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度出版的野蜂生態專書
內容涵蓋蜜蜂、虎頭蜂、狩獵蜂、泥壺蜂、寄生蜂等常見的蜂類
詳細剖析野蜂私生活的秘密,同時附上目前最完整的蜂類圖鑑,
種類多達百餘種,讓大家可以一窺台灣本土蜂類的真面貌。
談到蜂,大家一定不陌生,對大多數人來說,誰是最令人懼怕、最不想遇到的昆蟲種類,小強蟑螂絕對是榜首,接下來大概不是蜂類就是毛毛蟲了。
蜂類有這麼可怕嗎?虎頭蜂攻擊人類致死的新聞,每年都會發生。或是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的嬉鬧遊玩,直到某一天被蜜蜂或胡蜂螫到,留下難以抹滅的疼痛記憶,以後只要一聽到嗡嗡聲就膽顫心驚。即使每天早晨吐司上抹的是香濃甘甜的蜂蜜,喝的是添加蜂蜜的冰涼冷飲,但想要扭轉人們對蜂類的既定印象,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
經由馴化的蜜蜂,能提供人類香甜的蜂蜜、蜂王乳、花粉、蜂膠等營養品,而蜜蜂與各種野蜂,更扮演了幫植物傳播花粉、完成授粉的重要角色,如果沒有蜂類,人類種植的農作物將授粉不足,而直接波及作物的收成。
此外,蜂類更是一群高度進化的昆蟲,不少種類發展出狩獵與建造巢房的能力,為下一代提供食物與居住的環境,部份種類更進化出嚴密的社會階級,能夠分工合作的進行建造蜂巢、採集食物、哺育幼蟲、交配產卵等重要工作,眾多個體可視為單一的生命共同體,成為特殊的「社會性昆蟲」,蜂類中的胡蜂與蜜蜂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物種。
作者簡介:
自然生態觀察者、自然生態作家、攝影師
1975年生於台北,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畢業,著有『甲蟲放大鏡』、『甲蟲生態大圖鑑』、『野蜂放大鏡』、『蝶蛾放大鏡』(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童書『蟲來沒看過』(天下雜誌出版)。目前仍持續用鏡頭與文字紀錄台灣與熱帶雨林的昆蟲生態。
E-mail:ws.yang64@msa.hinet.net
作者網站:http://www.flickr.com/photos/lionyang/
章節試閱
第一印象
談到蜂,大家一定不陌生,對大多數人來說,誰是最令人懼怕、最不想遇到的昆蟲種類,小強蟑螂絕對是榜首,接下來大概不是蜂類就是毛毛蟲了。
蜂類有這麼可怕嗎?虎頭蜂攻擊人類致死的新聞,每年都會發生。或是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的嬉鬧遊玩,直到某一天被蜜蜂或胡蜂螫到,留下難以抹滅的疼痛記憶,以後只要一聽到嗡嗡聲就膽顫心驚。即使每天早晨吐司上抹的是香濃甘甜的蜂蜜,喝的是添加蜂蜜的冰涼冷飲,但想要扭轉人們對蜂類的既定印象,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
事實上,腹部藏有毒針會螫人的蜂類,只是野蜂裡的少數份子,大部份蜂類不具有毒針,就算是具有毒針的種類,也不喜歡與人類正面衝突,除非太過靠近牠們的蜂巢,出於保衛蜂巢的本能,牠們才會主動展開攻擊。但野蜂卻一直背負著污名,「螫人」常常與野蜂畫上等號。
蜂類常常遭到指責,但是牠們其實嘉惠我們人類良多。經由馴化的蜜蜂,能提供人類香甜的蜂蜜、蜂王乳、花粉、蜂膠等營養品,而蜜蜂與各種野蜂,更扮演了幫植物傳播花粉、完成授粉的重要角色,如果沒有蜂類的幫忙,人類種植的農作物將授粉不足,而直接波及作物的收成。
此外,蜂類更是一群高度進化的昆蟲,不少種類發展出狩獵與建造巢房的能力,為下一代提供食物與居住的環境,部份種類更進化出嚴密的社會階級,能夠分工合作的進行建造蜂巢、採集食物、哺育幼蟲、交配產卵等重要工作,眾多個體可視為單一的生命共同體,成為特殊的「社會性昆蟲」,蜂類中的胡蜂與蜜蜂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物種。
幼蟲為肉食性的各種胡蜂,成蟲會獵殺毛毛蟲做為幼蟲的食物,成為農田中不可或缺的幫手;而只吃花蜜與花粉的蜜蜂,為了嗷嗷待哺的幼蟲勤奮的採集花蜜與花粉,一天可拜訪超過千朵的花,幫助各種植物異花授粉。今天大自然能創造出如此驚人的植物與動物多樣性,絕對不能忘了蜂類的功勞。
至此,對蜂類的好感應該可以提高不少吧!種類多樣的野蜂展現的絕妙生態行為,絕對會讓人目不暇給。
腰圍粗細大不同
腰圍是人類世界中評價美醜與檢視健康的標準之一,誰不想拋棄水桶腰而擁有22吋的小蠻腰,過剩的營養或是愛美的減肥,讓我們的腰圍尺寸忽大忽小。但是在昆蟲的世界裡,牠們完全沒有這種困擾,幼蟲羽化為成蟲後,身體被稱為「幾丁質」的外骨骼包覆著,成蟲不會因為吃飽或挨餓,讓身體出現尺寸上的改變。
蜂類當然也奉行昆蟲界的定律,只是在演化之路,蜂類的外形出現分道揚鑣的發展,腰圍的粗細成為重要的分水嶺,由此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種類。這裡談的當然不是真的腰圍,而是胸部與腹部相接處的身體構造,這有如腰部的區域其實是腹部的第二腹節,部份蜂類的第二腹節已收縮成細柄狀,稱為「腹柄」,而腹部末端則膨大成為「錘腹」。搶眼的細窄腹柄,讓人不由得不被這些小蠻腰所吸引。
昆蟲學家早就注意到這項重要的特徵,第二腹節的有無就成為蜂類分類的重要依據,在蜂類所屬的「膜翅目」下,再劃分為「廣腰亞目」與「細腰亞目」兩大類。
粗腰圍的廣腰亞目屬於原始類群,二億三千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這類野蜂的雌蟲選擇植物做為幼蟲的食物,在寄主植物產下卵後就結束做媽媽的責任,牠們不需要為幼蟲的安全負責, 幼蟲得自食其力的取食葉片或木頭組織。
而細腰圍的細腰亞目,屬於進化程度高的野蜂,牠們已經演化出哺育幼蟲的行為,腹部末端因為攻擊與防禦的需求,雌蟲的產卵管演化成為毒針,毒針不僅可以擊退天敵,還能麻痺獵物成為幼蟲的食物。為了讓身手更加靈活,才演化出纖細的第二腹節,讓腹部末端的螫針沒有死角,一旦發動攻擊行動,細腰就成了真正的關鍵「點」。
龐大家族
常被人們忽略且刻意避開的野蜂,悄悄佔據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全世界目前已知的種類已經超過10萬種,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在分類上,蜂類更成為昆蟲綱的第三大目。昆蟲綱最大的族群是鞘翅目(甲蟲),種類超過30萬種;第二大是鱗翅目(蝴蝶與蛾),大約17萬種;而隸屬膜翅目的蜂類與螞蟻約有11萬種,這也是為什麼隨處可見蜂類與螞蟻的主要原因。
蜂類已知具有廣腰與細腰兩個亞目,代表兩類演化程度不同的蜂群,但要釐清多達11萬種的蜂類,光靠腰的粗細仍顯不夠精細。例如廣腰亞目屬於較為原始的蜂類,身體特徵在沒有高度演化的條件下,同質性較高,但演化程度高的細腰亞目,身體特徵出現明顯的差異,根據這些差異還可細分為幾大類別。
根據腹部末端產卵管的位置,可再細分為「針尾類群」與「錐尾類群」。「針尾類群」就是我們熟知的蜜蜂、胡蜂以及蜂類之外的螞蟻,牠們共同的特徵在於腹部末端的產卵管藏於腹部內,平常看不到,需要時才會伸出,而且腹部末端的腹板完整且沒有縱裂;而「錐尾類群」包括寄生性的姬蜂與小繭蜂等,特徵是產卵管大部份都外露於腹部的腹面處,產卵管甚至變得很長,此外,腹部末端的腹板還有縱裂的特徵。
接下來,其他身體特徵才會登場,包括足轉節的數量、前胸背板的位置、前翅有無翅痔、觸角的節數等,只有仔細觀察這些細微且複雜的線索,才能讓我們揭開蜂類真實的身份。
但要依照上述身體特徵鑑定蜂的種類,並不容易,況且依照科學方法勢必需要捕捉做成標本細心比對,對喜愛從事自然觀察的人們來說,這樣的作法似乎沒有必要,用數位相機拍下蜂類的特徵,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拍照總是會有死角,無法完全一窺蜂類的所有特徵,如果在拍攝的同時能夠花更多時間進行深入觀察,往往可以發現不同種類的野蜂,各自具有獨特的生態行為。
例如蛛蜂科成員專門捕捉蜘蛛;而會捕捉甲蟲的是銀口蜂科的節腹泥蜂;採集花粉在木頭中築巢的是木蜂;用泥巴築巢的稱為泥壺蜂;住在地洞中採集花粉的是隧蜂或地花蜂;同樣會挖地洞卻獵捕昆蟲的是泥蜂;而寄生在毛毛蟲體內,化蛹前會鑽出毛毛蟲體外做繭的是小繭蜂;體型纖細卻寄生蝶蛾幼蟲與蛹的多半是姬蜂。
由於野蜂的種類實在太多,無法針對生態行為一一描述,當然以生態行為的判斷種類,並不是正統的分類方式,用此方式只能大致判斷蜂類所屬的「科」或「屬」,要精確辨識到「種」的確有困難,但身為自然觀察者的我們,瞭解野蜂的生態,絕對比死背蜂類的名字來得更有意義。
外星臉孔
和野蜂近距離的面對面,絕對是個難得的經驗,因為在野外遇到野蜂,尤其是面對駭人的虎頭蜂,少有人可以沉得住氣而不膽顫心驚,為了更仔細觀察野蜂的「面相」,筆者只好繃緊神經的盡可能接近各種蜂類,透過微距鏡頭為野蜂拍攝一張張大頭照,解讀蜂類頭部的細節。
經過鏡頭放大後的蜂頭,大大的複眼、張牙舞爪的大顎,彷彿是電影中外星生物的長相,的確,許多電影或插畫筆下的外星生物,模樣多半參考自昆蟲,而蜂類因為有著突出的複眼,容易與外星生物產生聯想,但仔細觀察,蜂類不只有一對大大複眼,複眼之間還有三顆單眼。
雖然有兩大三小的眼睛,但蜂類的視力並不好,牠們就像是大近視眼,複眼雖然是由6300個水晶體(小眼)所組成,傳回大腦的卻是如馬賽克般的顏色區塊,複眼能接收人眼所看不見紫外線,辨別花朵反射的紫外線,以及感應物體的移動;而三顆小小單眼則負責接受光源與辨別方向。
蜂類的感官除了複眼與單眼外,頭部上方的觸角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狩獵蜂與寄生蜂就相當依賴觸角來進行狩獵,牠們總是不停擺動著觸角,搜尋任何獵物留下來的氣味。此外,觸角的外形與節數更是辨別部份蜂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位於頭部最下方的口器則是另一個顯眼的器官,口器是蜂類重要的進食工具,蜂類屬於咀嚼式口器,大部份種類都有發達的大顎,可以切割咬碎食物來餵養幼蟲,還可以啃咬木質纖維與樹液膠質,混合了唾液之後,就是建造蜂巢的好材料。
根據複眼、觸角與大顎在形狀上的差異,每一種蜂類呈現出獨特的面相,而屬於胡蜂科成員的虎頭蜂,就因為橙黃色、比例碩大的頭部,如老虎頭般的醒目外觀,而被稱為虎頭蜂。
其他蜂類雖然未因頭部造型而聲名大噪,但頭部器官的造型多少反映出不同的生態行為,例如寄生性的姬蜂,長而纖細的觸角可以探測地底下的寄主,大顎因為不用咀嚼獵物,所以並不發達;以花蜜與花粉做為唯一食物的木蜂,完全以視力來挑選花朵,所以需要相當大的複眼,而觸角只要短短的就夠了;會蓋泥壺與狩獵的泥壺蜂,倒三角形的大顎像是水泥抹刀,完全是為了啣咬泥土與糊牆所演化而成。
看著一幅幅如外星生物般的臉孔,除了想像力一路飄到外太空去,還可以想像一下,這些臉孔的主人適合過什麼樣的生活!
溫馴與暴躁
有人說野蜂會螫人、愛螫人,是以偏概全的觀念,並非所有野蜂都會螫人,有些野蜂根本不具螫針,要如何螫人呢!其實許多野蜂相當溫馴,就算腹部藏有毒針,還是能跟人類和平共處,卻常常無辜被貼上愛螫人的標籤。
最具代表性的溫馴野蜂就是無螫蜂,牠們就像迷你版的蜜蜂,但牠們腹部並沒有螫針,個性溫和還帶點膽怯,如果有動物擋在蜂巢入口處,返家回巢的無螫蜂會選擇在門外徘徊,不敢飛回巢,蜂巢內的無螫蜂也不敢飛出,直到動物離開才恢復正常飛行。
相較於溫和的無螫蜂,蜜蜂總科與胡蜂科的成員因為保衛家園的需要,不具生殖能力的工蜂,產卵管已經演化成毒針,有不明動物騷擾蜂巢,牠們暴躁的個性讓牠們有勇氣面對任何敵人,尤其是鼎鼎大名的虎頭蜂,螫人致死的案件最多,但就算同樣是虎頭蜂,危險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最危險的要算黑腹虎頭蜂,牠們個頭雖不大,卻能蓋出能容納數萬隻的超大蜂巢,一旦蜂巢越蓋越大,牠們的個性就越暴躁;長相跟台灣大虎頭蜂幾乎一模一樣,只是體型較小的擬大虎頭蜂,個性卻屬於溫和派,就算很靠近蜂巢,擬大虎頭蜂也不為所動,很難激怒牠們。
長相與虎頭蜂頗為相似的長腳蜂科,則是倒楣的傢伙,牠們其實是一群溫和的傢伙,但體型碩大的種類如棕長腳蜂,常被誤認為虎頭蜂而遭打死,雖然棕長腳蜂也具有毒針,卻甚少螫人,以筆者的經驗,就算貼近距離蜂巢只有20公分的距離,也不會激怒牠們。
在人類眼中,野蜂有溫馴有暴躁,部份野蜂卻背負了螫人的污名,只希望人類與野蜂的誤會不要越來越深,而認識真正危險的野蜂,提高我們的警覺性才是正道。
第一印象
談到蜂,大家一定不陌生,對大多數人來說,誰是最令人懼怕、最不想遇到的昆蟲種類,小強蟑螂絕對是榜首,接下來大概不是蜂類就是毛毛蟲了。
蜂類有這麼可怕嗎?虎頭蜂攻擊人類致死的新聞,每年都會發生。或是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的嬉鬧遊玩,直到某一天被蜜蜂或胡蜂螫到,留下難以抹滅的疼痛記憶,以後只要一聽到嗡嗡聲就膽顫心驚。即使每天早晨吐司上抹的是香濃甘甜的蜂蜜,喝的是添加蜂蜜的冰涼冷飲,但想要扭轉人們對蜂類的既定印象,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
事實上,腹部藏有毒針會螫人的蜂類,只是野蜂裡的少數份子,大...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軟精裝頁數:22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