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是詩人的研究,也是詩史的研究,更是詩與個人、社會、家國、時代經緯萬端關係之抽絲剝繭的論述。
現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現代文學」的詩人陳義芝,將詩文本置於特定歷史、文化結構中觀照,結合美學、政治、社會制度等因素,以拓展視野,加深感受,是文學研究的新實踐。本書作為現代詩人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採用社會學的結構概念,包含制度結構、關係結構、具象結構等多重觀點,探查台灣詩人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出身學習、心靈模式,以及由此激生的創作表徵。從早期跨越日文和中文、傳衍台灣新詩香火的代表詩人林亨泰(1924-)起首,論語言與時代的斷裂;繼而著眼於文化傳統的觀照,剖析創作逾一甲子的余光中(1928-);從瘂弦(1932-)詩中的母題,追索其故園情結與心靈歸向。其他諸如「外省第二代」詩人、外文系詩人,及至戰後世代的台灣女詩人等,紛華並陳,呈現一幅結構分明、脈絡清晰的「現代詩人結構圖」。
用功的詩人寫出的論述格外迷人,因以學術的深廣為其基石骨幹,辭采與才情共融驅策的彩筆則勾畫出線條肌理,知性感性、學術之真與藝術之美兼而得之。
由此論《現代詩人結構》一書既是「文化研究」,也是文學藝術性的一種側面詮釋與呈現;不僅有現代詩史研究上的學術意義,也為台灣現代詩人、現代詩學者的「心靈」留下鮮明動人的刻畫。
作者簡介:
陳義芝(1953-)
生於台灣花蓮。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高雄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聯合報副刊主任,高級資深績優記者,輔仁、清華、世新、台藝大及台大兼任講師、助理教授。現於台灣師大國文系專任。著有詩集、散文集十餘種,英譯及日譯詩集於國外發行。曾獲金鼎獎、中山文藝獎(新詩獎及散文獎)、台灣詩人獎。學術論著:《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現代詩人結構》等。
章節試閱
第七章 女性詩學──論戰後世代台灣女詩人
一、從女性詩說起
「女性詩」意謂能反思女性劣勢處境,預報女性抗爭焦慮,映現女性自覺的女詩人作品。換言之,是指含攝女性主義思想的詩。
台灣女性詩的出現,早在女權運動興起前,最明顯的例證,是蓉子寫於一九六○年代初期的〈亂夢〉,詩中的敘述者為一已婚的年輕女子,她惶然慨嘆社會結構中普遍存在的女性經驗:婚後生活就像投過石子的破碎水面,女性若對此狀況沈默,迎來的將是一條幽寂的灰路;女子年輕時是「金色羨慕」的焦點,年老則是「風雪掩蓋的冬天」,生命意象變成「一無聲的空白」、「一孤立在曠野裡的橋」、「一擱淺了的小舟」,揮之不去「迷失在水天間的那種沮喪」。殘缺、謊言和醜惡明明是真相,社會卻不讓她們看清楚;女子一方面要受家庭勞役折磨,「早晨的沁涼為廚房烘焦」,剩下夜晚的「一些亂夢」,另方面則有來自於男性對待的夢魘,在男人眼中「尚沒有一枚草莓的價值」。具有性愛聯想、男性隱喻的「可怕的蒼白的雨」令她「疲憊而不能憩息」,在密織的恐懼與不滿中,她終於發出掙脫桎梏的沈重告白:
久久地被困於沼澤地的泥濘
哦,我將如何?
我將如何涉過
這沈默得如此的深潭!
此詩成於1960年,十二年後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的《第二性》 (The Second Sex)中譯本才在台灣出版,開始啟迪台灣的婦運工作者,影響台灣婦運的發展。至於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要到1980年代中期,大約《中外文學》推出「女性主義文學專號」時才日漸受到注意,包括宋美華、劉毓秀、何春蕤、王德威、張小虹、廖炳惠、李元貞、蔡源煌……都曾對女性主義文學這一課題做過討論。 199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更形熱烈,但大都以小說為文本;晚近十年,以詩為例證加以論述的學者有鍾玲、李元貞、孟樊、奚密、廖咸浩、林綠、陳義芝、胡錦媛、何金蘭、裴元領等,或為專著,或為單篇,引用西方女性主義理論,不僅為女性心靈奧祕揭開新的窗景,更為新詩的詮釋打通了新的對話通道。
二、台灣女性詩學述評
上述女性詩學評論家,男女各半,可見這一研究領域已取得兩性共識,具有學術的影響,而非單一性別用作社會改造的策略工具。
針對個別作家論述的如廖咸浩談夏宇的詩,林綠談蓉子的詩,何金蘭談淡瑩的詩,裴元領談江文瑜的詩;屬於綜論性質的如鍾玲、李元貞、孟樊、陳義芝、胡錦媛的論文。以下略作述評。
(一)鍾玲的女性詩學
台灣女性詩學的發展,奠基於鍾玲《現代中國謬思》這本書。
一九八九年六月,鍾玲出版《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詳介1950年代以迄1980年代五十二位台灣女詩人的風格表現、與時代發展相對應的精神成長,其中七至二五頁、八四至八九頁、二九七至三○一頁,都討論到一九八七年以前女詩人作品呈現的女性主義思想。
連同1989年8月,鍾玲在《中外文學》發表的〈試探女性文體與文化傳統之關係〉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研討會」宣讀的論文〈台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 、一九九四年六月發表於《中外文學》的〈詩的荒野地帶〉,可以看出鍾玲的理論架構,主要來自伊蘭.蕭華特(Elaine Showalter)在〈荒野中的女性批評〉(“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derness”)標示的四個探索課題:(1)女性作家對女性的身體因素及生理因素有何反思。(2)女性作家對父權社會「壓迫者的語言」有何反應。(3)女性作家對傳統的心理分析理論有何反應。(4)女性作家對錯綜複雜的文化傳統有無以女性為中心的觀點。
在第一個課題裡,鍾玲舉翔翎描寫墮胎的〈流失〉、李政乃描寫生產艱難的〈初產〉、利玉芳描寫與女性生理有關的〈孕〉和〈水稻不稔症〉,以及朵思稱頌皺紋之美、鍾玲探討女性性經驗美感的詩,說明女詩人尋求身體主控權,表現女性對自身經驗之探求,對自我身體之發掘與發現,力圖抵制把女性身體物化之傳統。
鍾玲強調月經出血、月經痛、懷孕、流產、哺乳等切身體驗對女詩人作品的風格與內涵有極深的影響。但她將男詩人謝昭華(1962-)誤為女詩人,三度申論, 是一明顯錯認,而此錯認同樣出現在孟樊的論文敘述裡, 可見女性詩例之不多見,新生代詩人的作品儘管已引起注意,身分卻不為人知。
第二個課題談到語言,鍾玲不斷地探索何謂女性文體。針對古典婉約的抒情傳統,指出現代女詩人三種反「主流」的語風:(1)極端豪放雄偉的風格。(2)激情告解式的文體。(3)陰冷或戲謔的風格。凸顯囚禁意象,或者根本就瓦解意義、不設主題、縱容讀者臆想──呈幻象夢魅式的詩,是鍾玲心目中的女性文體特色。(鍾玲,1989:,頁299、353、396。)
鍾玲也分析瑪麗.艾爾曼(Mary Ellmann)所謂不顧一切的、膽大的、諷諭的口氣、個性魯莽者那種善變脾氣、閃爍不定的、狂亂滔滔不絕的、以及精簡的風格,即是女性的風格特徵。她說,這一語風之所以不適於檢驗台灣文壇,乃因為「文學傳統因素」使然,在中文古典中,早有陰性文體出現,當代女詩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承繼、占用、轉化那模式,不必從底層去削切男性的語言模式。鍾玲並舉示夏宇〈今年最後一首情詩〉,看它如何嘲弄女詩人故有的纏綿語調及輪迴觀念。
夏宇的〈今年最後一首情詩〉,收在《備忘錄》裡,詩中的「我」在垃圾場看到一具頭蓋骨,她相信那是她轉世重逢的愛人:
那順著思考以及憂愁的曲度
分裂的 那慣於蹙眉的
形狀姣好的頭顱;
蹙眉之後
緩緩一笑
居然重逢
以這麼赤裸簡單的方式
在晴天的垃圾場
那具頭顱不在玫瑰花園裡,是在垃圾場裡,夏宇甚至形容那具頭顱是「一個毀壞的音樂鬧鐘」,非哀曲式的感應完全顛覆了男性文化主導下對女性纏綿吐屬的期待。在〈下午茶〉一詩中夏宇用上「手淫」、「小便」、「交媾」、「鼠蹊」等語彙,鍾玲認為這也擺明了向男性語言挑戰。
第三個課題有關心理分析,鍾玲用的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戀父情節說。佛洛伊德主張性本能是人類精神活動核心,男孩擺脫戀母情節(Oedipus complex)的動力來自「閹割恐懼」;而女孩最先認同的對象是母親,嗣後才轉移至父親身上,由於沒有閹割恐懼,因此很難從依賴克特拉情結(Electra complex)中掙脫,一生常存妒恨與缺憾心理。鍾玲舉的例子是美國女詩人席維亞.普拉絲(Sylvia Plath,1932-1963)的〈爹地〉(“Daddy”)和安妮.莎克斯敦(Anne Sexton)的〈父親們之死〉(“The Death of the Fathers”),兩首詩都觸及對父親的占有慾及愛恨情節。
普拉絲的〈爹地〉,張芬齡作過細膩的分析,父親被描寫成法西斯主義者:「每一個女人都崇拜法西斯主義者,∕長靴踩在臉上,野蠻∕野蠻如你一般獸性的心。」有戀父情結的女孩把自己相對比擬成遭迫害的猶太人,詩中的「你」指的是父親:「膠著於鐵蒺藜的陷阱裡。∕我,我,我,我,∕我幾乎說不出話來∕我以為每個德國人都是你。∕……當我是猶太人般地斥退我∕一個被送往達浩,奧胥維茲,巴森的猶太人。」
鍾玲反駁佛洛伊德的學說,她認為局限在這一陽具說的陰影下實在太狹窄了,不如容格(C.G. Jung)的種族潛意識理論、社會制約角色帶給女性的痛苦,以及女性生理有別於男性而產生的心理,來得重要。
第四個課題是社會文化因素。鍾玲舉白雨的〈下班後〉,說明傳統社會派給女性「女主內」的角色,羅任玲〈我在果菜市場遇見白雪公主〉呈現家務事對女性的影響,張芳慈的〈花市〉想像殘花是被遺棄的女性,馮青的〈港邊惜別〉反思征戰議題中女性的感受,夏宇的〈頹廢末帝國Ⅱ給秋瑾〉處理性別問題,〈姜嫄〉突出遠古母系社會女性的生殖情態。
〈我在果菜市場遇見白雪公主〉的童話形式,是羅任玲最突出的表現手法:
那是今天早晨的事了。我在果菜市場遇見白雪公主,她看來
蒼老而憂鬱,並忙著和一隻青蘋果討價還價。
「可是,妳不是中了毒……」
誰說的?她扭轉臃腫的腰身。
「小時候童話書裡說的!」我大聲回答。
小時候?我早就不相信童話了。
她搬著粗胖的指頭,繼續和一隻桃子殺價。
「可是,妳被白馬王子吻醒,後來……」我仍不甘心。
後來?妳說白馬王子?
他投資股票去了,輸掉三千萬。
「可是,書上說你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我囁嚅著。
我說過,那只是童話。
不過……我確實演過白雪公主的。
她提著蘋果桃子,彷彿陷入。深度沈思。
被王子吻醒後的白雪公主,必定要在現實中蒼老,變得腰身臃腫,在菜市場討價還價,接受白馬王子不再是王子的命運。鍾玲也以這類神話與童話模式,印證台灣女性詩人的作品,強調桑朵拉.紀爾伯特(Sandra Gilbert)所說:當女作家著意自己的女性身分時,她們常常會採用一些令人繫懷的神話或童話模式,依仗某些情節,表現當前的處境。童話因此成了女性反抗的工具,包裝女性與現實妥協的一種方式。(待續)
第七章 女性詩學──論戰後世代台灣女詩人
一、從女性詩說起
「女性詩」意謂能反思女性劣勢處境,預報女性抗爭焦慮,映現女性自覺的女詩人作品。換言之,是指含攝女性主義思想的詩。
台灣女性詩的出現,早在女權運動興起前,最明顯的例證,是蓉子寫於一九六○年代初期的〈亂夢〉,詩中的敘述者為一已婚的年輕女子,她惶然慨嘆社會結構中普遍存在的女性經驗:婚後生活就像投過石子的破碎水面,女性若對此狀況沈默,迎來的將是一條幽寂的灰路;女子年輕時是「金色羨慕」的焦點,年老則是「風雪掩蓋的冬天」,生命意象變成「一無聲的...
作者序
詩人學者的「三一」結構
義芝要出版他的學術新著,囑我寫序,我既感榮幸,復覺無限惶恐。現代詩於我,去已遠矣,況原本於詩即無慧根,則何才何能足以贊一辭,固無需辨。但以此書為我衷心盼望已久而不可得者,欣喜之餘,自樂略綴數語以為誌。
我與義芝相交甚晚,我甚至不記得如何開始相識,又何時進而相知相友,而我們平日實甚少往來聯絡,故古人所稱「君子之交淡如水」,頗能況喻我與義芝的情誼。但我於義芝,自始即覺其有真性情、真才華、真學問。義芝性敦厚,恆與人為善,我曾屢見他對前輩的敬重、對同輩的肯定、對後輩的提攜。唯義芝絕然有他明確的原則、信念以及是非標準、價值體系。我亦曾目睹他在眾所同然、默然的會議中,如何剴切表達相異的見解;亦曾聆聽他對眾所稱道未遑多辨的人物、書刊,如何莊肅直切地提出鏗鏘的評論;而最令我動容感激的是義芝演講、上課的神采─他吐辭典雅優美暢達如連珠綴玉;他音調起伏抑揚頓挫如風水相遭;他熟讀典籍,古今詩文佳構、理論睿見,信手拈來,左右逢源,又無不精到貼切。我坐在旁邊、坐在台下,思維情感隨其蜿蜒跌宕縱橫靜止,感受那所有才華、涵養、學識背後熊熊燃燒、遏抑不住的熱情。世間恆有才華者、恆有學識者、恆有熱情者,俱可貴矣;然三者兼之,則難得而誠可敬重愛惜!於義芝我愈來愈有如上的衷感,知我者、知義芝者,必不以吾言為妄。
義芝的真性情、真才華、真學問,亦表現在這本書中。他以「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具有「不可化約、不可替代」的特質的台灣現代詩人,一方面企圖展現戰後台灣現代詩史的重要軌迹與面貌;一方面有意指出這樣的研究角度,面對未來台灣經濟社會依然劇變/遽變,以及台灣詩潮繼續不斷斷裂、銜接、雜混的現象與脈絡,允為益相契合的研究路徑。由此,我們就不難看到義芝的宏微兼具觀察力以及他深刻準確的觀點。而書之題稱「現代詩人結構」,更印證了義芝既能揭示詩人自我創作完足的內在結構,復能排列安置其在時代共同結構中的適當位置,同時詮釋、彰顯其在共同結構中的意義。因之,雖然義芝始終強調他的「文化研究」角度,而事實是「本書既是詩人的研究,也是詩史的研究,更是詩與個人、社會、家國、時代經緯萬端關係之抽絲剝繭的論述」。它當然是「文化研究」,卻也是文學藝術性的一種側面詮釋與呈現─畢竟,本書中不可避免、必須觸及的「文本分析」是如此細膩深刻(各章多例,不煩備舉,從略);書中的文字論述又如此簡潔優美、明暢有力(觀其緒論及頁16論林亨泰詩史地位,已可知矣!)而在理性、客觀論述之後所提的觀點,尤清晰流露作者的懇摯情懷,試看以下諸例:
顯然,1990年代至今,鄭炯明沒有可傳誦的新作,對於一位重量級詩人,這是極大的危機。鄭炯明的詩生命如果真的停憩於1990年,那將是台灣現實詩潮一大缺憾。
我們有理由期待:針對眼前正在進行中的台灣發展,江自得能不能集其史識、焠鍊詩心,發現新的課題、新的社會病灶,展開一位醫者的敘事新頁!
無邊的社會現實不僅「主體意識」一環,近十餘年來台灣政治板塊劇變、權力核心易位,李敏勇如何面對最新發生的種種「傾斜」、「禁制」、「虛偽」與「不公不義」?他作為「異議」詩人代表,將如何開拓表現的新局?深受讀者注目。
陳鴻森勇於對環境現實批判,國民黨執政時代如此,民進黨執政的今天他也沒有任何踟躕、尷尬,沒有改變詩人的立場。具備人文關懷,勇敢超越意識形態樊籬,是他展現的意義。
必須穿越「迷障」,才能「再生」。台灣的歷史有太多糾纏的矛盾、失去的記憶、惶惑的探求,曾貴海的詩學有助於我們解讀二十世紀台灣詩人難言的心境。
倘若再無人依血統主義將「本土」一詞作為意識形態的符咒,「台灣」必是大家共有的情感標的、共有的思想根源。…「外省第二代」詩人的台灣之愛與父祖已為本省籍之詩人並無差異性,…當中國文化之質素已被台灣鄉土的書寫所吸納而失去焦點,我們揭示河海交會這一可喜的風景,期待大家一起建構更壯闊的台灣心靈。
閱讀本書,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義芝論詩不夾纏意識形態,亦實無意識形態。他只懷一顆「詩心」,就詩論詩、就史論史,筆下所及對象,不問其性別、族群,一以其詩之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為依歸,上文摘錄種種,固一則可見其對真正詩人之崇敬,再則可見其對真正詩人之期待,三則表現其在當前台灣意識形態氛圍依然詭譎,令人惶惑中的「心苦」─而終則畢竟一一呈現其對台灣現代詩發展,乃至台灣社會發展的願想。
最後,必須指出本書論述方法兼融傳統/中國、現代/西方的特質。關於前者,略觀其分「對傳統的觀點」、「與古詩人的交遊」、「對古典詞語的活用」、「對民族文化的渴求」等目以論余光中,以及頁40以下有關瘂弦深描「故園」之語詞的分析等即可知,那完全是傳統中國文學研究慣用的方法。關於後者,略觀其對林亨泰主知論的新辨,以及藉十九世紀後期俄國文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係》與法國文藝批評家加洛蒂「無邊的現實主義」以論戰後世代 《笠》詩人的「現實意識」「現實主義」亦遂可知。近年以來,我愈來愈有如下之感:一個用功的詩人,他寫的論述格外迷人,因為有學術的深廣為其基石骨幹,而辭采與才情共融驅策的彩筆則點捺勾畫出其線條肌理,使人讀來酣暢淋漓,知性感性、學術之真與藝術之美兼而得之,誠無上之享受。早年之余光中與近二紀以來之楊牧,彼以縱橫敷愉之筆論文論詩莫不可為見證,如今義芝之作亦令人有「有為者亦若是也」之嘆。綜上所述,本書見證義芝之真性情、真才華、真學問,
書籍序為中國古典散文中源遠流長之重要文體,其始固以其籍為主述對象,後則頗易以其人,此中佼佼者殆宋之歐陽永叔。歐陽為友人詩集、文集作序,莫不深描其人,使其音聲笑貌人格修養躍然紙上,往往成千古名文。對這樣的作者、這樣的境界,我真的是心嚮往之!如今為義芝大作寫序,結結巴巴步武古人之迹,但筆力不足以舉之,瞠乎其後遠矣!述義芝之人,既無以表其精神;論義芝之書又無以著其精彩;真是兩頭落空,愧何如之!不過,我堅信,學者閱讀此書,必有所得、亦必有所感,則本書固不僅有現代詩史研究上的學術意義,也為台灣現代詩人、現代詩學者的「心靈」留下鮮明動人的刻畫。
詩人學者的「三一」結構
義芝要出版他的學術新著,囑我寫序,我既感榮幸,復覺無限惶恐。現代詩於我,去已遠矣,況原本於詩即無慧根,則何才何能足以贊一辭,固無需辨。但以此書為我衷心盼望已久而不可得者,欣喜之餘,自樂略綴數語以為誌。
我與義芝相交甚晚,我甚至不記得如何開始相識,又何時進而相知相友,而我們平日實甚少往來聯絡,故古人所稱「君子之交淡如水」,頗能況喻我與義芝的情誼。但我於義芝,自始即覺其有真性情、真才華、真學問。義芝性敦厚,恆與人為善,我曾屢見他對前輩的敬重、對同輩的肯定、對後輩的提攜。唯義芝...
目錄
序/何寄澎
緒 論:從「文化研究」的角度
第一章
林亨泰──語言與時代的斷裂
第二章
余光中──文化認同與傳統再造
第三章
瘂弦──故園情結,心靈歸向
第四章
戰後世代《笠》詩人──從歷史未解的矛盾出發
第五章
「外省第二代」詩人──在地的意識與意象
第六章
外文系詩人陳黎、陳育虹──中西承傳與轉化
第七章
女性詩學──論戰後世代台灣女詩人
第八章
詩心與佛智──論台灣詩人的「空」義表現
附錄1
社群與出版──以2000《爾雅詩選》為例
歌詞與詩選──以《2009台灣詩選》為例
附錄2
台灣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環境
序/何寄澎
緒 論:從「文化研究」的角度
第一章
林亨泰──語言與時代的斷裂
第二章
余光中──文化認同與傳統再造
第三章
瘂弦──故園情結,心靈歸向
第四章
戰後世代《笠》詩人──從歷史未解的矛盾出發
第五章
「外省第二代」詩人──在地的意識與意象
第六章
外文系詩人陳黎、陳育虹──中西承傳與轉化
第七章
女性詩學──論戰後世代台灣女詩人
第八章
詩心與佛智──論台灣詩人的「空」義表現
附錄1
社群與出版──以2000《爾雅詩選》為例
歌詞與詩選──以《2009台灣詩選》為例
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