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桂棣、春桃
定價:NT$ 320
優惠價:88 折,NT$ 282
已售完,補貨中
中國農民版的《投名狀》!
比余華的《活著》還要精采!!比《中國不高興》還要憤怒!!!
卅一年前,一場滲著血淚,帶雷攜電的真實故事,就在你我都熟悉的「鳳陽花鼓」的故鄉,默默展開……
在人民公社統籌分配及控制生產的年代,小崗村的農民窮困到要出外要飯以填飽肚子,嚴宏昌為了讓村民們有基本的溫飽,放棄了城市的高收入,冒著殺頭的風險,與村民們按血手印立誓,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拉開了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改革」序幕,小崗村也成為中國農業改革第一村。
有了基本的溫飽之後,男主角仍為小崗村的進步努力,人事的阻擾, 體制的壓迫,也阻擋不了他改革的決心,直到現在男主角不停奔走,宛如神話中,那個不停滾動巨石的西西弗斯。
此書真實記載中國近代三十年來,小人物衝撞體制、挑戰極權的奮鬥傳奇,描述中國經濟改革脫胎換骨背後的血淚縮影,男主角不受強權威脅打擊的革命精神,以及準確的眼光,可稱為中國版精明的切.格瓦拉。
本書最大特色→《小崗村》是延續《中國農民調查》一貫以來的精神,藉以探索並思考位居兩岸人數最多、未來潛在影響力很可能是最大的農民階層其現在與未來可能的一本書。小崗村案例從31年前「意外的局部試點成功」,走到最後全面實施,再比對回來目前台灣與中國對於農民 / 非當今富人階級的政策與作為,本書提供了很多思考點……
作者簡介:
陳桂棣
1942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人,曾當過教師、工人、記者及編輯,現為國家一級作家。1986年從事專業文學寫作。迄今長篇小說、報導文學、散文、電視劇本等作品已有四百萬字之多,代表作有《中國農民調查》、《包公遺骨記》(與妻子春桃合著),以及《悲劇的誕生》、《淮河的警告》等
*1997年以《淮河的警告》獲中國大陸最高文學獎 — 首屆魯迅文學獎
*2004年以《中國農民調查》(與妻子春桃合作)獲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一等獎。
春 桃
1963年生,湖南省醴陵市人,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知名女作家。創作涉足詩歌、散文、小說、電影,其長篇報告文學《民間包公》曾獲《當代》文學獎。
*2004年與陳桂棣一起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年度「亞洲之星」,2005年二人再次入選美國《時代》雜誌「亞洲英雄」。
名人推薦:
世界已經悄悄不同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楊 儒 門
農民、農業、農村,在台灣,幾乎到了盡頭。一個又一個的法案,對整個農業環境的不友善,不外乎辛苦、勞累、成本大、效益低……但是每日三餐桌上的到底又是什麼,終日努力,最低的要求,不就是三餐的溫飽。沒有農民、農業、農村之後,我們要吃什麼?到底有多少人認真去想過?
隔著海峽,中國大陸的農民問題,似乎又漸漸浮出了檯面,畢竟這關係到超過13億人的生活,不認真去看的話,會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樂見春桃與桂棣老師透過「中國農民調查三部曲」的《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與《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兩本新作,提點大家繼續關注、重視。不管是在台灣、中國,或是日本,任何國家,農民、農業、農村仍是穩定社會的力量,當這股力量趨於破碎時,社會的問題就會浮現出來。
拜讀《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過程中,每每回想起過往歲月……呵,心中其實沒有多大的起伏。有人說,過去了就好,有人說,年少輕狂,有人說,是年輕不懂事……大多數的人以為我只關了幾個月,所以公共電視訪問完回去做專題時,直接在口白上,打上「關了一年」。自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是想笑的,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去關心,其實我關了兩年七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一個人有多少個兩年七個月可以去浪費,去留白。但這卻不是我所關心的事情,當一個人做了選擇,就該承受起所有責任,毋需逃避與否認曾經發生過的任何事情,因為時間是不會重來的,向前走的同時,一切也都交給社會去評斷。
所以當有人覺得我眼熟、似曾相識、忌諱說出我之前所做的事或媒体賦予我的外號 ─「白米炸彈客」時,大家都想太多了。「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對我來說,過去的一切,是我,現在的一切,仍是我,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有所不同。生命的腳步,在人生的旅程中,就像在沙灘上赤腳走過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潮來潮去,終將化為一片平坦,但是我們不能說沒有走過……
因為走過,所以《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裡面描述庭訊的過程,也讓我回想起當時一幕幕情景。在開庭的時候,法官告訴我,他家是種田時,讓我思考許久;聽到法官認定我是自首,一步出法庭門口,法警那振臂高呼,接著踩到我的拖鞋的那一刻,內心則是平靜的,心情上不會比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有多少起伏。倒是覺得有趣,為什麼別人的心裡,會比我還要開心?雖然出來之後沒有如關心友人的願望走上教途與演講之路,而是選擇直接幫農友劃出另一條產銷道路:投身進農學市集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努力地與儒欣、建誠、育民和一大群關心的朋友,一同在觀念上的推廣上,劈荊斬棘地開出一條嶄新道路。路途是遙遠的,也是辛苦的,但一路走來,仍相信這是一條對的路。
走別人不走的路,或許不是最辛苦。相較《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裡發起「分田到戶」、歃血為盟的主人翁嚴宏昌,才叫我滿心地佩服。故事的時代背景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當時是改革開放還未起步的時候(一個月後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定調)。文化大革命發生在一九六六到一九七六年,中越戰爭發生在一九七九年,當時竟有人膽敢挑戰共產黨的基礎 ─ 無產階級萬歲,吃大鍋飯的年代裡,那真的是砍頭的事,但卻有人敢於此,這就是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發起人嚴宏昌先生。
每件事都有一種過程,看了《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發現嚴宏昌正是最好的例子:即便無私地奉獻,即便努力的過程中一直遇到朋友親人的阻擾、政府單位的阻擾,但他還是始終勇往直前,為了「眾人的事」而努力。認同,始終是件不容易的事,當我們向前行時,面臨的不會只是做事而已,還包括做人,而做人,才是另一種困境的開始。
也因此,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再寫文章,原因是實作之後發現「做比說來的重要」,甚至有一段期間,連溝通都有一點的懶。當好奇者、有心人、朋友等人詢問到市集的組成與發展時,都透露出點點的不耐,覺得問那麼多,多數人都只當成滿足好奇心。而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而覺得很氣餒。為什麼大家只喜歡空口白話,而沒有實際的動能。忽然一時之間,有點氣,有點悶,有點苦,無人可以訴說!這種想法卻違背當初成立市集的宗旨「讓生產者與消費者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但平心靜氣後,自省,何必,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因為前一個人的因素,而加諸任何不快於下一個人身上,這是不公平的事。一點通,萬點靈,又恢復原本搞笑的個性,沒什麼,這就是人生!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只有努力的向前走,當年老坐在搖椅上,在田間的小路旁乘涼時,世界已經悄悄地不同了」。
媒體推薦:
南方朔 / 文化評論家、亞洲週刊總主筆
舒詩偉 / 青芽兒主編
吳介民 /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教授
黃孫權 / 破周報總編輯
張鐵志 / 旺報文化版主編、作家
林生祥 / 音樂創作人
吳東傑 / 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
黃德北 /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忠信 / 政治評論者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推薦:
給台灣讀者的一段話 — 關於《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史稱「中國改革第一村」。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當小崗村十八戶農民「趁著夜色,走進那座破敗的農家茅屋時,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實正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黎明。」
中國沒有一座村莊,會像小崗村那樣牽動著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牽動著執政黨幾代領袖關注的目光;他們不怕殺頭坐牢也要分田「包幹到戶」的壯舉,顛覆了建國以來中國農村鐵定的政治經濟秩序,導致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徹底的解體,終結了中國農民歷時二十年作為「社員」的歷史;更由於他們義無反顧地沖決了長期以來極左路線的重重禁錮與束縛,從根本上孕育和催生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而影響和動員起億萬中國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麼多年以來,有關小崗村的故事,多得可以車載船裝了。
值此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我們深入小崗村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查,不曾想,在深受鼓舞與由衷感佩的同時,卻也聽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故事,奇怪的是,其中大量的故事,這麼多年了,並沒有被哪位記者甚或作家,認真正視過,或是披露過。
於是,我們北上南下,追尋當事人的足跡,竭盡全力遍訪當年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以保證我們要講述的這些故事更接近真實。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聽到的那許多故事都轉述給讀者,因此,小崗村「大包幹」的帶頭人嚴宏昌,就成了這許多故事的「著力點」。
我們真的想不到,小崗村會二十年後「江山依舊」;而當之無愧可以入史的嚴宏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居然連生產隊長也當不上。面對「舊貌猶存」的小崗村,他倍受煎熬,痛感自己無權以至無力改變小崗的面貌。然而,後來他終於在一次民主選舉中如願以償,但成為了小崗村村長的嚴宏昌,才發現自己依然是一事無成,以至最後心力交瘁,不得不主動退隱。
這些故事讓我們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小崗村的故事》記錄了「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三十年的滄桑變遷。雖然海外讀者的心得與大陸會有所不同,但我們相信,有一點肯定是共同的,這就是:中國的明天,只能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認知與努力。
在這裡,你應該可以讀懂中國。
陳桂棣 春 桃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桂棣、春桃
優惠價: 88 折, NT$ 282 NT$ 320
已售完,補貨中
中國農民版的《投名狀》!
比余華的《活著》還要精采!!比《中國不高興》還要憤怒!!!
卅一年前,一場滲著血淚,帶雷攜電的真實故事,就在你我都熟悉的「鳳陽花鼓」的故鄉,默默展開……
在人民公社統籌分配及控制生產的年代,小崗村的農民窮困到要出外要飯以填飽肚子,嚴宏昌為了讓村民們有基本的溫飽,放棄了城市的高收入,冒著殺頭的風險,與村民們按血手印立誓,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拉開了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改革」序幕,小崗村也成為中國農業改革第一村。
有了基本的溫飽之後,男主角仍為小崗村的進步努力,人事的阻擾, 體制的壓迫,也阻擋不了他改革的決心,直到現在男主角不停奔走,宛如神話中,那個不停滾動巨石的西西弗斯。
此書真實記載中國近代三十年來,小人物衝撞體制、挑戰極權的奮鬥傳奇,描述中國經濟改革脫胎換骨背後的血淚縮影,男主角不受強權威脅打擊的革命精神,以及準確的眼光,可稱為中國版精明的切.格瓦拉。
本書最大特色→《小崗村》是延續《中國農民調查》一貫以來的精神,藉以探索並思考位居兩岸人數最多、未來潛在影響力很可能是最大的農民階層其現在與未來可能的一本書。小崗村案例從31年前「意外的局部試點成功」,走到最後全面實施,再比對回來目前台灣與中國對於農民 / 非當今富人階級的政策與作為,本書提供了很多思考點……
作者簡介:
陳桂棣
1942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人,曾當過教師、工人、記者及編輯,現為國家一級作家。1986年從事專業文學寫作。迄今長篇小說、報導文學、散文、電視劇本等作品已有四百萬字之多,代表作有《中國農民調查》、《包公遺骨記》(與妻子春桃合著),以及《悲劇的誕生》、《淮河的警告》等
*1997年以《淮河的警告》獲中國大陸最高文學獎 — 首屆魯迅文學獎
*2004年以《中國農民調查》(與妻子春桃合作)獲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一等獎。
春 桃
1963年生,湖南省醴陵市人,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知名女作家。創作涉足詩歌、散文、小說、電影,其長篇報告文學《民間包公》曾獲《當代》文學獎。
*2004年與陳桂棣一起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年度「亞洲之星」,2005年二人再次入選美國《時代》雜誌「亞洲英雄」。
名人推薦:
世界已經悄悄不同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楊 儒 門
農民、農業、農村,在台灣,幾乎到了盡頭。一個又一個的法案,對整個農業環境的不友善,不外乎辛苦、勞累、成本大、效益低……但是每日三餐桌上的到底又是什麼,終日努力,最低的要求,不就是三餐的溫飽。沒有農民、農業、農村之後,我們要吃什麼?到底有多少人認真去想過?
隔著海峽,中國大陸的農民問題,似乎又漸漸浮出了檯面,畢竟這關係到超過13億人的生活,不認真去看的話,會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樂見春桃與桂棣老師透過「中國農民調查三部曲」的《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與《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兩本新作,提點大家繼續關注、重視。不管是在台灣、中國,或是日本,任何國家,農民、農業、農村仍是穩定社會的力量,當這股力量趨於破碎時,社會的問題就會浮現出來。
拜讀《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過程中,每每回想起過往歲月……呵,心中其實沒有多大的起伏。有人說,過去了就好,有人說,年少輕狂,有人說,是年輕不懂事……大多數的人以為我只關了幾個月,所以公共電視訪問完回去做專題時,直接在口白上,打上「關了一年」。自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是想笑的,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去關心,其實我關了兩年七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一個人有多少個兩年七個月可以去浪費,去留白。但這卻不是我所關心的事情,當一個人做了選擇,就該承受起所有責任,毋需逃避與否認曾經發生過的任何事情,因為時間是不會重來的,向前走的同時,一切也都交給社會去評斷。
所以當有人覺得我眼熟、似曾相識、忌諱說出我之前所做的事或媒体賦予我的外號 ─「白米炸彈客」時,大家都想太多了。「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對我來說,過去的一切,是我,現在的一切,仍是我,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有所不同。生命的腳步,在人生的旅程中,就像在沙灘上赤腳走過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潮來潮去,終將化為一片平坦,但是我們不能說沒有走過……
因為走過,所以《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裡面描述庭訊的過程,也讓我回想起當時一幕幕情景。在開庭的時候,法官告訴我,他家是種田時,讓我思考許久;聽到法官認定我是自首,一步出法庭門口,法警那振臂高呼,接著踩到我的拖鞋的那一刻,內心則是平靜的,心情上不會比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有多少起伏。倒是覺得有趣,為什麼別人的心裡,會比我還要開心?雖然出來之後沒有如關心友人的願望走上教途與演講之路,而是選擇直接幫農友劃出另一條產銷道路:投身進農學市集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努力地與儒欣、建誠、育民和一大群關心的朋友,一同在觀念上的推廣上,劈荊斬棘地開出一條嶄新道路。路途是遙遠的,也是辛苦的,但一路走來,仍相信這是一條對的路。
走別人不走的路,或許不是最辛苦。相較《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裡發起「分田到戶」、歃血為盟的主人翁嚴宏昌,才叫我滿心地佩服。故事的時代背景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當時是改革開放還未起步的時候(一個月後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定調)。文化大革命發生在一九六六到一九七六年,中越戰爭發生在一九七九年,當時竟有人膽敢挑戰共產黨的基礎 ─ 無產階級萬歲,吃大鍋飯的年代裡,那真的是砍頭的事,但卻有人敢於此,這就是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發起人嚴宏昌先生。
每件事都有一種過程,看了《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發現嚴宏昌正是最好的例子:即便無私地奉獻,即便努力的過程中一直遇到朋友親人的阻擾、政府單位的阻擾,但他還是始終勇往直前,為了「眾人的事」而努力。認同,始終是件不容易的事,當我們向前行時,面臨的不會只是做事而已,還包括做人,而做人,才是另一種困境的開始。
也因此,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再寫文章,原因是實作之後發現「做比說來的重要」,甚至有一段期間,連溝通都有一點的懶。當好奇者、有心人、朋友等人詢問到市集的組成與發展時,都透露出點點的不耐,覺得問那麼多,多數人都只當成滿足好奇心。而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而覺得很氣餒。為什麼大家只喜歡空口白話,而沒有實際的動能。忽然一時之間,有點氣,有點悶,有點苦,無人可以訴說!這種想法卻違背當初成立市集的宗旨「讓生產者與消費者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但平心靜氣後,自省,何必,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因為前一個人的因素,而加諸任何不快於下一個人身上,這是不公平的事。一點通,萬點靈,又恢復原本搞笑的個性,沒什麼,這就是人生!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只有努力的向前走,當年老坐在搖椅上,在田間的小路旁乘涼時,世界已經悄悄地不同了」。
媒體推薦:
南方朔 / 文化評論家、亞洲週刊總主筆
舒詩偉 / 青芽兒主編
吳介民 /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教授
黃孫權 / 破周報總編輯
張鐵志 / 旺報文化版主編、作家
林生祥 / 音樂創作人
吳東傑 / 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
黃德北 /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忠信 / 政治評論者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推薦:
給台灣讀者的一段話 — 關於《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史稱「中國改革第一村」。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當小崗村十八戶農民「趁著夜色,走進那座破敗的農家茅屋時,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實正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黎明。」
中國沒有一座村莊,會像小崗村那樣牽動著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牽動著執政黨幾代領袖關注的目光;他們不怕殺頭坐牢也要分田「包幹到戶」的壯舉,顛覆了建國以來中國農村鐵定的政治經濟秩序,導致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徹底的解體,終結了中國農民歷時二十年作為「社員」的歷史;更由於他們義無反顧地沖決了長期以來極左路線的重重禁錮與束縛,從根本上孕育和催生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而影響和動員起億萬中國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麼多年以來,有關小崗村的故事,多得可以車載船裝了。
值此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我們深入小崗村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查,不曾想,在深受鼓舞與由衷感佩的同時,卻也聽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故事,奇怪的是,其中大量的故事,這麼多年了,並沒有被哪位記者甚或作家,認真正視過,或是披露過。
於是,我們北上南下,追尋當事人的足跡,竭盡全力遍訪當年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以保證我們要講述的這些故事更接近真實。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聽到的那許多故事都轉述給讀者,因此,小崗村「大包幹」的帶頭人嚴宏昌,就成了這許多故事的「著力點」。
我們真的想不到,小崗村會二十年後「江山依舊」;而當之無愧可以入史的嚴宏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居然連生產隊長也當不上。面對「舊貌猶存」的小崗村,他倍受煎熬,痛感自己無權以至無力改變小崗的面貌。然而,後來他終於在一次民主選舉中如願以償,但成為了小崗村村長的嚴宏昌,才發現自己依然是一事無成,以至最後心力交瘁,不得不主動退隱。
這些故事讓我們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小崗村的故事》記錄了「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三十年的滄桑變遷。雖然海外讀者的心得與大陸會有所不同,但我們相信,有一點肯定是共同的,這就是:中國的明天,只能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認知與努力。
在這裡,你應該可以讀懂中國。
陳桂棣 春 桃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