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臻祥
定價:NT$ 320
優惠價:88 折,NT$ 281
本商品已絕版
第一部結合青幫祕辛、1949沉沒太平輪的黃金之謎,深入華人生活圈的偵探懸疑小說。
一幅裸照,一只懷錶,一張金圓券,
一個埋藏超過半世紀的祕密……
照片中的女人眼神充滿自信與勇氣,
但讓她在那個保守年代如此驚世駭俗的原因,
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愛……
「她的身體朝向側面,雙腿合併坐在地上,腰身非常細,臉部則左轉面對鏡頭。她的右手掌向下,技巧地掩住私處,左手掌輕輕托著右邊乳房,蓋住部分乳暈,左邊小巧的乳房則完全露出來,如紅豆般的乳頭頂得又直又長,讓人感覺出她當時內心的興奮。」
一幅懸掛在藝廊裡的黑白裸照,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懷錶中的女人」便是這幅裸照的名字。
一九九九年,上海的小弄裡發生了一件雙屍命案,兩名死者面目全非,身分難以辨認。公安隊長劉中昊負責偵辦此案,只是這時的他還沒意識到,這樁命案雖不尋常,但竟會牽連如此之大……
而在台北,陸亦秦接到了一通電話,是他的老朋友劉中昊拜託他代為調查雙屍命案其中一名死者的身分,於是久未從事調查工作的他重操舊業,卻沒想到因此被捲進了一個驚天的陰謀之中。
陸亦秦調查到死者父親是位知名的企業家,這名企業家死後曾有人偷偷上門找過某樣物品,對這位企業家來說,普通的錢財寶物根本不值一哂,唯一例外的是,在他的收藏品之中有一只懷錶和一張古董金圓券,讓企業家特別珍惜。陸亦秦追查至此,隨即便有殺手上門,想要奪取那兩樣物品,更不惜開槍殺人……
懷錶中的女人究竟是誰?她身上藏了什麼祕密?為何會與數十年後的一樁雙屍命案扯上關係,甚至還造成更多的無辜犧牲者?事件的種種發展弄得陸亦秦簡直是一頭霧水,他只知道,這下子麻煩大了。
作者簡介:
伍臻祥
台北人,美國天普大學新聞碩士,曾在紐約市長住八年,當不成新聞記者的資深媒體和廣告人,曾出任多家網路公司負責人,工作和旅行的足跡遍及兩岸三地和美國,現為自由作家,結合西方犯罪偵探小說格式與大中國區人文經驗,著有長篇小說《失落的印記》,以及文化遊記《CODE人心弦:漫遊達文西密碼現場》。
個人網站:伍臻祥的街角書店 (http://blog.udn.com/seanjwu)
名人推薦:
多位知名推理作家及書評聯袂推薦
冬陽、布魯胖達、林斯諺、黃羅、藍霄
以中國近代史上的真實事件為題,橫跨兩岸地域與時空的精采冒險,情節緊湊流暢,兼顧文學的浪漫與寫實。令我大呼過癮的華文推理創作,《懷錶中的女人》已具備國際暢銷小說的娛樂水準,在此誠摯推薦!
──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執行祕書 冬陽
故事格局寬廣、專業知識雄厚……伍臻祥先生為臺灣懸疑推理小說開創了一道新的門扉。
──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家 林斯諺
久違作者的最新力作,意味推理懸疑寫作行列一直未曾脫隊,值得一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與作者訪談】
Q:你在青少年時期讀了很多偵探小說嗎?
我的青少年歲月從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當然是少年時期必讀的,感覺上在那個還很純真的年代裡,男生都得看過這些書才不「遜」掉,就像很多現代小孩讀哈利波特一般。那個時期的我對日本推理小說還沒有概念,主要讀中國或歐美的文學名著,尼羅河謀殺案或東方快車謀殺案都是看電影看來的。和其他同年小孩相比我的閱讀內容並不特殊,特殊的是在聯考壓力之下竟然還有時間看課外書。
Q:近年來的閱讀習慣是否有改變呢?
老實說,高中時期讀的小說有限,因為那時候開始迷電影。我當時念建中,是全台北市最早下課的高中(3:50 pm),常常去趕西門町四點多的電影,不然就是到公館的私人電影播放室「影盧」,那是後來MTV店的前身,有點像現在的光點,定期播放歐美的藝術電影。大學時間念的書大部分是non-fiction翻譯作品如第三波,那時候的我急著認識這世界,閱讀的方向自然變得很實際。真正開始發生質變是1991年去美國念書之後,我念的是新聞,英文還不錯,很快迷上讀英文小說,啟蒙還是電影,看完超精采的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即沈默的羔羊後 (隔年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直覺地去書店找原著小說來看,那時候Barnes & Noble還不像現在這麼大,我在費城去的是另一個連鎖書店Borders,就像是進了大觀園似的,那一排排數不清的Mystery/Suspense專櫃裡盡是寶藏,讓我的世界從此改觀。美國出版業的書評制度完善,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的金字招牌絕對可信,所以新讀者很容易挑到最棒的類型小說下手,而且選擇太多了,克莉絲蒂等名家反而被排在後面。沈默的羔羊之後我自然看了Thomas Harris另外兩部作品Red Dragon (紅龍), Black Sunday;接著是英國John le Carré的間諜小說、John Grisham的法律thrillers (他早期作品如The Firm, The Pelican Brief是很棒的),Tom Clancy的軍事thrillers、Michael Crichton 的科學thrillers如Jurassic Park等,許多看過的小說後來都拍成了電影。過去十年持續著讀西方mystery的興趣,包括Umberto Eco的The Name of the Rose, Foucault’s Pendulum,Dennis Lehane的私家偵探系列和後來的Mystic River。六年前開始寫作後也讀文學作品,較喜歡的包括Greene Graham的大部分小說,以及The English Patient和Snow Falling on Cedars等。
Q:這些小說與閱讀是否影響了你的創作,又是怎麼影響的呢?
由於閱讀經驗明顯偏向西方,當我開始創作時風格和結構也自然地模仿西式懸疑小說:這包括人物個性的塑造、故事內容的知識性和複雜度、氣氛的營造、對人事地物細節的描述、對白的設計等等,都和華文作品很不一樣,後來讀了日本推理作品後也覺得異多於同。另一個很大的影響是懸疑推理小說的認定變得很有彈性,我認為推理或解謎是故事設計的一部分,而不是固定的小說類型 (請參考我的部落格,有專文討論此話題)。在這些影響下,所創作出來的懸疑犯罪小說結合了大中國歷史和文化,有相當的知識性和時代性,《失落的印記》講化石走私和滿族歷史,《懷錶中的女人》講國共內戰、上海清幫和1949等。此外,不可或缺的是複雜的推理解謎過程,再者致力創造個性鮮明強烈的主要角色。
Q:你最喜歡的偵探懸疑小說是哪一部?又最喜歡哪一個角色?
我最喜歡的犯罪/偵探/懸疑作品並不非常有名,對我卻影響很深。報紙記者出身的Martin Cruz Smith是個特殊的作家,他是有西語系血統的美國人,但從1980初期開始創作了一系列以俄國為背景的小說,包括成名作Gorky Park即高爾基公園,以及後續的Polar Star, Red Square, Havana Bay, Wolves Eat Dogs和Stalin’s Ghost,上述對懸疑小說類型的理解和效法──知識性、人物、氣氛、細節、伏筆、對白、解謎等──相當程度來自他的創作,其中最讓我佩服的他對事物細節的描述和對白的設計,充滿獨有的滋味和氛圍。男主角是莫斯科資深刑警Arkady Renko,自然成為我最喜歡的小說角色:憂鬱、憤世不平、固執、幹練、觀察入微、感情上脆弱、充滿壓抑的熱情。六部小說橫跨近20年,生動筆下的俄國和莫斯科不斷在變化,Renko也展現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和智慧。
Q:你最欣賞的懸疑小說作家是哪一位?為什麼?
Martin Cruz Smith雖然棒,但他的成功侷限於單一系列。依我來看最成功的類型小說家應該是英國的John le Carré,他出身情報單位,從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開始,他的spy thrillers幾乎每一本都是獨立故事,而且沒有一部不是佳作,國內較著名的包括Russia House, The Tailor of Panama, The Constant Gardener 等,除了精采的故事結構和角色之外,le Carré 的文筆已遠超過一般類型小說家的水準,堂堂登上文學名家之林,讀他的英式對白真是一種享受。
Q:為什麼你會投身網路業,卻又從事寫小說呢?這兩者有什麼相關嗎?
網路工作是從事廣告工作很自然的延伸,九十年代後期我在紐約工作,剛好趕上美國網路業興起的熱潮,之後隨著這股熱潮流向東方而返回亞洲,先後在兩岸三地的幾個新媒體公司任職。寫作和這些工作經驗並無直接關連,我從來不想寫網路相關的書,反而可能因為年輕時沒能成為新聞記者,那股搖筆桿的本性一直被壓抑著,直到37歲時突然引爆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但我不覺得自己起步晚了,反而是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我的工作和旅行足跡得以走過大中國地區很多角落,這些體驗對我的視野和寫作內容有深遠的影響,沒有如此的人生經驗我可能寫不出類似的東西。
Q:第一本小說的創作有什麼動機或背景嗎?
如前述,這是個長期蘊釀累積的過程,只覺得時間到了就發生了,時間是2003年,當時我快38歲,人生的體會沈澱有了一定的厚度,工作之餘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價值和追求為何,透過誠實的自我檢驗和反省,才看清楚自己有創作的因子卻從未去嘗試。在換工作之餘很自然地提筆開始寫,十餘年的閱讀經驗成為無形的導引,就這樣完成了第一部十三萬字《失落的印記》。
Q:你的小說中對上海的描寫十分詳盡,是否為你本人的生活經驗?
我從1997年開始就經常因公造訪上海,當時鄧小平的開放改革已經展開但多限於南方,上海雖然也在進步,過去幾十年停滯的痕跡仍很明顯,然後這個進步的速度突然加快,近十年快得令全世界目不暇給。另一方面,它的殖民地過去卻又是如此扭曲、奇特而豐富,那是個充滿故事性的城市,也是任何小說家創作的天堂。過去兩年,我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上海。
Q:我們是否可以說,旅居海外的這段經歷(不管是在美國或中國)成就了你的作品?
相當程度是如此,而且這個過程必定會持續下去,透過不斷地接觸新的人事地物,我相信能讓我的創作不斷產生讓讀者耳目一新的內涵。
Q:你未來的創作計畫是什麼?
以陸亦秦為主角的系列小說計劃至少還有一本,如此構成一個完整的三部曲,第三集應會以佛教世界做為故事背景,駭人聽聞的命案牽扯出全新的陰謀和人物,同時《失落的印記》女主角關穆齊在第三集中重新現身,她與陸亦秦之間的感情糾葛將有清楚結局,至於結局是好或壞目前還未決定。除此之外,我開始系統性地讀日本推理小說大家如松本清張、東野圭吾、宮部美幸的作品,同時規劃全新的偵探推理系列,主人翁是個年輕女子,小說基調將是偏向都會、現代、青春、懸疑中帶著詼諧,這將是全新的嘗試和挑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伍臻祥
優惠價: 88 折, NT$ 281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第一部結合青幫祕辛、1949沉沒太平輪的黃金之謎,深入華人生活圈的偵探懸疑小說。
一幅裸照,一只懷錶,一張金圓券,
一個埋藏超過半世紀的祕密……
照片中的女人眼神充滿自信與勇氣,
但讓她在那個保守年代如此驚世駭俗的原因,
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愛……
「她的身體朝向側面,雙腿合併坐在地上,腰身非常細,臉部則左轉面對鏡頭。她的右手掌向下,技巧地掩住私處,左手掌輕輕托著右邊乳房,蓋住部分乳暈,左邊小巧的乳房則完全露出來,如紅豆般的乳頭頂得又直又長,讓人感覺出她當時內心的興奮。」
一幅懸掛在藝廊裡的黑白裸照,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懷錶中的女人」便是這幅裸照的名字。
一九九九年,上海的小弄裡發生了一件雙屍命案,兩名死者面目全非,身分難以辨認。公安隊長劉中昊負責偵辦此案,只是這時的他還沒意識到,這樁命案雖不尋常,但竟會牽連如此之大……
而在台北,陸亦秦接到了一通電話,是他的老朋友劉中昊拜託他代為調查雙屍命案其中一名死者的身分,於是久未從事調查工作的他重操舊業,卻沒想到因此被捲進了一個驚天的陰謀之中。
陸亦秦調查到死者父親是位知名的企業家,這名企業家死後曾有人偷偷上門找過某樣物品,對這位企業家來說,普通的錢財寶物根本不值一哂,唯一例外的是,在他的收藏品之中有一只懷錶和一張古董金圓券,讓企業家特別珍惜。陸亦秦追查至此,隨即便有殺手上門,想要奪取那兩樣物品,更不惜開槍殺人……
懷錶中的女人究竟是誰?她身上藏了什麼祕密?為何會與數十年後的一樁雙屍命案扯上關係,甚至還造成更多的無辜犧牲者?事件的種種發展弄得陸亦秦簡直是一頭霧水,他只知道,這下子麻煩大了。
作者簡介:
伍臻祥
台北人,美國天普大學新聞碩士,曾在紐約市長住八年,當不成新聞記者的資深媒體和廣告人,曾出任多家網路公司負責人,工作和旅行的足跡遍及兩岸三地和美國,現為自由作家,結合西方犯罪偵探小說格式與大中國區人文經驗,著有長篇小說《失落的印記》,以及文化遊記《CODE人心弦:漫遊達文西密碼現場》。
個人網站:伍臻祥的街角書店 (http://blog.udn.com/seanjwu)
名人推薦:
多位知名推理作家及書評聯袂推薦
冬陽、布魯胖達、林斯諺、黃羅、藍霄
以中國近代史上的真實事件為題,橫跨兩岸地域與時空的精采冒險,情節緊湊流暢,兼顧文學的浪漫與寫實。令我大呼過癮的華文推理創作,《懷錶中的女人》已具備國際暢銷小說的娛樂水準,在此誠摯推薦!
──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執行祕書 冬陽
故事格局寬廣、專業知識雄厚……伍臻祥先生為臺灣懸疑推理小說開創了一道新的門扉。
──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家 林斯諺
久違作者的最新力作,意味推理懸疑寫作行列一直未曾脫隊,值得一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與作者訪談】
Q:你在青少年時期讀了很多偵探小說嗎?
我的青少年歲月從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當然是少年時期必讀的,感覺上在那個還很純真的年代裡,男生都得看過這些書才不「遜」掉,就像很多現代小孩讀哈利波特一般。那個時期的我對日本推理小說還沒有概念,主要讀中國或歐美的文學名著,尼羅河謀殺案或東方快車謀殺案都是看電影看來的。和其他同年小孩相比我的閱讀內容並不特殊,特殊的是在聯考壓力之下竟然還有時間看課外書。
Q:近年來的閱讀習慣是否有改變呢?
老實說,高中時期讀的小說有限,因為那時候開始迷電影。我當時念建中,是全台北市最早下課的高中(3:50 pm),常常去趕西門町四點多的電影,不然就是到公館的私人電影播放室「影盧」,那是後來MTV店的前身,有點像現在的光點,定期播放歐美的藝術電影。大學時間念的書大部分是non-fiction翻譯作品如第三波,那時候的我急著認識這世界,閱讀的方向自然變得很實際。真正開始發生質變是1991年去美國念書之後,我念的是新聞,英文還不錯,很快迷上讀英文小說,啟蒙還是電影,看完超精采的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即沈默的羔羊後 (隔年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直覺地去書店找原著小說來看,那時候Barnes & Noble還不像現在這麼大,我在費城去的是另一個連鎖書店Borders,就像是進了大觀園似的,那一排排數不清的Mystery/Suspense專櫃裡盡是寶藏,讓我的世界從此改觀。美國出版業的書評制度完善,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的金字招牌絕對可信,所以新讀者很容易挑到最棒的類型小說下手,而且選擇太多了,克莉絲蒂等名家反而被排在後面。沈默的羔羊之後我自然看了Thomas Harris另外兩部作品Red Dragon (紅龍), Black Sunday;接著是英國John le Carré的間諜小說、John Grisham的法律thrillers (他早期作品如The Firm, The Pelican Brief是很棒的),Tom Clancy的軍事thrillers、Michael Crichton 的科學thrillers如Jurassic Park等,許多看過的小說後來都拍成了電影。過去十年持續著讀西方mystery的興趣,包括Umberto Eco的The Name of the Rose, Foucault’s Pendulum,Dennis Lehane的私家偵探系列和後來的Mystic River。六年前開始寫作後也讀文學作品,較喜歡的包括Greene Graham的大部分小說,以及The English Patient和Snow Falling on Cedars等。
Q:這些小說與閱讀是否影響了你的創作,又是怎麼影響的呢?
由於閱讀經驗明顯偏向西方,當我開始創作時風格和結構也自然地模仿西式懸疑小說:這包括人物個性的塑造、故事內容的知識性和複雜度、氣氛的營造、對人事地物細節的描述、對白的設計等等,都和華文作品很不一樣,後來讀了日本推理作品後也覺得異多於同。另一個很大的影響是懸疑推理小說的認定變得很有彈性,我認為推理或解謎是故事設計的一部分,而不是固定的小說類型 (請參考我的部落格,有專文討論此話題)。在這些影響下,所創作出來的懸疑犯罪小說結合了大中國歷史和文化,有相當的知識性和時代性,《失落的印記》講化石走私和滿族歷史,《懷錶中的女人》講國共內戰、上海清幫和1949等。此外,不可或缺的是複雜的推理解謎過程,再者致力創造個性鮮明強烈的主要角色。
Q:你最喜歡的偵探懸疑小說是哪一部?又最喜歡哪一個角色?
我最喜歡的犯罪/偵探/懸疑作品並不非常有名,對我卻影響很深。報紙記者出身的Martin Cruz Smith是個特殊的作家,他是有西語系血統的美國人,但從1980初期開始創作了一系列以俄國為背景的小說,包括成名作Gorky Park即高爾基公園,以及後續的Polar Star, Red Square, Havana Bay, Wolves Eat Dogs和Stalin’s Ghost,上述對懸疑小說類型的理解和效法──知識性、人物、氣氛、細節、伏筆、對白、解謎等──相當程度來自他的創作,其中最讓我佩服的他對事物細節的描述和對白的設計,充滿獨有的滋味和氛圍。男主角是莫斯科資深刑警Arkady Renko,自然成為我最喜歡的小說角色:憂鬱、憤世不平、固執、幹練、觀察入微、感情上脆弱、充滿壓抑的熱情。六部小說橫跨近20年,生動筆下的俄國和莫斯科不斷在變化,Renko也展現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和智慧。
Q:你最欣賞的懸疑小說作家是哪一位?為什麼?
Martin Cruz Smith雖然棒,但他的成功侷限於單一系列。依我來看最成功的類型小說家應該是英國的John le Carré,他出身情報單位,從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開始,他的spy thrillers幾乎每一本都是獨立故事,而且沒有一部不是佳作,國內較著名的包括Russia House, The Tailor of Panama, The Constant Gardener 等,除了精采的故事結構和角色之外,le Carré 的文筆已遠超過一般類型小說家的水準,堂堂登上文學名家之林,讀他的英式對白真是一種享受。
Q:為什麼你會投身網路業,卻又從事寫小說呢?這兩者有什麼相關嗎?
網路工作是從事廣告工作很自然的延伸,九十年代後期我在紐約工作,剛好趕上美國網路業興起的熱潮,之後隨著這股熱潮流向東方而返回亞洲,先後在兩岸三地的幾個新媒體公司任職。寫作和這些工作經驗並無直接關連,我從來不想寫網路相關的書,反而可能因為年輕時沒能成為新聞記者,那股搖筆桿的本性一直被壓抑著,直到37歲時突然引爆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但我不覺得自己起步晚了,反而是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我的工作和旅行足跡得以走過大中國地區很多角落,這些體驗對我的視野和寫作內容有深遠的影響,沒有如此的人生經驗我可能寫不出類似的東西。
Q:第一本小說的創作有什麼動機或背景嗎?
如前述,這是個長期蘊釀累積的過程,只覺得時間到了就發生了,時間是2003年,當時我快38歲,人生的體會沈澱有了一定的厚度,工作之餘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價值和追求為何,透過誠實的自我檢驗和反省,才看清楚自己有創作的因子卻從未去嘗試。在換工作之餘很自然地提筆開始寫,十餘年的閱讀經驗成為無形的導引,就這樣完成了第一部十三萬字《失落的印記》。
Q:你的小說中對上海的描寫十分詳盡,是否為你本人的生活經驗?
我從1997年開始就經常因公造訪上海,當時鄧小平的開放改革已經展開但多限於南方,上海雖然也在進步,過去幾十年停滯的痕跡仍很明顯,然後這個進步的速度突然加快,近十年快得令全世界目不暇給。另一方面,它的殖民地過去卻又是如此扭曲、奇特而豐富,那是個充滿故事性的城市,也是任何小說家創作的天堂。過去兩年,我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上海。
Q:我們是否可以說,旅居海外的這段經歷(不管是在美國或中國)成就了你的作品?
相當程度是如此,而且這個過程必定會持續下去,透過不斷地接觸新的人事地物,我相信能讓我的創作不斷產生讓讀者耳目一新的內涵。
Q:你未來的創作計畫是什麼?
以陸亦秦為主角的系列小說計劃至少還有一本,如此構成一個完整的三部曲,第三集應會以佛教世界做為故事背景,駭人聽聞的命案牽扯出全新的陰謀和人物,同時《失落的印記》女主角關穆齊在第三集中重新現身,她與陸亦秦之間的感情糾葛將有清楚結局,至於結局是好或壞目前還未決定。除此之外,我開始系統性地讀日本推理小說大家如松本清張、東野圭吾、宮部美幸的作品,同時規劃全新的偵探推理系列,主人翁是個年輕女子,小說基調將是偏向都會、現代、青春、懸疑中帶著詼諧,這將是全新的嘗試和挑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