活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參加的;據說那個團的人幾乎都是有經驗的峽谷運動愛好者。我於是開始幻想置身於一堆強健的、身體呈倒三角形的壯丁之間,即使我的身體到時在峽谷裡不聽使喚,也有人可以扛我。結果,第二天早上集合時,才發現這樣的想像大錯特錯。
我的團友們大約十五人,年齡加起來大概有一千歲,原來是退休的銀髮族沒事做一起來找刺激,說是「有經驗」,其實不過就是前一天去走過另外一條簡單的路線,第二天就可以走有更多跳水、攀岩的「進階路線」了。幸好我們的領隊看起來稱頭多了;領隊共有三個,其中兩個還是沙發客,他們的身材就比較像是峽谷運動的好手,我一心想要變成的體魄。
整個下峽谷的過程非常刺激,岩石很硬、水很沁涼,幸好有防護頭盔,否則我不但會撞得滿頭包,還可能腦震盪,而且我還必須時常把手舉出水外以免凍傷;有時在岩石形成的小細縫中看似無法通過,但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我只好建議比我胖的老人先過去,我才敢把自己往縫裡擠;在一個約三公尺高的瀑布上,領隊指著一個小區域要大家往下跳,「別跳歪了,因為旁邊就是岩石,跳到岩石上會斷腿!」這我不但有經驗,而且還餘悸猶存,想著想著曾經在希臘跳岩摔裂的腳跟骨忽然有著觸電一樣的感受;而且我還喝了不少水,雖然說這急流的溪水喝起來還頗甜美,可是在有溺斃危險的狀況下,我可沒心情品嚐那自然之水天上來的滋味。
除了驚險刺激的下峽谷過程引人入勝之外,偶爾我也能在水流較緩和的時候欣賞峽谷的風景,奇岩怪石不用說,懸崖峭壁也很壯觀,偶爾還有一線天奇景,山上還可以看到有鷹盤旋,牠們該不會是正在等待我的禿鷹吧?
就這樣我經由蛙泳、仰泳、狗爬式、推別人、讓別人扶、踩到領隊的頭、因害怕而狠狠抱住領隊脖子差點把他勒死、跳水、花式跳水、像芭蕾舞般跳水、適時抱住樹枝而免於被水沖走、禮讓老人先跳、假裝摔跤跌倒在領隊身上等等,跟水有關的驚險刺激過程將近六小時之後(我差點忘了我們其實還在一塊大岩石上午餐,我只吃了一顆蛋!),抵達了我以為的終點,卻萬萬沒想到那其實是最具挑戰性、最最恐怖的最後一關。
我以為整個行程已經結束了,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了峽谷盡頭,水流已不再湍急,以一種極為平緩(跟峽谷裡的比起來)的方式流動,即使躺在上面睡著都不會被淹死(只可能會著涼);我非常放鬆地游起泳來,我的老人隊友們看到入迷,直說我像一條魚;就在這個時候,我忽然聽到嘩嘩的水聲,原來是稍遠處的一個巨大瀑布,寬約一百公尺,至少十公尺高,而從高處跳下去是我們這一天的結業式!
在大瀑布上游,領隊告訴老人們不想跳的可以不跳,但是跳了絕對不會有危險,正在我猶豫要不要往下跳的時候,從我後面來的那團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們個個躍躍欲試,我一邊慶幸自己沒被要求跟他們「湊團」,一邊看著他們在嚮導的鼓勵下義無反顧地逐一往下跳!接著,我的兩三個老人隊友也跳下去了,我的領隊一直對著我喊:「Aller!Aller!」(跳!跳!)是在報復我故意撲倒在他身上嗎?
我閉上眼,雙腿抖了好久,內心開始唱起「媽媽請你也保重」,然後深吸一口氣,大叫一聲「媽!」跳下去,幾秒鐘後竟然發現自己還活著(隔天大腿瘀青一片!)。
我在經過了一整天精采刺激的下峽谷運動之後,有種冒險犯難、死裡逃生的感受,然而內心卻是滿足的。我很快就領悟到峽谷運動真正吸引人的原因,它除了是一種運動,在整個過程中不只需要力氣,還需要勇氣與沉靜思考以及時而緩和情緒衝動的EQ,你必須跟水、岩石和整個峽谷配合,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享受下峽谷的樂趣,這樣既動腦又動身的活動能讓身心同時獲得滿足,它在興起後短時間內,已經深深受到樂山人士的歡迎,在歐洲漸漸流行了起來。
整個下峽谷運動中,我尤其喜歡的部分就在於與大自然的接近與結合,整個近乎征服自然的過程之後,讓人心中不禁泛起成就感,相信我從此對我的人生也會更有自信──別看我弱不禁風,我曾經從超過十公尺的瀑布跳下去呢!
儘管我妹很驚訝於我不但安全回到家,並且還愛上運動量大的峽谷運動,在她更難以置信的情況下,我很認真地考慮跟西班牙的沙發客們的約定,已經開始計畫明年要參加「更進階」的峽谷運動,並且還想在峽谷區待上至少一個星期,順便進行攀岩運動;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峽谷的自然景色實在太美了,而且我衷心盼望有那麼一天,自己也能因從事峽谷運動和攀岩而有倒三角形的身軀,在我成為銀髮族之前!
附註│
對歐洲的峽谷運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www.descente-canyon.com/
www.p-guara.com
www.avalancha.org
www.aetda.com
www.barbastro.org
◆篇名:Silcusin法國中部的樂活之旅
◆引言:旅行的樂趣不只在於看到新事物,能親身去體會生活,才是更大的享樂。
法國中部的奧弗涅(Áuvergne)省向來以好山好水好食物聞名,這裡從前是火山活動地區,特殊的水土孕育了不少特別的物產,特別的景觀更是深受嚮往大自然的人喜愛,交通雖然沒有其他觀光勝地方便,卻更適合喜歡慢活的人來細細享受。
蘇菲是我在沙發客網站上認識的好朋友,她看了我的網頁,覺得我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而主動跟我聯絡,我們即刻成為好友,一起逛美術館練瑜伽喝咖啡什麼的,永遠有我們同時感興趣的事可以做。她剛認識我時就承諾有一天要帶我參觀她的老家,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莊Silcusin。半年後,我們終於利用她父親去度假的二○○九年夏天去那裡住遊了一個星期。對於習慣繁華城市生活的我而言,這個只有十五戶人家的小村莊不但沒有讓我感到無聊,反因大自然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學習,而使我覺得生活充實豐富。最讓我受到啟發的是,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當起農夫來了,他們受夠了城市的壓力,跑到鄉下來過著淳樸、簡單卻更快樂的生活。
Silcusin是個位於海平面約一千公尺的山上小村落,最近的「大城」Langeac也只有約四千居民,我的法國朋友都沒聽過這個地方。原本我以為鄉下住的通常只有老人和小孩,卻在認識茱莉和席立這對從城市搬來鄉下定居的夫婦之後,對此改觀。之前都是體育老師的茱莉和席立因為覺得城市生活太繁忙、空氣污染嚴重、小孩生長空間不夠,為了長期健康著想,決定放棄教職,到鄉下買個農場定居(註一),因為這裡有一望無際的田野風光。
農場裡有個古老的烤麵包用傳統爐灶,茱莉和席立將之修復後,開始以製作有機麵包維生。這對頗有地球永續經營概念的夫婦以他們的有機麵包慢慢地為原本即將因年輕人棄守而消失的鄉村小農莊帶來了新的生機。
茱莉和席立用慢工、完全遵從古法製造的有機麵包非常受歡迎,在每週一次的市集上總是不到兩小時就賣完了。他們堅持所有的原料都必須是有機的,而且來自他們認識的附近農莊,不但品質看得到,也因減少運輸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讓附近的農人們能繼續以傳統小量生產的農業方式生存;因為他們的關係,漸漸地有些在外地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願意回到老家,接續祖先留下來的農業活動,並且在茱莉夫婦的鼓勵下合作,讓整個村莊慢慢地達到符合有機農村的標準。Silcusin這個小村莊於是可以這樣自給自足永續經營下去。
除了有機麵包生意,茱莉和席立還經營民宿,讓喜歡體驗農場生活的人能夠來享受鄉間的樂趣。我去學習如何製作麵包的這一天,剛好有一家人來投宿,他們即將在農場待上一星期;才剛剛來兩天的八歲小雨果已經學習到製作麵包的程序,有模有樣地當起了茱莉的助理,不但跟著揉麵團、製作自己的麵包,還充當我的導覽,帶領我參觀存放大麥、豢養羊群的倉庫和農舍。
有機麵包的製作過程是辛苦冗長的,不使用化學發粉,堅持自然發酵的麵麴就必須在二十五度的環境中,以每三天加量的方式製作超過十五天;慢速攪拌的揉麵團過程是為了確保麵粉中的養分不流失……麵包上的芝麻、葵花籽等雜糧都是附近小量生產的農夫辛苦栽種出來的;如此費心製作、從傳統爐灶裡烤出來的麵包讓人垂涎三尺,嚐過一口後,我忍不住買了兩公斤!
據說現在日本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務農,為的也是農夫的生活更接近大自然、更健康,也更快樂,而由於這些年輕人的加入,整個農業也因注入新血新觀念,有了新的前景。看到茱莉和席立家人的榜樣,我忽然也有想回老家種田的衝動,即使我是出了名的「種什麼都死」(萬年青和常春藤也不例外)!
在Silcusin的一個星期裡,我幸運地遇到村子五十年來第一次舉辦的節慶,慶祝村民合力組織的文化保護協會的誕生,雖然人口稀少,他們卻齊力組織了這個協會,要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在政府的協助下修復洗衣場、私塾、公共爐灶等祖先留下來的古蹟,並致力於村莊的美化,為達到成為「花之村」(註二)的目標而努力。
小村莊的節慶活動真是可愛極了,在與村民們同樂共舞之後,我很快就認識了全村的人(其實也不到三十個);鄉下人的好客與熱情讓我覺得自己是他們的一分子,跟都市裡的冷漠人情真是有天壤之別,我住了三年多的巴黎公寓,還有超過一半以上我不認識的鄰居,有些甚至從沒照過面!
在Silcusin問路的時候,你得到的答案會是:蘇謝夫人家旁邊的路左轉,之後再在有大白狗的房子旁右轉,不要怕歐利(那隻狗),牠會叫但牠是溫馴的好狗。因為這裡的人彼此認識,就像我的老家一樣,買東西不是去什麼世界連鎖的家樂福,而是去雞屎仔或仙桃家買(真的有人叫這樣的名字),真是可愛極了。
有一天蘇菲的手因為馬踢斷了乳牛牧場電線圍欄而觸電灼傷。鄉下看病不容易,不是得到稍遠處的大城看普通科醫生,就是得派直升機送到更大的城市去,因為這樣的不便,他們自然發展出所謂的民俗療法。蘇菲的叔公給她一個電話號碼,她打電話去之後,一個從她母親那裡獲得超能力的小女孩把她的灼傷隔空治好了,隔天睡醒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小女孩的母親以憑著照片治癒一個八百公里外三度灼傷的小男孩聞名,連原本放棄小男孩的醫生都覺得是奇蹟。鄉下就是有這樣的事會發生,就像我老家的什麼什麼「仙」之類的。這種既神奇又神祕的力量讓我為之深深著迷。
雖然說是小村莊,但是我們可以從事的活動卻很多,因為大自然有著無盡的寶藏,加上人類長久以來的文明,我們可是度過了極為豐富的一週。我們在附近的田野裡散步、參觀魅力十足的Chihac小山城、健行到山上廢棄的城堡、看Saint Arcons d’Allier的老墓園和城堡改建的飯店、到峽谷旁的阿列(Allier)河裡游泳、看人泛舟、划獨木船、撿火山石用以去腳繭、去Durande山頂上看夕陽(還看到八隻野豬sanglier)、去每週一次的牛犢市場看販賣三週大的小牛過程、參觀了附近中古世紀山城、騎馬、玩擲球、練瑜伽;喝隔壁農場主人薇薇安送的新鮮牛奶、吃蘇菲她奶奶家菜園裡現摘的當季有機蔬果(青豆、南瓜、洋蔥、花椰菜、蕃茄、小黃瓜、節瓜、草莓、藍莓、梨……)、在後院裡的大樹下吃早餐、前院花園滿月下的烤肉燭光晚餐(還喝了兩瓶蘇菲的父親在地窖儲藏多年的名貴紅酒Châteaux Margaux以及當地特產的馬鞭草酒);聽蘇菲講述她的家族歷史、觸摸她曾祖父親手製作的衣櫃等家具……第三天還有另外一個沙發客跟他妹妹來加入我們,到美麗的河畔野餐、日光浴、發呆。一週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所有的一切皆是毫無壓力地進行,極度享樂。
Silcusin讓我暫時脫離文明充斥的繁忙城市生活、到鄉下接觸大自然和淳樸的人們,吃得好、睡得好,享受豐富的大自然的恩賜,真正去體驗農人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生活,我深深地愛上了這樣的度假方式,於是在離開前應允了村民們的要求──我很快會再回來。
註一│
MOREL Julie et Cyril Parredon
地址:43300 SIAUGES SAINTE MARIE FRANCE
電話:+33-04-71740696
網址:www.lafermedupain.fr
電郵:mphjc@free.fr
如果想去法國其他鄉下地方住農莊民宿,可以參考以下這個網站:
www.accueil-paysan.com
註二│
法國自1959年起為鼓勵環境綠化,每年選拔綠化有成的村莊和城市,頒給「Ville fleurie」(花之城)「Village fleuri」(花之村)的牌子立在村口加以榮耀。
◆標題:Pampelune西班牙奔牛節
◆引言:常常,旅人尋求的是冒險與刺激,甚至是在賭生死邊緣的運氣。
潘普洛納這個位於西班牙北部的城市之所以會舉世聞名,得感謝大文豪海明威在他的小說中對其奔牛節(Encierro)的描寫,原本只是一個民間節慶活動,規模比起台灣大甲媽祖繞境甚至南鯤鯓大拜拜都要小得多,但是經由海明威的深刻描寫,從此一炮而紅,每年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為的就是來看七月七號到十四號每天早上八點的奔牛活動,給這個城市帶來了大量觀光收入,潘普洛納市政府還特地在奔牛的終點──鬥牛場外豎立了海明威的雕像感謝他。二○○七年第一次帶我來的JM有感而發地說:「難得窮藝術家也可以有大貢獻!」身為我的好朋友,他一直為正在念電影的兒子和念戲劇的女兒以及以藝術家名義到處遊蕩的我擔心。
潘普洛納的西班牙文是Pamplona,法文是Pampelune,但這裡屬於巴斯克語區的納瓦拉(Navarre)省,所以還有個巴斯克名:Iruna。
我們到達潘普洛納的時候,奔牛節已經結束兩個禮拜了,所以並沒有看到大量觀光人潮,但是奔牛節的宣傳海報還到處張貼著,街邊牆上甚至還看得到狂奔的年輕人終於難逃被牛角戳傷而留下的血跡,誠然令人怵目驚心。
我想我再怎麼解釋奔牛節都無法像海明威那麼精采,不過如果你懶得去讀他的小說,就容許我在這裡輕描淡寫一番吧。
其實我也不清楚奔牛節的真正由來,我無法想像,為什麼會有一群人忽然想要去跑給即將被鬥牛士宰殺的狂牛追。不過我知道西班牙和法國西南一直以來有著鬥牛的傳統(漸漸地遭到保護動物協會的反對,有些地方甚至已經被禁止了,法國除了西南幾個已長久有此傳統的小鎮之外,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這是從中古世紀流傳到今天的一項傳統活動,在潘普洛納更是San Fermin宗教節的高潮。
San Fermin的鬥牛節期間,每天早上,那些即將被鬥的牛都會從牠們在城牆外的牛圈被趕往市中心的行刑鬥牛場,通常每天有六隻牛,牛隻可能受到驚嚇或者預知死亡,總會一路奔跑到底,而Pamplona的市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習慣在這個時候跑給牛追,「應該是一群血氣方剛無處發洩的年輕人開始的吧。」JM這麼說(廢話,難道會是一群撐柺杖的老人嗎?)。
這項活動當然被明文禁止,但是卻因此有更多人冒險加入,你愈是要禁我就愈是要做,幾百年來終於演變成這個城市的特色傳統,還有很多人專程從其他城市來跑給牛追,年輕男人甚至把它當成證明自己英勇的手段!即使幾乎每年都有人傷甚至亡,這個活動直到今天仍然繼續進行著,而且似乎一年比一年盛大。
我從明信片和攝影集上看到很多奔牛節的紀錄圖片,盛況真是驚人,被追的人(好像沒看到女的)都穿上了白色衣褲、脖子像童子軍一樣繫上紅巾、戴上小紅帽,模樣還真可愛,可是跑在狂牛面前每個人都面目猙獰,有些人跑得比較慢,狂牛來了只好往兩邊的窗牆上爬躲,沿路上看熱鬧的人把街道塞得水泄不通,市政府廣場上擠滿了人,樓上陽台也塞滿了歡呼鼓譟的觀望者,街道兩旁的商店都釘裝木板保護櫥窗,有陽台的都塞滿了人,沒陽台的人都快被擠出窗外了,被牛追的人激奮到臉全扭曲了,被牛踩被人踩,血傷到處可見,全城都陷入忘形神迷的狂喜,光看照片我都激動得將要停止呼吸了,無法想像如果當時人在現場,情形會怎樣,更別說是要像尖叫皇后般地跑給牛追了,我念體育系可不是為了要來做這等傻事。「但這是我們一生當中不該錯過的精采刺激場面啊!」JM以誠懇的口氣這麼說,所以我們決定明年要在San Fermin節的時候,再度造訪這個城市。
「不過先說好了,可以送我那套可愛的制服,但不能慫恿我下去跑!」我斬釘截鐵地對他說。於是我們約好了二○○八年的七月七日在潘普洛納見。
二○○八年夏天,我們如約來到了西班牙奔牛城。
即將在鬥牛場被殺的公牛,會在節慶的前幾天被運送到舊城外的大牛圈裡,鬥牛的前一天晚上,有六隻公牛和三隻母牛會被趕到舊城牆旁邊的小牛圈,隔天這些公牛會在鬥牛場被鬥牛士刺死,母牛則用來拖運屍體。
鬥牛的當天早上八點,牛隻會被釋放並追趕到已經為牠們設計好的黃泉路上──也就是舊城區經過市政府通往鬥牛場的主要大街,成千上萬不怕死、穿白衣圍紅方巾的人就會在這個時候跑給牛追,直到鬥牛場為止。鬥牛活動在下午舉行,巨大的鬥牛場坐滿了穿著白色衣服戴紅色圍巾的觀眾,一票難求。
根據資料顯示,每年在被牛追的過程當中,總是會有人受傷或死亡,我看到不少血淋淋的照片,其中帶給我噩夢的是一個爬上窗戶躲避卻還是被狂牛刺穿小腿的男人,尖銳的牛角插入他小腿的肌肉,從皮膚上可以看出牛角的大小和形狀,男人表情極痛苦,彷彿承受了狂牛臨死前所有掙扎的能量,原本在旁邊觀看的人也都落荒而逃,整個畫面像是一個大災難。但是就像所有危險的活動一樣,這樣的刺激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尤其是那些想要向女人炫耀自己勇敢的男人們,其中當然以年輕人居多,尤其是美國觀光客,他們都曾經在學校裡被規定讀了海明威的小說。
我們到潘普洛納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多,第一天的鬥牛剛剛結束,看到成千上萬的白衣紅巾人從鬥牛場湧出來,面露喜悅的兇光,我不禁要以為世界末日快到了,人們才會以最殘忍的方式來狂歡。
我們準備好了野餐,醃牛腿和紅酒。然後等著看第二天的鬥牛從大牛圈被趕到小牛圈等死,明天他們就要從小牛圈開始奔到鬥牛場被鬥至死。或許牠們將被餵以美味的最後的晚餐。
除了San Fermin以外的其他日子,到潘普洛納拜訪的人並不多,大概只有步行到聖地牙哥的朝聖者會路經過夜,所以旅館數量很少,根本不足以安頓大量湧入的奔牛觀光客。於是政府在這段期間允許人到處睡,街上、公園裡都可以看到有人任意躺下就睡;通常大家都會飲酒狂歡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到街上占位子看奔牛或給牛追,如果活下來了就去隨便找個地方睡覺,下午再去看鬥牛。
我從沙發客網站上找到一個西班牙當地人願意帶我參觀,剛好也有其他沙發客也來參與,我們一群人決定喝酒跳舞一整夜,然後一起去看奔牛。城中心的廣場午夜開始有免費的熱門音樂會,酒吧(尤其是海明威以前常常光顧的Café Iruna)裡外擠滿了縱情暢飲的人,幾乎每個街角都有人醉倒或正在尿尿……跟我同行的JM早就因為對這樣的活動沒興趣而回車上睡覺去了。
跟一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音樂震人耳聾的酒吧狂飲啤酒、泡馬子這等事,其實已經超出我的年齡範圍了,我硬撐到凌晨四點,終於受不了必須找地方睡覺,卻因為連續受到醉漢騷擾而緊張到睡不著,飢寒交迫的情況真真是人生一大折磨,堅持入境隨俗的我到頭來是吃盡苦頭。
好不容易撐到早上六點,我又跟沙發客會合,找到一個台階等著看奔牛,他們決定先觀看,隔天要下去跑給牛追。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等待,此時街旁欄杆外、靠街人家的陽台上都擠滿了觀眾,街上則是充滿了等待被牛追的人,大家都是一臉倦容卻又有著萬般期待的眼神。
終於,廣播傳來警告,大家如果奔牛時自己摔倒或被牛撞倒後,千萬記得要躺在地上裝死,不要爬起來,以免刺激牛隻而逼牠用尖銳的角來刺你,只要不慌張,應該會沒事,頂多被其他人或其他牛踐踏,總比被發怒的公牛當場用角刺死好。
接著,一聲炮響,牛被釋放了。我先是看到一大群人從我面前跑過,緊接著六隻公牛跑過,再來是三隻母牛在趕牛人的催促下跑過,一切發生在幾秒鐘之內。然後所有已經等待良久、像我一樣快被凍僵的人互相大眼瞪小眼,互問:「就這樣嗎?」、「結束了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後,無奈地摸摸鼻子拍拍屁股鳥獸散。
沒錯,期待中的奔牛活動就這樣在我眼前結束了,要不是前一天晚上已經看過那些牛,我還可能不知道牠們已經奔過我眼前了,一切進行得那麼快,甚至讓有些在欄杆內等著被牛追的人因為站在街邊而錯過了該跑的時機,等牛隻已經奔過了,才恍然大悟地追著牛跑!
我並沒有看到期待中的畫面,觀光客四處竄逃的樣子、落荒的人爬上街邊窗戶躲避牛隻、跌倒的人相互絆倒而成疊羅漢、牛角穿刺人身、鮮血灑街……等殘忍的景象,都只能在明信片中看到,我前後花了十個小時的等待,只換來跟其他人相互疑惑詢問的眼神,我和我旁邊的沙發客大眼瞪小眼,互相問:「就這樣了嗎?」這不是大災難是什麼?
我既疲憊又失望地回到車上跟JM說:「如果明年還要再來參加奔牛節,請逼我下去跑給牛追!」
◆篇名:Jian Juin Ao--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
◆引言:記憶深處印象深刻的旅行可能不是來自難得一見的美景,而是人、事、時、地、物交織綜和而成的巨大感動。
常常有人問我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最喜歡的料理、城市、音樂……?其實對於「最……什麼」的問題我總是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我看事情的態度沒有什麼比較級,對於我喜歡的事物與我的人生經驗哪怕只是跟某某人的萍水相逢,我都同等珍惜。
不過,如果有人問我:旅行過那麼多地方,對哪裡印象最深刻?我會很認真地去想這個問題。
我曾經在吳哥窟深受感動,待了五天不想走;在伊瓜蘇瀑布下激動得差點想哭,還當場翩然起舞;在美國大峽谷被眼前景象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在祕魯的馬丘比丘因體驗到身體感應天地間能量而不能自己;在尼加拉瓜瀑布下覺得此身了無遺憾;在撒哈拉沙漠看到綿延無盡的沙丘而當場留下眼淚;在希臘被愛琴海的美所媚惑而縱身一躍摔裂了腳跟骨;走過歐洲極西羅卡角、到過美國最南端的西嶼(Key West)、在北極圈看過午夜的太陽、在波蘭深入地底看鹽城……;我曾經在蘭嶼潛水捕大章魚、在邁阿密航海、在法國香檳區開飛機、在摩洛哥騎駱駝、在埃及沙漠騎馬……這一切的一切,跟很多簡單的小旅行一樣,都讓我難忘。
可是,在我心裡,其實有個「永遠的第一名」。
那年,我十八歲。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是澎湖人,來自對當時的我而言宛如天涯海角的將軍澳嶼。有一天他問我想不想跟他家人回鄉探親;我想不想是不用問的,要問的其實是爸媽同不同意!爸媽答應不久後,我就出現在澎湖燦爛的陽光下。
我在出發前還特地去買了一條游泳褲,一直被父母以安全為由禁止游泳的我當時根本還不諳水性(不知是先民唐山渡海親友罹難的遺傳噩夢、還是日據時代海禁的結果,海一直是我族人的禁忌),卻買了一件在那個年代絕對受人矚目的小泳褲,非常節省的布料上印滿了各種顏色鮮豔的熱帶水果!宣布了我縱情無拘的旅行的開始。
我們剛好遇到滿月期的大潮(海水每日漲落兩次,白天為潮、晚間為汐),可以踏浪到員貝嶼,澎湖人用海裡就地取材的珊瑚石在潮間帶築成小堡壘,受我們踏浪驚嚇的魚剛好可以進去躲避,捕魚人於是有了當日的漁獲,這是當地人利用大自然、與大自然共處的好例子,我很幸運在澎湖的生態還沒被濫用破壞之前有了這個經驗。
我們去了在當時還沒被過分開發的吉貝嶼。綿延的白沙、潔淨而近處碧綠遠處湛藍的海,讓我們拍下了不少可以為青春留下美麗回憶的照片。
從馬公、經白沙、到西嶼,一路上風景原始、民風淳樸。
乘坐同學父親的船到達了將軍澳嶼。在船上真正體會到海的廣闊、深邃、充實、波瀾,實現了我長久以來在海上航行的夢想。
當時因為島上水資源有限,將軍澳嶼並沒有每天供水,浴室裡擺著大大小小的容器裝滿了水,那是要拿來喝、烹飪用的,一點一滴都不能浪費。剛剛從海邊玩了一個下午、想洗去身上鹽味的我們於是到廟前的井邊洗澡,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清涼透徹、消除了所有暑意,一群大男孩圍在井旁共浴的畫面至今猶歷歷在目。
我們晚餐吃的海產是同學的父親剛剛捕獲的,同學的母親精湛的廚藝更是為新鮮漁貨加分,以前因為怕魚腥味而總是被母親逼迫才願意吃魚的我,從此愛上新鮮海產。
同學老家房間不夠,天氣又好,年輕的男孩們晚上就睡在露天屋頂。天地吾廬。躺在屋頂上,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滿天星斗和銀河,我們雖然有著玩了一整天的疲憊,卻還是很興奮地在沒有光害的小島上數著流星。
「我從海上來,帶回航海的二十二顆星,你問我航海的事兒,我仰天笑了。」
我一直愛鄭愁予的〈如霧起時〉這首詩的開頭。再累也要數到二十二顆流星才肯睡,而這個願望不到一小時就達成了,我於是滿意地微笑著沉沉睡去。
半夜被雨絲輕敲醒,張開眼,看到圓滿的月光在天際映照出一道黑夜銀虹,我這輩子只見過那麼一次。(就跟陽光映照出彩虹的原理一樣,我親眼目睹了明亮的滿月光所映照出的單色銀虹。)我一直看著看著,捨不得再睡,心裡一直念念不忘白日的海洋,有著屈原說的「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超無為以至清兮,與太初而為鄰」的感受。
隔天再次跟同學的父親出海捕魚,船行經無人島,我們一群大男生決定上去探險,同學的父親於是把我們丟在島上,自行去捕魚。島上雖然只有一堆海鳥大便和無數的海膽,我們仍然玩得很高興,年少的我們無憂無慮、容易滿足,我甚至有了第一次海灘天體經驗,真是一個年少輕狂,反正島上沒人,海鳥也不懂得告密。我們一直玩到同學的父親開著載滿漁獲的船來把我們撿回家。當晚又是鮮美的一餐,我吃到很多沒見過、不知名的魚,滋味至今難忘。
短暫的假期結束,我們帶著無數的歡樂離開,沒有太多的離情依依,因為那時候我相信,這麼棒的地方,我一定會常回來。
很多很多年過去了,我沒有再回去過將軍澳嶼。
同學的父親母親小阿姨……,一切的一切我都還記得。
在那個我還不懂愛情的年月,那一趟充滿親情(同學的母親幾乎視我為己出)、友情、歡笑、陽光、海、魚……與流星的旅行,是讓我印象最最深刻的美好回憶。
如果有人問我:「去過那麼多地方,心目中的人間天堂是哪裡?」我可能會回答「峇里島」,但是我心裡很清楚自己曾經去過的私密天堂其實是「將軍澳嶼」。因為那裡有著真正讓我魂縈夢牽、常常思念的最美好回憶。
◆標題:Noueiba─西奈半島三杯茶◆引言:旅行者要有「永續旅遊」的概念,在旅行增長見聞的同時也協助了當地經濟與地球的永續發展。當我躺在位於紅海旁的度假草屋門前躺椅上數著流星的瞬間,我忽然領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什麼事也沒做地度假了!看到我這樣寫的朋友一定會認為我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我根本就是來巴黎度長假的,這一度也已經快六年了,每次回email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偶爾打電話回台灣家裡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回到巴黎了。」即使人在巴黎,我也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很多活動,看美術館的展覽和電影什麼的,在自己的城市...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